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10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

  • 1. 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

    ㅤㅤ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回忆一个个革命故事,我们看到了敌人的cán bào , 见证了英雄的壮举,我们热血 fèi téng。此时我们对英雄寄托了无限的āi sī。历经风风雨雨,神州大地 wàn xiàng gēng xīn 。我们一定要在自己的lǐng yù 做出一番成绩,迎接我们的将是míng mèi的阳光以及更huī huáng 的未来。

  • 2. 下列四组词语中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憎恶(wù) 火炽(chì) 耽搁 焉知非福 B、提供(gòng) 头涔涔(chén) 严竣 别出心裁 C、剔(tì)除 吞噬(shì) 元霄 万不得已 D、瘦削(xuē) 念叨(dāo) 书籍 司空见贯
  • 3. 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愧(不)如 终日不成(文章) B、皎皎(明亮)河汉女 方鼓琴而(志向)在太山 C、(热水)蹈火 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乎若流水 D、今我来(思念) 眉眼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处
  • 4. 下列句子中带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哪一句?( )
    A、这么难的试卷,他都能考满分,太不可思议了。 B、小山似的海浪一个接一个,锲而不舍地扑向海岸。 C、我们不能取得了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 , 得意扬扬。 D、观众们前赴后继地走进电影院。
  • 5. 下列句子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腊八粥》的作者是沈从文,湖南凤凰人,主要作品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 B、鲁迅,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书法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呐喊》《彷徨》小说集《朝花夕拾》等。 C、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人们常说“颜精柳骨”中的“柳骨”即形容其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 D、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赞美济南大明湖的一副对联。
  • 6.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B、这篇课文的内容和插图都很精美。 C、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认识并改正了错误。 D、老师反复强调,下课要避免不发生安全事故。
  • 7. 按要求写句子。
    (1)、这点小事,同学之间没有必要计较。(改为夸张句)
    (2)、鲁肃对诸葛亮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改转述句)
    (3)、接着,毛泽东主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用别的词语代替“说”)
    (4)、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疫”中,全国人民万众一心 , 共克时艰。医护人员  , 无私奉献;部队官兵  , 勇挑重担;社区居民患难与共,顾全大局……(填上和“万众一心”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
    (5)、雨来牺牲自己。雨来不向敌人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地。(用关联词将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 8. 积累大观园
    (1)、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在历史的长河中像 (填人名)等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根本宗旨。
    (2)、壮志报国,丹心向党。“何当金络脑,。”李贺渴望着一展抱负,保家卫国。“ ,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爱国精神,世代传扬。“” 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的号召响彻耳旁。
    (3)、古诗可以寄情于景,例如《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与《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古诗也可以托物言志,例如于谦用“”表达了不愿同流合污,坚决与恶势力抗争到底的决心。当老年人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时候!”来劝慰。
    (4)、我们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希望大家都能在学习时下苦功因为“ , 一字值千金。”在国泰民安的和平年代,我们要谨记魏征的话:“居安思危,。”
    (5)、为了使人们的生活更快走出一起疫情的影响,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政府实施了许多创新之举,开展文旅创意购物节、美食节……真如《淮南子》所说:“”。
  • 9. 下面是《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的主要事件,正确排列顺序是( )

    ①建房定居

    ②救“星期五”

    ③回到英国

    ④畜牧种植

    ⑤流落荒岛

    A、⑤①④②③ B、⑤④①②③ C、⑤②①④③ D、⑤①②④③
  • 10. 快乐读书吧。

    “鹤之舞表演大会”“大海中的白银”,这是瑞典作家 写的《骑鹅旅行记》当中的故事情节。雄鹅莫顿给尼尔斯取名为 

  • 11. 综合性学习。

    我国的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是千百年来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六⑴,准备开展收集民风民俗,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标语的是(  )
    A、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B、探寻节日风俗,感受文化情怀。 C、浓情端午,飘香粽礼。 D、月是故乡明,情是亲人浓。
    (2)、根据古诗名句的描述填写相应的节日名称。

    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 
    (4)、辩论会:有人说,现在传统节日的味道越来越淡,节日习俗太繁琐。你认为传统节日的一些习俗要不要舍弃?你的观点是什么

二、阅读理解

  • 12. 文言文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回:“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两小儿辩斗(辩论,争论) B、孰为汝多乎(知道) C、日中则如盘盂(到,到了) D、孔子不能也(判断)
    (2)、两个小孩儿辩论的问题是(  )
    A、太阳是早上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 B、太阳是早上大还是中午大。
    (3)、一儿的观点是“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他这样说的理由是 ;一儿的观点是“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他这样说的理由是 
    (4)、两小儿“辩斗”对你有什么启示?请写下来。
  • 13. 课内阅读。

    匆匆(片段)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 , 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联系片段填空。

    ①选文中“”“”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因时间流逝而感到惊恐的心情。

    ②第一自然段中,作者用燕子、杨柳、桃花的去而复得来强调说明时间的 。(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2)、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 把 比作  , 新奇而巧妙,表现出了作者 
  • 14. 课外阅读。

    雨,淅淅沥沥地洗刷着灰沉沉的天空,将飘浮着的尘埃压到了地面。刹____(chà shà)那间,污尘被冲到了水沟,冲到了小溪,冲到了大河。这,就是心灵的洗礼。雨,哗哗地下着,在空中密集成一张雨帘。我呆坐在屋檐下,心如雨帘般惆怅压抑。

    雨,不断地演奏着新编的乐章。“咚咚咚……”雨敲打着瓦砾,发出动人的旋律。又似一位好友,欲打开我紧闭深锁的心窗。但雨帘又是何等的密啊!就连一枚细针也难以逃脱法网,更何况……“唉——又如何呢……”我愁眉深锁,苦思冥想。

    突然雨中出现一个弓形般的身影,只是缓缓地挪动着。渐渐地她走近了。她是一位年迈的老人,皱纹如同水沟般深邃       (suí suì)又清晰……她绊倒了,重重地瘫倒在了地上。我立马起身,但我停住了:她的身体渐渐移动起来……手用力地支撑着地面……全身依附在拐杖上……渐渐地,她起来了。我痴呆了,她步履艰难地,又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着,挪动着 , 不久,便消失在我的视线中,我的眼眶早已湿润。

    瞬间,雨停了。不久,天边挂起了绚丽、缤纷的彩虹。顿时,我恍然大悟:“困难不是一个无底洞,无尽的泥沙终能填满这庞大的缺口,关键在于你水滴石穿的坚定与愚公移山的毅力。”

    “啊!最美丽的彩虹!”我不禁感叹道。

    (1)、在文中的横线上选择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苦思冥想:

    ②恍然大悟:

    (3)、指出文中标有序号的三个画横线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我的眼眶早已湿润”,是因为 

    ②成语“水滴石穿”体现了做事要 (填成语)。

    (5)、本文表现的主题可以用一句歌词来概括——“ , 怎能见彩虹?”。
    (6)、文中画横线的第③句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7)、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三、写作

  • 15. 按要求写作

    ㈠翻开我们的成长纪念册,每一页都记载着难忘的瞬间。请你走进回忆,以“难忘的瞬间”为话题,注意围绕中心,运用我们学过的描写方法,500字以上。

    ㈡生活中,爱无处不在。这种爱更多的表现在细微之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张纸条、一次抚摸……都是爱的体现。请以《爱在细微之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语句通顺,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