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基础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07 类型:单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
1.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A、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不屈不挠、不断奋斗的中国人) B、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说谎话骗人) C、要自己去看地底下。(指土地下面) D、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无法捉摸,飘忽不定)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一部电影必须有许多生动的细节,细节抓得好,处理得好,的确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B、班长把同学们希望到野外秋游的想法报告给班主任,这种“为民请命”的精神赢得了同学们的赞赏。 C、支教的王老师,看着村子里山穷水尽的现状,不禁热泪盈眶。 D、不言而喻 , 在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一直是“智慧”的代名词。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压榨 吵闹声 孜孜不倦 画龙点晴 B、虚妄 摆架子 轻而易举 自暴自弃 C、鲁钝 创造主 持之以恒 走头无路 D、汲取 茅草房 不攻自破 不足为矩4. 选出依次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
⑴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____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⑵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____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⑶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____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
A、放弃 探求 缺乏 B、丢弃 探求 缺少 C、抛弃 探究 缺乏 D、放弃 探索 缺欠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方志敏忍着病痛先后撰写出《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12篇文稿和信件,为中华民族奉献了不朽的精神。 B、今年上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广西考区面试成绩于6月12日公布,考生可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查询。 C、201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塑战速决”,但并不是只有这一天,我们就该对塑料污染问题痛心疾首。 D、经过为期近4天的海上航行,首艘由我国自主建造、设计的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成功完成首次试航。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整个宏村呈“牛”型结构布局。那巍峨苍翠的雷岗当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至的民居群宛如páng大的牛躯。九曲十弯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汇合蓄成一口斗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肠和牛胃水渠最后注入村南的湖泊 , 俗称牛肚。接着,人们又在绕村溪河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历经数年,一幅牛的图腾跃然而出。这种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设计,为村民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巍峨 páng大 湖泊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3)、“裁”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四个义项。请根据语境,为“别出心裁”一词中的“裁”选择恰当的义项( )A、减除 B、决定,判断 C、安排取舍 D、用剪子剪布或用刀子割纸(4)、上述文字主要运用了、的修辞手法。7. 古诗文默写。(1)、 , 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2)、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范仲淹《岳阳楼记》)(4)、 , 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5)、李商隐《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 , 。(6)、在前不久的经济高峰论坛上,一企业家在发言结束时说:“转危为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让我们用李白《行路难》中“ , ”来激励自己,勇敢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8. 文学常识填空。(1)、顾颉刚,字 , 著名的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2)、三皇指的是伏羲、、 , 五帝指的是、颛顼、帝喾、、。9.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某校九年级开展“家·国梦”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小题。(1)、【家】幸福的家感受亲情、孝亲敬老,让爱住我家。请捕捉家庭生活中一个温馨感人的镜头,用简洁的语言描绘。
(2)、【国】强盛的国无悔青春,无憾人生,挺起国之脊梁。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补写对联。
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赤胆忠心,殚精竭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推动了我国的“深探”(地球深层探测)事业,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研发实现弯道超车,完成了跨代飞跃,书写了地球深层探测领域的传奇,展示了归国科学家至诚报国的风采。2017年1月,他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
下联:
(3)、【梦】复兴的民族细流汇江,江河成海,我们凝聚力量,描绘民族复兴的蓝图。厉害了,我的国!作为追梦少年的你,写一句座右铭,激励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要求:不得借用名人名言)
二、阅读与理解
-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欲说还休”表现了作者的矛盾心理。(2)、下列对本词中的“却道‘天凉好个秋’”,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冷空气突然南下,气温跌至冰点,行人个个“却道‘天凉好个秋’”。 B、考试成绩公布,小辛再次名列榜首,兴奋得“却道‘天凉好个秋’”。 C、恒大痛失足协杯冠军,队长郑智接受采访时“却道‘天凉好个秋’”。 D、新年的钟声响起,我们共同回顾过去的时光“却道‘天凉好个秋’”。11. 诗歌鉴赏水调歌头
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天上宫阙如此美好,但作者毕竟更热爱人间生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思转向人世情怀的过渡?(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 , 说说你对这个名句的理解。12. 现代文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 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1)、本文主要批驳了什么观点?(2)、“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中“这一点现象”指什么?(3)、从全文来看,“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具体指哪些人?(4)、画线句用脊梁比喻有自信力的中国人,有什么作用?三、作文
-
13. 请以“给自己一些▲”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