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1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30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反应 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2 B、1:1 C、2:1 D、4:12. 下列叙述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谷物发酵酿造食醋 B、小苏打用作食品膨松剂 C、含氯消毒剂用于环境消毒 D、大气中NO2参与酸雨形成3. 一种用于发动机SCR系统的电解尿素()混合装置(X、Y为石墨电极,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工作时,电子由Y极流入,X极流出 B、Y极发生还原反应 C、X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若用铅酸蓄电池为电源,理论上消耗49 g 时,此装置中有0.5mol 生成4. 硫化钠法制备涉及的化学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电子式为 B、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C、可用作还原剂 D、该反应可以说明非金属性:S>C5. 关于反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消耗 , 转移电子 B、在此条件下,氧化性: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为21∶86. 电极材料制备的反应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0.1 mol , 转移的电子数为0.1 B、还原产物为和CO C、标准状况下,生成20.16L CO时,被还原的为0.1 mol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7. 工业上利用含铅废渣(主要成分为)制备碱式硫酸铅()的简易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转化”过程生成的气体为 B、由流程可推测, C、该工艺中滤液2可循环利用 D、该流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8. 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溶液的转移 B、验证乙炔使溴水褪色 C、制备碳酸氢钠 D、测定Na2C2O4溶液的浓度9. 有机物Q的合成路线(反应条件和其他产物已经略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最多能与发生反应 B、在的过程中,发生还原反应 C、Y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褪色原理不同 D、P和Q均易溶于水10. 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溶液属于强电解质 B、有强氧化性 C、该物质中Fe元素被还原后的产物可能发生水解 D、Fe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VIII族11. 关于反应K2H3IO6+9HI=2KI+4I2+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12.7g I2时,转移0.1mol电子 B、KI是还原产物 C、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1 D、K2H3IO6发生氧化反应12. 关于反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硝酸钾 B、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 , 反应共转移1mol电子 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D、电负性:O>N>C>K13. 下列以海洋资源为基础的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氯碱工业 B、海水晒盐 C、海水提溴 D、海带提碘14. 利用反应可制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还原产物 B、是弱电解质 C、的结构式为 D、NaClO和NaCl所含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15. 化学性质类似的盐酸羟胺()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和显像剂。工业上主要采用图1所示的方法制备,其电池装置中含Fe的催化电极反应机理如图2所示。图3是用图1的电池电解处理含有(、的酸性废水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电池工作时,Pt电极是正极 B、图2中,A为和 , B为 C、电极b接电源负极,处理1 mol , 电路中转移5 mol D、电池工作时,每消耗2.24 L NO(标准状况下),左室溶液质量增加3.3 g16. 与砂糖混用为补血剂。合成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还原”工序中不生成S单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焙烧”时,空气和逆流可提高焙烧效率 B、“焙烧”过程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4 C、“还原”工序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沉铁”时,与结合生成 , 促进了的电离17. 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如图为科研人员探究消除氮氧化物的反应机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I中NO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B、过程II中每生成1molO2时,转移电子的数目约为4×6.02×1023 C、过程中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D、整个过程中Ni2+作催化剂二、多选题
