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27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直接原因是( )A、社会经济非常萧条 B、统治者宽厚仁慈 C、儒家思想的盛行 D、社会劳动力缺乏2. 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3. 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统治政策,其主观原因是( )A、经济凋敝 B、土地兼并严重 C、政治腐败,灾荒连年 D、吸取秦朝速亡的历史教训4. 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 )A、吸取秦亡教训 B、减轻人民负担 C、发展生产 D、巩固封建统治5. 西汉初年,经济凋敝,到处是一片荒凉景象。出现这种景象的原因有( )①秦的暴政 ②秦末农民战争 ③楚汉之争 ④汉初皇帝奢侈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6. 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的片段,哪一项不符合历史史实?( )A、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官府奖励 B、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C、文帝的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7.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这一事件发生在( )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 C、公元前3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8. 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A、力倡节俭 B、大兴文治 C、休养生息 D、平抑物价9. 下列关于“文景之治”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指刘邦统治时期 B、指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统治 C、重视“以德化民” D、“吏安其官,民乐其业”10. 汉朝时期,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进步,耕作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右图是出现于汉代的一种新式农具,它的主要用途是( )A、灌溉 B、播种 C、收割 D、耕地11. 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的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12.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段摘录。空白框中应填的朝代是( )A、战国、三国 B、战国、汉朝 C、汉朝、三国 D、汉朝、西晋13. 汉初一位皇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这段话代表了汉初统治者的经济政策是( )
A、重农 B、重商 C、农商并重 D、发展手工业14. 西汉第一个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15. 西汉都城位于( )A、咸阳 B、长安 C、镐京 D、殷16.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秦末农民战争的教训 B、秦亡的教训 C、经过长期战争,经济萧条 D、巩固封建统治,恢复社会经济17. 西汉初期,汉文帝和汉景帝把田赋定为( )A、连续几年全免田赋 B、十税一 C、“什五税一” D、三十税一18. 下列哪一措施是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采取的 ( )A、让士兵还乡务农,免除若干年徭役 B、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 C、减轻刑罚,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D、把田租定为“什五税一”19. “文景之治”是指( )A、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安定局面 B、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 C、西汉初年的清明政治统治局面 D、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20. “文景之治”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D、调整政策推动生产力发展二、非选择题
-
2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那时牲畜奇缺,皇帝的马车都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的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
材料二: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他们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
材料三: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殷实,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了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因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都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盛世与乱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社会状况?(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初统治者为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采取了哪些措施。(3)、材料三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什么状况?22.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五年)夏五月,兵皆罢归家,诏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又)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景帝)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摘编自《汉书》
(1)、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状况?这一状况是怎样造成的?(2)、根据以上情况,汉高祖刘邦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什么?他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被称为什么政策?又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呢?(3)、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发展社会经济?效果如何?这一局面又被称为什么?(4)、“休养生息”即在社会大动荡或长期战争后统治者实行的宽刑薄赋政策,以保养民力,增殖人口,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为什么汉初的统治者要实行“修养生息”的政策?(5)、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博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 想一想,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