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同步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11 类型:同步测试
一、 选择题
-
1. 《汉书·食货志》中记载,秦朝“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这一记载可以说明( )A、秦朝赋税以及徭役沉重 B、秦始皇对百姓冷酷无情 C、秦统一后国库收入增加 D、秦朝大力推行统一措施2. 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出土了大量秦朝的简牍,简文主要记载了秦朝施行的20多个单行法规,法条共计600条,并且多数为残酷的死刑、肉刑等。由此可见,秦朝( )A、法律细密,社会秩序稳定 B、宽严相济,律法深入人心 C、儒法并用,统治基础牢固 D、刑罚众多,隐含统治危机3. “它直接诱导了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打乱了秦王朝的统治秩序,加速了残暴的秦朝统治的灭亡;它也间接影响了自此以后的历次农民起义,为后世农民起义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材料评述的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项羽、刘邦起义 C、“国人暴动” D、黄巾起义4. 题表所示为反秦起义者的构成情况。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反秦大起义( )
主要力量 身份 大泽乡起义者 出身于贫苦农民的九百成卒 响应者 魏国、楚国等诸侯国的旧贵族及其子弟 英布等骊山刑徒 少数民族统治者如闽越王无诸、越东海王摇等 A、得到了社会众多阶层的支持 B、是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C、由东方六国旧贵族统一领导 D、源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5. 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军前往救援被秦军围困在巨鹿的起义军。当时,秦军有30万人,而项羽的军队只有两万人。在渡过漳水后,项羽命令将士砸破锅,凿沉战船,烧毁营帐,每人只带三天粮食,以示决一死战。起义军的战士勇猛杀敌,最终打败秦军。与此相对应的成语是( )A、四面楚歌 B、破釜沉舟 C、揭竿而起 D、打草惊蛇6. 在秦末农民战争中,最终率领起义军灭亡秦朝的是( )
A、陈胜 B、吴广 C、项羽 D、刘邦7. 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棋类运动。根据下面的棋盘,请你判断一下这种游戏的产生与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牧野大战 B、晋楚争霸 C、吴越争霸 D、楚汉之争8. 某同学搜集了“鸿门谢罪、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三个成语,请你确定一个主题,应选择的是( )A、春秋争霸 B、战国称雄 C、秦灭六国 D、楚汉之争9.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短命王朝,对于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修筑万里长城 B、修建阿房宫 C、刑罚非常残酷 D、秦朝的暴政10. 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下列关于楚汉之争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帝位 B、项羽势力弱小,却一味依赖武力 C、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 D、项羽在四面楚歌中战败自刎而亡11. 秦朝的暴政表现在( )①赋税沉重 ②徭役、兵役繁重 ③刑法严酷 ④秦二世的黑暗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12. 西楚霸王项羽是宿迁的骄傲,成语“破釜沉舟”表现了他勇往直前、绝不后退的决心。该成语出自下列哪次战役(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13. 秦末农民起义中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14. 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楚汉之争 D、城濮之战15.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16.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地点是( )A、陈 B、大泽乡 C、巨鹿 D、荥阳17. 秦末农民起义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18. 楚霸王项羽——宿迁的骄傲,成语“破釜沉舟”表现他勇往直前,绝不后退的决心。该成语出自下列那次战役(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19. 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讲述的是项羽激励士气消灭秦军主力的故事,它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A、马陵之战 B、桂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20. 秦末有句流行谶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帝国的横空出世和顷刻间灰飞烟灭的命运,似乎是被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主宰。最后秦朝统治者向谁投降( )A、项羽 B、陈胜 C、吴广 D、刘邦21. 秦始皇用法过度,“仁义不施”,没有充分考虑六国百姓对新的法律政令认同与否,而是雷厉风行地执行新法,急功近利。再加上秦始皇本人骄奢多欲,最终致使秦王朝速亡。综合材料,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 )A、繁重的徭役 B、嬴政急于求成 C、严酷的刑法 D、秦朝的暴政二、非选择题
-
22. 秦朝虽然二世而亡,但它的兴衰缘由却值得后世深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材料二 (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司马迁是怎样看待秦始皇的?(2)、材料二中的“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与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现象之间有何联系?(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起义就不会爆发”的看法并说明理由。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材料二 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对书籍和读书人的迫害时时都在发生从未中止。类似“焚书坑儒”这样的举动在中国历史上既非第一次,更远远算不上最大的一次。“焚书“更早在秦始皇之前一个半世纪即已发生:在商君教引下秦孝公“燔《诗》、《书》而明法令”。如果我们重新查帐的话,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直接后果真算不得十分严重。
——《“焚书坑儒”新说》
(1)、两则材料所说的是历史上的什么事件?(2)、当时统治者是谁?他采纳谁的建议而实行的?他“烧残书籍”的目的何在?(3)、这次事件中在民间得以保留的书籍有哪些?(4)、材料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指的是什么局面?(5)、两则材料中,对于此事有不同的看法,你同意哪一种观点?为什么?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连山绝谷势蜿蜒,雄图自足制中外。”
材料二:公元前209年夏,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被迫停止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他们当中的领队人……杀死了押队的军官……举起反抗的旗帜。
(1)、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所说的“生男不如生女”的原因。“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景象?(2)、阅读材料一,有人说秦始皇修长城是滥用民力,有人说秦始皇修长城功及后代,你的观点是什么?(3)、材料二描写的这次起义中提出了什么口号?“领队人”是哪两个人?如果他们没有遇到大雨,还会爆发起义吗?你知道这一次起义的历史地位吗?(4)、分析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关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