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知识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1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30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纯净物状态下的标准电极电势,可用来比较对应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现有5组标准电极电势数据如表所示:
氧化还原电对(氧化型/还原型)
电极反应式
标准电极电势
0.77
0.54
1.36
1.07
0.151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氧化性: B、往淀粉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不变蓝 C、往含有的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变红色 D、溶液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 下列过程体现所用物质的氧化性的是A、用溶液腐蚀铜板 B、用的水溶液吸收 C、用锌块防止钢铁船体腐蚀 D、用铁粉防止溶液变质3.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或解释均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取5mL0.1mol/LFeCl3溶液,滴加5~6滴0.1mol/LKI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红
FeCl3和KI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B
将足量SO2通入Na2CO3溶液中逸出的气体通入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酸性KMnO4溶液颜色变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Ka1(H2SO3)>Ka1(H2CO3)
C
将脱脂棉放入试管中,加入浓硫酸后搅成糊状,微热得到亮棕色溶液,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说明水解产物含有葡萄糖
D
将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
溶液变黄色
氧化性:H2O2>Fe3+
A、A B、B C、C D、D4. 实验室利用制取高锰酸钠的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Ⅰ:;
Ⅱ:;
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Ⅰ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为5∶1 B、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 C、可与盐酸发生反应: D、制得28.4g高锰酸钠时,理论上消耗氯酸钠的物质的量为mol5.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铁 B、明矾溶液显酸性,可以用于清洗铜镜表面的铜锈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D、NaNO3具有氧化性,可用于使铁器表面产生Fe3O46. 为探究KSCN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四个实验:①向1mL0.15mol·L-1的KSCN溶液中加入1mL0.15mol·L-1FeSO4溶液,无明显现象。
②向①中所得溶液再滴加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③向1mL 0.15mol·L-1的KSCN溶液中加入1mL 0.05mol·L-1Fe2(SO4)3溶液,溶液变红。
④向③中所得溶液再滴加0.5mL 0.5mol·L-1FeSO4溶液,溶液颜色明显变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①和③可得出溶液颜色变红的原因为Fe3+与SCN-生成红色物质 B、由②和③的现象可说明还原性:Fe2+>SCN- C、④中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可能是Fe2+也可以与SCN-络合 D、将③中所得溶液分为两等份,分别加入0.5mLH2O、0.5mL 0.5mol·L-1FeSO4溶液,对比二者颜色变化即可确定④中颜色变浅的原因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所选试剂(或操作)和实验装置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选用试剂(或操作)
实验装置
A
验证Fe2+和Br-的还原性强弱
取适量FeBr2溶液,通入少量Cl2(不能与任何微粒完全反应),一段时间后,将溶液放入CCl4中摇匀、静置
甲
B
制备氢氧化亚铁
取新制FeSO4溶液,滴加NaOH溶液
乙
C
除去CO2中少量的SO2、H2O(g)
试剂a为饱和碳酸钠溶液
丙
D
制备AlCl3固体
蒸发AlCl3饱和溶液
丁
A、A B、B C、C D、D8. 由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中滴加酸性溶液
紫红色退去
中含碳碳双键
B
加热某盐与的混合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盐为铵盐
C
将用硫酸酸化的溶液滴入溶液中
溶液变黄色
氧化性:(酸性条件)
D
向一定浓度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气体
产生黑色沉淀
的酸性比强
A、A B、B C、C D、D9. 一种提纯白磷样品(含惰性杂质)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慎将白磷沾到皮肤上,可用稀溶液冲洗 B、过程I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6 C、过程II中,除生成外,还可能生成、 D、过程III的化学方程式为10. 下列山实验操作、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氢氟酸与SiO2反应而盐酸不能与SiO2反应,说明HF的酸性强于HCl B、向NaBr溶液中滴入适氯水和CCl4振荡、静止,下层液体呈橙红色,说明Cl2氧化性强于Br2 C、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10分钟后,加入银氨溶液,无银镜出现,说明蔗糖未水解 D、将NaClO溶液和NaHSO3溶液混合后滴加3~5滴品红溶液,红色褪去,说明NaClO过量11. 下列说法涉及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是( )A、用葡萄糖制镜 B、用硫酸铝净水 C、用小苏打作食品膨松剂 D、用氟化物添加在牙膏中预防龋齿12. 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O的非金属性比S大,可推断 比 稳定 B、电子云重叠程度 比 的大,可推断 比 稳定 C、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 小,可推断 的沸点比 的低 D、 具有氧化性,可推断过硫化氢( )也具有氧化性13. 向NaBr、NaI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剩余固体的组成可能是:( )A、NaCl、NaBr、NaI B、NaCl、NaBr、I2 C、NaCl、NaI D、NaCl、NaI、Br214. 误服白磷(),应立即用2%硫酸铜溶液洗胃,其反应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磷()只发生了氧化反应 B、是还原产物 C、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能氧化15. 