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11 类型:同步测试
一、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邺城(yè) 挂罥(juàn) 塘坳(ào) B、老妪(yù) 庇护(bì) 突兀(wù) C、恶卧(è) 戍守(shù) 俄顷(é) D、幽咽(yè) 茅屋(máo) 三重茅(zhòng)2.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忍能对面为盗贼(忍心) B、长夜沾湿何由彻(彻底) C、回车叱牛牵向北(调转) D、宫使驱将惜不得(将要)3. 下列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叙写了大风破屋,群童抱茅,夜雨湿屋,诗人彻夜难眠的情景。 B、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群童”“公然抱茅入竹去”这种“对面为盗贼”的世风的慨叹及怨愤。 C、诗歌写的是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D、诗歌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4. 下列对《卖炭翁》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蛮横骄纵的面目。5. 填空。(1)、杜甫,字子美,自号 , 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他被后人称为“”,他的诗被称为“”。(2)、白居易,字乐天,号 ,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之称。6. 填空。(1)、夜久语声绝,。(2)、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3)、 ,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4)、《石壕吏》中,揭示差役与老妇尖锐矛盾的句子是:!!暗示老妇被带走的句子是: , 。表明兵役苛酷,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 。
表明老妇一家生活贫困的句子是:。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变成墨色,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7.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卷帙浩繁。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共同接受一次美的洗礼。(1)、请你从称号、朝代、诗风、代表作品及思想感情等方面,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唐代伟大诗人杜甫。(2)、你所在的班级准备编写一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课本剧,请你设计一个情节或画面,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8.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甲】《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乙】木兰诗(节选)
《乐府诗集》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甲、乙两诗中都写到了”夜”,这一特定的时间在诗中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2)、请分析”老妪应征”和”木兰从军”各自的缘由,并分别写出诗人对这两件事的态度。(3)、下列对甲、乙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表现了差役的蛮横态度,并为老妇接下来的诉说营造出悲苦的氛围。 B、甲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中”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差役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体现了诗人以关切的心情侧耳细听,整夜未能入睡。 C、乙诗中“不闻……但闻……”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甲诗中老妇挺身而出,应征河阳之役,乙诗中木兰得知”可汗大点兵”后,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二人身上有着相似的英雄气概。9.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 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诗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描绘了丰收的景象,“覆”字准确地写出了小麦成熟后满地金黄的情形。 B、“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与《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有异曲同工之妙。 C、诗人“不事农桑”却“岁晏有余粮”,这与贫妇人的处境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愧疚之情。 D、以前的割麦者,成了如今的拾穗者,如今的割麦者却享受着悠闲的生活,诗人对此表现出了愤怒之情。10.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中 宵①
【唐】杜 甫
西阁百寻余,中宵步绮疏②。
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
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
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
【注释】①此诗是大历元年(766)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作。中宵,半夜。②绮疏:指雕花的窗户。
(1)、①杜甫的诗十分重视语言锤炼,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请你对诗歌颔联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赏析。②赏析“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两句的妙处。
(2)、诗歌最后一联的意思是:。在你读过的杜甫诗中,“ , ”两句意思和它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