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单元分层测试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A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11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做下列家务劳动时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对垃圾进行分类 B、点燃天然气炒菜 C、用清水擦洗家具 D、用自来水淘米2.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相匹配的是( )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B、氧气有助燃性,用于医疗急救 C、石墨具有导电性,用于制铅笔芯 D、金刚石无色透明,用于切割玻璃3. 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酒精燃烧 B、火药爆炸 C、食物腐败 D、干冰升华4.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 B、煤作燃料 C、干冰用作制冷剂 D、用焦炭冶炼金属5.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用于保存食品
B
干冰升华吸热
用于人工降雨
C
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五颜六色的光
用于制成霓虹灯
D
氧气具有助燃性
可供给生物呼吸
A、A B、B C、C D、D6. 某工厂生产高锰酸钾(KMnO4)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混合加热室中发生物理变化 B、氧化室中一定有O2参与反应 C、电解室中K2MnO4发生分解反应 D、该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KOH7.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是物理变化 B、空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可以防压,但不能防腐 C、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于吸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D、空气中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8.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 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比空气要多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空气中稀有气体约占总体积的0.94%9. 下列气体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A、氧气 B、氢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10. 实验小组对蜡烛展开了探究。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
石蜡浮在水面上
②
点燃蜡烛,将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上图),约1S后取出
火柴梗的a处最先炭化
③
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
④
用嘴吹蜡烛火焰
火焰熄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密度比水小 B、②说明蜡烛外焰温度最高 C、③说明石蜡中含有氢,氧元素 D、蜡烛火焰能被吹灭,是因为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11. 实验课上,同学们做了以下四个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B、
比较蜡烛与水的密度 C、
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D、
验证水的组成
12. 关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放出大量的热 B、发出黄色的火焰 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火焰分成三层13.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
加热液体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点燃酒精灯
14.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量液读数B、检验CO2
C、滴加液体
D、过滤
15.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溶液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D、物质的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能量的变化16. 《本草纲目》中“黄连”条目下记载:“吐血不止,用黄连一两,捣碎,加鼓二十粒,水煎去渣,温服。”该过程中没有涉及的操作是( )A、过滤 B、加热 C、称量 D、蒸发17.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向试管里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快速的倾倒 B、可以用10 mL的量筒量取10 mL的液体 C、溶解固体药品时可以用温度计代替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D、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要伸入试管内,防止液体洒落18. 检查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其中漏气的装置是( )A、B、
C、
D、
19.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塑料矿泉水瓶应该投放的垃圾桶是( )A、B、
C、
D、
20.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反应 B、某物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其组成中含有碳、氢、氧元素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D、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点燃,所以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二、填空题
-
21. 如图A是液态水加热变成气态水蒸气的示意图,图B是氢气燃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时发生了变化,但没有发生变化,故上述变化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2)、水通直流电时水分子(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故水通电的变化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b)中所得粒子(填“能”或“不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在此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为能转化为能。该反应的实质是。22. 蜡烛燃烧会产生火焰,火焰分三层,分别是、、 , 火焰的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23. 某学生用量筒量液体体积,开始他仰视了刻度线,读数为29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2mL,则他倒出液体的实际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mL。
三、综合题
-
24. 指出下列描述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用序号填空:
①菜刀生锈 ②氧气具有助燃性 ③酒精挥发 ④氢气是无色气体 ⑤火药爆炸 ⑥植物光合作用 ⑦木柴可以燃烧 ⑧食物消化 ⑨汽车轮胎爆炸 ⑩氧气不易溶于水
(1)、物理变化:;(2)、化学变化:;(3)、物理性质:;(4)、化学性质:。25.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具体操作如下:(1)、收集样品,如图,此方法叫集气法。(2)、再取两个集气瓶,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就得到空气样品如图。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的气体的样品中,看到的现象分别为;。
(3)、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看到的现象分别为;。(4)、这个实验证明,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呼出的气体中所含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氧气的含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6. 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选用的仪器是(填字母序号)。(2)、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填字母序号)。(3)、小凌同学要量取5mL水,需要选择的仪器是(填字母序号)。27. 请选择合适的仪器填空(填写相应的字母):A.镊子 B.细口瓶 C.广口瓶 D.坩埚钳 E.燃烧匙 F.10mL量筒 G.试管
(1)、取用块状固体;(2)、量取8.7mL的稀盐酸;(3)、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4)、红磷应该存放在;(5)、用来夹持热的蒸发皿的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