-
18.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预测现象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预期现象
A
乙醇
酸性KMnO4溶液
紫色溶液颜色变浅或退去
B
H2S溶液
Na2SO3溶液
溶液变浑浊、产生气泡
C
H2O2溶液
淀粉KI溶液
溶液变蓝
D
浓氨水
AlCl3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后又溶解
A、A B、B C、C D、D19. 电镀厂镀镍时,镍阳极板损耗后变成蜂窝状镍脱落成为镍阳极泥。我国镍资源短缺,因此利用镍阳极泥回收镍有着重要的意义。实验室中利用镍阳极泥(含有铁、铜等杂质)制取少量硫酸镍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已知:“加热溶解”过程中加入少量浓硝酸起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 )
A、“加热溶解”过程中主要反应为 B、“净化Ⅰ”中双氧水将氧化成 , 双氧水可用漂白粉代替 C、“净化Ⅱ”中生成黑色的CuS沉淀,则氢硫酸的酸性强于硫酸 D、“过滤”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20. 一种以Pd―Cu为催化剂还原去除水体中的机理如图a所示;其他条件相同,不同pH时,转化率和不同产物在总还原产物中所占的物质的量的百分比如图b所示。已知:溶液pH会影响Pd对的吸附,不影响对H的吸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越大,Pd对的吸附能力越强 B、通过调节溶液的pH,可使更多的转化为 C、反应ii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 D、pH=12时,每处理6.2g , 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5.6L21. 钛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领域。钛铁矿(其中Ti为+4价)在高温下经氯化得到四氯化钛,再制取金属钛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钛合金比纯钛硬度大是因为钛合金中金属原子的层状排列更规则 B、氯化过程中FeCl3 ,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制取金属钛时,可用CO2替代Ar气以隔绝空气 D、若制取1mol金属钛,则氯化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至少为7mol22. 碘介导的醇歧化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R一为烃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醇歧化反应为2→+ B、反应D→E为氧化还原反应 C、HI为催化剂 D、有3种自由基参加了反应过程三、非选择题
-
23. 以银锰精矿主要含、、和氧化锰矿主要含为原料联合提取银和锰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于。
(1)、“浸锰”过程是在溶液中使矿石中的锰元素浸出,同时去除 , 有利于后续银的浸出;矿石中的银以的形式残留于浸锰渣中。“浸锰”过程中,发生反应 , 则可推断:填“”或“”。
在溶液中,银锰精矿中的和氧化锰矿中的发生反应,则浸锰液中主要的金属阳离子有。
(2)、“浸银”时,使用过量和的混合液作为浸出剂,将中的银以形式浸出。将“浸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浸出剂中的作用:。
(3)、“沉银”过程中需要过量的铁粉作为还原剂。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
一定温度下,的沉淀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解释分钟后的沉淀率逐渐减小的原因:。
(4)、结合“浸锰”过程,从两种矿石中各物质利用的角度,分析联合提取银和锰的优势:。24. 资料显示,可以将氧化为。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被氧化的产物及铜元素的价态。已知:易溶于溶液,发生反应红棕色;和氧化性几乎相同。
(1)、将等体积的溶液加入到铜粉和的固体混合物中,振荡。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现象
实验Ⅰ
极少量溶解,溶液为淡红色;充分反应后,红色的铜粉转化为白色沉淀,溶液仍为淡红色
实验Ⅱ
部分溶解,溶液为红棕色;充分反应后,红色的铜粉转化为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棕色
实验Ⅲ
完全溶解,溶液为深红棕色;充分反应后,红色的铜粉完全溶解,溶液为深红棕色
