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综合检测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1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非洲奴隶在语言和宗教上保持了非洲传统,却不得不适应一个混合着欧洲、美洲与非洲各种因素的种植园社会。他们改进了非洲音乐传统中的旋律和唱腔,打鼓和弹奏班卓琴。改进了呼应唱法,以适应种植园的劳动节奏。非裔美洲音乐传统的建立( )A、推动了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B、促进了大陆间的民族交流 C、有利于新文化认同感的形成 D、体现了黑人权利意识觉醒2. 下表所示为公元5世纪-6世纪南传佛教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传播情况的记载。
中国僧人法显
411年,法显曾途经耶婆提国,有过短暂停留,后在其《佛国记》中写到:耶婆提(爪哇或苏门答腊)“其国外道、婆罗门兴盛,佛法不足言”
印度高僧求那跋摩
424年,求那跋摩该高僧应邀到阁婆国(爪哇)为王母和国王授戒,据其所言,该地佛教颇为兴盛。
由此可以推断( )
A、年代久远导致历史真相无法揭示 B、实物史料较之文献史料更具史学价值 C、两则史料都是二手史料效力存疑 D、该事件的真实情况尚需更多史料佐证3. 学者冯天瑜认为,日本的幕藩制是东洋版的封建制度,其主要特征与欧洲封建制度大体一致。二者的相似性体现在( )A、都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B、最高统治者都拥有实权 C、受封土地都可以买卖 D、彼此之间存在相互影响4. 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选项
史实
结 论
A
《高丽史》的体例分为“世家”“列传”“志”等,详细记载了当时的历史;日本根据自己语言的发音,借用汉字的笔画,创制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
古代朝鲜和日本吸收中华文化,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B
古代印加人建造了太阳庙,会使用麻醉剂,能进行人体解剖,还制定了太阳历等
美洲当时科技发展水平居于世界首位
C
《汉谟拉比法典》前言宣扬君权神授,炫耀国王的功德,法典的正文共282条
《汉谟拉比法典》是研究古代埃及历史的重要资料
D
10世纪中叶,基辅罗斯的统治者在与拜占庭帝国的交往中接受了基督教,基辅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
俄罗斯文化深受东亚文化的影响
A、A B、B C、C D、D5. 下表中的日文平假名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与平假名属于同一字体的作品是( )ぁ
ぃ
ぅ
ぇ
ぉ
か
き
く
け
こ
日文平假名
A、欧阳询《小楷心经》 B、罗振玉《集殷墟文字楹联》 C、王羲之《兰亭序》 D、智永《真草千字文》6. 公元9世纪,柬埔寨建造了印度教形式的寺庙,而寺庙并未供奉印度的湿婆等神,国王祖先石像高踞于寺庙主殿正中。公元11世纪,缅甸蒲甘王朝将佛教定为国教,然而缅甸佛教却是以当地原始宗教为核心的。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两种文明互相补充共同发展 B、东南亚文明具有印度化特点 C、东南亚文明较印度文明更先进 D、东南亚改造印度文明维护统治7. 这一文明没有统一的帝国,全盛期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他们所建造的宗教性建筑,最早由一些简单的土坟组成,后来演化为金字塔。他们的农业以玉米为主,没有牛马猪羊,也没有出现畜牧业的痕迹。这一文明是( )A、古希腊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玛雅文明 D、印加文明8. 印加帝国采取的措施有: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编制详细的人口调查表;废黜世袭的地方首领;为同化被征服的民族,强迫他们迁至新地区定居;在国家的主持下,举行集体婚礼。这些措施( )A、目的在于军事征服 B、缓和了民族和阶级矛盾 C、巩固了帝国的统治 D、颇具极权主义色彩9. 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在迁徙过程中带来不同的文化交融,不符合以上论断的史实有( )A、雅利安人把马和铁等带到印度 B、匈奴人内迁并转向定居的生活 C、阿拉伯人建立地跨欧亚非帝国 D、印第安人独立发展出独特文化10. 1893年,探险家史蒂芬斯到中美洲进行考察,在热带丛林的深处,发现了一座湮没了千年之久、规模宏大的古城。坍塌的神庙上那一块块巨大的基石,布满精美的雕饰;石板铺成的道路,还保留着当年的样子;石砌的民宅与贵族的宫殿尽管大多已倒塌,但仍可想见当年繁荣、喧闹的景象。史蒂芬斯发现的文明遗址是( )A、阿克苏姆文明 B、玛雅文明 C、津巴布韦文明 D、印加文明11. 考古学家R·M·Adams说:“关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说,人们已承认,在从形成时期(约公元前1000年)到西班牙人侵(16世纪)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所有证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或接触的实物或记录,都是不可靠的。”这一说法( )A、揭示了印第安诸文明衰落的原因 B、佐证了西班牙工业资本主义强大 C、表明了古代美洲文化的历史悠久 D、指出了文明交流是古代历史主流12. 在中美洲出土的大量的古文字作品中,找不到一封书信或者公文,契约类的经济文书也极少见,基本上是用来记录君王的政绩,为他们歌功颂德。