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练习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10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善于以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他曾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下列哪一项属于他的思想( )A、仁政 B、顺应自然 C、提倡节俭 D、法治2. “以德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哪家学派的观点?( )A、道教 B、儒家 C、法家 D、墨家3. 战争是人类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我们提倡“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的是(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4. 在达州市中小学生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上,刘老师将自己的心得概括为:“班级管理如烹小鲜,应该无为而治,同时要强化德育教育,让学生学会仁爱。”他的班级管理理念中蕴含着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学派的主张?( )A、儒家;法家 B、道家;兵家 C、道家;儒家 D、墨家;儒家5.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社会根源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 C、诸侯国的支持 D、中国社会由分裂走向统一6. 孔子以“礼”为核心、主张君臣的权力应该以礼为界限。孟子认为君主只有爱民、保民才能使君权稳固和扩大。荀子主张礼法并用、王霸兼采来加强君权。这些主张旨在( )A、扩大儒学影响 B、重建社会秩序 C、宣传以德治国 D、加强君主权力7. 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的是哪家学派的思想( )A、儒家 B、法家 C、兵家 D、墨家8. 《道德经》记载:“我无为而民自化”,这体现了老子的政治主张是( )A、以法治国 B、兼爱非攻 C、以德治国 D、无为而治9. 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C、封建社会逐渐走向崩溃 D、思想大一统局面的逐步形成10. 战国时期的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主张改革,提倡法治。这反映出( )A、政治智慧,治国理政 B、政治智慧,皆出中国 C、治理国家,唯有法治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1. 下列思想属于道家的是( )A、以礼治国 B、以法治国 C、“兼爱”“非攻” D、“无为而治”12.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东方智慧。他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这一观点出自于( )A、庄子 B、荀子 C、韩非 D、墨子13. 四位学生在为穿什么样的衣服展开辩论:甲认为:穿衣应根据四季气候;乙认为:穿衣应根据身份而定;丙认为: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丁认为:由上面规定,大家穿一样的制服,根据他们的观点对应的思想是( )A、甲一儒,乙一墨,丙一法,丁一道 B、甲一儒,乙一法,丙一墨,丁一道 C、甲一道,乙一墨,丙一法,丁一儒 D、甲一道,乙一儒,丙一墨,丁一法14. 他是春秋时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学识渊博,他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中,他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太平。他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15.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这一观点反映了谁的思想主张( )A、老子 B、墨子 C、孔子 D、韩非子
二、综合题
-
16.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礼崩东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甚至“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五霸称雄。战国时期,七雄互相攻伐,据统计,公元前722-前464年的259年中,只有38年没有战争,而在公元前463到前222年的242年中,没有战争的年份少于89年。
材料二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1)、材料一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什么社会现象?(2)、材料二图片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的作用。(3)、材料三中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任意写出“百家争鸣”中的两家创始人。(请按“学派+创始人”的格式回答)17.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在北京西南周口店一带,距今约70万一20万年,生活着一群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他们已经学会使用火。到了距今约3万年,又生活着一群远古人,他们已经懂得人工取火。人类从使用天然火到学会人工取火,期间经历了几十万年的时间。
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材料三:他总结父亲治理黄河没有成功的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掘河流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消除了水患。
材料四:春秋战国时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已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
材料五: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材料六:
(1)、材料一中“学会使用火”“懂得人工取火”分别是哪一早期人类?(2)、材料二中的“轩辕”指的是谁?他被我们尊称为什么?(3)、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他建立的国家对我国早期社会文明发展有什么影响?(4)、根据材料四,指出“百家争鸣”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5)、材料五中的人物是谁?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和影响是什么?(6)、材料六图中的人物是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创始人或代表人,在治理国家方面,孟子和韩非的主张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