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同步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2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材料提出改汉姓的依据是( )
    A、拓跋氏来源于黄土故改为土姓 B、鲜卑族是黄帝的后代 C、少数民族姓氏多重复不便管理 D、北方人的五行都属土
  • 2. 李鸿章在1872年的奏折中针对“欧洲诸国……闯入边界腹地”发出“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的感叹。1901年,张之洞在致军机大臣的电文中说“中国”已至“残局”。从“变局”到“残局”,清王朝共同的应对之道是(   )
    A、发展经济,实业救国 B、改革官职,裁汰冗员 C、革新教育,选拔人才 D、借鉴西学,科技立国
  • 3. 《戊戌变法史》记载,在百日维新的103天中,各衙门、各省、各州天天奉诏,这是清朝历史上下达中央政府文件最密集的时期。不过,除湖南有些动作外,京官和各处督抚对新法的落实多停留在口头上,所以事实上只形成了一场短命的“口水变法”。由此可见,百日维新( )
    A、遭到民众的公然抵制 B、以湖南全省为试点地区 C、急于求成却缺乏贯彻 D、对京官的利益损害最大
  • 4. 清末新政中调整完善了“癸卯学制”。在小学教育方面,通令设立专收贫寒子弟免费入学的半日学堂,颁布了旨在缩短年限、简化科目的《变通初等小学堂章程》,并规定分别设立男女小学;在中学教育方面,实行文(重经学)实(重工艺)分科制;在实业教育方面,允许创设私立法政学堂。这些措施( )
    A、贯彻了“中体西用”的育人倾向 B、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进程 C、有效破除社会阶级分化的弊病 D、体现出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 5. 清王朝曾将西餐刀叉视为“野蛮杀伐”的饮食符号,认为吃西餐的洋人“未开化”,而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慈禧在颐和园设宴招待各国公使夫人时,宴会食物“全是中国式的,但是也预备了刀叉供来宾随意使用”。上述变化反映了当时( )
    A、清朝的国际地位有所下降 B、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 C、传统的华夷观念发生动摇 D、清政府竭力维护国家主权
  • 6.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提出“今中国振兴国务,固宜注重普通之学,令全国之民无人不学”,并设定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这说明清政府( )
    A、推动了近代教育普及 B、转变人才培养机制 C、传播了爱国主义思想 D、固守旧式教育理念
  • 7. 按照清末《学堂奖励章程》的规定,高等小学堂以上学堂毕业生均实行奖励,按考试成绩的优劣分别给予一定的出身奖励并授予相应的官职。如中等事业学堂、中学堂等毕业奖励出身为贡生,可授予州判、主簿等官职。这一做法( )
    A、拉开了清末新政的序幕 B、有利于近代教育的发展 C、彰显教学内容的封建性 D、延续了清朝的专制统治
  • 8. 济南开埠前,其旧式商业有绸布、药材、典当、纸张等行业,多半为外地人经营。1904年济南开埠,其商业发展发生转变。外国商业资本进入济南,在晚清数十年间,欧美人在济南开设19家洋行,而济南的中国商人经营规模与种类大大减少。这表明该时期( )
    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 C、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剧变 D、济南地区商业带有半殖民地色彩
  • 9. 清末新政时期,不少绅士参与新政,致力于兴办新式学校、新式企业等,成为新绅士阶层。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新事物,初步学会了参与政治的新形式——组织政党,运用报刊来扩大自己的影响。以新绅士为主体的立宪派的政治倾向,对清政府的存亡至关重要。这反映出( )
    A、绅士阶层无法应对近代化的冲击 B、清末新政开启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C、社会阶层的变动影响了政治局势 D、新绅士阶层成为舆论宣传的主体
  • 10. 19世纪60年代以后,国民逐渐认识到实业教育离不开美术。1902年,清管学大臣张百熙在拟订学堂章程中正式提出“中小学都设有图画课”的问题;1904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格致、图画、手工皆当视为重要科目”。清政府重视美术教育(   )
    A、受到现实主义思潮的影响 B、照搬西方实业教育模式 C、顺应了民族工业发展要求 D、应对民主革命高涨形势
  • 11. 1950 年,党中央规定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6 月颁布实施的土地改革法规定,把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这样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
    A、更好地孤立地主阶级 B、保护富农阶级 C、有效打击民族资产阶级 D、发展农业生产
  • 12. 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法令,规定“解放前农民所欠农民的债务及其他一般借贷关系,均继续有效”,从而改变了解放前“废除一切乡村中在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债务”的政策。这一调整( )
    A、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B、适应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C、保留了剥削制度的残余 D、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 13. 谷牧(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谈到1978年5月访问时说:“我同法国巴尔总理会谈时,他说,1977年法中贸易额为什么下降,这同贵我两国的友好关系不相称。……在联邦德国访问巴伐利亚州时,州长说,听说你们资金困难,我们愿意提供支持,50亿美元怎么样,用不着谈判,现在握握手就算定了!”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   )
    A、与西欧开始了经济贸易 B、已经走上改革开放道路 C、国家政策正在逐渐转变 D、彻底否定了文革的错误
  • 14.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工作重点转移问题。会议提出:“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一决议的意义在于( )
    A、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B、建立了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C、解决了政企不分的间题 D、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转型
  • 15. 1990年2月,《人民日报》刊文指出,中产阶级、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经 济根源。不久,北京有广泛影响力的期刊《当代思想》发文指出,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就会冲击社会主义经济。类似观点的文章在当时多有发表。这反映出当时(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受到质疑 B、拨乱反正工作提上日程 C、思想观念亟需进一步的解放 D、现代企业制度引发争论

二、材料分析题

  •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矻焉(辛勤劳作的样子)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传家集》卷60《与王介甫书》

    材料二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

    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1)、分别概括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研究王安石变法问题,你如何看待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史料价值。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同治五年(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奏设船政学堂于福州,是为清末教育改革,接受西方近代教育体系之始。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办于北京,成为戎戌变法后推行的新政之一。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包括蒙学堂、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京师大学堂钦定章程及《考选入学章程》的“壬寅学制”颁布,但未及施行。次年十一月,包括《学务纲要》与初等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大学堂、初级师范学堂、优级师范学堂以及各级农工商实业学堂等章程的“癸卯学制”颁布,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系统而又完备的新式教育制度。这一制度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目标、年限、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及相互衔接关系。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等联衔奏请立停科举,迫使清王朝于当年八月“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使延续千余年之久的科举制度最终结束。

    ——摘自赵福寿主编《邢台通史(下)》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