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0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
1. 在科举制推行后,隋炀帝又下诏要求诸郡不分民族、出身和地位,按照“学业、体魄、勤奋、正直”四个标准推荐人才参加科举考试。该举措( )A、沿袭了前朝的选官方式 B、加速了南北文化的交流 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有利于监察体制的完善2. 据杜佑的《通典》记载,“至(贞观)八年、九年,米斗四五钱”,但“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这种变化说明( )A、贞观初期经济凋敝 B、米商操纵大米市场 C、唐朝到达全盛时期 D、农业经济发展迅速3. 唐太宗曾告诫巡视州县的官员,“就田龙间劝励,不得令有迎送,多费农时”;还规定“诸非(非法)兴造及杂(额外)徭役”,超过一定的数量,“坐赃论”。这说明唐太宗( )A、轻徭薄赋,减轻负担 B、推行均田,鼓励垦荒 C、不兴土木,休养生息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中央集权4. “诗仙”李白的诗狂放炽烈,想象丰富,以激情与浪漫著称;而“诗圣”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现凝重与沉郁。这主要是因为二者( )A、性格差异 B、艺术创作水平不同 C、出身不同 D、生活时代背景不同5. 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是( )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C、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D、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6. “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描述的是( )A、方升 B、筒车 C、耧车 D、铁犁牛耕7. 如表是黄巢起义后,唐朝50个重点地区的地方权利分配表(885年)。对于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区域
数量
统治者
唐朝控制区
12个
中央政府和忠诚将领
独立区
33个
前唐朝将领、前黄巢起义军将领、盗匪首领、唐朝盟友
非汉人占领区
8个
少数民族
A、五代十国的更迭已到来 B、安史之乱是唐朝转折点 C、藩镇割据局面开始形成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力下降8. 北宋时期一首诗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主要称赞王安石变法中的( )A、农田水利法 B、保甲法 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9. 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但南方变化的幅度小于北方,而且雨量充沛,更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的减少,中原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坏,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相对完好的森林植被可以发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和抵御灾害的作用,材料反映了宋代南方农业的发展得益于( )A、北方人口的南迁 B、先进技术的推广 C、良好的生态环境 D、政府政策的支持10. 千百年来,岳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爱国者的代名词。如图是浙江杭州岳庙中的岳飞雕像,世人常来拜慰瞻仰岳飞,主要是因为他( )
A、身先士卒,抗辽卫家之心 B、鼎新革故,变法图强之念 C、精忠报国,收复河山之志 D、青史留名,舍身抗元之愿11. 忽必烈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他还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他的这些举措( )A、结束了草原的分裂割据 B、延缓了蒙古的统一进程 C、有助于元朝统一全国 D、消除了各民族间的矛盾12. 北宋东京城内有许多瓦子。瓦子也称“瓦舍”或“瓦肆”,是以娱乐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大型商业场所。勾栏是瓦子中用栏杆或巨幕隔成的艺人演出的固定场子,表演各种民间技艺,热闹非凡。瓦子、勾栏在宋代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推动 B、宋代对外战争频繁 C、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D、达官贵人的需要13. 宋朝出版事业兴盛,官方图书事业获得很大发展,民间藏书之风也极为盛行,涌现出许多藏书家和藏书中心。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A、造纸术的发明 B、印刷术的改进 C、科举制的确立 D、宋词的繁荣14. 如图所示的明朝文物印证了统治者( )
A、加强军事统治 B、加强思想控制 C、强化特务统治 D、强化文化专制15. 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与文字珠联璧合,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下面反映了明朝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面貌的插图,最有可能出自( )A、《本草纲目》 B、《徐霞客游记》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16. 《陕西通志》曾记载明末(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的情形:“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尽矣,则剥树皮而食……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材料反映的状况导致了( )A、李自成起义 B、吴三桂降清 C、金改国号清 D、崇祯帝登基17.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情;还有“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的决心。这两首诗词分别对应的历史人物是( )A、戚继光、郑成功 B、鉴真、张骞 C、郑成功、岳飞 D、岳飞、郑成功18.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清朝前期,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B、清朝前期,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C、清朝前期,人口的快速增长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D、清朝前期,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19.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材料所述规定( )A、断绝了中外经济交流 B、意在扼制工商业的发展 C、禁止国人赴海外经商 D、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20.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以上材料说明( )A、京剧孕育徽剧 B、京剧由博采众长而成 C、徽剧就是京剧 D、徽剧形成于乾隆年间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
