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3年高考历史6月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10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居民已学会种植水稻,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该文化遗存位于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2. 战国时期,某一思想家指出:“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主张( )A、隆礼重法 B、以法治国 C、恢复礼乐 D、为政以德3. 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卡片横线处应填写( )时间:19世纪40年代
书名:____
地位: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瀛寰志略》 D、《资政新篇》4. 中国共产党的某次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下列项中,关于该会议说法正确的是( )A、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5.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描述了民国二十九年一场战役的情景:“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她描述的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6.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其中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A、杨根思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邓稼先7.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下列项中,关于该法典说法正确的有( )①它用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写成
②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封建主的利益和权威③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④是研究北非历史的重要史料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8. 下图描绘的是中古西欧的“三种人”:祈祷的僧侣,作战的骑士,劳作的农民。第一等级僧侣和第二等级骑士(代表国王及封建主等世俗力量)占据了画面的中心,农民则被挤到一边,只能聆听而无资格加入对话。该图反映了西欧社会( )A、城市赢得了一定程度的自治权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C、基督教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D、教会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9. 1776年7月4日是美国的独立纪念日,以纪念大陆会议在费城正式通过《独立宣言》。这一天,举国欢腾,万家同乐,展现着美国人民的爱国热诚。下列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战争沉重打击了封建制度 B、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C、来克星顿之战揭开美国独立战争序幕 D、《独立宣言》宣告了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10. 列宁曾经对某一经济措施作出了这样的说明:“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以外,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这句话体现了这一措施的实质。该措施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余粮收集制 D、苏联模式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
11. 《汉书·景帝纪》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下列项中,有关汉初“与民休息”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旨在恢复发展经济,稳定社会
②减轻赋税、徭役、刑罚③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
④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2. 下表是中国古代某一赋役制度的主要内容。该制度的实施( )
A、抑制了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 B、征税的主要标准由人丁转为财产 C、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彻底解决了唐王朝的财政困难13. 魏晋时期,依附于豪强的农民被称为“佃客”,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有劳役杂务,战时则武装为私兵。到了宋代,租佃关系普遍,无地农民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较少承担契约关系以外的杂役。这一变化( )A、体现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B、导致土地兼并不断加剧 C、使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D、减轻了百姓的赋役负担14. 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中国近代有这样一则史料:“况今日议和既成,中外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不过一二十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下列项中,关于该史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导致了中央权力的下移 B、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C、彻底达到了自救的目的 D、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15. 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下列项中,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②口号是“还我青岛”“打倒列强,除军阀”
③冲击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推动社会进步
④标志着工人阶级以独立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6. 电影《长津湖》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以长津湖战役为代表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对于新中国和近代中国人来讲,都是极为了不起的事情。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A、结束了列强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 B、使新中国外交取得彻底胜利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 D、打破了西方对华封锁的状态17. 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倡导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这体现出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下列史实能够为其提供依据的有( )①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
②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③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④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8. 受地理和历史条件影响,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下列项中,关于世界各区域古代文明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两河流域地区的《吉尔伽美什》是世界最早的史诗
②定期泛滥的尼罗河流域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
③在恒河流域,印度人发明了“0”,提出了六十进制
④在巴尔干半岛南部,苏格拉底通过谈话教授哲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9. 恩格斯说,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们的共同主张包括( )A、提倡天赋人权,理性主义 B、主张三权分立,主权在民 C、推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共和国 D、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20.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英国虽然仍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是内燃机、柴油机、汽车和发电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电话、白热丝灯等则是美国人发明的。”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有( )①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②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③建立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
④范围广、规模大、进展迅速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1. 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这主要体现在俄国( )A、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C、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2.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因素包括( )①工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显现
②空想社会主义③欧洲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工人运动
④法国巴黎公社运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3.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从局部战争到全面战争的过程。1941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的一年。在这一年( )①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扩大侵略
②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③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
④德国遭遇了发动侵略战争以来的最大失败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4. 下图是二战后“北约”与“华约”对峙示意图。形成这一格局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 B、国家综合实力对比上势均力敌 C、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D、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上存在对立和冲突25. 2022年3月27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报告,警告称世界正面临现代最严重的粮食安全危机。该报告表示,2023年需要230亿美元应对最严重的粮食安全危机,以帮助全球近1.5亿人。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粮食危机是全球发展的最大障碍 B、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C、逆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 D、全球化使传统社会问题呈现全球共性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26小题15分,第27小题20分,共35分)。
-
26.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不断探索发展中,虽艰苦备尝但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材料一
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列强的大举入侵中被迫开启的,经历了“师夷制夷”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国人民在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不断探寻现代化的道路,结果都失败了。直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在黑暗中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分析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所处的时代环境,明确指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前途。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独立,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胜利进军。
——摘编自张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贡献》
材料二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针对小康社会提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摘编自于磊《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脉络、科学内涵及世界意义》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摘自陈金龙《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所学指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前提。(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式现代化”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27.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三
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
——萧国亮、隋福民著《世界经济史》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走在前列的“伊比利亚半岛国家”国名,并分析“欧洲人迈入大洋”的原因。(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分别写出A、C航线的探险家和支持他们的王室。举例说明探险家在美洲发现的粮食物种,以及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的变化。(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16世纪欧洲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并归纳16世纪欧洲物价上涨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