【备考2024】高考数学(代数版块)细点逐一突破复习专练:逻辑联结词“非”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16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已知命题p:∃x∈R,x2﹣x+1≥0.命题q:若a2<b2 , 则a<b,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p∧q B、p∧¬q C、¬p∧q D、¬p∧¬q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命题
:
,
,则命题 :
,
B、“
”是“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若
,则
,
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 D、函数
的图像关于
对称
3. 已知命题p: x <1, ,则 为( )A、 x ≥1, B、 x <1, C、 x <1, D、 x ≥1,4. 已知命题: ,命题 ,若命题“ 且 ”是真命题,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A、 或 B、 或 C、 D、5. 已知命题 ,有 成立,则 为( )A、 ,有 成立 B、 ,有 成立 C、 ,有 成立 D、 ,有 成立6. 命题p: , ,则( )A、p是假命题; : , B、p是假命题; : , C、p是真命题; : , D、p是真命题; : ,7. 命题“梯形的两对角线互相不平分”的命题形式为( )A、p或q B、p且q C、非p D、简单命题8. 已知命题p:x∈A∪B,则非p是( )A、x不属于A∩B B、x不属于A或x不属于B C、x不属于A且x不属于B D、x∈A∩B9. 已知全集U=R,A⊆U,B⊆U,如果命题P: ,则命题非P是( )A、 B、 C、 D、10. 设全集为U,若命题p:2008∈A∪B,则命题┐p是( )A、2008∈A∪B B、2008∉A或2008∉B C、2008∈(∁UA)∩(∁UB) D、2008∈(∁UA)∪(∁UB)11. 在一次跳伞训练中,甲.乙两位学员各跳一次,设命题p是“甲降落在指定范围”,q是“乙降落在指定范围”,则命题“两位学员都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可表示为( )A、(¬p)∨(¬q) B、p∨(¬q) C、p∨q D、(¬p)∧(¬q)12. 有下列命题:①2004年10月1日是国庆节,又是中秋节;
②10的倍数一定是5的倍数;
③梯形不是矩形;
④方程x2=1的解x=±1.
其中使用逻辑连接词的命题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3. 已知命题 p 所有有理数都是实数;命题 q :正数的对数都是负数,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 B、 C、 D、14. 已知命题p:x2+2x-3>0,命题q:5x-6>x2 , 则是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5. 命题 , ; 命题 , 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是假命题 B、是真命题 C、是假命题 D、是真命题16. 命题 , 命题 , 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是假命题 B、是真命题 C、是假命题 D、是真命题17. 给出两个命题,p:事件“明天下雨”是必然事件;q: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则 ( )A、q为真命题 B、“p或q”为假命题 C、“p且q”为真命题 D、“p或q”为真命题1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命题“若—4x+3=0,则x=3”的逆否命题是“若x≠3,则-4x+3≠0” B、“x>l”是“|x|>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若p∧q为假命题,则p、q均为假命题 D、命题P:“ , 使得+x+1<0”,则19. 设命题p:函数y=sin2x的最小正周期为;命题q:函数y=cos x的图像关于直线x=对称.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为真 B、为假 C、p且q为假 D、p或q为真20. 设、是简单命题,则“或是假命题” 是 “非为真命题”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非充分非必要条件21. 命题p:若 , 则|a|+|b|>1是|a+b|>1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命题q:函数的定义域是 , 则( )A、“p或q”为假 B、“p且q”为真 C、p真q假 D、p假q真二、填空题
-
22. 已知命题: ,则 为.
23. 给出下列命题:①命题“∃x∈R,使得x2+x+1<0”的非命题是“对∀x∈R,都有x2+x+1>0”;
②独立性检验显示“患慢性气管炎和吸烟有关”,这就是“有吸烟习惯的人,必定会患慢性气管炎”;
③某校有高一学生300人,高二学生270人,高三学生210人,现教育局欲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则高三学生被抽到的概率最小.
其中错误的命题序号是(将所有错误命题的序号都填上).
24. 已知命题p:∀x∈R,x2﹣x+1>0,则命题¬p 是 .25. 已知命题 ,那么命题 是.
26. 命题p: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则p的否命题是 , p是 .
27. 已知命题p:|3x-4|>2 ,命题q: ,求 p和 q对应的x的取值范围 .
三、解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