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凸透镜成像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13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其中成像性质与投影仪成像性质相同的是(  )
    A、 B、 C、 D、
  • 2. 如图所示,小明通过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观察到邮票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的像是实像 B、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15cm C、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5cm D、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30cm
  • 3. 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需要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B、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C、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 D、当投影仪的镜头靠近投影片时,投影仪成的像将变大
  • 4. 物理课上,同学们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物体,透过凸透镜不能看到的像是(  )

      

    A、正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放大的像 D、倒立缩小的像
  • 5. 点燃蜡烛,烛焰通过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甲成缩小的像。现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乙替代透镜甲,且保持烛焰和透镜的位置不变,烛焰通过凸透镜乙所成的像是(  )
    A、缩小的实像 B、放大的虚像 C、倒立的虚像 D、正立的实像
  • 6. 如图所示,通过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观察窗外远处的风景,看到的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虚像
  • 7. 如图,是一张某大厦的照片,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照相机程倒立放大的虚像 C、水中的像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D、在太阳下的大楼是光源
  • 8. 2023年5月11日,我国发射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成功交会对接,如图所示。空间站组合体上的摄像机完整记录了交会对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通过摄像机的镜头始终沿直线传播 B、摄像机所成的像是实像 C、摄像机的工作原理与投影仪的工作原理相同 D、天舟六号靠近空间站组合体时,摄像机成的像逐渐变小

二、双选题

  • 9. 光刻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用紫外光照射镂空掩膜,调整镂空掩膜、缩图透镜的位置,恰好能在硅片上成极小的清晰的像,从而实现集成电路的“光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缩图透镜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可以用于矫正近视眼 B、镂空掩膜位于缩图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内 C、镂空掩膜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D、硅片相当于光屏

三、多选题

  • 10. 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照相时景物成像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 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要放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 D、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时,蚂蚁越靠近放大镜成的像越小
  • 1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恰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规律成像的 B、将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处,仅向右移动光屏,能得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遮住凸透镜的部分区域,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不再完整 D、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动,用焦距8cm凸透镜替换该透镜,光屏上不再成清晰的像

四、填空题

  • 12. 徐州市博物馆展出了一枚“彭城御丞”印章。为了方便观看印文细节,印章前放有如图所示的装置,请你解释其中的物理道理

      

  • 13. 手机的镜头相当于 , 增大手机与景物的距离,景物所成的像将
  • 14. 某学习小组用图甲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实验,绘制了像距v随物距u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此凸透镜的焦距是cm。当蜡烛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时,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此时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放一个近视眼镜,若想在光屏上还能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

     

五、综合题

  • 15. 如图,凸透镜的光心在0cm处,物体MN上M发出的光线b经过光心,M发出的光线c经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①画出b经过光心后的光线;

    ②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MN经凸透镜成的像相对于MN是(选填“放大”“缩小”“等大”)、(选填“正立”“倒立”)的像。

六、实验探究题

  • 1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按照实验要求安装好实验器材,如图所示。

    (1)、点燃蜡烛,当蜡烛、凸透镜在图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 (选 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光屏移回至50cm刻度处,把蜡烛移至15cm刻度处后,再将光屏向 (选填 “左”或“右”)移动到适当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选填“正立”或“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 17. 在实验操作大赛上,小明与小华分别展示了下面两个实验:

      

    (1)、图甲是小明展示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他在透明玻璃板中既能够看到蜡烛A的像,同时又能看见玻璃板后的蜡烛B,这是因为在玻璃与空气分界面处分别发生了(选填“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
    (2)、图乙是小华展示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各元件位于图中的位置时,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的实像。将蜡烛移至5cm刻度线处,其他元件的位置不变,若使清晰的像呈现在光屏上需在蜡烛与透镜间放置一个眼镜。
  • 18.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移动蜡烛和光屏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 , 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这一成像原理的应用。
    (3)、实验过程中,小明同学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这时光屏上 (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指尖的像。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燃烧变短。要使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移动。
    (5)、另外一个实验小组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的“F”字样的发光体代替蜡烛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 (写出一点即可)
  • 19. 小宋进入实验室准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恰好看到窗户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所成的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此时凸透镜和光屏分别在光具座的50cm、61cm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