初始阶段,被氧化的反应速率:实验Ⅰ填“”“”或“”实验Ⅱ。
实验Ⅲ所得溶液中,被氧化的铜元素的可能存在形式有蓝色或无色 , 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步骤取实验Ⅲ的深红棕色溶液,加入 , 多次萃取、分液。
步骤取分液后的无色水溶液,滴入浓氨水。溶液颜色变浅蓝色,并逐渐变深。
步骤的目的是。
查阅资料, , 无色容易被空气氧化。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步骤的溶液中发生的变化:。
结合实验Ⅲ,推测实验Ⅰ和Ⅱ中的白色沉淀可能是 , 实验Ⅰ中铜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分别取实验Ⅰ和Ⅱ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洗涤后得到白色沉淀,加入浓溶液,填实验现象 , 观察到少量红色的铜。分析铜未完全反应的原因是。
(2)、上述实验结果,仅将氧化为价。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电化学实验,证实了能将氧化为。装置如图所示,分别是。(3)、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分析在上述实验中被氧化的产物中价态不同的原因:。25. 某同学利用Cl2氧化K2MnO4制备KMnO4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已知:锰酸钾(K2MnO4)在浓强碱溶液中可稳定存在,碱性减弱时易发生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a的作用是;装置C中的试剂为;装置A中制备Cl2的化学方程为。(2)、上述装置存在一处缺陷,会导致KMnO4产率降低,改进的方法是。(3)、KMnO4常作氧化还原滴定的氧化剂,滴定时应将KMnO4溶液加入(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在规格为50.00mL的滴定管中,若KMnO4溶液起始读数为15.00mL,此时滴定管中KMnO4溶液的实际体积为(填标号)。A.15.00 mL B.35.00mL C.大于35.00mL D.小于15.00m1
(4)、某FeC2O4﹒2H2O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为Fe2(C2O4)3、H2C2O4﹒2H2O,采用KMnO4滴定法测定该样品的组成,实验步骤如下:Ⅰ.取m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稀H2SO4溶解,水浴加热至75℃。用 c mol﹒L-1的KMnO4溶液趁热滴定至溶液出现粉红色且30s内不褪色,消耗KMnO4溶液V1mL。
Ⅱ.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还原剂将Fe3+完全还原为Fe2+ , 加入稀H2SO4酸化后,在75℃继续用KMnO4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粉红色且30s内不褪色,又消耗KMnO4溶液V2mL。
样品中所含 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下列关于样品组成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
A. 时,样品中一定不含杂质
B. 越大,样品中 含量一定越高
C.若步骤I中滴入KMnO4溶液不足,则测得样品中Fe元素含量偏低
D.若所用KMnO4溶液实际浓度偏低,则测得样品中Fe元素含量偏高
26. 短周期的元素在自然界中比较常见,尤其是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社会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1)、红酒中添加一定量的SO2可以防止酒液氧化,这利用了SO2的性。自来水中含硫量约70mg/L,它只能以(填微粒符号)形式存在。(2)、实验室可用浓氨水与氢氧化钠固体作用制取氨气,试用平衡原理分析氢氧化钠的作用:。(3)、如图是向5mL0.1mol·L-1氨水中逐滴滴加0.1mol·L-1醋酸,测量其导电性的数字化实验曲线图,请你解释曲线变化的原因。(4)、甲硫醇(CH3SH)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用于合成染料、医药、农药等。工业上可用甲醇和硫化氢气体制取:CH3OH+H2SCH3SH+H2O。熔点(℃)
沸点(℃)
甲醇
-97
64.7
甲硫醇
-123
7.6
完成下列填空: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该反应的温度为280~450℃,选该反应温度可能的原因是:①加快反应速率;②。
(5)、已知在2L密闭容器中,只加入反应物,进行到10分钟时达到平衡,测得水的质量为5.4g,则v(CH3SH)=mol/(L•min)。(6)、常温常压下,2.4g甲硫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其他稳定产物,并同时放出52.42kJ的热量,则甲硫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7. 某国产电动汽车推出的“刀片电池”具有强环境适应性,更安全可靠。“刀片电池”正极材料使用了磷酸亚铁锂(LiFePO4)。磷酸亚铁锂(LiFePO4)由Li2CO3、C6H12O6和FePO4在高温条件下制备。(1)、铁是26号元素,它是。(选填编号)a.主族元素b.副族元素c.短周期元素d.长周期元素
