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同步作业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2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光武中兴

  • 1. 汉光武帝刘秀恢复西汉的三十税一制,实施度田,并六次下诏释放奴婢。光武帝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巩固王朝统治 C、缓和民族矛盾 D、遏制地方势力
  • 2. 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为( )
    A、文景之治 B、百家争鸣 C、光武中兴 D、“大一统”
  • 3.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①兵皆罢归家
    ②统治者鼓励农业的发展
    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④减轻刑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
  • 4. 经典诵读己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中的“兴”指的是( )
    A、刘彻的统治局面 B、刘秀的统治局面 C、刘协的统治局面 D、刘琦的统治局面
  • 5. 某同学整理了关于秦汉时期演变的时间轴,时间轴上1和2两处空格中应填入的内容是(    )

    A、焚书坑儒,楚汉之争 B、陈胜起义,巨鹿之战 C、百家争鸣,黄巾起义 D、与民休息,光武中兴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

    ——《史记·夏本纪》

    材料二:他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材料三:西汉初期与东汉初期的统治措施

                                                                                    

    时期

    西汉初期

    东汉初期

    具体措施

    以农为本,减轻赋税徭役;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提倡节俭治国。

    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合并郡县,加强对官吏的监督;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1)、材料一中桀的统治是被谁推翻的?
    (2)、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的哪个君主?是哪个朝代的?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两位君主的统治被推翻的共同原因。
    (4)、根据材料三的表格,概括西汉初期与东汉初期统治措施的相同点。
    (5)、综上所述,从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启示?

二、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重难点】 

  • 7. 为避免重蹈西汉覆辙,东汉光武帝规定“后宫之家,不得封侯与政”,但最终东汉还是让“后宫之家”成了政权的掘墓人。据此可知,两汉败亡的一个相同原因是( )
    A、藩镇割据 B、外戚干政 C、土地兼并 D、宦官专权
  • 8. 下图历史漫画简明而形象地反映了外戚和宦官争夺国家权力。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发生在(    )
    A、西汉前期 B、东汉中后期 C、西晋前期 D、东晋中后期
  • 9. 下表反映了东汉中后期的政治特点是(    )

    统治皇帝

    和帝

    灵帝

    少帝

    权臣(皇帝在位前期)

    窦宪(外戚)

    窦武(外戚)

    何进(外戚)

    权臣(皇帝在位后期)

    郑众(宦官)

    曹节(宦官)

    张让(宦官)

    A、君主专制逐渐强化 B、分裂割据局面严重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尚武轻文风气盛行
  • 10. 东汉的建立者励精图治,使国家出现繁荣局面,但好景不长,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东汉统治走向衰落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B、农民起义的打击 C、王莽施政加剧动荡 D、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 11. 东汉中期以后,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东汉王朝走向衰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皇帝年幼无知 B、自然灾害 C、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D、战争不断
  • 12.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盛时期,但均不免走向衰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埋葬于骊山陵的翌年,就出现了震撼秦帝国的……陈胜、吴广之乱。……陈胜于秦二世皇帝元年七月举兵,十二月战死。只维持了不满六个月的短命政权。然而,由此发展出的势力对于推翻秦帝国所产生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摘编自鹤间和幸《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

    材料二:东汉从和帝开始,外戚和宦官为了争权夺利,展开了循环不已的冲突和斗争,政治的腐朽性日益加深。在外戚、宦官执政期间,骄横不法,残暴害民、贿赂公行……又把汉代选拔人才的察举征辟制,作为营私舞弊的工具。

    ——摘编自王思治《东汉社会内部的主要矛盾》

    材料三:东汉末,政治黑暗腐败,兼并剥削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张角利用太平道准备和组织起……公元184年二月,起义于“八州并发”……黄巾军同东汉政府军多次进行激烈而英勇的战斗,给敌人以有力打击,但终因缺乏作战经验,先后失败。……黄巾起义瓦解了东汉政权,冲击了豪强世家势力。

    ——摘编自李建国《中国古代史专题述论》

    (1)、材料一中的“陈胜、吴广之乱”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由此发展出的哪一势力最终在巨鹿之战中歼灭秦军主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终“推翻秦帝国”的时间。
    (2)、材料二反映了东汉中后期的哪一政治局面?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局面产生的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巾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简述黄巾起义产生的历史影响。

