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知识点: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2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02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有不正确的是( )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检验硫酸厂周边空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硫
用注射器多次抽取空气,慢慢注入盛有酸性KMnO4稀溶液的同一试管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溶液不变色,说明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硫
B
鉴定某涂改液中是否存在含氯化合物
取涂改液与KOH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取上层清液,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涂改液中存在含氯化合物
C
检验牙膏中是否含有甘油
将适量牙膏样品与蒸馏水混合,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液,加入新制的Cu(OH)2 , 振荡,观察现象
溶液出现绛蓝色,说明牙膏中含有甘油
D
鉴别食盐与亚硝酸钠
各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分别滴加含淀粉的KI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溶液变蓝色的为亚硝酸钠;溶液不变蓝的为食盐
A、A B、B C、C D、D2.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淀粉溶液中加适量20%H2SO4溶液,加热,冷却后加NaOH溶液至中性,再滴加少量碘水,溶液变蓝
淀粉未水解
B
室温下,向 HCl溶液中加入少量镁粉,产生大量气泡,测得溶液温度上升
镁与盐酸反应放热
C
室温下,向浓度均为 的BaCl2和CaCl2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是BaCO3
D
向 H2O2溶液中滴加 KMnO4溶液,溶液褪色
H2O2具有氧化性
A、A B、B C、C D、D3.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硫代硫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产生黄色沉淀和刺激性气味气体
硫代硫酸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
将足量硼酸溶液滴入到碳酸钠溶液中
无气泡
酸性:H2CO3>H3BO3
C
向FeCl3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加入KCl溶液
溶液红色变浅
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一定温度下,向10mL0.1mol·L-1NaOH溶液中滴入10mL0.1mol·L-1MgCl2溶液,再滴加2滴0.1mol·L-1CuCl2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出现蓝色沉淀
相同温度下,Ksp[Cu(OH)2]<Ksp[Mg(OH)2]
A、A B、B C、C D、D4.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5. 用“银-Ferrozine”法测室内甲醛含量的原理为:已知:吸光度与溶液中有色物质的浓度成正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参与反应的HCHO为30g时转移电子2mol B、可用双氧水检验反应②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3+ C、生成44.8 LCO2时反应②中参加反应的Ag一定为8mol D、理论上测得溶液吸光度越高,HCHO含量也越高6.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所得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碎瓷片后,产物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该反应中有还原性物质生成
B
向25mL沸水中加入5~6滴0.1mol/LFeCl3溶液,继续加热
溶液变成红色
有氢氧化铁胶体生成
C
1mL20%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并加热,然后加入新制Cu(OH)2煮沸
产生红色沉淀
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
D
向AgCl悬浊液中先滴加0.1mol/LKI
溶液,再滴加0.1mol/LNa2S溶液
白色沉淀先变为黄色,后变为黑色
Ksp(AgCl)<Ksp(AgI)
<Ksp(Ag2S)
A、A B、B C、C D、D7. 下列有关实验的判断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一定含有Fe2+ B、CO2中含少量SO2 , 可将该混合气体通入足量饱和Na2CO3溶液中除去SO2 C、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气体X,品红溶液褪色,则气体X可能是Cl2 D、将某气体通入Ba(NO3)2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是BaSO38. 对于下图所示实验,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或操作正确的是( )A、实验甲:匀速逐滴滴加盐酸时,试管中没气泡产生和有气泡产生的时间段相同 B、实验乙: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为橙红色,上层为无色 C、实验丙:由MgCl2•6H2O制备无水MgCl2 D、装置丁:酸性KMnO4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乃至褪去9.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淀粉的酸性水解液中滴入少量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