关于反应(浓)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的氧化性强于 B、是氧化产物 C、若生成氯气,则转移电子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关于反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 B、是还原剂,只表现还原性 C、反应生成18g水时,转移1.2mol电子 D、还原性:17. 在酸性条件下,黄铁矿( FeS2)催化氧化的反应方程式为2FeS2+7O2+2H2O=2Fe2++4SO42-+4H+ , 实现该反应的物质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反应I的离子方程式为4Fe(NO)2++O2+4H+= 4Fe3++4NO+2H2O B、反应Ⅱ的氧化剂是Fe3+ C、反应Ⅲ是氧化还原反应 D、黄铁矿催化氧化中NO作催化剂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涤纶是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 B、中学实验室中未用完的钠、钾等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 C、在FeBr2溶液中通入Cl2后,溶液变为黄色,不能证明Cl2氧化性大于Br2 D、将热的饱和溶液置于冰水中快速冷却,可得到颗粒较大的晶体19. 2021年5月29日,顺德企业研发的世界首台航天微波炉随着“天舟二号”进入太空。其中芯片全为中国制造,制作芯片的刻蚀液为硝酸与氢氟酸的混合液,工艺涉及的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还原产物只有 B、标况下,生成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C、氧化性: D、制作芯片的单质硅具有半导体性能20. 根据溶液中发生的两个反应:① ;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B、酸性条件下,氧化性: C、实验室将高锰酸钾酸化时,常用硫酸酸化而不用盐酸酸化 D、反应②中每生成 的气体,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1. 关于反应4O2F2+H2S=SF6+2HF+4O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F2在该反应中同时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B、O2是氧化产物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D、若2.24LH2S被反应,则转移电子为0.8mol22. 科研人员提出了雾霾微粒中硫酸盐生成的三个阶段的转化机理,其主要过程示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Ⅱ、Ⅲ阶段总的化学方程式为: B、该过程中NO2为催化剂 C、第Ⅰ阶段每1 mol氧化剂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NA D、还原性SO >HNO223. 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乙醇钠的水溶液呈强碱性
结合 的能力强
B
将某溶液滴在 淀粉试纸上,试纸变蓝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
向 和 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硝酸酸化的 溶液,溶液变红
氧化性:
D
向盛有 一定浓度的 溶液的试管中,滴入5滴 的 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发生了水解
A、A B、B C、C D、D24. 火法炼铜中涉及反应:2CuFeS2+O2 Cu2S+2FeS+SO2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uFeS2只作还原剂 B、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消耗1 mol 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 mol D、每生成1 mol Cu2S同时产生22.4 LSO225. 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应用前景十分看好。一种制备 的原理是: ,有关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 中 的化合价为 B、 的氧化性强于 C、保存 溶液时需加入少量铁粉 D、每生成 需要转移 电子26. 下列各组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 和 的混合溶液中滴入酸化的 溶液,混合溶液变红
氧化性:
B
向盛某盐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试管口处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盐中含有
C
将稀盐酸滴入 溶液中,溶液中出现凝胶
非金属性:
D
将红热的炭放入浓硫酸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碳被氧化成
A、A B、B C、C D、D27. 因具有杀菌能力强,对人体、动物没有危害以及对环境不造成二次污染等特点,备受人们的青睐。下图是一种制 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只有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 B、该反应中, 作氧化剂 C、该条件下,氧化性: D、制取 ,有 失去电子二、多选题
-
28.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测定与混合物中碳酸钠质量分数
将固体溶于水配制成溶液,分别以酚酞和甲基橙为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滴定
B
比较HClO与的酸性
用pH计测量相同浓度NaClO溶液和溶液的pH
C
提纯混有杂质的NaCl固体
将固体溶于水,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D
比较、、的氧化性
向KBr、KI混合溶液中依次加入少量氯水和 , 振荡,静置
A、A B、B C、C D、D29. 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均符合题意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 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生成两种沉淀
的氧化性强于S
B
向浓度均为 的 和 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 溶液
先出现浅蓝色沉淀
的溶度积比 的小
C
向 溶液中滴入几滴 的 溶液
有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 溶液颜色加深
能催化 分解,且该分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D
铜粉加入稀硫酸中,加热;再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
加热时无明显现象,加入硝酸钾后溶液变蓝
硝酸钾起催化作用
A、A B、B C、C D、D30. 铋(B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VA族,其价态为+3时较稳定,铋酸钠(NaBiO3)溶液呈无色。现取一定量的硫酸锰MnSO4溶液,向其中依次滴加下列溶液,对应现象如表所示:加入溶液
①适量铋酸钠溶液
②过量双氧水
③适量KI-淀粉溶液
实验现象
溶液呈紫红色
溶液紫红色消失,产生气泡
溶液缓慢变成蓝色
