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必修上册语文古诗词诵读《虞美人》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1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古代诗歌阅读

  • 1.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春花秋月”是美景,词人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颂的名句,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这首词笔法起伏跌宕,词人是如何将现实和回忆联系在一起的?
  • 2. 阅读下面两首李煜的词,回答以下的问题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虞美人》:“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说自然之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说人生之短暂无常。 B、《虞美人》:采用问答成词,以问开篇,以问答结,结构严谨: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将词人内心难以抑制的愁思贯穿始终。 C、《相见欢》:“无言”表现内心的情绪,痛苦无人与说,也不愿与人说;加之“独上”塑造了一个“斯人独憔悴”的孤独身影。 D、《相见欢》:“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视听结合,描写登楼所见,新月如钩,桐荫深锁,景中蕴含着词人深深的愁绪。
    (2)、在描写“愁绪”方面,本词与《相见欢》手法相似,而表现愁绪的特点各异,试作简要赏析。
  • 3. 根据《虞美人》,完成下列题目。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下列对《虞美人》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作者是李煜,南唐中主李璟之子,史称南唐后主,词中描写的故国是指南唐故都金陵。 B、一个“又”字,将词人的万端愁情与春花秋月联系起来,国破家亡的苦痛未尽,历尽折磨。 C、词分上下片,“虞美人”是本词的题目,词把思乡之情与忧国愁绪结合起来,使此词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D、词人写出了沦为阶下囚的苦痛哀思,将伶工之词转为士大夫之词,将愁绪写得意脉相连,无尽无休。
    (2)、《虞美人》的最后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 4.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本令人欣喜,但词人却问“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B、“小楼昨夜又东风”,“又”字,表明此情此景是第二次出现,“东风”此处指秋风,所引发的这种对故国的思念让人难以忍受。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是指故国的山河仍在,“朱颜改”是指宫中妃嫔已经容颜老去,暗含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 D、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
    (2)、请自主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二、情景默写

  • 5. 名句默写。
    (1)、除春花秋月之外,“”也是勾起词人故国之思的景象;而“”则是词人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2)、“”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3)、词中直接抒发词人内心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恨的句子是:“。”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虞美人》一词中,作者追问美景何时结束的句子是“”。
    (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的《虞美人》中用了这两个意象的句子是“”。
    (3)、 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

三、选择题

  • 7. 下列选项中没有读音错误、字形错误的一项是(   )
    A、城阕    深(guī)    春宵苦短 B、绸缪    玉(dàn)    渌水荡漾 C、皓腕    身(qī)     豆蔻词工 D、金尊    美人(yù)   水面清圆
  • 8. 对“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两句写乐声,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B、“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珠的芙蓉(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张口欲笑的印象。因为它们是作者喜爱的。 C、诗人用“芙蓉泣露”摩写琴声的悲抑。 D、诗人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 9. 下列对《虞美人》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花秋月”指美好的事物,可词人却发出了“何时了”的疑问,可见囚禁的生活是极端悲苦的。 B、“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的是词人昔日醉生梦死的美好时光。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两句是实写,采用了对比手法。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比喻手法把抽象的愁具体化。
  • 10. 下列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用典。用诸葛亮跃马舰场建功立业最终归于黄土的典故,说明世事变迁,音书断绝,使人倍感寂寞无聊。

    B、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这两句诗描写了乐声的优美。前句“以声写声,声中带形”,表现了琴声的起伏多变、华丽悦耳;后句“以形写声,形中带声”,表现出的琴声或抑郁或欢快,感情丰富。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两句抒发了词人既深且重、难以遏制的愁绪,以“春水”来喻愁绪,既巧妙地呼应了“春花”“东风”等词语,又把抽象的情绪形象化了。

    D、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这两句在炼字上极具功力。“一一”写水面荷叶错落有致,极具层次感;“风”勾勒了微风拂过荷塘、荷叶随风轻摇的姿态;“举”字最为传神,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小阅读-课内

  • 11. 李煜的《虞美人》这首词笔法起伏跌宕,词人是如何将现实和回忆联系在一起的?
  • 12.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最后两句词。
  • 13.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 14. 难点:找出《虞美人》中的韵脚,说说韵脚的变化对情感的表达起什么作用?
  • 15. 请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中的“愁”字的含义。
  • 16. 春花秋月何时了?

    开头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说明。

  • 17. 请赏析“小楼昨夜又东风”。
  • 18. 请赏析“往事知多少”。
  • 19. 请赏析“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20. 请赏析“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21. “春花秋月”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
  • 22. 重点:词的前六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 23. 《虞美人》中“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
  • 24. 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 25. 请赏析“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26. 【重点】“雕栏玉砌应犹在”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理活动?
  • 27. 请赏析“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 28. 请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29. 【难点】今天的读者并无李煜那样的遭遇,为何也能被他的词感动?
  • 30.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应犹在”,有的版本是“依然在”,你觉得哪一个好?

    你的观点

五、非选择类

  • 31. 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小楼昨夜又东风( )

    (2)、形容词的活用

    叶上初阳宿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