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B
NaAlO2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
白色絮状沉淀生成
二者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C
将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
红棕色变深
反应2NO2 N2O4
的△H<0
D
向盛有1mL0.1 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10滴0.1mol/L的NaCl溶液,振荡,再加入10滴0.1mol/L的NaI溶液,再振荡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产生黄色沉淀
Ksp(AgI)sp(AgCl)
A、A B、B C、C D、D10. 如图是某同学用含有铁锈的废铁屑制取氯化铁的装置(省略夹持装置,气密性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A中存在反应:2Fe3++Fe=3Fe2+ B、实验开始时,打开活塞a,盐酸快速流人装置A中 C、装置B中收集到的气体可直接点燃 D、反应后的烧杯中通入少量SO2 , 溶液颜色立即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11.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①
②
③中现象
结论
装置图
A
浓硝酸
Cu
淀粉-KI溶液变蓝
NO2为氧化性气体
B
稀硫酸
Na2SO3
品红溶液褪色
Na2SO3未变质
C
浓盐酸
MnO2
FeBr2溶液变为黄色
氧化性:Cl2>Br2
D
浓氨水
NaOH
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3为碱性气体
A、A B、B C、C D、D12. 某乙醛中混有少量乙醇,要分析该乙醛的纯度,取样,进行以下定量分析,其中不合理的是( )A、测定蒸气的摩尔体积 B、与银氨溶液反应,分析产生银的量 C、与钠反应,分析产生氢气的量 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分析相关数据13. 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和较多的。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金属和硫酸亚铁晶体,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检验硫酸亚铁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时,滴加的试剂依次是溶液、氯水 B、试剂A为铁粉,试剂B可能是稀硫酸 C、操作Ⅱ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D、溶液Z中的离子只有二、多选题
-
14.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乙醇与浓硫酸加热至17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验证产物乙烯具有还原性
B
向粗盐水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静置过滤,最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至无气泡产生
精制食盐水
C
将醋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后产生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中
比较醋酸、碳酸、苯酚酸性
D
淀粉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充分反应后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检验淀粉水解产物含有醛基
A、A B、B C、C D、D15.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向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后,分液
B
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
向溴乙烷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振荡静置
C
证明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
向CH2=CHCHO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
D
区分苯、乙醇、CCl4三种无色液体
分别向三种无色液体中滴加溴水,振荡静置
A、A B、B C、C D、D16. 向六支盛有同体积同浓度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相应的稀硝酸,后续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以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HNO3用量
少量稀硝酸
足量稀硝酸
分组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试管5
试管6
操作
加淀粉溶液
加KSCN溶液
加淀粉溶液
加KSCN溶液
加淀粉溶液
加KSCN溶液
现象
变蓝
未变红
变蓝
变红
变蓝
未变红
