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13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关于生活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大,沸点低 B、人出汗后吹风扇会感觉更凉快,是因为加快了蒸发 C、夏天,从冰箱拿出来的饮料瓶外壁会冒汗,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D、湖南的冬季,窗户上的小水珠常出现在玻璃内侧
  • 2. 下列情景中利用了大气压的是(  )
    A、  将药物注射进肌肉 B、  气体将活塞冲出 C、  飞艇上升 D、  用拔子疏通下水道
  • 3. 如图所示是某小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及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不断冒出“白气”是沸腾现象 B、水沸腾时,水中上升的气泡由大变小 C、水沸腾时温度不变,不需要吸热 D、该实验地点的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 4. 物理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晾衣服时把衣服放在通风处是为了加快水的蒸发 B、用高压锅煮食物更容易熟是因为锅内液面上方气压大,液体沸点低的缘故 C、钢丝钳是一种省力杠杆 D、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 5. 下列有关事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三峡船闸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B、医生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肉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C、拦河坝设计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D、高原边防哨所战士用压力锅煮面条是因为气压越高,液体沸点越低
  • 6. 在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利用了大气压强的是(   )
    A、  借助铅垂线砌墙 B、  用吸管喝饮料 C、  U形排水管 D、  运动员跳远
  • 7. 如图所示有关压强的描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拦河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如图乙,向下吹气,乒乓球不下落说明了空气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C、如图丙,用吸盘搬运玻璃,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D、如图丁,月球车的车轮比较宽大,是为了增大压强
  • 8. 如图所示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利用铅垂线确定垂直方向 B、地漏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密封异味 C、铁轨下面铺放枕木,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D、盆景自动供水装置是液体压强使水不会全部流掉而能保留在塑料瓶中
  • 9. 有关大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B、牛顿最早精确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C、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强越大 D、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高
  • 10. 在抗击新冠病毒期间,医护人员在负压病房(负压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的气压)内为患者测温和治疗时必须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带上口罩和眼罩,眼罩的玻璃片上常常模糊不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眼罩模糊不清是因为眼罩玻璃片上有水蒸气 B、医护人员使用的测温枪可以探测发热病人的内能,从而显示温度 C、负压病房由于气压低,所以病房外的新鲜空气进不到病房内 D、新冠病毒通过病人飞沫传播不属于扩散现象
  • 11. 下列有关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漏利用连通器原理防止异味 B、夹菜时使用的筷子属于省力杠杆 C、用吸管从杯子里吸饮料利用了大气压 D、纸条向上飘起时,纸条上方比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二、填空题

  • 12. 通过学习物理,我们要学会“见物识理”,用干毛巾擦过的镜子上会粘有细小绒毛,是由于镜子带了能吸引轻小物体;中医理疗拔火罐时,罐子吸在皮肤土,是利用了的作用。
  • 13. 如图,一根水平放置、两端开口的透明亚克力管,下部的抽气孔与抽气机相连。将一个略小于管内径的纸团置于管中,打开抽气机,在的作用下,两塑料片分别紧紧“吸附”在管子两端。当管内气压较低时关闭抽气机,快速弹开侧塑料片,纸团会从左侧管口飞出。

      

  • 14. 如图-1,在纸杯口蒙上一层薄纸巾,纸杯底部中央戳一个小孔,让小孔对准“F”光源,可在薄纸巾上观察到倒立的“F”图样,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如图-2,纸杯中装满水,用硬卡片盖住杯口,用手压住卡片,倒置纸杯,手离开卡片后,卡片不掉落,证明了的存在;如图-3,在纸杯侧壁剪开若干个小口,折叠成扇叶状,将其杯口朝下悬挂在蜡烛正上方,点燃蜡烛后,纸杯旋转起来,此过程中热空气的转化为纸杯的机械能。

      

  • 15. 高海拔地区的大气压(选填“高”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选填“高”或“低”)于100℃。
  • 16. 物理应用于生活。厨房中常在光滑的瓷砖上用到免打孔挂钩,使用时将吸盘用力按压到瓷砖上,由于的作用,挂钩将“吸”在瓷砖表面。刮大风时,当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这是由于窗外空气的流速大、压强(选填“大”或“小”)造成的。
  • 17.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医的理疗方式中蕴含了许多物理知识,如“拔火罐”时玻璃罐能被吸附在皮肤上利用了;“艾灸”时通过(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穴位处的内能。

  • 18. 如图所示,用吸管吸饮料,将吸管折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用吸管把饮料“吸”入口中,是利用的作用。

  • 19. 如图所示,将两个吸盘向竖直墙面上按压,发现扎孔的吸盘无法吸在墙面上,而不扎孔的吸盘很容易吸在墙面上。二者对比可以证明的存在;静止在墙面上的吸盘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相互