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文字社会功能发挥具有局限性 B、社会经济与政治统治极端落后 C、平民受到贵族残酷的政治迫害 D、农业和商品经济发展异常缓慢13. 印加古驰道是印加帝国在1438-1532年期间沿着安第斯山脉修建的山路,以库斯科城边的萨克萨瓦曼圆形古堡为起点,全长二三千公里。该驰道的修建主要是为了( )A、巩固帝国统治 B、促进经济交流 C、移民边疆地区 D、便于百姓生活14. 在印加帝国首都蒂瓦纳库城遗址中,还保存着一座卡拉萨亚神庙,庙中有巨石砌成的太阳门,每年9月22日正午的阳光必径直穿过;门上刻有花纹,上一排为完整的金星历,预算50年的运转值与实际情况只差7秒钟。这主要反映了印加人( )A、虔诚的宗教信仰 B、掌握了丰富的科学知识 C、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学知识 D、已经建立了近代科学体系15. 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北非的尼罗河流域之自然环境与各自取得的文明成就密切相关。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太阳历 ②楔形文字 ③“浮动园地” ④金字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 ……那一幕幕惊险离奇的故事。那里有爬满青藤的金字塔,有古木参天的城市废墟,有令人瞠目的巨大而精美的雕刻艺术,有无数让人难以解释的谜团……奥尔梅克、玛雅、托尔特克、阿兹特克、印加……数不清的故事在密林中悄然上演,难以计数的黄金在无人知晓的洞穴、深井中沉睡,直到欧洲人背着火枪的身影在密林外闪现……这是某部著作中的一段描述,可能出自( )A、《古代近东文明——古代两河文明、埃及文明、波斯文明研究》 B、《亚历山大远征记》 C、《探寻古罗马文明》 D、《黄金帝国的落日:追踪美洲古代文明》17. 隋朝前期,已有中国数学家将二次内插法运用到天文数据计算当中;近乎同时,古印度《历算书》也出现了使用二次内插法计算函数的事例,但直到19世纪,才有中国人通过《历算书》的英译本对其有所了解。这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 )A、多元性与统一性 B、多源性与融合性 C、独立性与相似性 D、共时性与扩展性18. 古代世界形成和发展起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高丽史》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史书 B、玛雅人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羽蛇神金字塔 C、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文化的标志性成就 D、《伊戈尔远征记》反映了古代波斯人的扩张史19. “在古代印度的城市里,经常会听到一阵阵的敲击瓦罐的声音,路上行人纷纷躲在路旁。这是为什么?同样是人,他们却要远离城市居住;同样是人,他们却被看成是不可接触的‘贱民’,就连死了,也要埋到人迹罕至的地方。”这一情境出现的原因是( )A、古代印度社会长期分裂 B、古代印度多种宗教影响 C、古代印度盛行种姓制度 D、古代印度文化丰富多彩20. 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他们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创造出的文明是( )①克里特文明 ②玛雅文明 ③阿兹特克文明 ④印加文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文明引起的文化变化是根本的和持久的。新石器时代村社的文化是自主的和单一的,所有的成员都具有同样的知识、同样的风俗和同样的见解,且其生活方式也不由外界决定。但是随着文明的到来,一个远为复杂的新社会出现了。除了村社农民的传统文化外,现在又有了种种新文化,即通晓神秘书写艺术的书吏的文化,知晓上天秘密的祭司的文化,擅长绘画和雕刻的艺术家的文化和懂得如何与沙漠和大海以外地区交换商品的商人的文化。因此社会也不再只有单一的文化,而是形成了所谓的雅文化和民俗文化。雅文化传播于城市的学校、寺庙和宫殿之中;俗文化则存在于乡村之中。雅文化通过哲学家、神学家和文人学士以书面形式流传;俗文化则在目不识丁的农民中口口相传。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分别概括新石器时代和文明到来后村社文化的特点。(2)、据材料,指出文明到来后村社文化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成因。(3)、据材料,比较雅俗文化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以古代印度为例列举雅文化的代表。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俄罗斯一直处于东西方文化的中间地带。处于两个 大陆和两种文明类型之间,俄罗斯始终努力追赶西方,主动吸收西方文化,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又使得它 无法阻挡来自亚洲的东方文化。欧洲文化与亚洲文化在俄罗斯占据的欧亚地缘空间发生碰撞,历经漫长的 发展过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欧亚文化。
——摘编自李英玉《俄罗斯文化的欧亚属性分析》
材料二: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 产技术。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大批遗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 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 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