A、氧化性: B、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少量稀盐酸,溶液变红 C、由上述实验可知:当时,一定不参与反应 D、试管6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稀硝酸氧化了17. 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CO3、NaHCO3和NaCl中的一种或多种.下列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 , 观察到有晶体析出,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Na2CO3 B、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aO粉末,充分反应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 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 C、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滴加适量AgN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这个现象不能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Cl D、称取3.80g固体,加热至恒重,质量减少了 0.620g.用足童稀盐酸溶解残留固体,充分反应后,收集到0.880g气体,说明原固体中仅含有Na2CO3和NaHCO318. 为完成下列各组实验,所选玻璃仪器和试剂均准确、完整的是(不考虑存放试剂的容器)( )实验目的
玻璃仪器
试剂
A
检验中的溴元素
试管、胶头滴管、酒精灯
溶液、硝酸、 , 溶液
B
制备无水乙醇
蒸馏烧瓶、牛角管、酒精灯、冷凝管、锥形瓶
乙醇
C
实验室制备乙烯
酒精灯、圆底烧瓶、温度计、导气管、胶头滴管
浓硫酸、乙醇碎瓷片
D
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
普通漏斗、烧杯、玻璃棒
浓溴水
A、A B、B C、C D、D19. 下列实验中,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CH3CH2Br与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取出上层水溶液加入AgNO3溶液
产生淡黄色沉淀
CH3CH2Br中含有溴原子
B
向2 mL10%的NaOH溶液中滴入2%的CuSO4溶 液4至6滴,得到新制的Cu(OH)2悬浊液,然后加入乙醛溶液0.5 mL,振荡后加热
产生砖红色沉淀
醛基具有还原性
C
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所得气体直接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KMnO4溶液褪色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为乙烯
D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
溶液变浑浊
碳酸的酸性比苯酚的酸性强
A、A B、B C、C D、D三、非选择题
-
20. 氧化石墨烯具有稳定的网状结构,在能源、材料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通过氧化剥离石墨制备氧化石墨烯的一种方法如下(装置如图所示):
I.将浓H2SO4、NaNO3、石墨粉末在c中混合,置于冰水浴中。剧烈搅拌下,分批缓慢加入KMnO4粉末,塞好瓶口。
II.转至油浴中,35℃搅拌1小时,缓慢滴加一定量的蒸馏水。升温至98℃并保持1小时。
III.转移至大烧杯中,静置冷却至室温。加入大量蒸馏水,而后滴加H2O2至悬浊液由紫色变为土黄色。
IV.离心分离,稀盐酸洗涤沉淀。
V.蒸馏水洗涤沉淀。
VI.冷冻干燥,得到土黄色的氧化石墨烯。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c的名称分别是、 , 仪器b的进水口是(填字母)。(2)、步骤I中,需分批缓慢加入KMnO4粉末并使用冰水浴,原因是.(3)、步骤II中的加热方式采用油浴,不使用热水浴,原因是_.(4)、步骤III中,H2O2的作用是(以离子方程式表示).(5)、步骤IV中,洗涤是否完成,可通过检测洗出液中是否存在SO42-来判断。检测的方法是.(6)、步骤V可用pH试纸检测来判断Cl-是否洗净,其理由是.21. 为测定CuSO4溶液的浓度,甲、乙两同学设计了两个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Ⅰ.甲方案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判断 沉淀完全的操作为。
(2)、步骤②判断沉淀是否洗净所选用的试剂为。(3)、步骤③灼烧时盛装样品的仪器名称为。(4)、固体质量为wg,则c(CuSO4)=mol‧L-1。(5)、若步骤①从烧杯中转移沉淀时未洗涤烧杯,则测得c(CuSO4)(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6)、Ⅱ.乙方案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①按上图安装装置(夹持仪器略去)
②……
③在仪器A、B、C、D、E…中加入图示的试剂
④调整D、E中两液面相平,使D中液面保持在0或略低于0刻度位置,读数并记录。
⑤将CuSO4溶液滴入A中搅拌,反应完成后,再滴加稀硫酸至体系不再有气体产生
⑥待体系恢复到室温,移动E管,保持D、E中两液面相平,读数并记录
⑦处理数据
步骤②为。
(7)、步骤⑥需保证体系恢复到室温的原因是(填序号)。a.反应热受温度影响 b.气体密度受温度影响 c.反应速率受温度影响
(8)、Zn粉质量为ag,若测得H2体积为bmL,已知实验条件下 ,则c(CuSO4)mol‧L-1(列出计算表达式)。(9)、若步骤⑥E管液面高于D管,未调液面即读数,则测得c(CuSO4)(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10)、是否能用同样的装置和方法测定MgSO4溶液的浓度:(填“是”或“否”)。22. 利用太阳能光解水,制备的H2用于还原CO2合成有机物,可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回答下列问题:(1)、Ⅰ.半导体光催化剂浸入水或电解质溶液中,光照时可在其表面得到产物下图为该催化剂在水中发生光催化反应的原理示意图。光解水能量转化形式为。
(2)、若将该催化剂置于Na2SO3溶液中,产物之一为 ,另一产物为。若将该催化剂置于AgNO3溶液中,产物之一为O2 , 写出生成另一产物的离子反应式。(3)、Ⅱ.用H2还原CO2可以在一定条下合成CH3OH(不考虑副反应):某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中,CO2和H2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a mol‧L-1和3 a mol‧L-1 , 反应平衡时,CH3OH的产率为b,该温度下反应平衡常数的值为。
(4)、恒压下,CO2和H2的起始物质的量比为1:3时,该反应在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平衡产率和有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分子筛膜能选择性分离出H2O。①甲醇平衡产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为。
