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猫》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10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李老师关切地叮嘱我们天气冷了,要多穿点衣服,免得受凉了。 B、在反腐高压下,一些贪官纷纷畏罪潜逃 , 但最终还是被抓获归案。 C、小区内的电梯频出故障,居民们终日提心吊胆 D、他们两个是同桌,不仅学习都很好,而且彼此谦恭有礼,真可谓针尖对麦芒
  •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一项是(  )
    A、藤椅    辩护    酸辛    喜欢玩游 B、安祥    暴怒    预警    若有若无 C、咕噜    叮嘱    凝望    默默无言 D、惩戒    消耗    衔着    天生忧郁
  • 3.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它常常对鸟笼凝望着,也许是羡慕鸟儿的美丽,也许是感叹自己的悲惨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 B、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艰辛,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家的牺牲品。 C、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D、猫是一种大家都很熟悉的小动物,因为它非常惹人喜爱,所以很多家庭都养它。
  • 4. 下列语段中的词语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

    一到晚上,白天懒洋洋的小花猫变得精神十足,一双黑眼睛闪闪发光,耳朵竖起来,细心地捕捉周围的每一个声音。它行走的时候悄无声息,身子舒展得长长的,拖着长长的尾巴,背上的皮毛一阵翻滚,那模样像只小老虎似的。这个时候,你叫它一声,它对你不理不睬,像是完全没听见似的,那傲慢的神气叫人哭笑不得。

    A、晚上  发光  耳朵  声音 B、傲慢  模样  懒洋洋  长长的 C、捕捉  行走  舒展  翻滚 D、一双  一声  一个  十足
  • 5.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猫》是一篇小说,选自《郑振铎选集》上册,作者郑振铎是作家、学者、翻译家。 B、课文中共出现了三只猫,重点写第三只猫。 C、第二只猫最终亡失了,对于这只猫的亡失,三妹“很不高兴”,“我”也是“怅然”“愤恨”“诅咒”。 D、对第三只猫的死,“我”比前两只猫“更难过得多”。

二、基础知识综合

  • 6. 某同学分享的是《猫》的相关内容,阅读这段文字,完成问题。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①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甲】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③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乙】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④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1)、对文段中画线句的赏析和解读,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畏罪潜逃”一词将小猫拟人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对于这只猫自以为是的怀疑,也为后文“我”的后悔愧疚埋下伏笔。 B、②句只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将小猫还不知自己被冤枉的从容悠闲的神态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来,“好像还吃着什么”是“我”愤怒下的主观臆断,也是造成误解的原因之一。 C、③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把这只“不能说话辩斥的动物”比作“针”,写出了“我”悔恨、遗憾之深。 D、④句通过与前两只小猫亡失时的心情作比较,突出了第三只小猫的死亡带给“我”的伤心和难过的情绪更加深刻。
    (2)、文段【甲】【乙】两处标点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

三、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猫(节选)

    郑振铎

    ①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②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③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④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⑤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⑥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⑦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⑧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⑨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⑩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⑪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⑫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⑬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⑭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⑮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⑯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⑰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⑱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⑲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选文中的猫不好看,命运也十分凄惨。请直接摘录或者概括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动物卡片。

    动物卡片

    名字:可怜猫

    外形:毛色花白,不好看,很瘦,后来毛被烧脱好几块,更难看了。

    性情:(1)

    经历和结局:(2)

    (2)、请根据选文内容,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3)、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说一说儿时的鲁迅仇猫,以猫为敌的原因是什么?那时的他和上文作者郑振铎都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是什么?面对弱小的动物,人类的某些行为值得反思。请谈谈你的感悟。

    【链接材料】

    我的报仇,就从家里饲养着的一匹花猫起手,逐渐推广,至于凡所遇见的诸猫。最先不过是追赶,袭击;后来却愈加巧妙了,能飞石击中它们的头,或诱入空屋里面,打得它垂头丧气。这作战继续得颇长久,此后似乎猫都不来近我了。……到了北京,还因为它伤害了兔的儿女们,便旧隙夹新嫌,使出更辣的辣手。“仇猫”的话柄,也从此传扬开来。

    (节选自鲁迅《狗·猫·鼠》)

  • 8. 阅读《猫》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像对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死了一只鸟,一家人迁怒于猫的原因有哪些?
    (2)、如果请你来为那只被冤屈的猫进行辩护,你会怎么说?
    (3)、根据要求,品析下面句子。

    ①张妈把它拾了进来……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比较两句中动词,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为什么将“我以为”放在后面?)

    (4)、文末,作者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从他的自责中,你得到哪些启发?

四、综合性学习

  • 9. 将下面的句子进行排序,最恰当的是

    ①捕杀技术精湛的老狮子埋伏在灌木丛中,而年轻的狮子则隐藏在捕猎圈的外围,装扮成石头。

    ②狮子是团体合作的动物,它们会在捕杀猎物时分工合作。

    ③事先埋伏好的老狮子立刻展开全面攻击,突然间伏兵四起,猎物猝不及防,还没反应过来就已做了“刀下鬼”。

    ④这样,路过的动物几次都没受到危害,其余的动物就会没有危险,对此放松警惕。

    ⑤当猎物靠近捕杀圈子后,蜷缩的年轻狮子伸展身子,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猎物赶进捕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