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知识点:中和滴定3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01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用 盐酸滴定 溶液,溶液中 、 、 的分布分数 随pH变化曲线及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如 分布分数: )( )A、 的 为 B、c点: C、第一次突变,可选酚酞作指示剂 D、2. 测定浓硫酸试剂中 含量的主要操作包括:①量取一定量的浓硫酸,稀释;②转移定容得待测液;③移取 待测液,用 的 溶液滴定。上述操作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为( )A、
B、
C、
D、
3. 下列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甲测定醋酸浓度 B、图乙测定中和热 C、图丙稀释浓硫酸 D、图丁萃取分离碘水中的碘4. 25℃时,用1.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c1mol·L-1的盐酸,用0.01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c2mol·L-1的盐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a表示滴定c1mol·L-1的盐酸 B、c1:c2=100:1 C、滴定至pH=7时,两份溶液导电能力相同 D、水的电离程度在V(NaOH)=20.00mL时最大5. 室温下,向亚硫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各含硫微粒分布系数(平衡时某微粒的物质的量占各微粒物质的量之和的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II表示HSO的分布系数随pH的变化 B、Ka2(H2SO3)的数量级为10−8 C、pH=7时,c(Na+)<3c(SO) D、NaHSO3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7 mol·L−16. 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10.00mL、浓度均为0.1000mol/L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电导率越大表示溶液导电性越强)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代表向盐酸中滴加 B、A点溶液的小于C点溶液的 C、D点溶液中: D、随着溶液的加入,曲线①逐渐向②靠拢,说明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只与离子浓度大小相关7. 25℃时,用0.1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 0.1mol·L-1醋酸和20mL 0.1mol·L-1盐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所表示溶液中:c(H+)+c(CH3COOH)=c(OH-)+c(CH3COO-) B、b点所表示溶液中:c(Cl-)>c(H+)>c(Na+) C、Ka(CH3COOH)的数量级为10-6 D、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b>a8. 25℃时,向15mL0.1mol·L-1的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0.1mol·L-1的CH3COOH溶液,加入CH3COOH溶液的体积与混合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混合过程中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c点对应溶液中,=1 B、b点与c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c C、a点溶液中:c(Na+)>c(OH-)>c(CH3COO-)>c(H+) D、b点对应的溶液中c(CH3COO-)+c(CH3COOH)=0.1mol·L-19. 常温时,用0.1000mol·L-1 NaOH溶液滴定25.00mL 0.1000 mol·L-1一元弱酸HR的溶液,滴定过程中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溶液体积近似可以加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点时, B、常温下,HR的Ka的数量级为10-4 C、B点时, D、B点和C点,水的电离程度相同10. 25℃时,向溶液中逐滴滴入等浓度的溶液,测得溶液的与[Y代表或]的关系如图。下列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与的变化关系 B、25℃时 C、当溶液的时, D、当滴入溶液时,11. 