②P点甲醇产率高于T点的原因为。
③根据上图,在此条件下采用该分子筛膜时的最佳反应温度为℃。
(5)、Ⅲ.调节溶液pH可实现工业废气CO2的捕获和释放的空间构型为。已知25℃碳酸电离常数为Ka1、Ka2 , 当溶液pH=12时, =1::。
23. 环己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实验室制备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Ⅰ.环己烯的制备与提纯原料环己醇中若含苯酚杂质,检验试剂为 , 现象为。
(2)、操作1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①烧瓶A中进行的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浓硫酸也可作该反应的催化剂,选择FeCl3·6H2O而不用浓硫酸的原因为(填序号)。
a.浓硫酸易使原料炭化并产生SO2
b.FeCl3·6H2O污染小、可循环使用,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c.同等条件下,用FeCl3·6H2O比浓硫酸的平衡转化率高
②仪器B的作用为。
(3)、操作2用到的玻璃仪器是。(4)、将操作3(蒸馏)的步骤补齐:安装蒸馏装置,加入待蒸馏的物质和沸石, , 弃去前馏分,收集83 ℃的馏分。(5)、Ⅱ.环己烯含量的测定在一定条件下,向a g环己烯样品中加入定量制得的b mol Br2 , 与环己烯充分反应后,剩余的Br2与足量KI作用生成I2 , 用c 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V mL(以上数据均已扣除干扰因素)。
测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如下:
②Br2+2KI=I2+2KBr
③I2+2Na2S2O3=2NaI+Na2S4O6
滴定所用指示剂为。样品中环己烯的质量分数为(用字母表示)。
(6)、下列情况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是(填序号)。a.样品中含有苯酚杂质
b.在测定过程中部分环己烯挥发
c.Na2S2O3标准溶液部分被氧化
24. 莫尔盐[(NH4)2Fe(SO4)2·6H2O](浅绿色)常用作化学试剂、医药以及用于冶金、电镀等。某课题组通过实验来探究莫尔盐晶体加热时的分解产物,回答下列问题:(1)、甲同学提出猜想;分解产物可能是N2、Fe2O3、SO3、H2O四种物质。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2)、乙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①其中A装置中的固体变为红棕色,则固体产物中含有;C装置中红色褪去,说明气体产物中含有。
②为验证A中残留物是否含有FeO,需要选的试剂有。
A.KSCN溶液
B.浓盐酸
C.KMnO4溶液
D.稀硫酸
(3)、丙同学想利用乙同学的装置证明分解产物中含有氨气,只需更换B、C 中的试剂即可,则更换后的试剂B为 , C为。(4)、丁同学认为莫尔盐晶体分解的气体产物中含有SO3(g)、SO2(g)及N2。为了进行验证,丁同学选用乙同学的A装置和下图装置组装后进行实验。①丁同学的实验中,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
②装置F中,足量盐酸的作用是。
25.(1)、Ⅰ.某兴趣小组设计用铁粉将NO还原为N2(同时生成FeO)。已知:①浓硝酸可氧化NO;②NaOH溶液能吸收NO2 , 不吸收NO。
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d(3)、Ⅱ.已知:硫酰氯通常条件下为无色液体,熔点为-54.1℃,沸点为69.1℃,易水解产生大量白雾;易分解:SO2Cl2=SO2↑+Cl2↑,催化合成硫酰氯的实验装置如下图(夹持装置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B的名称是仪器B冷却水的进口为(填“a”或“b”)活性炭的作用是。
(4)、装置D除干燥气体外,另一个作用是。若缺少D,则硫酰氯会水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C装置的作用是。为了防止硫酰氯分解,某同学建议将收集器A放在中冷却。26. 如图是有关钠与水反应及产物检验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先向管内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使水位达到B端管口,然后迅速塞紧橡胶塞并拔掉大头针,此时Na掉入水中。回答下列问题:
(1)、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很多,不同的现象证明不同的性质。①能证明钠的密度比水小的现象是。
②能证明钠的熔点低的现象是。
③能证明有氢氧化钠生成的现象是。
④能证明有气体产生的现象是A端液面B端液面(填“高于”、或“低于”)
27. 化合物X由3种元素组成。某兴趣小组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已知:A溶液焰色试验呈黄色,恰好中和A溶液消耗 , 气体F中含有水蒸气。
请回答:
(1)、组成X的三种元素名称为 , D的化学式为。(2)、溶液C中溶质的成分是(用化学式表示)。(3)、X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设计实验,检验气体F中的另外2种气体。28. 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铜和浓硫酸反应的产物,装置如图所示。已知:①(棕色);
②都是难溶于水、难溶于稀硫酸的黑色固体。
实验中,观察到B中红色溶液变无色,C中产生白色沉淀,D中溶液变棕色。铜粉完全反应后,观察到烧瓶底部有灰白带黑色固体。
(1)、B装置作用是。(2)、探究C中白色固体成分。过滤C中混合物,得到滤液和白色固体。猜想1:白色固体是;
猜想2:白色固体是(填化学式);
猜想3:白色固体是和。
为了确认白色固体成分,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白色固体不溶解且无气泡生成。由此推知,猜想(填数字)合理。
(3)、结合(2)的结论,分析C中的化学反应可能有两种情况:①若过量或恰好完全反应,则发生的离子反应为;若少量,则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②设计实验证明C中盛装的是否过量:。