——摘编自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材料三: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与其他大陆几乎处于隔绝状态的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 化……在欧洲人“发现新大陆”后的 100 年间,印第安人数量减少了 90%-95%,最先被殖民的加勒比海一 些岛屿上的印第安人甚至难觅踪影……大约从 16 世纪开始,殖民者从非洲掳掠黑人,贩卖到美洲作奴隶。 在此后的三四百年间……上千万黑人奴隶为殖民者在美洲的种植园和矿山提供劳动力,在此期间,很多欧 洲人因为各种原因远涉重洋,来到美洲,使白人数量大大增加。
一一摘编自选择性必修 3《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四: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 会吸取临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群体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愈 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 他们不能从临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俄罗斯文化的特点并分析成因。(2)、据材料二,分析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中日交流在形式上和主要内容上的变化。(3)、据料三并结合所学,试举两例“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在文字方面的成就,并回答“很多欧洲人因为各种原因远涉重洋,来到美洲”的契机和对美国文化产生的影响。(4)、联系美洲印第安文化的特点和材料四,谈谈你对文化交流重要性的认识。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不同于婆罗门教以“梵”(由祈祷而得到的力量,亦引申为世界的主宰)为至高无上的观念,(早期的印度)佛教不承认有世界创造之神,学界普遍认为当时“佛教是人类至上的宗教,把人置于整个宇宙之上”,这一宇宙观为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婆罗门教是印度宗教思想的大集合。佛教的创始人佛陀对教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实现了教义的基本统一。婆罗门只是一个阶层,除了种姓家族关系外并无其他关系。佛陀在传教的过程中,建立了一个宗教团体一僧团,使佛教成为有组织的宗教。
——林太《印度通史》
材料二 基督教早期是穷人的宗教,其所谓“博爱”观念在理论上(在实际上受很多局限)突破了家庭、地域、身份、种族、国家的界限。耶稣的殉难,以及他在殉难时对迫害他、杀死他的人的宽恕,成为所谓“博爱”精神的象征。“博爱”精神既为信徒追求大的超越、神圣,实现人生价值、生命意义提供了舞台,也为信徒践行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提供了守则。基督教出现之后,千百年来折磨人、迫害人、摧残人、杀戮人的许多暴虐传统,才遭遇到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的反对、谴责和抵制,以对苦难的同情为内容的人道主义才开始流行。它广泛分布的教会组织,对中世纪动荡、战乱的欧洲社会秩序的重建,对于无数穷人苦难的减缓,起过无可替代的作用。
——侯建新《中世纪与欧洲文明元规则》
(1)、据材料一,分别概括早期印度佛教与婆罗门教各自的主张。(2)、据材料二,概括基督教早期宣扬的主要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基督教对中世纪欧洲产生的影响。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印加帝国修建了贯穿全国的道路驿站系统,它的使用严格限于印加政府官方业务,如运送军队、人员等,印加平民不得将道路用于私人目的。印加帝国任命官员负责检查帝国道路驿站系统,而这些道路的修建和维护都是由当地冲抵税赋的印加男性平民承担的。
这些道路起着良好的通信网络的作用,因此可以迅速解决任何叛乱、入侵或自然灾害,印加帝国统治者可以很容易地维持秩序。首府库斯科城颁布的法律通过驿道系统也可以迅速在整个帝国范围内传达,直到社会的最底层,确保了这些法律的执行和遵守。直至今日,仍有500多个村庄特别是马丘比丘古城附近的居民们还在使用部分清晰可辨的支路。
——摘编自《安第斯文明(十四):印加文化(上)》
材料二 印加之路的修建和维护是在印加人的监督下由当地劳役承担的。考虑到当时既无有轮货车,也没有铁质工具,更缺乏大型的动物以供驱遣劳作,一切都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印加之路无不体现了印加人的智慧和协作精神。印加之路从印加帝国诞生以来,就与印加帝国相生相伴,如同帝国肌体内的血脉。而一旦肌体遭遇损毁,血脉也将不复存在,并且,这些延伸至肌体神经末端的血脉,很可能成为病体入侵的方便之门。1532年,西班牙殖民者到达印加帝国,沿着印加之路,殖民者很快找到了进入帝国的捷径。本已因内战而元气大伤的印加帝国,在殖民者的枪炮下很快解体。
——摘编自春平《印加之路迎向太阳神的光辉》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加驿道修建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