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15 类型:同步测试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
1. 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 , 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 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 ,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翻译下列句子
-
2.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4.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5.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6.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7.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8.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9.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即中心论点)是: , 。10. 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11. 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的那句话(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
12. “得道”与否的两种不同的结果: , 。 , ; , 。13. 从全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四、选择题
-
1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七里之郭(外城) B、环而攻之(围) C、环而攻之而不胜(胜利) D、池非不深也(池塘)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吾与汝毕力平险 B、环而攻之而不胜/如鸣珮环 C、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故君子有不战/既克,公问其故16.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文中第二、三句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四句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C、文中第五至八句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17.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天时”“地利”以及“人和”,作者在论述这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人和”。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18.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短文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施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 B、作者将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C、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 D、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中心论点。
五、简答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