    (1)、图甲光屏上窗户的像是倒立、的实像,生活中就是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如果实验室只有焦距为“10cm”和“20cm"两种规格的凸透镜,根据他观察到的现象,可知光具座上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的20cm刻度线处,凸透镜、光屏保持如图乙所示的位置不变,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可以适当的向(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3)、在(2)的基础上,把蜡烛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的像模糊了,可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适当位置放一个度数合适的(填“近视”或“远视”)镜片,使光屏上再次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 20.  小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1)、组装并调整器材,使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
    (2)、小华按照实验方案完成各操作步骤,将观测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析表中信息可得:                                                                                                                                                                                                                                                                                                                                                                           

    实验序号

    物距/cm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50.0

    缩小

    倒立

    12.5

             

    30.0

    缩小

    倒立

    15.0

             

    20.0

    等大

    倒立

    20.0

             

    12.5

    放大

    正倒

    30.0

             

    12.5

    放大

    倒立

    50.0

             

    9.0

    光屏上没有像

        

    7.0

    光屏上没有像

         当物距 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的大小逐渐 ;

    (3)、在第两次实验中小华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的像,于是她认为:“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不能成像”这个结论并不严谨,为得出正确的结论,她应该增加的一步操作是:取下光屏, ;
    (4)、将一个镜片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则所加的镜片属于 透镜,用来矫正 的视力缺陷。
  • 21.  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操作如下:

     

    (1)、实验前,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与凸透镜的光心在同一高度。正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f , 当物距u<f时,烛焰成正立放大虚像;当u=f时, (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烛焰的像;当u>f时,烛焰成 (填“正立实像”、“正立虚像”、“倒立实像”或“倒立虚像”)。同学们分析得出:像的虚实由 大小关系决定。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光屏上所成像的特点与 (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原理相同。
    (3)、若仅将图甲中凸透镜换成焦距相同直径较小的凸透镜,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相比 (填“变小”、“变暗”或“变不完整”)了。
    (4)、若仅将图甲中凸透镜换成直径大小相同、焦距稍小的凸透镜,则需将光屏 (填“向左”或“向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
    (5)、如图乙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 保持光屏位置不变,让蜡烛和凸透镜分别以4cm/s2cm/s的速度,同时沿光具座匀速向左运动,经过2.5s , 光屏上成清晰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
  • 22. 同学们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准备了平面镜、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光具座、光屏等实验器材。

      

    (1)、如图所示,将一只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光具座的甲位置,选用(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竖直放置在乙位置,未点燃的蜡烛B放置在乙位置右侧,移动蜡烛B到丙位置时,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2)、取下蜡烛B,并在丙位置处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选填“实像”或“虚像”);
    (3)、接着同学们想利用上述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将乙处器材换成一个凸透镜,再将蜡烛A移至35cm刻度线处,丙位置的光屏上恰好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 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此时,用直径相同、焦距更大的凸透镜替换原凸透镜,移动光屏也得到了清晰的像,则此时的像较原来的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上一步实验的基础上,小明将一远视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光屏适当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 23. 小明利用光具座复习光学实验。

        

    (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把蜡烛、凸透镜(f=10cm)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和位置,直至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条规律;
    (2)、为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用薄玻璃板替换凸透镜放到光具座上,撤去光屏;

    ①在玻璃板前观察,可以看到蜡烛清晰的像。拿另一支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前后移动直到看上去与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如图乙所示。此时,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 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②用光具座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只能研究物体和像同时沿光具座移动的情况,这样实验得出的结论缺乏

    ③请在图丙中画出烛焰上的一点A在平面镜中的像A'