分析化学中“滴定分数”的定义为:所加滴定剂与被滴定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常温下以0.10mol·L-1的HCl溶液滴定同浓度某一元碱MOH溶液并绘制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酸碱中和滴定过程应该选用甲基橙做指示剂 B、x点处的溶液中满足:c(MOH)+c(OH-)<c(M+)+c(H+) C、根据y点坐标可以算得Kb(MOH)=9×10-7 D、从x点到z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12. 用0.100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cmol/L二元酸H2A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A—的电离常数的数量级是10-5 B、a点:c(HA-)>c (Na+)>c(H+)>c(A2-)>c(OH-) C、b点:c(H+)=c(A2-)+c(OH-) D、c点:c(Na+)<c(HA-)+2c(A2-)13. 羟胺的电离方程式为:NH2OH+H2ONH3OH+ + OH- , 用0.1 mol∙L−1的盐酸滴定20 mL0.1 mol∙L−1羟胺溶液,恒定25℃时,溶液AG与所加盐酸的体积( V)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A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5℃时,羟胺的电离平衡常数Kb约为1.0×10−8 B、由c点到d点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C、图中b点V(盐酸)<10mL D、d点对应溶液中存在c(H+) = c(OH-) + c(NH3OH+) + c(NH2OH)14. 用强碱滴定某一元弱酸时,弱酸被强碱部分中和后得到“弱酸盐和弱酸”组成的缓冲溶液,其中存在。时,用的溶液滴定某未知浓度的溶液,滴定过程中消耗溶液的体积与混合溶液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 酸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离常数的数量级为 B、b点溶液中存在 C、c点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D、若将改为等体积等浓度的 , 则随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竖直上移15. 用0.1000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浓度分别为c1、c2的醋酸、草酸()溶液,得到如图滴定曲线,其中c、d为两种酸恰好完全中和的化学计量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X曲线代表草酸,Y曲线代表醋酸, B、若b点时 , 则b点消耗了8.60mL的NaOH溶液 C、对于而言,滴定过程中始终有 D、若a点 , 则a点有16. 常温下,向0.1mol/L HA溶液中逐渐加入NaOH固体,恢复至原温度后溶液中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HA的Ka=l.0×104.65 B、A点溶液中:c(A-)+c(H+)+c(HA)-c(OH-)>0.1mol/L C、B点溶液中:c(Na+)+c(H+)<c(OH-)+c(HA) D、C点溶液中:c(A-)>c(Na+)>c(OH-)>c(H+)17. 室温下,向亚硫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各含硫微粒分布系数(平衡时某微粒的物质的量占各微粒物质的量之和的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II表示HSO的分布系数随pH的变化 B、Ka2(H2SO3)的数量级为10−8 C、pH=7时,c(Na+)<3c(SO) D、NaHSO3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7 mol·L−118. 25℃,分别取一元酸HA、HB、HC,向其中逐滴滴入溶液,并测出溶液pH随V(NaOH)/mL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完全后,若继续分别滴入NaOH溶液,溶液的pH主要取决于过量NaOH浓度 B、反应完全后,各混合液的pH均大于7 C、中和滴定实验中,HA被同浓度NaOH溶液滴定时误差最小 D、反应完全后,将三种溶液混合均匀:c(HA)+c(HB)+c(HC)+c(H+)+0.05=c(OH-)+c(Na+)19. 已知: ,25℃时, 的 , 。用 溶液滴定 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曲线上的数字为p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所得溶液中: B、c点所得溶液中: C、当溶液的pH为7时,此时加入NaOH溶液体积为30mL D、随着NaOH溶液滴入,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增大20. 