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知识点:探究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02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8g 重水( D2O )中含有的质子数为 10NA B、3molNO2H2O 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4NA C、32g 环状 S8 ( )分子中含有的 S-S 键数为 1NA D、1L pH=40.1molL-1K2Cr2O7 溶液中 Cr2O72- 离子数为 0.1NA
  • 2.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B

    C

    D

    混合浓硫酸和乙醇

    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

    收集 NO2 气体

    证明乙炔可使溴水褪色

    A、A B、B C、C D、D
  • 3. 臭氧已成为夏季空气污染的元凶,地表产生臭氧的机理如图所示,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②、③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16 O3和O2的混合气体,所含质子数为16NA C、0.5mol NO2溶于水形成1L溶液,可得到0.5 mol∙L1的硝酸溶液 D、标准状况下,11.2L的NO和O2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为NA
  • 4. 下列关于NO2的制取、净化、收集及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制取NO2 B、 净化NO2 C、 收集NO2 D、 尾气处理
  • 5. 利用下列装置及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量取9.5mL液体

    制备并收集NH3

    完成铝热反应

    制备并收集NO2

    A、A   B、B   C、C   D、D
  • 6.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检验Pb(NO3)2受热分解的产物(图中夹持和加热设备略去)。在试管中放入研碎的Pb(NO3)2晶体后,加热;实验结束后,试管中得到黄色粉末(PbO),U形管下部有少量液体X,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液体X可能是液化的NO2或N2O4 B、在装置中用锡纸将胶塞、胶管与产生的气体隔开,主要是为了防止其被生成的气体腐蚀 C、气体Y可能是O2 , 也可能是NO2与水反应后生成的NO D、停止反应,应注意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火焰
  • 7.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可用于比较金属X和Zn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装置②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并收集NO2 C、装置③可用于制备乙酸乙酯 D、装置④可用于探究乙醇的还原性
  • 8. 如图,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 , 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不考虑瓶内溶液向烧杯中扩散)(   )

    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不能确定
  • 9. 下列除杂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NH3 中混有少量水蒸气: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B、NO 中混有少量 NO2 气体:用水洗涤后再干燥 C、食盐中混有少量 NH4Cl :加过量烧碱溶液后加热蒸干 D、硝酸混有少量硫酸:加适量 BaCl2 后再过滤
  • 10. 把3molNO2气体依次通过盛有①1L 1mol/L碳酸钠溶液;②浓硫酸;③足量的Na2O2装置后(假设每一步的反应都是充分的),再用排水法收集残留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是( )
    A、1/3mol NO B、1molNO2和0.5mol O2      C、0.25molO2 D、1mol NO
  • 11. 将盛有 N2 和 NO2 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时间后,试管内气体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 N2 和 NO2 的体积比是(   )
    A、1 :1 B、1 :2 C、1 :3 D、3 :1
  • 12. 相同状况下,在体积相同的三个烧瓶中分别盛NH3、HCl和NO2气体,并分别倒立在水槽里,充分溶解后烧瓶内三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设烧瓶内液体未扩散到水槽里)(   )
    A、1∶1∶1 B、2∶2∶3 C、3∶3∶2 D、2∶2∶1
  • 13. 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的物质是(    )
    A、NO2 B、Cl2 C、SO2 D、Na2O2
  • 14. 下列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氯气使品红溶液褪色 B、NO2 通入水中,气体由红棕色逐渐转变为无色 C、将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 D、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有透明的凝胶形成
  • 15. 在标准状况下,将O2和NO2按1∶4的体积比充满干燥烧瓶,把烧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液体逐渐上升,假设烧瓶内溶液不扩散,最终烧瓶内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14 mol·L1 B、45 mol·L1 C、128 mol·L1 D、142 mol·L1
  • 16. 欲进行下列实验,其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A

    B

    C

    D

    检验装置气密性

    氨气尾气处理

    NO2被水完全吸收

    比较NaHCO3和Na2CO3溶解度

    A、A    B、B    C、C    D、D
  • 17. 下列组合不能形成喷泉的是(   )
    A、CO2和NaOH溶液    B、HCl和NaOH溶液 C、NO和水    D、Cl2和NaOH溶液
  • 18. 同湿同压下将等体积的NO2和N2的混合气体置于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原总体积的(    )
    A、1/6 B、1/3 C、2/3 D、1/2
  • 19. 某气体可能含NO、NO2N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盛满一定量此气体的集气瓶倒扣入水中(如图A),最终集气瓶内有气体剩余(如图B),则原气体( )

    A、一定含有NO2 B、一定含有NO C、一定不含NO D、一定含有N2
  • 20. 有关下列实验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定容 B、乙:收集 NO2 C、丙:制备 Fe(OH)2 D、丁:制备氨气
  • 21. 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气体是(   )

    ① CO、O2 ② Cl2、CH4 ③ NO2、O2④ N2、H2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 22. 在图所示的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 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 轻轻振荡烧瓶, 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 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不满足题目要求的是( )

    选项

    a(干燥气体)

    b(液体)

    A

    Cl2

    饱和NaOH溶液

    B

    SO2

    4mol·L-1NaOH溶液

    C

    NO2

    D

    NH3

    1 mol·L-1盐酸

    A、A B、B C、C D、D
  • 23. 下列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硫酸的电离:H2SO4=2H++SO 42- B、二氧化氮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3NO2+H2O=2H++2NO 3- +NO C、氢氧化钠溶液试剂瓶若用玻璃塞:SiO2+2OH-=SiO 32- +H2O D、焦炭还原石英砂:SiO2+C 高温__ Si+CO2
  • 24. 在一定条件下,将8体积NO2和NO的混合气体置于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置于水中,当通入4体积的O2充分反应后,剩余1体积气体,则原NO体积可能为( )