(4)、实验完毕后,分离A中烧瓶里的混合物并探究其成分:①分离应选择的合理操作是(填标号),过滤,得到蓝色溶液和黑色固体。
a.向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搅拌,静置
b.将混合物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搅拌,静置
②黑色固体不可能是(填标号),判断依据是。
A. B. C.
③探究上述黑色固体成分。
取所配制的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几滴试剂R,用的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滴定液。R是(填名称)。根据上述相关实验结果,X是(填化学式)。
29.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呈黄绿色,有毒,能与多种物质反应。用图所示装置Ⅰ可制取氯气,并对其性质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①装置Ⅰ中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②实验室利用装置 A 制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利用纯净、干燥的氯气与熔融金属锡反应可制备SnCl4 ,将装置Ⅰ与装置Ⅱ连接起来可制 备SnCl4 。已知:金属锡熔点为 231℃,活泼性与铁相似;SnCl4 的沸点为 114℃;SnCl4 易与水反应。①装置 E 的作用是。
②虚线框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填“甲”“乙”或“丙”)。
(3)、将装置Ⅰ与装置Ⅲ连接起来探究氯气的漂白性及氧化性。①F、G 通入Cl2 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根据现象可得出结论: Cl2 无漂白性, Cl2 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 有漂白性。
②实验开始后,观察到洗气瓶 H 中的现象是。
③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洗气瓶Ⅰ中的亚硫酸钠已被氧化(简述实验操作):
。
④装置 K 的作用是。
30. 某铁盐含三种元素,为了探究其组成并将之转化为硫酸铁,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气体甲和气体乙的组成元素相同)
请回答:
(1)、铁盐X的组成元素为(填元素符号)。(2)、写出溶液A中加入H2O2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X隔绝空气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4)、为确保溶液A到B反应完全,需要检验B溶液中有无Fe2+残留。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B溶液中有无Fe2+残留。31. 离子化合物甲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其式量为83,所含金属阳离子焰色试验为黄色。为探究该化合物的水解产物,设计了如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装置A气密性良好的方法 , 实验中观察到B中的试纸变为蓝色,则化合物甲的化学式为。(2)、装置C的作用为 , F中盛有稀硫酸和四氯化碳,四氯化碳的作用为 , F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3)、实验结束后装置D得到紫红色固体,E中无水硫酸铜变蓝,F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2. 丁烷催化裂解生成烷烃和烯烃,可按下列两种方式进行:;。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丁烷裂解气中和的比例关系,设计实验如下图所示:如图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有:①给D、G装置加热;②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③用惰性气体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等……
注:CuO能将烃氧化成和;是烷烃裂解的催化剂;G后面装置已省略。
(1)、这三步操作的先后顺序是(填序号)(2)、装置B的作用是。(3)、装置E中的现象是。(4)、假定丁烷完全裂解,且流经各装置中的气体能完全反应。当装置E和F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增加了0.7g,G装置中固体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1.76g,则在丁烷的裂解产物中和的物质的量之比。33. 查阅资料可知:I.碳化铝(Al4C3)与水反应可制得CH4。
II.银氨溶液{含[Ag(NH3)2]+、OH-与CO反应产生银镜(Ag)。
III.CH4被CuO氧化的氧化产物为CO和CO2。
某学习小组对III表示质疑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该实验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填字母),连接好装置后,进行的第一步实验操作为。(3)、乙装置的作用是 , 丙中实验现象是。(4)、若丁、戊两装置中出现了特征实验现象,则说明反应产生了(填化学式)。综合以上实验现象,CH4和CuO的反应还有一种产物没有检验,若要检验该产物,应。34. 固体化合物X由3种元素组成,某学习小组开展如下探究实验。其中,白色沉淀B能溶于溶液。请问答:
(1)、白色固体C的名称是。(2)、化合物X的化学式是 , 化合物X的一价阴离子与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写出该阴离子的结构式。(3)、蓝色溶液A加入氨水后先产生蓝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至过量时得到深蓝色溶液。写出生成深蓝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35. 化学实验室是验证假设、推断结论的重要方法。某学习小组学习了氧化还原知识后,对SO2的还原性进行了探究。(1)、Ⅰ.探究SO2和FeCl3溶液之间的反应: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D中溶液的作用是。
(2)、装置B具有缓冲气流和储存气体的作用,装置中试剂是 。(3)、通入足量的SO2 ,反应结束后,向装置C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生成的Fe2+ , 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证明SO2与Fe3+发生了反应,你认为该结论是否符合题意,理由是。(4)、Ⅱ.有同学认为CO2、SO2均是酸性氧化物,性质相似,由CO2与Ca(ClO)2溶液反应,推测SO2与Ca(ClO)2溶液反应也生成CaSO3 , 通过如图所示装置验证假设。实验过程发现:开始装置A中出现浑浊,溶液逐渐变为黄绿色,随着SO2不断通入,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溶液黄绿色又褪去。取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没有明显变化,推测沉淀是。
(5)、通入SO2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若要验证该反应能发生,实验方案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