-
21.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解答问题。
材料一: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西通河洛,南达江淮。炀帝巡幸,每泛舟而往江都焉。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杜佑《通典州郡典》卷一七七
材料二:唐朝时,河东道、关内道、河南道、河西道、陇右道、河北道、剑南道等地大兴屯田,那时全国共有军屯992屯,垦田面积在500万亩左右。唐政府很重视农田水利灌溉,据史载,在唐前期130多年中,兴修的水利工程达160多项,分布于全国广大地区。贞观年间,在莆田(福建)筑诸泉塘、永丰塘、横塘以及国清等塘,总溉田1200顷。这些灌溉工程对农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
材料三:唐政府很重视农田水利灌溉,在中央工部置水部郎中和员外郎各一人,“掌天下川渎陂池(河流湖泊)之政令”。据史载,在唐朝前期一百三十多年中,劳动人民修建的水利工程达一百六十多个,分布于全国广大地区,这些灌溉工程对农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随着水利的发展,唐代的灌溉工具也有相应的进步,创造了新的灌溉工具如连筒、筒车和水轮等。这些不同形式的灌溉工具,适用于不同条件的地区,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
材料四:宋代因西北陆路通道阻塞,海外贸易获得巨大发展……与宋通商的国家除了日本、高丽以外,还有散布于印度支那半岛、南海群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以及东北非洲海岸的海南诸国与西天诸国共50多国….两宋先后在广州、明州、杭州等处设置市舶司与市舶务,主管进出口贸易……市舶收入不少。北宋初年,广州的市舶收入只是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2%。到了南宋初年占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0%。
——摘编自李春棠、侯力《中国古代史教程》
(1)、 材料一中的“运漕商旅,往来不绝”得益于隋炀帝开凿的哪一个著名的工程。这个伟大的工程对社会发展有何影响。(2)、 根据材料二,归纳唐朝农业发展的表现。(3)、 根据材料三,分析唐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4)、 根据材料四,概括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发展的特点。22.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外交流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结合图一,列举宋元时期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并简要说明其影响。(2)、 结合图三,说说郑和下西洋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怎样的伟大贡献。(3)、 古代中国对外交流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交往的国家多”“交往频繁”“平等友好交往为主”等。从中提取一个并运用相关史实进行简要说明。(答题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3. 中国历史是一个连绵不断的演进过程,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内聚力不断增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
——《旧唐书》
材料二:
主题: ____
唐朝
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册封,南诏王曾多次派子弟入唐学习
元朝
中央设宣政院:地方上设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清朝
1653年顺治册封达赖喇嘛;1713年康熙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1727年设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51年在西藏地方设立噶厦
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材料三:各地域子文明兄弟民族汇聚滚动、血脉交融,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上各民族之间既有和平交往,也有军事战争,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吸收,血脉交融,联系越来越密切,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内聚潮流。
——摘编自李治安《中华文明多元融汇与大一统》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 根据材料二,为表格拟定一个主题。并概括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3)、 结合材料三,尝试运用学过的史事,从“军事战争”角度分析“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内聚潮流”。(4)、 综上所述,归纳历代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共同作用。24.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和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秦汉至宋元时期,皇帝的统治权与宰相的行政权相对分离,且相互抗衡,皇权不断被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这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不断加深。
——全根先《试论中国古代皇帝制度》
材料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 ...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注:互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材料三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 依据材料一,概括秦汉至宋元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趋势。(2)、 宋太祖采取哪些措施解决“方镇太重,君弱臣强”问题。(3)、 结合材料三,归纳概括朱元璋强化皇权采取的措施。(4)、 结合清朝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