常温下,用0.10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0 mol·L-1CH3COOH溶液和HCN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点①所示溶液中,CN-的水解程度大于HCN的电离程度 B、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c(CN-)>c(CH3COO-) C、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c(H+)=c(OH-) D、点④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c(OH-)>c(H+)21. 25℃时,Ka(CH3COOH)=1.7×10-5 , 该温度下,用0.1mol/L的醋酸溶液滴定10.00mL0.1mol/L的MOH溶液,滴定过程中加入醋酸溶液的体积(V)与溶液中lg 的关系如图所示,当V=0时,lg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OH是一元弱碱 B、a点:V(CH3COOH)=10.00mL C、b点:c(CH3COOH)>c(M+)>c(H+)>c(OH-) D、25℃时,CH3COO-的水解平衡常数约为5.9×10-1022. 水合乙二胺 是一种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 相似,其 .常温下,用 盐酸滴定 乙二胺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二胺在水溶液中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 B、滴定时选用酚酞作指示剂产生的误差最小 C、滴入 盐酸时,溶液呈碱性 D、滴入 盐酸时,加水稀释,溶液中 减小二、多选题
-
23. 为完成下列各组实验,所选玻璃仪器和试剂均准确、完整的是(不考虑存放试剂的容器)( )
实验目的
玻璃仪器
试剂
A
配制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
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量筒、玻璃棒
蒸馏水、NaCl固体
B
制备Fe(OH)3胶体
烧杯、酒精灯、胶头滴管
蒸馏水、饱和FeCl3溶液
C
测定NaOH溶液浓度
烧杯、锥形瓶、胶头滴管、酸式滴定管
待测NaOH溶液、已知浓度的盐酸、甲基橙试剂
D
制备乙酸乙酯
试管、量筒、导管、酒精灯
冰醋酸、无水乙醇、饱和Na2CO3溶液
A、A B、B C、C D、D三、非选择题
-
24. 铁黄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由生产钛白粉废渣制备铁黄的过程如下。
资料:
i.钛白粉废渣成分:主要为FeSO4·H2O,含少量TiOSO4和不溶物
ii.TiOSO4+(x+1)H2O⇌TiO2·xH2O↓+H2SO4
iii.0.1 mol/L Fe2+生成Fe(OH)2 , 开始沉淀时pH=6.3,完全沉淀时pH=8.3;
0.1 mol/L Fe3+生成FeOOH,开始沉淀时pH=1.5,完全沉淀时pH=2.8
(1)、纯化①加入过量铁粉的目的是。
②充分反应后,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是。
(2)、制备晶种为制备高品质铁黄产品,需先制备少量铁黄晶种。过程及现象是:向一定浓度FeSO4溶液中加入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并很快变成灰绿色。滴加氨水至pH为6.0时开始通空气并记录pH变化(如图)。
①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产生白色沉淀后的pH低于资料iii中的6.3。原因是:沉淀生成后c(Fe2+)0.1mol/L(填“>”“=”或“<”)。
③0-t1时段,pH几乎不变;t1-t2时段,pH明显降低。结合方程式解释原因:。
④pH≈4时制得铁黄晶种。若继续通入空气,t3后pH几乎不变,此时溶液中c(Fe2+)仍降低,但c(Fe3+)增加,且(Fe2+)降低量大于c(Fe3+)增加量。结合总方程式说明原因:。
(3)、产品纯度测定铁黄纯度可以通过产品的耗酸量确定。
wg铁黄 溶液b 溶液c 滴定
资料:Fe3++3 =Fe(C2O4) ,Fe(C2O4) 不与稀碱液反应
Na2C2O4过量,会使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25. 三氯化硼()用于制备光导纤维和有机硼化物等,制备原理:。某小组据此设计实验制备并测定其纯度,装置如图:已知的熔点为-107.3℃,沸点为12.5℃,极易水解产生[或]和HCl。
(1)、实验(一):制备。水浴R选择(填“热水浴”或“冰水浴”),装碱石灰的仪器是(填名称)。
(2)、F装置的作用是。(3)、已知:A装置中还原产物为 , 其离子方程式为。(4)、实验(二):探究的性质。据文献资料显示,在乙醇中剧烈反应生成硼酸酯和“白雾”,与在水中发生水解相似。
写出三氯化硼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实验(三):测定产品的纯度。①准确称取wg产品,置于蒸馏水中,完全水解,并配成250mL溶液。
②准确量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
③向其中加入液至沉淀完全,然后加入3mL硝基苯(常温常压下,密度为),振荡。
④向锥形瓶中滴加3滴溶液,然后逐滴加入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溶液,消耗KSCN溶液的体积为mL。已知:。
步骤③加入硝基苯的目的是;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