    ①2体积②3体积③4体积④5体积⑤5.5体积

    A、 B、③或④ C、①或⑤ D、②或⑤
  • 25. 下列气体中,对人体无毒害作用的是:(   )
    A、Cl2 B、SO2 C、NO2                  D、O2

二、非选择题

  • 26. 二氧化硫(SO2)是一种在空间地理、环境科学、地质勘探等领域受到广泛研究的一种气体。

    (1)、Ⅰ.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套制备及检验 SO2 部分性质的装置,如图 1 所示。

    仪器 A 的名称 , 导管 b 的作用

    (2)、装置乙的作用是为了观察生成  SO2的速率,则装置乙中加入的试剂是
    (3)、①实验前有同学提出质疑:该装置没有排空气,而空气中的 O2 氧化性强于 SO2 , 因此 装置丁中即使有浑浊现象也不能说明是 SO2 导致的。请你写出 O2 与 Na2S 溶液反应的化学 反应方程式

    ②为进一步检验装置丁产生浑浊现象的原因,进行新的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及现象见表。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向 10mL 1mol·L-1 的 Na2S 溶液中通 O2

    15min 后,溶液才出现浑浊

    2

    向 10mL 1mol·L-1 的 Na2S 溶液中通 SO2

    溶液立即出现黄色浑浊

    由实验现象可知:该实验条件下 Na2S 溶液出现浑浊现象是 SO2 导致的。你认为上表实验 1 反应较慢的原因可能是

    (4)、Ⅱ.铁矿石中硫元素的测定可以使用燃烧碘量法,其原理是在高温下将样品中的硫元素转化 为 SO2 , 以 淀 粉 和 碘 化 钾 的 酸 性 混 合 溶 液 为 SO2  吸 收 液 , 在 SO2  吸 收 的 同 时 用 0.0010mol·L-1KIO3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检测装置如图 2 所示:

    [查阅资料] ①实验进行 5min,样品中的 S 元素都可转化为 SO2

    ②2IO3+5SO2+4H2O=8H+5SO42+I2

    ③I2+SO2+2H2=2I+SO42+4H

    ④IO3+5I+6H=3I2+3H2O

    工业设定的滴定终点现象是

    (5)、实验一:空白试验,不放样品进行实验,5min 后测得消耗标准液体积为 V1mL

    实验二:加入 1g 样品再进行实验,5min 后测得消耗标准液体积为 V2mL

    比较数据发现 V1 远远小于 V2 , 可忽略不计 V1。 测得 V2 的体积如表

    序号

    1

    2

    3

    KIO3 标准溶液体积/mL

    10.02

    9.98

    10.00

    该份铁矿石样品中硫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 27. 回答下列问题:
    (1)、①纯碱的化学式是;②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是
    (2)、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向FeSO4溶液中滴加适量NaOH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28. 如图中A~J分别代表相关反应中的一种物质,已知A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已知B、D为常温下的气态化合物,C为常温下的液态化合物,F为黑色固体单质,I为红棕色气体。图中有部分生成物未标出。请填写以下空白:

    (1)、A的化学式为 , C的电子式为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G→H

    F+J→B+C+I

    (3)、2molNa2O2与足量C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4)、I与足量C生成J的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容积为10mL的试管中充满I和G的混合气体,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水全部充满试管,则原混合气体中 I与G的体积之比为
  • 29. 学生设计的用氨催化氧化法制取少量HNO3溶液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室制备NH3 , 下列方法中适宜选用的是(填序号)。

    ①固态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加热

    ②固态氯化铵加热分解

    ③碱石灰中滴加浓氨水

    ④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

    (2)、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C的作用是;装置C中的现象;为确保装置D中尽可能多地生成HNO3 , 所通入O2和NH3的体积比应大于
    (4)、装置D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请分步写出化学方程式)
  • 30. 亚硝酸钠是重要的防腐剂。某化学兴趣小组以碳和浓硝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如图装置,利用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查阅资料:

    ①HNO2为弱酸,室温下存在反应:3HNO2=HNO3+2NO↑+H2O;

    ②在酸性溶液中,NO2-可将MnO4-还原为Mn2+且无气体生成;

    ③NO不与碱反应,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硝酸。

    实验操作:

    ①关闭弹簧夹,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一定量浓硝酸,加热;

    ②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

    ③从C中取少量固体,检验是否是亚硝酸钠。

    (1)、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 D装置的作用是
    (2)、经检验C产物中亚硝酸钠含量较少。甲同学认为C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是。为排除干扰,甲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E中盛放的试剂应是 (写名称)。
  • 31. 研究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可以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氮元素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图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物质A生成NO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2)、在加热条件下,物质C的浓溶液与碳单质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中,检验溶液中含有NH4+ 的操作方法是
    (4)、物质B为红棕色气体,写出该物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当反应消耗0.15 mol物质B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32. NO2溶于水生成HNO3和NO,工业上利用这一反应原理制取HNO3

    3NO2+H2O=2HNO3+NO (第一次吸收)

    但这一步NO2的吸收率只有2/3,还余下1/3的NO。为了更多地吸收NO2 , 工业上通常把生成的NO再次氧化为NO2 , 再次用水吸收

    2NO+O2=2NO2 (第一次通O2

    3NO2+H2O=2HNO3+NO (第二次吸收)

    如此循环,可以使NO2全部转化为HNO3

    现有3升NO2 , 如果按上述方法进行循环氧化吸收:

    (1)、则第二次吸收后,NO2的总吸收百分率为(可以用分数表示,下同),第二次通入O2的体积为升,第三次吸收后还剩余NO升。
    (2)、第n次吸收后剩余NO的体积为升(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3)、如果要使3升NO2恰好完全转化为HNO3 , 则需通入O2的总体积为升。

    (所有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