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 基础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07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骗(kuāng)     谐(hé)     夫(nuò)     前后继(pú) B、(zhì)       取(xí)     灌(gài)     身求法(shě) C、养(huàn)      扣(zhé)    护(jiān)    而不舍(qì) D、伤(zhòng)     懒(duò)    烦(mèn)     根深固(dì)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渺茫 塑像 画龙点睛 B、压榨 尴尬 走头无路 C、鲁顿 探求 自暴自弃 D、繁殖 祟拜 众叛亲离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不知叔叔说了一句什么话,爷爷大发雷霆 B、任何谣言总会不攻自破的。 C、领导的那番话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 D、一面之词实在不足为据 , 我们需要用更多的事实来证明我们的答案是正确的。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
    A、观众听完张惠妹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都被深深地折服了。 B、100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进步的闸门。 C、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D、许老师常为班里的贫困学生买一些日常用品:衣服球鞋、手帕衬衫拖鞋等。
  • 5.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孩子们对未来的____,对生命的____,对死亡的____,对亲人的____,父母失子的哀伤和控诉,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执着——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

    A、恐惧 憧憬 呼唤 喜悦 B、喜悦 呼唤 憧憬 恐惧 C、憧憬 喜悦 恐惧 呼唤 D、呼唤 恐惧 喜悦 憧憬
  •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的谬论。 B、《怀疑与学问》一文首先从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进而谈到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以此来论证治学必须要有怀疑精神。 C、《谈创造性思维》作者罗迦·费·因格是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 D、《创造宣传》的作者陶梦庵是中国教育家、思想家、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二、句子默写

  • 7. 诗文填空。
    (1)、今日听君歌一曲,。(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不应有恨,?(苏轼《水调歌头》)
    (3)、露从今夜白,。(杜甫《月夜忆舍弟》)
    (4)、?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诗人借用典故来写出自己离开家乡之久的诗句是:

三、综合性学习

  • 8.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微信阅读被首次纳入调查,以下是部分调查数据。

    用途

    聊天、查看朋友圈中的朋

    友状态

    阅读新闻

    阅读朋友圈中分享

    的文章

    阅读公共订阅号发

    布的文章

    微信支付

    在公众号上进行订票、打

    车等

    人数比例

    80%

    72.9%

    67.1%

    20.9%

    15.3%

    7.0%

    材料二:清华大学新媒体指数研究团队经过长期跟踪发现,微信内容以快、精、短为特点,并呈现了短视频、纯干货、附带背景音乐等不拘一格、多元化呈现方式的格局。整体而言,浅阅读、轻阅读、泛阅读依旧是主体。材料三:北京大学教授王余光认为,儿童阅读、学术阅读和经典阅读还是应该坚持纸质书。微信主要功能是娱乐、浏览,主张儿童阅读不要从微信阅读开始,对于孩子来说,微信阅读容易分散其注意力,不能养成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纸质书阅读才能让孩子不受干扰,一面看,一面思考。

    (1)、从材料一中,你看出时至今日微信的功能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说“浅阅读、轻阅读、泛阅读”的特点。
    (3)、深阅读的消失“会影响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长篇小说、史诗等文学类型的传承”。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四、现代文阅读

  • 9.  现代文阅读

    温暖的苇花

    ①芦苇的花,最不像花,像是用轻软的丝絮絮出来的。

    ②出城,逢到有河的地方,有沟的地方,就能看到它。不是一棵一棵单独生长,要长,就是一片,一群。挤挤挨挨,摩肩接踵,亲亲密密。它们是最讲团结精神的。这一点,比人强。人有时喜欢离群索居,喜欢特立独行。所以,人容易孤独,而芦苇不。

    ③风吹,满天地的苇花,齐齐的,朝着一个方向致意。它让我想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那样的诗句来,那是极具苍茫寥廓,极具凄冷迷离的景象。可是,我眼前的苇花不,一点也不,我看到的,是一团一团的温暖。冬阳下,它像极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人世迢迢,历尽沧桑,终归平淡与平静。

    ④我一步一步下到河沿,攀了两枝最茂盛的苇花。一旁的农人经过,看我一眼,笑笑。走不远,复又回过头来看我一眼,笑笑。他一定觉得我的行为好笑,采这个做什么呢!

    ⑤我是要把它带回家的。家里有花瓶,靛青色的,上面拓印着一片一片肥硕的叶。这是我的一个学生,在江西读书,不远千里给我捎回来的。花瓶太大,没有花能配它。插两枝苇花进去,却刚刚好。苇花伸出长长的脖颈,在我的花瓶上方笑,绵软、温柔,一团和气

    ⑥来我家的人看到,惊奇一声,这不是芦苇吗!

    ⑦当然是。寻常的物,换了一个环境,就显出不寻常来。有一句话讲,环境造就人。其实,环境也造就物的。

    ⑧我的老父亲看到,却哧哧地笑出声来。他说,丫头,亏你想得出。我知道父亲笑什么,老家遍地芦苇,没人拿它当宝贝的。

    ⑨冬天,农闲。家家要做的事,就是去沟边河边割芦苇,运回家当柴火。一丛一丛的芦苇倒下,苇花受了惊吓,扑扑扑,四下飞散,飞絮满天。农人的头上身上,都沾满苇花。他们把它当尘一样的,随便拍拍,轻描淡写。弯腰,却在小鸟用苇花垒成的窝里,捡到几只还温热着的鸟蛋。他们很高兴地把鸟蛋揣进怀里,哪里顾得上半空中,鸟的凄凄鸣叫呢。他们的眼前,晃过家里几个孩子的小脸。请原谅,贫穷年代,那是孩子的美食。

