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卷】第一单元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同步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1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朵朵葵花向太阳”,影响这一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昆虫 B、温度 C、阳光 D、水分
  • 2. 在草原上,影响牛、羊生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A、空气 B、温度 C、牧草 D、
  • 3. 生态因素是指(   )
    A、所有的生物因素 B、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C、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 D、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 4. 影响韭菜“变”韭黄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 B、温度 C、 D、空气
  • 5.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揭示的生物间关系是(    )
    A、合作 B、捕食 C、竞争 D、互助
  • 6.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牛、羊之间的关系是(   )
    A、合作 B、共生 C、寄生 D、竞争
  • 7. 狮子捕杀斑马是生物之间最为普遍的关系,这种关系是(  )
    A、合作 B、寄生 C、竞争 D、捕食
  • 8. 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枯叶蝶酷似枯叶 D、春江水暖鸭先知
  • 9. “草盛豆苗稀”与“雨露滋润禾苗壮”都说明了(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适应和影响环境
  • 10. 对于生活在农田中的某只青蛙来说,影响它生存的生态因素是指(  )
    A、农田中的其他生物 B、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 C、上述A和B的总和 D、农田中所有的青蛙
  • 11. 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谷雨前后适于播种和移栽植物,这体现了影响生物生活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B、 C、温度 D、空气
  • 12. 白鹭的腿长喙长,适于在浅水中行走觅食,这体现了(    )
    A、生物对生物的影响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生物对环境的改变
  • 13. 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实例中,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B、莲藕的茎和叶柄内有相通的气腔 C、蚯蚓可以疏松土壤 D、南极企鹅的羽毛密,皮下脂肪厚
  • 14. 探究光照对水稻生存的影响的实验,设计对照组应该是(   )
    A、所有变量都相同 B、只存在阳光这一变量的差异 C、除阳光外其他变量都不相同 D、应选择不同土壤中的水稻

二、填空题

  • 15.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
  • 16. 生物对环境的是普遍存在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 17. 影响校园花草树木生长的生态因素有两类。
  • 18. 生活中的一些谚语或诗句蕴含了生物学知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五月不热,稻谷不结”、“虫害除光,谷米满仓”说明了作物的生长受到水分、温度和害虫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统称为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谚语中螳螂与蝉之间的生物关系是
    (3)、“秋风淅淅桂花香,花底山蜂采掇忙”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5)、“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描写了鸟儿因受到惊吓而起飞的情景,此情景体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为
  • 19. 用字母填空:

    a.狮子捕食斑马;b.田里的水稻和杂草;c.猫捉老鼠;d.小狗和小狗身上的跳蚤;e.蚂蚁搬家;f.雄梅花鹿争夺配偶;g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

    (1)、上述表示同种生物之间互助关系的有;种内斗争关系的有
    (2)、表示不同种生物之间捕食关系的有。竞争关系的有;寄生关系的有。共生关系的有
  • 20. 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生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并且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还影响环境。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句谚语体现了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话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3)、芭蕉树的叶子具有“长、宽、大”的特点,适于在环境中生活;沙棘的地下茎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十多倍,适于在环境中生活;鱼类适于在水中呼吸的结构是鳃;上述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4)、每年小麦都能安然过冬,但去年的冬天极度寒冷,小麦被冻死了很多,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