(6)、该产品中的质量分数为%;如果其他操作都正确,仅滴定管没有用KSCN溶液润洗,测得产品中的质量分数(“偏高”、“偏低”或“无影响”)。26. 过碳酸钠(2Na2CO3•3H2O2)俗称固体双氧水,易溶于水,可以替代过氧化钙作为水产养殖业的产氧剂,放氧速率高于过氧化钙,并可给在贮运过程中的鱼、虾等生物供氧保鲜。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生产过碳酸钠,装置如图所示。(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仪器B的侧面导管的作用是。(2)、按图连接好装置后,在三颈瓶中加入Na2CO3固体,再由B向三颈瓶中加入H2O2充分反应。反应时,反应温度不能太高,原因是;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NaCl固体,搅拌、静置、过滤、洗涤、烘干。得到过碳酸钠晶体。加入NaCl固体的作用是。(3)、过碳酸钠为鱼、虾等生物供氧时,其有效成分是过氧化氢(不稳定,易分解),将过氧化氢制成过碳酸钠的优点是。(4)、实验制得的过碳酸钠活性氧测定。取6g上述实验制得的过碳酸钠样品溶于水中,滴入稀硫酸酸化,再加入足量的KI溶液,并加入少量淀粉,待充分反应后,置于250mL容量瓶中定容;从容量瓶中收出25mL于锥形瓶中,用0.5000mol·L-1 Na2S2O3潮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21.00mL。(已知:2Na2S2O3+I2=Na2S4O6+2NaI)
已知:过碳酸钠产品质量的优劣可用活性氧的质量分数[w(活性氧)]表示,当w(活性氧)≥13%时为优等品。其计算方法如下:w(活性氧)=×100%。
①加入KI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③该实验制得的过碳酸钠的w(活性氧)= , 则该过碳酸钠(填“是”或“不是”)优等品。
27. 对废催化剂进行回收可有效利用金属资源,某含银废催化剂主要含Ag、α-Al2O3(α-Al2O3为载体,不溶于硝酸)及少量MgO、SiO2、K2O、Fe2O3等,一种回收制备高纯银粉工艺的部分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银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废渣的主要成分是 , 酸浸时,硝酸加入量及反应温度对银浸取率的影响如图,根据图中数据分析,该工艺宜选用硝酸的加入量和温度是。(2)、“还原”中有无毒气体生成,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 , “溶解”得到的溶解液里Ag元素以[Ag(NH3)2]+存在,若用H2O2代替N2H4•H2O完成还原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粗银中银的质量分数w的测定:取mg粗银样品用硝酸溶解,以铁铵矾[NH4Fe(SO4)2•12H2O]为指示剂,用cmol/L的KSCN标准溶液滴定,消耗标准溶液VmL。已知:①AgSCN是白色沉淀,;②浓硝酸可氧化AgSCN。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w=%,若测得w>100%,可能的原因是。28. 以废镍渣(主要含Ni,还含少量的Zn、Fe、Ca等)制备NiSO4·7H2O的流程如图(已知:硫酸溶液质量分数大于49%时,镍发生钝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酸浸”中硫酸溶液质量分数不宜高于49%,主要原因是。(2)、“一系列操作”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低温干燥,采用“低温干燥”的原因是。(3)、“除铁”的离子方程式为。(4)、已知:常温下,Ksp(CaF2)=1.5×10-10。在“除钙”中,溶液中c(F-)=0.01mol·L-1'时,c(Ca2+)=mol·L-1。(5)、测定NiSO4·7H2O产品纯度:取wgNiSO4·7H2O产品于溶水配制成250mL溶液,量取配制的溶液25.00mL于维形瓶中,用cmol·L-1EDTA(用Na4Y表示)溶液滴定:Ni2++Y4-=NiY2- , 固定至终点时,消耗滴定液VmL。假设杂质不与EDTA反应,该产品的纯度为(用含c、w、V的代数式表示)。29. 以下是制备FeC2O4·2H2O的流程:(1)、实验I:制备(NH4)2Fe(SO4)2·6H2OB中盛有一定量的(NH4)2SO4溶液,A中分液漏斗中的药品是。
(2)、实验开始时先将止水夹a(填“打开”或“关闭”)。(3)、简述B中生成(NH4)2Fe(SO4)2的操作过程。(4)、 实验II:制备FeC2O4·2H2O已知:25℃时,当pH>4,Fe2+易被氧化。
步骤①生成FeC2O4·2H2O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步加入H2C2O4而不是Na2C2O4溶液的原因是。
(5)、实验III:测定产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产品中可能含有Fe2(C2O4)3、H2C2O4·2H2O杂质,为测定铁元素的含量,称取m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稀H2SO4溶解,水浴加热至75℃,再加入过量KMnO4溶液,充分反应后,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还原剂将Fe3+完全还原为Fe2+ , 再加入稀H2SO4酸化,在75℃继续用c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粉红色且30s内不褪色,消耗KMnO4溶液VmL。