磷元素的原子核外有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2)、上述方程式中,CO2的电子式为 , 属于第二周期的元素,原子半径由小到大排列。(3)、反应中的氧化剂是;当有0.1molLiFePO4生成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个。(4)、磷酸亚铁锂也可以用(CH3COO)2Fe、NH4H2PO4和LiOH为原料制备。NH4H2PO4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中存在:c(H+)+c()=c(OH-)+c(H2PO)+。
(5)、请解释(CH3COO)2Fe溶于水显酸性的原因。28. CS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以利用硫(S8)与CH4为原料制备CS2 , S8受热分解成气态S2 , 发生反应2S2(g)+CH4(g)CS2(g)+2H2S(g),回答下列问题:(1)、CH4的立体构型为 , CS2分子的电子式为。(2)、某温度下若S8完全分解成气态S2。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S2与CH4物质的量比为2∶1时开始反应。①当CS2的体积分数为10%时,CH4的转化率为。
②当以下数值不变时,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填序号)。
a.气体密度 b.气体总压 c.CH4与S2体积比 d.CS2的体积分数
(3)、一定条件下,CH4与S2反应中CH4的平衡转化率、S8分解产生S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生成CS2的反应为(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工业上通常采用在600~650℃的条件下进行此反应,不采用低于600℃可能的原因是:。(4)、用燃煤废气(含N2、O2、SO2、CO2、H2O等)使尾气中的H2S转化为单质硫S,可实现废物利用,保护环境,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燃煤废气中常含有的NOx也能使H2S转化为单质硫S,完成其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H2S+ NOx= S+ + N2
29. 含氯化合物有广泛的应用。(1)、I.氯原子的核外有种能量不同的电子,氯化铵的电子式为。(2)、周期表中有3种主族元素与氯元素相邻,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用分子式表示)。通常状况下,Cl2、Br2、I2依次是气体、液体、固体,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原因:。(3)、 Ⅱ.ClO2是一种高效消毒剂,用KClO3和浓HCl可制得它:请完成该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KClO3+_HCl(浓)=_ Cl2↑+_ClO2↑+_KCl+_。
若反应产生8.96LClO2(标准状况)时,则转移电子数为。
(4)、Ca(ClO)2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Ca(ClO)2中存在的化学键为。工业制漂白粉的气体原料来自于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设备的(填电极名称)。30. 金属钠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1)、Na的轨道表示式为。(2)、NaCl的熔点为800.8℃。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的NaCl和混合盐,制备金属Na,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加入的目的是。(3)、采用空气和Na为原料可直接制备。空气与熔融的金属Na反应前需依次通过的试剂为、(填序号)。a.浓硫酸 b.饱和食盐水 c.NaOH溶液 d.溶液
(4)、的电子式为。在25℃和101kPa时,Na与反应生成放出510.9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向酸性溶液中加入粉末,观察到溶液褪色,发生如下反应。配平上述离子方程式。
该反应说明具有(选填“氧化性”“还原性”或“漂白性”)。
(6)、在密闭容器中,将和bmol固体混合物加热至250℃,充分反应后,若剩余固体为和NaOH、排出气体为和时,的取值范围为。31. (NH4)2S2O8电化学循环氧化法可用于废水中苯酚的降解,示意图如图。(1)、(NH4)2S2O8的电解法制备已知:电解效率η的定义为η(B)=×100%
①电极b是极。
②生成的电极反应式是。
③向阳极室和阴极室各加入100mL溶液。制备的同时,还在电极b表面收集到2.5×10-4mol气体,气体是。经测定η()为80%,不考虑其他副反应,则制备的(NH4)2S2O8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2)、苯酚的降解已知:·具有强氧化性,Fe2+浓度较高时会导致·猝灭。可将苯酚氧化为CO2 , 但反应速率较慢。加入Fe2+可加快反应,过程为:
ⅰ. +Fe2+=+·+Fe3+
ⅱ. ·将苯酚氧化
① ·氧化苯酚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将电解得到的含溶液稀释后加入苯酚处理器,调节溶液总体积为1L,pH=1,测得在相同时间内,不同条件下苯酚的降解率如图。
用等物质的量的铁粉代替FeSO4 , 可明显提高苯酚的降解率,主要原因是。
(3)、苯酚残留量的测定已知:电解中转移1mol电子所消耗的电量为F库仑
取处理后的水样100mL,酸化后加入KBr溶液,通电。电解产生的Br2全部与苯酚反应,当苯酚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电量为a库仑,则样品中苯酚的含量为g/L。(苯酚的摩尔质量:94g/mol)
