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七年级上册2.2海陆的变迁同步练习(提高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0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是因为( )
A、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 B、受台风,寒潮的袭击 C、受风力,流水长期的侵蚀,搬运作用 D、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2. 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2018年02月04日21时56分在台湾花莲县附近(北纬24.25度,东经121.67度)发生6.4级左右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台湾经常发生地震的原因是( )A、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位于美洲板块和大西洋板块交界处 C、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3. 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碰撞挤压形成.
A、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 D、非洲板块和欧亚板块4. 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 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 C、位于火山、地震带上 D、位于板块挤压部位5. 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发生的现象是( )①断裂陷落 ②地表隆起③形成高大山脉 ④形成新的海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 促使阿尔卑斯山脉隆起成山的两个相互碰撞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 C、亚洲板块和欧洲板块 D、美洲板块和亚洲板块7.下图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贝贝作出了一些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地中海处在两大板块交界处 B、红海属板块的碰撞挤压区 C、阿拉伯半岛处在三大板块的交界处 D、阿尔卑斯山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8. 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发现了古森林的遗迹,这说明( )A、过去这里曾经是陆地 B、这里一直是海洋 C、古代海底也有森林的分布 D、过去全球的海水水位没有现在高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表形态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 B、喜马拉雅山地区岩层中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 C、沧海桑田的变化是地壳运动长期作用的结果 D、岩层在运动过程中会引起火山活动和地震10. 下列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不能作为海陆变迁证据的是()A、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B、在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古河流遗迹 C、日本神户的人工岛 D、地球绕太阳公转、日月星辰东升西落11. 下列地区中,地壳较稳定,不易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是( )A、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B、板块内部 C、日本 D、中国12. 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全球海陆分布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七大洲、四大洋各自独立成为板块,全球共分为11个板块 B、板块是固定的,不运动的 C、板块交界处一般多火山地震 D、亚洲和欧洲属于不同的两个板块13. 近年印尼、汶川、智利、日本等地地震频发,人们戏言“地球进入了地震模式”,你认为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 B、主要分布在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地带 C、主要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D、是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14. 2022年1月15日12时27分(北京时间),岛国汤加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并引发多种灾害,给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下图中圆圈示意汤加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汤加火山喷发,主要是由于( )A、人类活动 B、海平面上升 C、地壳运动 D、地球自转(2)、 汤加火山位于( )A、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B、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C、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3)、 汤加火山喷发后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有( )①加剧空气污染 ②诱发海啸灾害 ③导致暴雨天气 ④增加肥沃土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二、综合题
-
15. 某学习小组在阅读《海底两万里》时从地理视角进行了研究,图为“鹦鹉螺号”的航行路线图。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11月8日在 洋中遇见鹦鹉螺号,到11月17日漫步海底森林,此航段的行驶方向是(2)、1月28日到达锡兰岛后穿过阿拉伯海、红海,通过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的地下通道,到达海,2月14日在克里特岛附近海底看到了火山喷发的情景,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原因:(3)、2月19日到达位于 (东/西)半球的(33.22°S,16.17°W)处,在海底参观了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城,这说明地壳运动引起了海平面 (上升/下降)(4)、3月21日春分日正午12时在南极点看到太阳的圆盘的一半刚好在地平线上,这一时刻的太阳光照图是下图中的 , 这是由于地球的运动产生的现象。3月22日离开南极后,一路向北,在挪威海附近获救,结束了此次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