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若第一次滴入KMnO4溶液不足,则产品中铁元素含量(填“偏高”或“偏低”)。
30. 氧钒()碱式碳酸铵晶体是制备多种含钒产品和催化剂的基础原料和前驱体。已知:①氧钒()碱式碳酸铵晶体呈紫红色,难溶于水和乙醇
②有较强还原性,易被氧化
实验室以为原料制备该晶体的流程如图:
ⅰ.向中加入足量盐酸酸化的溶液,微沸数分钟。
ⅱ.将净化的溶液缓慢加入到足量溶液,有气泡产生,析出紫红色晶体。
ⅲ.待反应结束后,在有保护气的环境中,将混合液静置一段时间,抽滤,所得晶体用饱和溶液洗涤3次,再用无水乙醇洗涤2次,得到粗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钒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2)、步骤ⅰ中生成的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步骤ⅱ可在如图装置中进行:①导管a的作用为。
②实验时先关闭 , 打开 , 当(填实验现象)时,再关闭 , 打开。
③装置B中的试剂为。
(4)、步骤ⅲ中用饱和溶液洗涤晶体,检验晶体已洗涤干净的操作是。(5)、称取粗产品,用溶液氧化,再除去多余的(方法略),滴入几滴铁氰化钾溶液,最后用0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设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滴定反应为:)①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②产品中钒的质量分数为%(用含有m、M的式子表示)。
31. 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常见的分析试剂,临床上用于氰化物解毒。实验室制备Na2S2O3溶液的装置如图(部分装置省略,C中Na2SO3过量):完成下列填空:
(1)、Na2S2O3解毒氰化物原理:S2O+CN-→SCN-+SO。为检验该转化生成了SCN- , 取反应后的少量溶液,先加入足量的盐酸,再加入 , 观察到的现象是。(2)、装置A制取SO2的反应,体现了70%浓硫酸的性,装置B的作用是。(3)、装置C中的反应分两步。第二步反应为S+Na2SO3→Na2S2O3 , 写出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当观察到装置C中溶液 , 说明反应已完全。(4)、样品中Na2S2O3·5H2O(M=248g·mol-1)的含量可用K2Cr2O7标准溶液测定(杂质不参与反应),步骤如下:①取0.0100mol·L-1的K2Cr2O7溶液20.00mL,用硫酸酸化后,加入过量KI;
②用0.400g样品配制的溶液滴定步骤①所得溶液至淡黄绿色,再加入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终点时,恰好将样品溶液消耗完全。
步骤①、②中发生的反应分别为:Cr2O+6I-+14H+→2Cr3++3I2+7H2O,I2+2S2O→2I-+S4O。
判断步骤②的滴定终点。
(5)、样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为;若样品中含Na2SO3杂质,则所测Na2S2O3·5H2O的含量 (选填“偏高”或“偏低”)。32.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肼是一种良好的火箭燃料,分子式N2H4 , 为无色油状液体,与水按任意比例互溶形成稳定的水合肼N2H4·H2O,沸点118℃,有强还原性。实验室先制备次氯酸钠,再与尿素[CO(NH2)2]反应制备水合肼,进一步脱水制得肼,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装置省略)。已知:CO(NH2)2+2NaOH+NaClO=Na2CO3+N2H4·H2O+NaCl。(1)、装置C中制备NaClO的离子方程式为 , 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易产生副产物NaClO3 , 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是(写一条即可)。反应完后关闭K1 , 装置B的作用是储存多余的Cl2 , 可用的试剂是(2)、将装置C中制备的溶液转移到装置D的(填仪器名称)中,并缓缓滴入,原因是。(3)、装置D蒸馏获得水合肼粗品后,剩余溶液再进一步处理还可获得副产品NaCl和Na2CO3·10H2O,获得NaCl粗品的操作是。(NaCl和Na2C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4)、称取5.0g水合肼样品,加水配成500mL溶液,从中取出1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几滴淀粉溶液,用0.200mol/L的I2溶液进行滴定,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测得消耗I2溶液的体积为17.50mL,则样品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百分数为(保留3位有效数字)。