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液化2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13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伟大成就之一。古人通过观测天体运行,总结出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的规律,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诗句“一朝秋暮露成霜”,描述了“霜降”前后的气温变化。下列对诗句中所涉及的自然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露和霜都是固体 B、露是由霜熔化形成 C、霜是由露凝固形成的 D、霜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 2. 中华古诗词博大精深,“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其中的“汤沸”过程是属于(   )
    A、汽化现象 B、液化现象 C、升华现象 D、凝华现象
  • 3. 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冰雪消融 B、露珠形成 C、滴水成冰 D、雾凇结成
  • 4. 寒冷的冬天,蒸气氤氲,一把米粉下锅,烫煮一分钟有余,再加入酸菜、辣椒油,一把香菜末撒上去,一碗香气四溢的岳池米粉就上桌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烫煮米粉时,锅内沸腾的水温度不断升高 B、刚出锅的米粉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C、米粉烫嘴,是因为米粉温度高,含有的热量多 D、米粉香气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5.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窗三年的同学闭上眼睛也能知道说话的人是谁,是因为声音的响度不同 B、塑料尺在头发上摩擦后能吸引小纸屑,是因为摩擦过的塑料尺带了电荷 C、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起雾”是因为水蒸气液化 D、用核桃钳能轻松地夹开坚硬的核桃,说明核桃钳是省力杠杆
  • 6. 如图所示,国画描绘的美景中蕴含了丰富的物态变化知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湖面上厚厚的冰层是升华形成的 B、图乙,荷叶上晶莹的露珠是凝固形成的 C、图丙,山林间的缕缕薄雾是液化形成的 D、图丁,枝头上的奇景雾凇是熔化形成的
  • 7. 下列关于吃火锅时发生的物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火锅汤汁中的水沸腾后,持续加热,汤汁中水的温度会继续升高 B、远处就能闻到浓浓的火锅香味,这是分子运动表现出来的扩散现象 C、火锅汤汁上方不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D、增大火锅汤汁内能的方式与内燃机压缩冲程中增大燃气内能的方式相同
  • 8. 春节是世界华人共同的节日,以下春节活动涉及的物理知识,辨析合理的是( )
    A、糖画师做糖画,糖汁固化成型是凝华现象 B、大年夜吃汤圆,碗中冒出的“白气”是液化形成的 C、用胶水贴春联,春联紧贴在门槛上说明分子间只有引力 D、燃放烟花爆竹,闻到空气中的火药味说明分子在做规则的运动
  • 9. 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对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物理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白日黄流涨渭城,三更风紫尽成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D、“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泪”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 10.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发动机常用水来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小 B、夏天吃冰糕时,冰糕周围的“白气”是冰糕升华形成的 C、用﹣18℃低温盐水使水凝固,此过程中水的内能不变 D、6月栀子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吃冰棒时,冰棒在嘴里发生液化 B、喷在手上的酒精很快变干,这属于汽化现象 C、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会变小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D、冬天的早晨,草地上的霜是凝固形成的
  • 12. 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如图甲,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大雾不过响,过响听雨响”,如图乙,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如图丙,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如图丁,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 13. 小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给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他绘制了如图乙所示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小华又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比较AB段和CD段可知,AB段的比热容是CD段比热容的2倍 C、水的沸点是98℃,由此可以判断此时的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D、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
  • 14. 小明从冰箱里取出一盒牛奶,放入70℃左右的热水中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水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B、热水将温度传递给牛奶,使牛奶的温度升高 C、随着牛奶温度升高,牛奶的内能保持不变 D、加热后牛奶香气四溢,是因为牛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更剧烈
  • 15.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日恰逢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倒计时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惊艳世界。以下节气中蕴含的物态变化知识正确的是(   )