    ⑩我的祖母用苇花絮过枕头和尿垫。她称苇花叫茅花。“那个时候,天冷得嘎嘎叫啊,我的手冻得裂了口子,还是一条沟一条沟去摘茅花,摘回来给你爸絮枕头,絮尿垫。茅花软乎乎的,我的儿子枕在上面睡在上面就不冷了。”——祖母每说到这儿,就停下来,眼神里波光乍现。她想起她初为人母的幸福时光了,多遥远哪。而我,总会在她的话里,发好一会儿的呆。我转身,看着头发已渐灰白的父亲想,这么老的父亲,也是被他的母亲疼大的。人类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就是因为这样的爱啊,年年复年年,如苇花。

    ⑪也见过村人用苇花编毛窝的。这是一种草鞋,编出的毛窝,像毛茸茸的小船儿。天寒地冻,冻僵的双脚,伸进毛窝里,又轻软,又暖和。人被冻僵的神经,也一下子活络起来。贫穷年代,它默默无闻地温暖了多少双脚啊!

    ⑫现在,毛窝已很少见了。今年,我去一个山沟沟游玩,在一间供游人游览的旧作坊里,赫然见到毛窝。它们被染成五颜六色,一双一双串在一起,挂在墙上,成了艺术品。

    (1)、说说标题“温暖的苇花”有什么作用。
    (2)、作者围绕苇花写了哪几件事?
    (3)、作者在记叙“我”攀了两枝最茂盛的苇花,将它插在花瓶中这一事件时,分别写到了农人和父亲的笑,他们各自的笑的原因是什么?
    (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①冬阳下,它像极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人世迢迢,历尽沧桑,终归平淡与平静。 

    ②苇花伸出长长的脖颈,在我的花瓶上方笑,绵软、温柔,一团和气。

    (5)、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对苇花有着深厚的情感。
  • 10.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拥抱自己的不完美

        ①又到年底了,忽然发现年初制定的种种计划,到现在几乎没有一项百分之百完成。反躬自省,完不成计划的原因有种种,如懒惰、突发意外、工作繁忙、能力不足等等,但同时,有的时候也是因为完美主义作祟。比如我在年初曾经计划写一本小说,可惜因为写不出一个完美的开头,迟迟没有进展。

        ②完美,无疑是人人都想追求的目标。可是,真正的完美,却往往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如果过度执着于完美而自缚手脚,就是走入了一个人生迷局。

        ③著名的老牌科幻电影《千钧一发》曾讲述了在一个过度依赖基因评定的社会中,人们倾向于培育最优基因组合的后代,在如此的社会中,拥有完美基因的“优等人”的一生似乎在受精卵形成的一刹那就已经是被写好的剧本,一切都有条不紊地完美运行,绝对不会出现因为懒惰、遗忘甚至智商不够而造成的失误。然而,即便是拥有如此完美基因的人,人生的结局也并不让人羡慕。

        ④英国作家毛姆曾经说过,“完美有一个重大缺陷,它往往是无趣的。”更何况,完美从来没有统一的定义,今天的完美不一定是明天的完美,今天的某种理解,明天就有可能被颠覆。在模特行业,完美的长相和身材,无疑是竞争的最大优势。然而,不久前,一名患有白癜风疾病的模特却出人意料地登上了国际著名秀场——长相身材的不完美可以通过气质来弥补。一些条件并不完美的模特,因为在千篇一律的模特界独树一帜,反而更容易获得成功。

        ⑤人生不会因为生来完美就事事顺风顺水,也不会因为生来不完美就此生无望。维纳斯并不因断臂而缺少一丝美丽,霍金也没有因为身体被禁锢在轮椅上就禁锢了他智慧的大脑。我们生活中有那么多并不完美的小人物,包括你我,也正是靠着不甘心、不放弃、不认输的勇气在创造着属于我们自己的别样精彩人生。

        ⑥正是因为个体的种种不完美,在朝着完美的人生奋斗过程中,在品尝着命运带来的酸甜苦辣中,在踏破荆棘中展现出来的人性之光、力量、梦想,才让人欣赏和崇尚。若是一切都被设计好,就像电影《千钧一发》里的“优等人”一样,他们也就会因为丧失了梦想和奋斗的力量而黯然失色。

        ⑦其实,那些不完美啊,就如同制定年初计划一样,若是一切都按照计划完美运行,没有突发、没有变化,既不符合常理,也并不一定是好事,或许还会因此错过更为重要的机遇。调整好姿态,拥抱自己的不完美,或许才能更好地激发斗志,走向更完美的人生。

    (文/魏薇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2月4日第19版)

    (1)、通读全文,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请在文章第②段找出“转移话题”和“推进论证”的词语。
    (3)、请根据文章第⑤自然段的内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4)、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生命中有很多的不完美,对于人生不完美,你有什么看法?你能否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五、对比阅读

  • 11.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锦游泳 鳞

    ②佳木而繁阴 秀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甲】【乙】两文都是抒情散文,试比较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
    (4)、【甲】文写“此乐何极”,【乙】文说“乐亦无穷”,请分析两者“乐”的不同之处。

六、作文

  • 12. 任选一题作答

    ⑴话题作文

    从此岸到彼岸,是路程的距离;从此心到彼心,是心灵的距离。梦想到成功,是执着缩短了距离;善良与丑恶,是信念拉长了距离……这就是美妙得让人着迷,神奇得令人深思的“距离”。

    请以“距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按要求作文。⑵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⑶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⑷凡涉及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⑵全命题作文

    东风是机遇,东风是鼓励,东风是关怀……在人生的旅途中,东风无处不在。它帮助我们发现希望,感受温情,获得成长……总有东风为我们而来。

    请以“东风为我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按要求作文。⑵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⑶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⑷凡涉及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