在上述实验条件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氧化性强弱顺序为:BiO3-> MnO4- > H2O2 > I2 B、H2O2被高锰酸根离子还原成O2 C、H2O2具有氧化性,把KI氧化成I2 D、KI-淀粉溶液中滴加铋酸钠溶液,溶液不一定变蓝色三、非选择题
-
31. Fe、Co、Ni是三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Fe、Co、N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基态F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2)、CoO的面心立方晶胞如图所示。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 则CoO晶体的密度为g﹒cm-3:三种元素二价氧化物的晶胞类型相同,其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3)、Fe、Co、Ni能与Cl2反应,其中Co和为Ni均生产二氯化物,由此推断FeCl3、CoCl3和Cl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Co(OH)3与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生成,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95℃时,将Ni片浸在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中,经4小时腐蚀后的质量损失情况如图所示,当 大于63%时,Ni被腐蚀的速率逐渐降低的可能原因为。由于Ni与H2SO4反应很慢,而与稀硝酸反应很快,工业上选用H2SO4和HNO3的混酸与Ni反应制备NiSO4。为了提高产物的纯度,在硫酸中添加HNO3的方式为(填“一次过量”或“少量多次”),此法制备NiSO4的化学方程式为。32. 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KClO3和NaClO,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MnO2粉末的仪器名称是 , a中的试剂为。(2)、b中采用的加热方式是 , c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采用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3)、d的作用是 , 可选用试剂(填标号)。A.Na2S B.NaCl C.Ca(OH)2 D.H2SO4
(4)、反应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经冷却结晶, , , 干燥,得到KClO3晶体。(5)、取少量KClO3和NaClO溶液分别置于1号和2号试管中,滴加中性KI溶液。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色。可知该条件下KClO3的氧化能力NaClO(填“大于”或“小于")。33. 某小组用MnO2与浓盐酸混合共热制备氯气。(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为净化与收集Cl2 , 选用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进行实验,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3)、当Cl2不再生成时,反应容器中仍存在MnO2和盐酸,该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①实验任务 探究反应后的容器中仍存在MnO2和盐酸,却不再产生Cl2的原因。
②查阅资料 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变化的一般规律是:还原反应中,增大反应物浓度或降低生成物浓度,氧化剂的氧化性增强;氧化反应中,增大反应物浓度或降低生成物浓度,还原剂的还原性增强。
③提出猜想 猜想a:在此反应中,随H+浓度降低,氧化剂(填氧化剂化学式)氧化性减弱。
猜想b:在此反应中,减弱。
猜想c:在此反应中,随Mn2+浓度升高,氧化剂氧化性减弱。
④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向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中加入试剂,观察并记录有无氯气生成(Na+对各物质的氧化性与还原性均无影响)。请在答题线上完成表中内容。
实验序号
操作
有无氯气生成
1
加入较浓硫酸,使 ,
有氯气
2
加入NaCl固体,使
有氯气
3
无氯气
⑤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猜想a、猜想b和猜想c均正确。
⑥迁移应用 25℃时,。一般情况下,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资料显示Ag也可以与HI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2 , 依据②中信息,可能的原因是:。
34. 某粗铜精炼得到的阳极泥主要成分为Cu、Se、Ag2Se等,从中提取Se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
化学式
Ag2Se
AgCl
Ksp(常温)
2.0×10-64
1.8×10-10
(1)、酸浸过程,通入稀硫酸和空气的目的是。(2)、“氯化”过程中发生如下转化:①Se转化为H2SeO3 , 化学方程式为。
②Ag2Se转化为AgCl,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解释原因。
(3)、①“还原”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Cl2、SO2、H2SeO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4)、滴定法测定CuSO4溶液的浓度,其基本原理为:第一步:2Cu2++4I-=2CuI↓+I2。
第二步:2(无色)+I2=(无色)+2I-
①由此可知滴定所用的指示剂为。
②已知CuSO4溶液体积为25mL,滴定至终点时消耗cmol·L-1Na2S2O3溶液VmL,则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③若使用的KI溶液过量,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影响”)。
35. 实验室研究不同价态铜元素之间的转化。(1)、Ⅰ.研究、的转化下列试剂能实现转化的是____。
A、浓硝酸 B、硫黄 C、氯气(2)、两种转化所需试剂在性质上具有的共性和差异性是。(3)、Ⅱ.研究的转化已知:
为无色,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为
物质
CuCl(白色)
CuI(白色)
(黑色)
CuS(黑色)
Ksp
实验如下:
实验a
实验b
现象:无明显变化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a中反应难以发生的原因是。
(4)、实验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通过对上述实验的分析,甲预测溶液与KI溶液混合也能实现转化①甲预测的理由是。
②为了验证猜测,甲进行实验c;向溶液中加入KI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棕色,并伴有浑浊产生。
甲认为仅依据溶液变为棕色这一现象,无法证明实现了转化,理由是。
③甲将实验c中反应所得浊液过滤, , 观察到 , 证明实验c中实现了转化。
(6)、基于实验c,乙认为与也能反应得到 , 但将两溶液混合后只得到了CuS。①从速率角度分析与反应没有生成的原因。
②乙利用上述实验中的试剂,改进实验方案,证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转化为+1价Cu,并进一步得到了 , 实验方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