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冠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1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
1. 黄炎培先生在《永远纪念着的一九四九年》中写道:“这一年‘人’的地位被发现了,群众的力量被认识了。”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B、社会主义制度全面确立 C、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结束 D、祖国统一大业彻底完成2. 如表是1953-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建设投资分配情况。由此可知当时我国( )
项目
工业
农林水利
运输邮电
文教卫生
城市建设
其他
比重%
58.2
7.6
19.2
7.2
3.7
4.1
A、经济建设的重点是工业 B、民主政治建设正在加紧进行 C、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D、经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3. 如图中,老年妇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的喜悦来自于(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C、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D、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4.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之一。请对以下推论进行判断( )史实
结论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A、史实错误,结论正确 B、史实正确,结论错误 C、史实和结论都正确 D、史实和结论都错误5. 如图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新闻报道图片。这些图片反映了当时我国( )A、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B、工农业生产高速发展 C、对国内主要矛盾缺乏认识 D、强烈的富国强国愿望6. 对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历史的变迁相关联,以下对联中,最能反映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状况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C、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7. 以下是《人民日报》部分社论标题,根据相关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旧中国灭亡了,新中国诞生了》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我们前进》
③《迎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
④《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②8. 1984年,福建国有骨干企业55位厂长发表《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书:“我们认为放权不能只限于上层部门之间的权力转移,更重要的是要把权力落实到基层企业。”由此可知,这55位厂长要求( )A、为农民致富开辟新道路 B、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C、积极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 如图示意图反映的是( )A、工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 B、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C、对外开放范围逐渐扩大 D、农村乡镇企业的出现与发展10. 一位学者说:1980年中国打开了第一扇窗,开启了融入世界的进程,最鲜明的特点是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材料描述的是我国( )A、农村生产力的解放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C、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11. “要敢闯,没有一点敢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勇气,没有一点干劲,干不出新事业……证券、股票、市场,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1992年邓小平的这段讲话( )A、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 B、指导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D、推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2. 如图漫画往往是现实的艺术性再现。如果要给图中的漫画配上恰当的说明性文字,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
A、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 B、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 C、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这主要表明党中央( )A、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B、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C、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D、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14. 1995年6月,美国《财富》杂志推出一期封面报道《香港之死》,表示了西方社会对香港回归后前景的担忧。2007年7月又发表了一篇《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重新评价了香港。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A、中美关系的缓和与发展 B、“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C、中西方价值观念的趋同 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影响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定。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 B、武力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C、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D、谴责外部势力干涉台湾问题16. 如图一组图片反映出( )A、国防建设快速发展 B、航天科技进步明显 C、高新技术领先世界 D、军队组织架构重塑17. 潍坊市某旅行社官网征集“亚非文明古国旅游宣传册”,下列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金字塔的壮美 B、驻足两河流域,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观光恒河两岸,看伊斯兰教朝拜,感受古印度风采 D、漫步黄河长江,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大河文明魅力18. 《什么是民主》一书中指出:“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到600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至于审判方面,则由一个……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主持,罪名成立与否,由陪审团以多数票决定。”材料说明( )A、公民大会保证了全体居民的权益 B、雅典民主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C、公民大会是间接的民主 D、陪审团拥有最高的司法权19. 下面是小丽同学在读史活动中摘抄的有关“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帝国;1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
A、帝国起源于地中海区域 B、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C、帝国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D、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20. 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关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成就的描述,准确的一项是( )A、《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B、《掷铁饼者》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C、罗马建筑的典型代表是帕特农神庙 D、苏格拉底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21. 西欧中世纪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庄园里。有人说,那时的老百姓可能对国界毫无概念,但对村界一清二楚。材料反映了西欧庄园的特点是( )A、等级制度森严 B、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封建制度解体 D、具有相对的独立性22. 1130年,英王亨利一世给伦敦颁发的特许状规定:“伦敦市民享有充分的权力任命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市长,并任命任何一人或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法官,负责处理按照国王的法令而提出的申诉,遇有讼案即审理”从材料可以看出,特许状的颁布使伦敦市民( )A、不能完全摆脱国王的控制 B、有权选举市长,完全实现自治 C、享有完全独立的司法权 D、成为自由人,享有财产权23. 法治发展见证文明进程。下列有关世界古代法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B、中世纪欧洲大学拥有独立的司法特权,教会无权干涉 C、《查士丁尼法典》收录了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所有法令 D、《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24. 7世纪中期,日本进行了大化改新;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形式进行改革。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 )A、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B、学习借鉴中国的先进制度 C、得到土地的农民都必须服兵役 D、促进本国封建社会的形成25. 由以下示意图可知,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是( )A、创造了阿拉伯数字 B、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C、发明造纸术指南针 D、曾建立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0分)