32. 实验小组模拟工业上回收“分银渣”中的银,过程如下:I中反应:(杂质不反应)
(1)、过程I中,向溶液中加入分银渣,10分钟后,固体质量减少了28.7g,则反应速率。(忽略溶液体积变化)(2)、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是:。(3)、其他条件不变,反应I在敞口容器中进行,若反应时间过长反而银的产率降低,银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不同时,浸出液中的浓度与含硫化合物总浓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注:含硫化合物总浓度即亚硫酸钠溶液中含硫微粒总浓度)。
(4)、时,解释浓度度随含硫化合物总浓度变化趋势的原因。(5)、时,浓度随含硫化合物总浓度的变化与时不同,可能的原因是。(6)、将I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HCHO中C的化合价可看做0价)++ = ++
(7)、III中回收液可直接循环使用,但循环多次后,银浸出率降低。从回收液离子浓度变化和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原因:。33. 偏二甲肼与N2O4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二者发生如下化学反应:(CH3)2NNH2(l)+2N2O4(l)=2CO2(g)+3N2(g)+4H2O(g)(I)(1)、反应(I)中氧化剂是。(2)、火箭残骸中常现红棕色气体,原因为:N2O4(g)=2NO2(g)(II)。当温度升高时,气体颜色变深,则反应(II)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100℃时,将1mol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K1的数值为。(4)、温度为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5)、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构成电池,既减轻环境污染又充分利用了化学能。装置如图所示,电池的负极反应是;离子交换膜是交换膜(填“阳离子”或“阴离子”)。34. 某小组同学探究与溶液的反应,实验如下。资料:i.(黄色)
ii.呈绿色(酸性条件下不稳定)、低浓度呈无色、MnS为肉色沉淀。
iii.
实验Ⅰ:
(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显碱性的原因:。(2)、将固体a过滤、洗涤,放置在空气中,固体变为棕黑色。①甲同学认为固体a中除了MnS外,还有 , 依据的现象是。
②乙同学认为根据上述现象不能得出固体a中含有 , 应补充对比实验:(填实验方案)。实验证实固体a中含有。
(3)、固体b的主要成分是S。分析产生S的可能原因:。(4)、经检验,固体c的主要成分是。①分析产生的可能原因:酸性条件下,将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②继续滴加酸性溶液,溶液变为紫红色,仍有棕黑色固体。实验Ⅱ:改用未经酸化的溶液重复实验Ⅰ,产生棕黑色固体时溶液呈绿色。
分析实验Ⅰ未见绿色的原因:取少量实验Ⅱ的绿色溶液,滴加硫酸,溶液变为紫红色,产生棕黑色固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6)、实验Ⅲ:向未经酸化的溶液中滴加少量 , 产生棕黑色沉淀并检测到。检验的实验方案:(填操作和现象)。注:该实验条件下,与不反应。
(7)、综合上述实验,与溶液反应的产物与等因素有关(答出两点即可)。35. 某小组根据硫元素的化合价,预测SO2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1)、I.探究SO2的还原性:向试管中通入足量SO2 (尾气处理装置已略) ,记录如下。装置
编号
试剂
实验现象
a
碘水
溶液的棕黄色褪去
b
Fe2(SO4)3溶液
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b中的实验现象为。将b所得溶液分成三份,进行如下实验。实验①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实验②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实验③向第三份溶液中先加入稀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实验不能证明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原因是。
(3)、II.探究SO2的氧化性:向试管中通入足量SO2 (尾气处理装置已略) ,记录如下。装置
编号
试剂
实验现象
c
3mol·L-1稀硫酸
始终无明显变化
d
3 mol·L-1稀盐酸
铜片表面变黑,溶液变为棕色
已知:i.水合Cu+既易被氧化也易被还原,因此水溶液中无法生成水合Cu+。
ii.CuCl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c(Cl-)较大的溶液生成[CuCl3]2-。
证明d所得棕色溶液含有[CuCl3]2- :用滴管吸取少量棕色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出现白色沉淀。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4)、与c对比,d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5)、由实验II可推知,该条件下SO2、CuCl、Cu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