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时作业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1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面是清朝部分年代军机大臣人数统计表。据此推知,清代军机处(   )

    皇帝

    军机大臣人数

    乾隆

    多则十人少则一人,70%的时间六至七人

    嘉庆、道光、咸丰

    88%以上的时间四至六人

    同治

    五到六人

    光绪

    76.5%的时间四至六人

    A、精干高效 B、机构健全 C、权力稳固 D、保密性强
  • 2. 下图所示为中国古代某一机构的运行示意图,下列关于该机构论述正确的是( )

    A、属于中央一级决策机构 B、它是内阁的上一级机构 C、其长官需定期觐见皇帝 D、造成了皇权的过度膨胀
  • 3. 康雍乾时期,清朝采取了多种措施巩固疆域,加强对边疆的管理。示意图中(1)处应填入下列措施中的哪一项( )
    A、册封达赖和班禅 B、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C、平定叛乱,设伊犁将军 D、签订《尼布楚条约》
  • 4. 以下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整理的资料卡片。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东南: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西南: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西北: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侵略与反抗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 5. 下列机构所掌职权与如图一致的是(   )

    一、掌蒙、回诸番部王公、土司等官的封袭、年班、进贡、随围、宴赏、给俸等事。

    二、办理满、蒙联姻事务。

    三、管理喇嘛事务,保护黄教。

    ……

    六、掌管部分外交、通商事务。

    A、鸿胪寺 B、市舶司 C、宣政院 D、理藩院
  • 6. 下表所示是某学校的历史研究小组收集的材料,据此可以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                                                                                                                                                

    1684年

    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689年

    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1727年

    派遣驻藏大臣

    1762年

    在新疆设伊犁将军

    1793年

    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A、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 B、杰出的君主康熙大帝 C、康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 7. 某同学拟创作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如图所示素材,据此推断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 )                                 

    ①西汉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

    ②唐玄宗封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③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B、对外交流的不断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 D、封建社会的边患
  • 8. 关于清代军机处创设的记载:《清朝通典》记其始名即为“办理军机处”,《内阁志》则称其始名“军需房”,《清史稿》称其为“军机房”。这反映清代军机处( )
    A、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B、职责渐趋规范化 C、是权力最大的决策机构 D、因军事保密而设立
  • 9. 如图是明清时期的权力空间布局示意图,明朝内阁距皇帝寝宫乾清宫1000米,清朝军机处距皇帝寝宫养心殿50米,几乎形成一条直线,同时也暗含了一条隐秘的政治轴线。这条“隐秘的政治轴线”是指(    )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行政中心逐渐北移 D、官员地位不断提升
  • 10. 下图所示系列事件反映的主题是( )

    A、官僚体系的完善 B、东南海防的巩固 C、中外联系的加强 D、国家疆域的奠定
  • 11. 下图系制作于乾隆年间《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中的16幅战图之一。该组战图围绕“战争”“献俘”“庆功”三个主题再现清军平定准、回两部叛乱的历史,由当时的西方传教士郎世宁等人起稿绘图后送往法国雕刻成铜版。该组战图( )
    A、还原了伊犁叛军受降的真实场景 B、结合了西方立体派绘画创作特点 C、反映了传统科技相对落后的现状 D、宣示了西北边陲主权归属的事实
  • 12. 下面是清乾隆帝颁布的一条谕令的主要内容。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 )                                 

    禁止外国商人在广东过冬

    外国商人在广州必须住在政府指定的行商的商馆中,由行商负责“管束稽查”

    不准外商向中国人借款或雇佣中国人

    A、禁绝中外经济交流 B、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鼓励民间对外贸易 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 13. 乾隆年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华,看到中国景象后断定:“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这说明当时清朝(    )
    A、因英国侵略而发展停滞 B、盛世的繁华背后隐藏着危机 C、对外厉行闭关锁国政策 D、遭到白莲教起义的沉重打击
  • 14. 美国商人亨特曾写道:最壮观的景象莫过于英国商船队驶入广州港的情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帝国的十三行和英帝国的东印度公司,成为了18、19世纪中西关系的神经中枢”。这表明( )
    A、东西方两个区域市场的存在促进了世界市场发展 B、广州十三行是当时中西方最重要的贸易机构之一 C、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商业竞争激烈 D、清政府被迫逐步改变闭关锁国经济政策
  • 15.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针对福建、浙江海洋上发生的一些船只抢劫案件中存在的“船不刊书、人照不符”等现象,官府下令通饬各属,要求“务将船只照例刊刻书写,送辖道及附近海防丞伃查验结报,方准出口贸捕”。这说明当时( )
    A、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边疆危机 B、对外贸易政策受到了基层的质疑 C、清政府注重维护海洋贸易秩序 D、闽浙被允许有条件多口对外贸易
  • 16. 有学者说,其实我们所说的全面海禁从来没有存在过,无论是明太祖的“寸板不许下海”,还是清世祖的“片帆不许入口”。该学者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明清时期( )
    A、海禁政策未真正落实到位 B、民间对外贸易较盛行 C、洋商在华贸易受到了限制 D、朝贡贸易未曾停止过
  • 17. 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实施改土归流的最大贡献在于,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过程中的制度障碍,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由“自在”共同体向“自觉”共同体迈进的关键步骤和重要措施。该学者意在强调改土归流的实施有利于( )
    A、少数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 B、各民族间实施统一征税标准 C、各少数民族接受中原先进文化 D、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
  • 18. 改土归流是指明清时期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分封首领世袭地方行政长官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如丈量土地、征收赋税、编査户口、组织乡勇、兴办学校、实行科举等。这一制度( )
    A、体现了政府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 B、优待民族上层保障了局势稳定 C、改变了夷夏观念实现了民族平等 D、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19. 清代滇南地区改流前,民族地区盐井几乎都由土官土司把持控制,为其经济源泉。 雍正时将“夷人自煎”的盐井官营,委官管理和征收盐课,所委之官是流官,“盐政先行,改流跟进。”这一变化 (   )
    A、强化了国家对该地的控制 B、取消了土司世袭制度 C、解决了边疆少数民族矛盾 D、开创了改土归流模式

二、材料分析题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王朝首先划定了民族之间的活动边界,限制族际人口流动;其次,在户籍管理上实行差别化的户籍制度,一是户籍有普通籍和特别籍之分,把满族、蒙古族等民族归在特别籍内,在特别籍内进行旗籍和藩籍的划分等;在管理体制上区分内外,这个区别有关内、关外之别。在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各民族的“自主权”越来越少。清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封禁制度,也是清王朝专制的具体体现。清王朝的民族政策覆盖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但是无论是政治制度的改革,还是经济制度的改革,都是以王朝统治服务为根本宗旨,而不是以天下苍生为念。

    ——摘编自董文强《清朝民族政策的历史进步与局限》

    材料二: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王朝特有的一种外交体系……自商周以来,中原王朝都一直认为自己居天人之中,是“天朝上国”,凡要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展开外交者,必须以朝贡方式进行。到了清朝,造就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并没有其他帝国那种军事的、经济的功利要求。……中国近代(1840—1919)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晚清政府所做出的被动对策。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发展过程,就是如何处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和西方近代外交现念与制度之间关系的过程。尽管晚清外交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但在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的挑战下,在中国形成的近代外交思想还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这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步入近代化轨道……

    ——根据李敏《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等文章改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朝贡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历史影响。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经历了哪几个重要演变阶段(须按朝代顺序列出),并说明演变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