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时作业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1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称赞科举制时说:“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科举制受推崇是因为它A、追求公平公正与择优录用 B、体系严密推动社会进步 C、成为资产阶级的斗争武器 D、为政府提供了所有能吏2. 汉武帝时刺史的职权,有明确的规定,即“奉诏六条察州”,其中第一条就是“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由此可见( )A、中央政权加强对地方控制 B、推恩令后王国威胁未解除 C、宗法制恢复扰乱地方秩序 D、刺史制度有利于地方吏治3. “王与马,共天下”生动反映了东晋政治的特色,与此相联系的制度是( )A、血缘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4. 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长沙人刘蜕成为当地第一个考中进士的学子,镇守荆南的魏国公崔铉特地赠他70万“破天荒”钱,这就是“破天荒”典故的来历。由此可见,当时长沙地区( )A、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 B、学子被特准参加科举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社会价值取向被影响5.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据统计,整个唐朝共开科考试268次录取进士7448人,平均每榜28人;而宋代仅从宋太祖到宋仁宗间就开科考试48次录取进士7996人,平均每榜167人。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北宋科举制的完善 B、北宋实行守内虚外 C、北宋强化君主专制 D、北宋调整用人方针6. 宋初,人事管理领域的改革主要是创设审官院。审官院取代了之前任命中下层京朝官的宰相府,并由皇帝直接控制。可见,宋代设置审官院的主要意图是( )A、整顿吏治,稳定政局 B、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考核官吏,防止腐败 D、选拔人才,巩固统治7. 假如你在东晋时期,下列哪种社会身份会严重制约你个人的政治发展( )A、庶族富裕人家子弟 B、士族地主 C、军队将领 D、皇家外戚力量8. 下表所示为某学者统计的唐代大士族子孙中拜相人数比例的数据。据此可知,唐代( )
时间
门荫出身所占比例
进士出身所占比例
唐朝前期
77.6%
12.1%
唐朝中期
46.0%
34.0%
唐朝后期
16.5%
82.6%
A、科举选官成为主流 B、门荫出身升迁渐难 C、世家大族走向没落 D、君主集权得到强化9. 汉武帝时期,以明文规定:凡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的“贤良”、“孝廉”,经过考核,任以官职。又规定依人口的数量、按比例进行人才选举,取消了选举人才时财产的限制。这些做法( )A、使官僚贵族垄断了人才选拔 B、扩大了西汉王朝的统治基础 C、推动了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 D、削弱了各阶层对财产的追求10. 下表是唐代科举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据此可知,在唐代(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A、科举制成为选官的唯一方式 B、进士科更注重选拔具有才华和能力的人才 C、明经科完全脱离社会的实际 D、进士科考试对唐诗的繁荣起着决定性作用11. 据学者统计,从《晋书》到《唐书》等官修正史,列传中大量记载了家族谱系,而《宋史》以后历代正史的列传部分,多为高级官僚的履历,少有家族的叙述。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史书编撰体例的改变 B、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C、重文轻武政策的推行 D、官员选拔方式的变化12. 《选举·历代制》云:“北齐选举,多沿后魏之制,凡州县皆置中正。其课试之法,中书策秀才,集书策贡士,考功郎中策廉良。”笔试中,字有脱误者、书有滥劣者、文理孟浪者,分别给予呼起立席后、饮墨水一升、夺席脱容刀的惩罚。这说明北齐的选官制( )A、进一步改良了科举取士制 B、一定程度遏制了门阀政治 C、严格规定了考试实施程序 D、彻底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度13. 下图是经不完全统计整理的两汉士人家庭官职代间传承的情况。据此可推知,两汉时期( )A、职官阶层属性划分明显 B、官职世袭制开始被打破 C、家世背景影响社会流动 D、官员执政能力不断降低14. 东汉以来,这种“教育权势财富”的循环占有.越来越多地围绕“族”而展开了。士人官僚在汉晋间发展为士族门阀,“士族”就是士人官僚的家族,通过雄厚的文化而世代居官,由此建立了崇高的门望。若干士族在几个世纪以来长盛不衰、垄断权势,成为魏晋南北朝最耀眼的政治景观之一。这反映了( )A、世家大族逐渐走向没落 B、儒学用来规范君臣关系 C、士族阶层已经基本固化 D、考试选官制度初露端倪15. 有学者称隋唐开始的科举制造就了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主要是肯定了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 )A、保证了官员来源于社会基层 B、扩大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 C、使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D、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二、材料分析题
-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选官,视科举为“正途”。洋务运动开展后,朝廷对选官制度作了一些变通。第一是准许新式学堂毕业生经考试录用为官员,如北京同文馆的学生在完成学业后,由总理衙门主持大考,分授九品至七品官职。第二是选拔归国留学生入仕为官,洋务运动中派遣到美国留学的幼童和到欧洲留学的福州船政学堂学生,学成归国后不少人都被授予官职。第三是开设“经济特科”,1898年初,朝廷颁行贵州学政严修《奏请设经济专科拆》,正式设立内政、外交、理财、经武、格物、考工等六门科目,于科举制之外通过专业考试录用经世致用人才。
——摘编自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材料二
当中国社会进入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科举制恰恰成了新旧经济、政治、文化三对矛盾的焦点,因而成了社会转型的一个综合性障碍。鸦片战争后随着国运日趋乖蹇,科举制也步入日暮途穷之境了。到戊戌维新至清末新政的几年里,在舆论频频抨击、权臣屡屡奏请之下,经朝廷进退反复、踌躇再三,这项制度终于被一纸诏书彻底注销。1905年9月2日清廷颁诏,谕令自次年起停止科举考试,从隋朝以来绵延了1300年的科举取士制度至此被划上了句号。
——整理自《科举制废除利弊之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晚清选官制度的变化,并分析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清选官制度变化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影响。17.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成吉思汗远征时还没有进入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耕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
——余秋雨的演讲
材料二: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的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质,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三: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的“荒诞奇迹”;已经去世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这年去世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在内地已成功定居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明“不主张远征”的主要原因。简要分析这种特征对中华文明带来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3)、根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并分析造成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