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课时跟踪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1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据统计,从1932年至1934年,中央苏区共发动大规模“借谷”运动三次,筹集粮食100万担以上,折合谷子约为1亿斤;共大规模发行公债三期,筹集公债400余万元。据此可知,当时中央苏区( )
    A、财政经济陷入崩溃的境地 B、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转移 D、人民为根据地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 2. 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国民党所办的许多党政、军事训练班中,“群众心理”都在讲授科目之列,其中还加入了对中国政治局势和群众特性的分析,更将如何掌握群众心理,如何控制和领导群众作为核心内容。对这一现象的出现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
    A、  国民党重视人才的培养 B、群众运动影响执政观念 C、政治局势发生根本转变 D、社会主要矛盾实现转变
  • 3. 这次会议明确回答了红军在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问题,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解决了当时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这次会议(   )
    A、使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B、形成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力量 C、使中国革命从此一帆风顺 D、推动了全民族抗战的最终胜利
  • 4. 1934年,毛泽东提出:“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在这里,工作方法的问题,就严重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当时毛泽东强调改进工作方法意在
    A、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战争 B、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C、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 D、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抗战
  • 5.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其重大意于(    )
    A、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D、实现了红军的战略转移
  • 6. 下列一组历史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 (    )

    中共一大会址             井冈山会师           遵义会议会场             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A、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B、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C、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D、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 7. 下图为近代某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颁发的一份土地证明。该历史时期是(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8. 下表中共党员成分的构成变化反映了 (    )

    时间

    党员总人数

    工人党员(%)

    农民党员(%)

    1927年4月中共五大

    57967人

    50.8

    18.7

    1928年6月中共六大

    40000多人

    10

    76

    A、国民革命的开展 B、共产国际的要求 C、革命任务的变化 D、土地革命的进行
  • 9. 1930年 2月,共产国际执委会远东局在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特别提到:“朱德、毛泽东 和彭德怀、黄公略部队中的支部活动最出色。”共产国际的其他报告和信件,也多次提到朱毛红军。由此可见中国的革命(   )
    A、由共产国际领导 B、创建了根据地 C、产生了国际影响 D、理论不断完善
  • 10.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逐渐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这一思想包括 (    )

    ①武装斗争

    ②土地革命

    ③根据地建设

    ④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1. 1931年,鄂豫皖苏区正式实行“红军公田制度”,先后颁布的文件中有如下规定:“每乡留一石至五石为红军公田,分给红军中由白色区来的贫苦农民和俘虏哗变加入红军的士兵。”这一制度(  )
    A、导致国民政府对苏区的围剿 B、丰富发展了土地革命的内容 C、奠定苏维埃政权的经济基础 D、导致红军反围剿斗争的失败
  • 12.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开始于 (    )
    A、广州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 13. 1930年,国民党新军阀之间正展开“中原大战”之际,阎锡山武力接管天津海关,企图借海关存款充实军费;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向英国公使屡次抗议无果,便宣布“津关⋯⋯暂行停闭。所有运津货物,应在江海、安东、胶海、东海、粤海、潮海、闽海、厦门、山海、大连等(海)关纳税后放行”。南京国民政府的做法(   )
    A、成为蒋介石扭转战局的关键 B、实现了国内海关体系的统一 C、为战时经济体制积累了经验 D、表明关税主权尚未完全收回
  • 14.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对无产阶级领导权进行了重新诠释。针对以往将无产阶级领导权等同于工人成分占优势的观点,中共中央提出,无产阶级的领导并不取决于阶级成分,而是由“党在思想上的布尔什维克的一致”所决定的。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
    A、认识到掌握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 B、总结了反“围剿”失败的教训 C、提出了思想建党的新的革命主张 D、对民主革命道路有了新认识
  • 15. 1928-1930年期间,南京国民政府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通过谈判签订新的关税条约废除了这些国家在关税方面的特权。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 (    )
    A、中国近代关税主权逐渐丧失 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C、中国近代关税主权逐渐收回 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 16.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实行法币的公告,主要内容为:自1935年11月4日起,以中国、中央、交通三大银行统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并禁止银元的流通,将白银收为国有。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    )
    A、化解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 B、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阻碍了国内市场经济发展 D、提升了国家经济治理能力

二、材料分析题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65年,红色经典史诗《红军不怕远征难》(又名《长征组歌》)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长征艰难的历程,分为《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10个部分。

    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①②标注中任选一处,写出其所对应的歌曲名称并简述历史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红军长征历程中克服和战胜的困难类型。
  •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 “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材料二: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1934年,为了争取产银州的选票,总统罗斯福签署了《1934 年购银法》。该法案命令财政部长在国内外购买白银,直到白银市价回到 1.29 美元/盎司。作为当时世界唯一以白银为主要货币的中国密切注视美国购银法事件的进展,从政府到金融界都向美方表达了强烈反对法案的意见。希望美方在购银时能够与中国协商,以保护中国利益。但对此美方并没有正面回应。对此,中国决定采取单方面措施,10 月 14 日,中国宣布自次日起对白银出口征收 10%的出口税,但出口管控措施效果有限。到了 1935 年春天,国际银价已经比中国国内银价高出 50%。1935 年 2 月 1 日,在中国驻美公使馆至美国国务院的备忘录中称,“种种迹象证实,上涨的通货价值,就中国来说,实为灾难”。中国的批发物价指数 1934 年比 1931 年下降了 23%,当年下降了 6.5%,1935 年又下降了 2.5%。1935 年月国民政府采取新方案最终度过这场白银危机。

    ——摘编自张婕《中国近代货币战争史》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并指出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购银法》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为了应对这场危机,中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