    A、“雨水”——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B、“寒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D、“大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 16. 如图所示是一种从空气中制水的设备,温度较高的空气被吸入到温度较低的铜管中,其所含的水蒸气在铜管中冷凝成水。该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凝华 C、升华 D、汽化
  • 17. 炎炎夏日,汽车停放在阴凉的地下车库。当汽车开出车库时,司机发现车外后视镜变得模糊不清。该现象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凝华
  • 18.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戴口罩可以预防感染,是因为口罩材料的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B、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的护目镜容易起雾,这是汽化现象 C、闻到消毒水的味道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手机收到核酸检测报告,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 19. 我国生产的克尔来福疫苗储存温度为2~8℃,远高于莫德纳(﹣20℃)和辉瑞(﹣70℃),方便储存和运输,有利于各国人民接种。关于新冠疫苗储存和接种过程中的一些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储存时疫苗温度越低,疫苗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B、接种站周围弥漫着消毒水气味,是因为消毒水扩散到空气中 C、用酒精给接种的部位消毒,臂膀有凉的感觉是因为酒精升华吸热 D、戴口罩的护士,她的护目镜容易起“雾”,是水的汽化现象
  • 20. 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春,万物复苏、冰雪消融,这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B、夏天,将糖水放入冰箱制成冰棍,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晶莹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冬天,房屋上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 21. 寒冷的清晨,一杯冒着“白气”的热茶,温暖了我们的手,也温暖了我们的心。关于“白气”产生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   )
    A、升华和凝华 B、升华和液化 C、汽化和熔化 D、汽化和液化
  • 22. 早在公元前1650年,我国劳动人民就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用石杓舀出液态铜倒入陶范中冷却成固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铜倒入陶范冷却成青铜器是凝华现象 B、液态铜冷却成固态的过程中质量变大 C、工匠身上的汗水不断汽化,需要吸热 D、刚用过的石杓放入水中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
  • 23.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是中国独创的美食之一,倍受川渝人民的喜爱。在吃鸳鸯火锅时,一般会发现油腻的红锅比清淡的白锅先开;冬天吃火锅时,火锅上方“白雾缭绕”;吃完后衣物上有火锅的香味…关于吃火锅涉及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锅先开说明油的沸点比水低 B、白锅因液面缺少油膜阻碍,汤液蒸发带走热量较多而升温较慢 C、“白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衣物上残留的香味,说明香料分子在做机械运动
  • 24. 在抗击新冠病毒期间,医护人员在负压病房(负压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的气压)内为患者测温和治疗时必须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带上口罩和眼罩,眼罩的玻璃片上常常模糊不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眼罩模糊不清是因为眼罩玻璃片上有水蒸气 B、医护人员使用的测温枪可以探测发热病人的内能,从而显示温度 C、负压病房由于气压低,所以病房外的新鲜空气进不到病房内 D、新冠病毒通过病人飞沫传播不属于扩散现象
  • 25. 冬天打开装有热水的保温杯杯盖,杯口处出现“白雾”,形成“白雾”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 26.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杯中热水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B、美丽的“雾凇”是凝固现象 C、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是液化现象 D、樟脑丸放一段时间后变小是升华现象
  • 27. 物态变化让物质世界多姿多彩。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入饮料里的冰块逐渐消失是熔化现象 B、冰箱冷冻室内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 D、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 28.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开场!对于图所示节气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雨的形成是汽化 B、图乙:露的形成是熔化 C、图丙:霜的形成是凝华 D、图丁:雪的形成是凝固

二、填空题

  • 29.   塑料瓶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物品,空塑料瓶可以做许多物理小实验。在安全情况下,小明用高压打气筒往封闭空塑料瓶内打入空气,如图所示。随着瓶内气压增加,气体内能增大,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瓶内气体内能。当气压达到一定程度时,瓶盖飞出,这一过程与内燃机 冲程的能量转化情况相同;瓶盖飞出的同时,瓶口冒“白雾”,其物态变化是 。

  • 30. 热爱劳动的津津学做天津特色菜“贴饽饽熬鱼”。烹饪时主要是通过的方式来增大食材的内能(选填“做功”或“热传递”);锅内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形成的小水滴(填物态变化名称)。
  • 31. 夏天,小明到小丽家去玩,小丽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倒入纸杯里请小明喝。不一会,小明发现纸杯壁上有一些小水珠。纸杯壁上出现小水珠的现象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请简单解释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