(已知:N2H4·H2O+2I2=N2↑+4HI+H2O)(5)、脱水制得的液态肼,在加热条件下可与新制的Cu(OH)2制备纳米级Cu2O,并产生无污染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3. 铬铁矿主要成分为铬尖晶石(FeCr2O4),以铬铁矿为原料可制备Cr2(SO4)3溶液。铬铁矿的尖晶石结构在通常条件下难以被破坏,其中的二价铁被氧化后,会促进尖晶石结构分解,有利于其参与化学反应。(1)、铬铁矿中的基态二价铁被氧化过程中,失去的电子所处的能级为。(2)、120℃时,向铬铁矿矿粉中加入50%的H2SO4 , 不断搅拌,铬铁矿溶解速率很慢。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rO3 , 矿粉溶解速率明显加快,得到含较多Cr3+和Fe3+的溶液。写出加入CrO3后促进尖晶石溶解的离子方程式:。(3)、其它条件不变,测得不同温度下Cr3+的浸出率随酸浸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实际酸浸过程中选择120℃的原因是。(4)、已知:室温下Ksp[Cr(OH)3]=8×10-31 , Ksp[Fe(OH)3]=3×10-39 , 可通过调节溶液的pH,除去酸浸后混合液中的Fe3+。实验测得除铁率和铬损失率随混合液pH的变化如图2所示。pH=3时铬损失率高达38%的原因是。(5)、在酸浸后的混合液中加入有机萃取剂,萃取后,Fe2(SO4)3进入有机层,Cr2(SO4)3进入水层。取10.00mL水层溶液于锥形瓶中,先加入氢氧化钠调节溶液至碱性,再加入足量过氧化氢溶液。充分反应后,加热煮沸除去过量过氧化氢。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硫酸和磷酸的混合酸酸化,此时溶液中Cr全部为+6价。在酸化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KI溶液,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3000mol·L-1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 =S4O +2I- , 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19.80mL,计算萃取所得水层溶液中Cr3+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34. 碘水中存在可逆反应:I2(aq)+I-(aq) I (aq),为测定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进行如下实验。实验i 测定平衡体系中I2和I 总浓度
实验ii 测定饱和碘水中I2浓度
已知: 。
(1)、碘量瓶是带磨口塞和水封槽的锥形瓶,盖上塞子后可以水封瓶口,常用于碘量分析本实验采用碘量瓶的目的是。(2)、滴定过程应使用滴定管。(3)、滴定过程,当溶液变为浅黄色时再加入淀粉溶液,滴定终点现象为。(4)、实验i和实验ii中I2浓度近似相等,则实验i剩余碘固体的质量实验ii(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实验测得平衡体系中c(I )=mol·L-1 , 平衡常数K=(列表达式即可)(6)、下列关于实验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A、实验i的碘量瓶在使用前未烘干会影响实验结果 B、实验i应精准控制加入 溶液的体积 C、实验ii吸取上层清液时,不慎吸入碘固体,则测得的K偏大 D、实验ii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则测得的K偏大(7)、另外设计实验方案测定平衡常数K:取10.00 碘量瓶②中上层清液,加入10 萃取 并分液。用0.0050 溶液分别滴定水层和有机层、消耗 溶液的体积为 和 。试分析该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35. 亚硝酰硫酸(NOSO4H)是一种浅黄色液体,遇水易分解,溶于浓硫酸,主要用于染料、医药领域的重氮化反应。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制备少量NOSO4H,并测定产品中杂质硝酸的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装Na2SO3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 装置D最好选用(填序号)。(2)、装置C中浓HNO3与SO2在浓H2SO4作用下反应制得NOSO4H。①装置C中温度过高产率降低的原因是。
②开始通SO2时,反应缓慢,待生成少量NOSO4H后,温度变化不大,但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其原因是。
(3)、测定亚硝酰硫酸产品中杂质硝酸的含量。称取1.400g产品放入250mL锥形瓶中,加80mL浓硫酸,用 标准溶液滴定,消耗标准溶液20.00mL。
已知: 可与NO生成粉红色的FeSO4·NO。
①锥形瓶中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
②判断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③亚硝酰硫酸中硝酸的含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