  • 20. 接种疫苗的注射器针尖做得很细是利用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图是护士给患者输液的装置,药水瓶盖上插着两根管,均插入药液中,一根给患者输液。另一根“闲置”,如图所示,在输液过程中,当瓶内气压减小时,在的作用下使空气通过这根“闲置管”进入瓶内。

  • 21. 图甲所示的实验常用来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但小亮觉得也可能是大气压力把两块铅柱挤压在一起使之难以分开,于是他想在真空罩内重做这个实验,如图乙所示。当逐渐抽出真空罩中的空气时,若两块铅柱被重物拉开了,则说明两块铅柱难以分开是因为它们受到了的作用;若两块铅柱仍然没有被重物拉开,则说明它们难以分开是因为它们受到了的作用。

  • 22. 将如图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迅速用橡皮塞塞住瓶口,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我们会看到烧瓶中的水又了。这是因为浇冷水使烧瓶内水蒸气液化,减小了瓶内气压,使水的降低。

  • 23. 如图所示,为厨房常用吸盘挂钩。吸盘能够吸在墙壁上,是因为吸盘内部的气压 外界大气压,吸盘受到的摩擦力 吸盘和重物受到的总重力(两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简答题

  • 24.  如图所示的水壶,壶盖上有个小孔,壶内装一些水,盖紧壶盖,用手堵住小孔,将壶里的水向外倒,水流出一点后就不再流出。已知“温度不变的密闭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请结合该信息分析说明水不再流出的原因。

四、综合题

  • 2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图是17世纪一种原始热机的示意图,以下是它对外做一次功的简要概述:

    ①燃烧燃料,对锅炉里的水加热,产生大量的水蒸气;

    ②高温水蒸气通过锅炉与汽缸间的阀门进入汽缸;

    ③关闭锅炉与汽缸间的阀门,打开水箱与汽缸间的阀门,向汽缸里注入冷水;

    ④汽缸里大量的水蒸气液化成水;

    ⑤活塞向下运动,对连杆产生巨大的向下的拉力,从而对外提供动力做功。

      

    (1)、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①中通过的方法使水的内能增大;
    (2)、④中水蒸气液化,要热量;
    (3)、不计活塞质量,在④和⑤中,汽缸内大量水蒸气液化成水,导致汽缸内气压减小,在的作用下,活塞向下运动。
  • 26. 高压锅是生活中一种密闭的加热容器。锅盖中央有一出气孔,孔上盖有限压阀,当锅内气压达到限定值时,限压阀被锅内气体顶起放出部分气体,实现了对锅内气体压强的控制。如图所示,某高压锅锅体的内底面积为S,侧壁竖直,出气孔横截面积为S0 , 限压阀质量为m0 , 限压阀顶部面积为S1 (已知大气压强为p0)。

    (1)、写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体表面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
    (2)、使用高压锅时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是
  • 27. 学校开展“家务劳动我来做”活动。同学们积极响应。
    (1)、小芳用抽气机对装被子的密封袋抽气,这是利用的作用减小袋内体积。浴室里的镜子模糊不清,小芳擦干水珠后又能看清自己,因镜子发生的是反射;
    (2)、小红发现,鸡翅用油炸比用水煮熟得快。因为油炸时油的比水高,她测得家里每天用米480g,米的体积为400cm3 , 米的密度约为g/cm3;她还发现米与水质量比按1:1煮的饭更可口,则米与水的体职比为
  • 28. 探索无止境,2020年珠峰测高8848.86米再次见证中国高度,珠峰高程测量综合运用了北斗卫星测量、精密水准测量、光电测距、雪深雷达测量、重力测量、天文测量、卫星遥感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绘技术,精确测定珠峰高程。这是中国的自豪,中国给出“世界高度”新答案,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中国人民不畏艰辛,拼搏上进的中华精神。请完成下列问题:

    (1)、登山过程中,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压逐渐减小,水的沸点 
    (2)、高程测量队在珠峰顶首次开展重力测量,如图乙所示,g值与海拔高度h的关系,测量工作人员抵达峰顶过程中所受重力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3)、据测量数据得知珠峰高度逐年略有上升,珠峰上升是因为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 (选填“碰撞挤压”或“张裂拉伸”)的结果;
    (4)、十九世纪人类首次采用三角形测量法测量珠峰峰顶到3000米观测点的高度,测量结果偏大,是因为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 (选填“反射”、“直线传播”或“折射”);
    (5)、测量工作人员配戴防护面罩,是为了防止白雪反射的强 (选填“红外线”、“可见光”或“紫外线”)照射灼伤面部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