  • 24. 小潘同学选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在 (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现象更明显;
    (2)、小潘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呈现在 
    (3)、小潘将蜡烛放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恰好呈现一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小潘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线处,若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小潘将蜡烛移动到40cm刻度线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当小潘的眼睛在凸透镜的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到烛焰 、放大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样的成像原理工作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 25. 小飞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小飞按下图安装好器材,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f=10cm)、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如上图所示,光屏上会出现烛焰清晰缩小(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35cm处,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到适当位置,光屏上又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 42cm处,小飞在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烛焰正立的像,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 烛焰的像(选填“变大”或“变小”)。
    (3)、将一个眼镜片放在上图中蜡烛和凸透镜间的某一位置,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保持不变,向左移动蜡烛,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该镜片是(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4)、完成实验后,小飞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白色硬纸板ENF垂直于水平放置的平面镜,法线ON垂直镜面,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 EO射到O点,反射光线沿 OF射出,当入射光线远离法线时,反射光线将(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如图乙所示。把纸板NOF向后折,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由此初步得出: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平面内。

      

  • 26. 小毛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小毛将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射向凸透镜,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 , 此时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从而正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2)、实验前,为了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应将如图乙所示的适当向下调节;
    (3)、将蜡烛、凸透镜保持在如图乙位置不动,在(填“50cm~60cm”“60cm~70cm”或“0cm~80cm”)刻度之间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4)、在(3)的基础上,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对调蜡烛和光屏,则光屏上烛焰的像相对烛焰是(填“放大”或“缩小”)的。此时小毛将近视眼镜的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合适的位置,则应将光屏(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可使光屏上再次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 27.  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实验室中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由发光二极管组成的“F”和“T”形光源、凸透镜、光具座、光屏等。

    (1)、他们选择了“F”形光源进行实验,与“T”形光源相比,“F”形光源的好处是: 。
    (2)、将光源、凸透镜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点亮光源,移动光屏,光屏上承接到不完整的像,如图所示。这是因为他们遗漏了一个实验步骤,这一步骤是: 。
    (3)、在探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的成像特点时,改变物距做了三次实验。与做一次实验相比较,做三次实验的好处是: 。
    (4)、完成实验后,同学们发现实验室中还有一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以及凹透镜、硬纸片各一个。他们想利用其中一个器材,采取增加或更换器材的方式对原实验进行拓展。请仿照示例写出两个不同的拓展实验。

    示例:将凹透镜放在凸透镜与光源之间,研究近视眼的矫正原理。

           ;

           。

  • 28. 在探究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与物距、焦距的关系时,三个小组的同学用高度相同的发光体以及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等器材进行了实验,部分实验数据如表中所示。

    表1(f₁=5cm)

                                                                                                                          

    物距u/cm

    像高h/cm

    11

    5

    17

    2.5

    40

    0.9

    表2(f₂=8cm)

                                                                                                                          

    物距u/cm

    像高h/cm

    24

    3

    36

    1.7

    40

    1.5

    表3(f₃=10cm)

                                                                                                                          

    物距u/cm

    像高h/cm

    25

    4

    28

    3.3

    40

    2

    (1)、由表中数据可知:物体高度、凸透镜焦距一定时,物距变大,所成实像高度的变化情况是:;物体高度、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焦距变大,所成实像的高度变化情况是:
    (2)、讲台上有一发光体,同学们利用凸透镜和光屏观察发光体在各自光屏上所成的像,小京所用凸透镜离发光体较近,小强所用凸透镜离发光体较远,发现两人光屏上呈现的像的高度相等,则小京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小强所用凸透镜的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2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小强发现用凸透镜看远处物体时,可以看见倒立、缩小的像:用该凸透镜看自己的指纹时,能看见正立、放大的像。由此猜想: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可能与有关;
    (2)、在光具座上,将蜡烛、光屏安装在凸透镜两侧,调节三者的高度时,(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蜡烛;调节高度的目的是使像能呈现在
    (3)、实验中,当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蜡烛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这个实验现象可以说明(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 3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用平行光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
    (3)、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至图乙所示的位置,则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的像。根据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
    (4)、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小,应使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变 , 再调节光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