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3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
1. 下图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会代表的名额分布图,该图表明了参会代表( )A、界别单一 B、年龄受限 C、来源广泛 D、遍布全国2. 毛主席曾说:“胜利来之不易,我们用了28年办了一件大事,把三座大山搬掉了,也就是头上的问题解决了,看来下一步要解决脚下的问题了。”“头上的问题解决了”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取得抗美援朝胜利 C、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D、和平解放西藏地区3. 1954年,记者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这样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放下钳子,放下犁耙,放下镐头,放下笔杆、圆规……”。这说明了( )A、人民进行政治协商 B、人民实现当家作主 C、人民群众同心同德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4. 下表是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相关数据,该数据变化主要由于( )
阶层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开展 C、包产到户的实施 D、土地革命燥发5.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被誉为“中国名片”,其演化契合着国家和民族兴盛的一些环节。以下两幅人民币图案信息反映了当时我国(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实行民族团结政策 C、迅速实现工业化 D、提倡科教兴国战略6. 下表为1952年与1956年我国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统计表,其中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年份
选项
1952年
1956年
A
49.7%
59.1%
B
21.3%
92.9%
C
49.7%
21.3%
D
21.3%
49.7%
A、A B、B C、C D、D7. 同仁堂是我国中药名牌老店。下表统计了公私合营前后同仁堂的生产情况,这表明公私合营( )年份
产值(万元)
秘制丸药(万元)
水泛丸(万斤)
虎骨酒(万斤)
1948年
16
140
0.4
3
1959年
1251.9
6842.2
31.38
30.5
A、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B、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C、推动手工业生产合作 D、完善国家工业体系8. 下表是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部分高校的设置情况( )类别
数量
占比(%)
工业院校
38
21%
师范院校
31
17%
农林院校
29
16%
医药院校
29
16%
由此可知,这一举措意在
A、形成完整教育体系 B、助推科研队伍建设 C、均衡高等教育类别 D、适应国家发展战略9. 1961年,毛泽东说:“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能那么急,十分急搞不成,要波浪式前进,明后年搞几年慢吞吞,搞扎实一些,然后再上去,指标不要那么高,把质量搞上去,不要务虚名而受实祸。”这一指示( )A、促使经济快速发展 B、促进建设超额完成 C、推动国民经济调整 D、导致建设曲折发展10. 下图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一个村子里的村民一起吃大食堂的照片。墙上的标语为“吃饭不花钱,努力搞生产”。该照片可以印证的历史是( )A、农民互助合作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共产主义运动11. 以下是1976年与1966年相比各种生产资料年产量增长率统计表,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项目
钢
原煤
原油
发电量
棉布
粮食
增长率
33.5%
91.7%
499%
146%
20.9%
33.8%
A、生产资料仍有增长 B、重点扶持军工企业 C、发展不受动乱影响 D、工业发展比例失调12. 有学者写道:“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的民族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它”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3. 下图展现了1978~2012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数据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反映了( )
不足全部人口的10%6(据2010年新的农村扶贫标准)A、对外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 B、城市化发展使农村人口减少 C、农村人口已全面脱贫致富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14. 下图分别为1974年和1984年的新春对联,导致对联内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紧抓革命使得农民勤劳致富 B、土地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推广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农民群众文化水平普遍提高15. 1979年,广东农民陈志雄承包了生产队的鱼塘,获利后他雇工扩大经营规模,此做法因违背上级文件而引发众多争议。后来《南方日报》发文肯定这位生产能手。上述现象反映了( )A、改革初期政策摇摆不定 B、全面探索中的曲折发展 C、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性 D、改革实践推动思想解放16. 1979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成立。外研社发展至今,出版图书中除英、法、日等大语种外,还有越南、老挝等小语种,更有一些“世人罕闻”的非洲部族语,如僧加罗语、斯瓦希里语和豪萨语等。外研社的发展说明了( )A、我国外语研究领先世界 B、文化发展顺应社会需求 C、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D、人才建设满足发展需要17. 1988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修订宪法,增加了“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的规定。这有利于( )A、乡镇企业的兴起 B、对外开放的深化 C、市场活力的释放 D、户籍管理的放松18. 习近平在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中指出:中国梦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就是强军梦,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强国梦就难以真正实现。这一论述强调军队建设是( )A、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 B、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C、扩展战略空间的需要 D、抵御外国侵略的需要19. 下图是某学习小组制作的历史时空轴。该小组的学习主题是中国( )A、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B、国际影响持续扩大 C、科技创造力度加大 D、理论创新不断推进20. 1981年1月8日,《市场报》刊登了一则关于数学老师丁乃钧的征婚广告(如图),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公开征婚启事,在当时全国引起巨大反响。这反映了( )A、改革推动社会风气变化 B、改革深入发展成效显著 C、报刊成为征婚主要手段 D、经济发展影响精神追求21.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在外交领域出现了以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为主要对象的第二次建交高潮,一直持续到60年代中期。这一现象出现源于( )A、巴黎和会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2. 1978年以前,广告人物形象以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为主。而在1979年3月,我国播出第一条外商电视广告——瑞士雷达表。这一变化折射了( )A、广告发展与社会变迁 B、商业广告形式的变迁 C、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人民太追求物质享受23. 为发展中日关系,周恩来提出“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方针,主张与对新中国友好的日本人士合作,打开了中日民间接触的途径。后来,周恩来在回顾中日恢复邦交的历程时说:“两国人民把事情都做了,两国首相就剩下签字和喝香槟了。”材料旨在说明( )A、新中国外交的灵活性 B、民间交流主导国家外交事业 C、中日建交的漫长历程 D、国际环境利于中日关系发展24. 2022年,我国领导人先后出席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G20峰会、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政府承诺将继续支持联合国事务,承诺组建常备的维和警队。这说明我国( )A、致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重视打造新型国家关系 C、践行着不结盟外交政策 D、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25. 大熊猫是中国国宝,曾被作为高规格的国礼赠送给外国(见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