三、黄巾起义 

  • 13. 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也吸收了流行在社会上的一些神仙方术,在民间传播很快。184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爆发了。这年处于( )
    A、公元前2世纪80年代 B、公元前2世纪70年代 C、公元2世纪80年代 D、公元2世纪70年代
  • 14. 由于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人民再也不能忍受这种黑暗统治了,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于是发生了( )
    A、“国人暴动” B、陈胜、吴广起义 C、黄巾起义 D、八王之乱
  • 15. 东汉末年,以宗教的方式笼络人心,在贫苦农民中树立威望后率众发动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 )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张角
  • 16.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合称汉朝。其灭亡的标志是( )
    A、刘秀建汉,定都洛阳 B、宦官与外戚交替专权 C、官渡之战,曹操取胜 D、曹丕建魏,定都洛阳

四、光武中兴的形成

  • 17. 东汉建立后,光武帝以“柔道”治天下,颁布诏令释放奴婢,“欲归父母者,悉听之,敢拘执论如律”;“其杀奴婢者不得减罪”等。此举意在(   )
    A、增加劳动力以发展生产 B、贯彻“无为而治”的儒家思想 C、完全铲除奴隶制的残余 D、延续西汉的“盐铁专卖”政策
  • 18. 下图为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东汉墓葬的《彩绘陶击鼓说唱俑》,该俑身材矮胖、表情生动活泼,仿佛在说唱一个盛世。它最有可能说唱以下哪个盛世( )

    A、文景之治 B、汉武盛世 C、光武中兴 D、太康之治
  • 19. 民生是国之大事,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下列治国理政措施中,有利于改善民生的是( )
    A、秦始皇派蒙恬修筑万里长城 B、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光武帝释放奴脾,减轻刑罚 D、孝文帝下令迁都,推广使用汉语
  • 20. 毛泽东在《后汉书光武帝纪》批注中称东汉光武帝刘秀是“历史上最有学问,最会用人,最会打仗的皇帝”。该皇帝曾诏令说:“今边郡盗谷五十斛(hú),罪至于死,开残吏妄杀之路,其蠲(juān)除此法,同之内郡。”这道诏令所反映的统治措施是(   )
    A、释放奴婢,缓和矛盾 B、监督官吏,惩处贪官 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D、废除酷法,减轻刑罚
  • 21. 依据下表可以得到的历史结论是( )                                                                                                                      

    时间

    全国户籍人口

    光武帝初年

    1000多万

    57年(光武帝去世)

    2100多万

    105年

    5300多万

    A、光武帝为东汉的发展奠定基础 B、东汉末年人口数量迅速增长 C、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光武帝把东汉的统治推向鼎盛

五、东汉走向衰亡 【易错点】 

  • 22.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反映了东汉黑暗的政治环境,其结果是(  )
    A、外戚夺得了东汉政权 B、宦官夺得了东汉政权 C、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D、东汉王朝短暂而亡
  • 23. 下图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陶院落模型,在这个院落里,豪强大族的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透露出东汉当时何种社会现象( )
    A、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情形 B、安逸祥和的世俗生活景象 C、生动活泼的民间生活气息 D、贵族奢侈腐化的生活风气
  • 24. “东汉前期,皇帝本人能够控制国家的政治权力。东汉中期以后,东汉政权内部出现了外戚、宦官轮流把持国家最高权力的局面。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衰亡。”该材料主要揭示的是(    )
    A、东汉前期,皇帝本人能够控制国家的最高权力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衰亡 C、东汉晚期以后,出现了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D、东汉中期以后,皇帝仍能控制国家政治权力
  •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皇帝(东汉)

    即位年龄

    和帝

    11岁

    殇帝

    1岁

    安帝

    13岁

    顺帝

    11岁

    冲帝

    2岁

    质帝

    8岁

    材料二:张角、张梁、张宝兄弟三人于魏郡,用法术、咒语到处为人医病,许多生病的百姓喝下他的符水后,都不药而愈,张角被百姓奉为活神仙,张角又派出八使到外传教。因此,追随的信徒愈来愈多,甚至高达数十万人。

    (1)、材料一中的现象发生于哪一朝代?材料一与图1、图2现象导致东汉末年什么样的政治局面?
    (2)、材料二中与张氏“兄弟三人”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起义?他们“到外传教”传的是什么教?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张氏兄弟”发动的起义之间有何因果关系?

六、刘秀与“光武中兴”——时空观念

  • 26. 某同学整理了关于秦汉时期历史时期演变的时间轴,时间轴上1和2两处空格中应填入的内容是(   ) 

     

    A、焚书坑儒,张骞西行 B、陈胜起义,独尊儒术 C、与民休息,光武中兴 D、百家争鸣,党锢之祸

七、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历史解释

  • 27. 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其势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摆布,想亲自行使君权,身边的人得到宠信,把持朝政。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东汉后期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     )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