-
26. 国家政策关乎国计民生。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多余的房屋;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贫苦农民。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土改后农村的农产品商品率较低,无法向城市和国家的工业化提供充足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1953年,中央确定了“一化三改”的总路线,而建立在农民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小农经济,制约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由于农民无法大规模使用机械化农具,购买轻工业品,也阻碍了轻工业的发展。……土改后分到农民手里的土地、农具、资金非常分散,状况各不相同,加之在劳动力和生产技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农村中甚至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无论从生产力层面,还是从生产关系层面,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都是必须的,是不容拖延的。
——摘编自崔玲《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材料三:1978-2017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表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
1397
133.6
1990
7662.1
686.3
2000
249158
2253.4
2017
109331.7
13432.4
材料四:党中央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中国“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取得的部分成就: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6.7%。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10.8万所义务教育薄弱校办学条件改善,733万户危房改造,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完成。
居民收入年均增长6.5%,家电全面普及,汽车快速进入寻常百姓家。
基本医疗覆盖超13亿人。
完成造林面积2957万公顷,生态修复全面加强。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开展此次土地改革的意义。(2)、 依据材料二,概括土地改革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3)、 依据材料三,概括1978~2017年中国农村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4)、 依据材料四,概括“十三五”规划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取得的成就。27.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砥砺奋进,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期间(1953-1957年):工业增速超英赶美
“六五”期间(1981-1985年);走向改革开放
“七五”期间(1986-1990年);改革治理整顿
“八五”期间(1991-1995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改革潮涌
“九五”期间(1996-2000年);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十五”期间(2001-2005年);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06年3月20日
材料二:中国模式既非纯粹的国家计划经济,也不是彻底的资本主义体系。这种发展模式建立于公有制和其他所有制的混合基础之上,而邓小平改革使得市场在另一类的国家主导经济的模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这场改革无论在中国或是国外都无先例可循,它是在探索最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案中逐渐演化而成。
——(美)熊玩《大国复兴:中国道路为什么如此成功》
材料三: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习近平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期间新中国进行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采取的重大举措,以及“六五”计划期间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新进展。(2)、 材料二中的“中国模式”是指什么?依据材料三,概括该模式成功的原因。(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贯彻的原则?由此形成了哪些理论成果?28.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已经实现从外交大国到外交强国的转变,赢得世界的赞誉。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临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发展年代尺
材料三: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如果说在(20世纪) 80年代,改革开放只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动力之一;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则成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最主要动力。
——《当代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
材料四:新时代外交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大事记
2013.3
习近平出访俄罗斯,首次向世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倡议
2013.9
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
2013.10
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首次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
2014.11
北京APEC会议期间,中国推动亚太自贸区建设
2016.9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
2017.5
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2017.9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厦门举行
2018.11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
2019.5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办
(1)、 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列举两例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2)、 写出材料二中年代尺上的A、B处的历史事件。从A到B体现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 依据材料三,概括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产生的作用。(4)、 依据材料四,概括我国新时代外交事业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所带来的影响。(5)、 综合上述外交大事,请你说说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9. 各个时期的英雄模范是时代的楷模,民族的脊梁,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伟大的中国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三十万名英雄功臣和近六千个功臣集体。英雄们说: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为了祖国人民的和平,我们不能后退一步。经此一战,中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震动了全世界,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这一战,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
——摘自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他曾说:“天底下的路都是从无到有走出来的。”他一生从事原子弹研究,研制原子弹是国家机密,隐姓埋名28年,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和奉献着,直到逝世后,他的名字才广为人知。1999年他被追授“两弹一星”贡献奖章。“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2019年共和国勋章给他的颁奖词是:“他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
(1)、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位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人物。根据材料一概括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如图这位科学家的名字,并指出“两弹一星”成功的重大意义。(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袁隆平在农业方面最重要的成就。(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以上英雄模范人物事迹体现出的中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