1957年
1965年
1972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8年
1980年
接受国
苏联
朝鲜
美国
日本
法国
美国
西班牙
联邦德国
A、中国与亚非拉国家尚未建交 B、外交重心已转向西方 C、反映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D、美日先后与中国建交26. 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国外纷纷发表评论指出,这“体现了中国一直在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进行宇宙开发”“表明中国的科学技术和工业进步达到了新高度”。这说明该卫星发射成功( )A、促进中国经济迅速恢复 B、有利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C、体现中国科技领先世界 D、冲击二战后的国际新秩序27. 1979年深圳市常住人口约31.41万人,1988年约120.14万人,2012年约1054.74万人。这一变化( )A、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 B、源于人口出生率提高 C、适应外向型经济需要 D、加速社会老龄化进程28. 下面两幅图是中国不同时代支付方式,支付方式产生变化主要得益于( )A、实行改革开放 B、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C、科技改变生活 D、义务教育的普及29. 我国火星探测任务采用的探测器及巡视器命名为“天问”和“祝融”,探月工程的着陆器和巡视器命名为“嫦娥”和“玉兔”,这些命名都是取自于我国古典和神话之中。这些大国重器的命名( )A、反映中国科学技术发达 B、凸显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C、均受到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影响 D、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30. “中国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这就是摒弃丛林法则、不搞强权独裁、超越零和博弈,开辟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也是改变世界的伟大创造。”这种“新的可能”是指(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秉承全球治理观. C、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 D、走和平发展道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4分,第32小题12分,第33小题14分,共40分。)
-
31.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中国人民培育的伟大民族精神,彪炳史册,光照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他们说,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为了祖国人民的和平,我们不能后退一步!……这种血性令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他们中涌现出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有毅然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用胸膛堵住枪眼为战友冲锋开道的黄继光,有烈火烧身岿然不动直至壮烈牺牲的邱少云,有跃入冰河以生命换得朝鲜少年安然无恙的罗盛教……他们用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被祖国人民称为“最可爱的人”。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2021年版)
材料二:建国后各行各业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
焦裕禄
邓稼先
屠呦呦
材料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大力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新时期,均根据不同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不断推动民族精神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进步与升华,培育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精神、社会主义建设创业精神和新时期改革创新精神为代表的新民族精神。
——摘编自俞祖华《民族精神提振与中华民族复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抗美援朝体现出的志愿军英雄们的精神。(2)、材料二是建国后各行各业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请任选其中一位,介绍他/她的事迹(要素:时代、贡献)并分析他/她身上折射出的伟大精神。(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民族精神”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与改革开放新时期为促进祖国统一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做了哪些重要努力?32. 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领导人民百年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49年以来中国大事记(部分)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3年
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6年
基本完成三大改造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80年
决定在广东、福建设置经济特区
1984年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2年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021年
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1)、根据材料,指出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事件。(2)、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参考示例(不得照抄示例),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示例:
事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观点: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推动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
论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思想,提出了更深层次的社会主义建设要求。
结论: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十八大,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都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33.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它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左图是1949年10月1日的《人民日报》。翻开这张泛黄的老报纸,当年的历史盛况和恢宏场景仿佛重现于眼前。它承载着一个泱泱大国的新起点,被誉为“新中国开国第一档案”。是新中国超级“红色国宝”、国家一级文物。
——选自《知识图谱》
材料二:《人民日报》刊登的部分重大事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它承载着一个泱泱大国的新起点”的理由。(2)、根据材料二,概括《人民日报》表达的共同主题。并结合所学分析我国取得这些成就的历史背景。(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人民日报》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