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27 类型:期末考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波澜壮阔的中国共产党革命史,许多源头都在江西。星星之火在革命摇篮井冈山点燃,共和国的褓岁月在红都瑞金度过,人民军队的第一枪在英雄城南昌打响,工人运动的澎湃在萍乡安源发祥……追____ (sù)雄壮史诗,传承红色精神,只要无时无刻铭记革命先烈精神,才能不断激发中华民族的力量,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礴之力,为新时代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撑,让世界____的中国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1)、文中加点字“襁”“磅”的读音正确的是( )
    A、qiǎngpán B、qiángpán C、qiángpáng D、qiǎngpáng
    (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
    A、 B、 C、 D、
    (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
    A、诚惶诚恐 B、叹为观止 C、振聋发聩 D、触目惊心
    (4)、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是( )
    A、只要无时无刻铭记革命先烈精神,才能不断激发中华民族的信仰力量 B、只有无时无刻铭记革命先烈精神,才能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信仰力量 C、只有无时无刻铭记革命先烈精神,才能不断激发中华民族的信仰力量 D、只要无时无刻铭记革命先烈精神,才能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信仰力量
  • 2.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600多年前,陈王廷在秉承家传长拳的基础上,参考明代军事家戚继光的《拳经》、道家的《黄庭经》、中医的《经络学》,创编了太极拳。

    ②陈王廷后代陈长兴将太极季创造性地发展成为现在的陈氏太极拳。

    ③中原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④此后的300多年中,太极拳在陈氏传人的不断改进下,日益完善。

    ⑤其拳法以刚柔相济、内外相合、快慢相兼的特点著称。

    ⑥享誉中外的中华太极拳相传发祥于太行山下、黄河腹地的河南省温县陈家沟。

    A、⑥①⑤④②③ B、⑥①④②⑤③ C、③⑥②①④⑤ D、③⑥①⑤④②
  • 3.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班主任王老师对小西同学说:“我们班想举办一次戏曲知识讲座,听说你的邻居张叔叔是戏曲方面的专家,我想邀请他在周五下午来我们班讲解戏曲知识,你问问他能来吗?”回家后,小西向张叔叔转述:

    A、“张叔叔,您好!我们班周五想举办一次戏曲知识讲座。我们班主任王老师想邀请您来讲解戏曲知识,不知您能否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 B、“张叔叔,您好!我们班周五下午想举办一次戏曲知识讲座。我们班主任王老师想邀请您来参加这次讲座,不知您能否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 C、“张叔叔,您好!我们班周五下午想举办一次戏曲知识讲座。我们班主任王老师想邀请您来讲解戏曲知识,不知您能否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 D、“张叔叔,您好!我们班周五下午想举办一次戏曲知识讲座。我们班主任王老师想邀请您来讲解戏曲知识,请您务必抽出时间到场。”

二、古代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 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喜雨

    杨万里

    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

    [注释]①畴:已耕种的田地。②摩:碰撞、摩擦。③甑:蒸米饭等的用具,略像木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开篇点题,首联写溪水的轰鸣声,传达出一场雨给万物带来的无比喜悦之情。 B、颔联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风雨中万顷田地,千层山峦的壮美景象,景中含情。 C、颈联“遥”“忽”二字富有情趣,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雨后水涨河宽人们隔河大声互语的情形及鹭立枝折惊惧而飞的情形。 D、前六句都围绕风雨来写,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风雨之大,有声有色,动静结合。
    (2)、诗题为“喜雨”,尾联却写“愁”情,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愚溪诗序

    [唐]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 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节选自《古文观止》,略改动)

    [注释]①灌水:水名;后文“潇水”也是水名。②家:安家。③龂龂(yínyín):形容争辩的样子。④见……于:古代汉语表示被动的一种格式。见辱于愚:被愚这个名称污辱。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负( ) 咸( ) 坻( )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夫水,智者乐也

    (3)、作者在文中说自己“愚”,你怎么理解?请结合选文加以分析。
  • 6. 补写出文段中的空缺部分。

    人生的艰辛,非亲历者不能体会, “”(《卖炭翁》)的矛盾心酸,只有生计艰难、衣不御寒的卖炭老者才能体会,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尽管饱受磨难,我们也应像陆游笔下的梅花,拥有 “”(《卜算子·咏梅》)的坚贞自守、不改本色的品质,更要有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博大胸怀和济世情怀。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包粽子

    张金凤

    ①面前是一盆洗好的苇叶,还带着青绿,仿佛把水滨的芬芳带到了我的厨房。小城人习惯把这个季节里捆扎在一起的苇叶叫粽叶,它们从水滨植物一跃成为灶间的新宠,用来包端午节的粽子。但在我的老家山东胶州市铺集镇,粽叶另有所指。我们从小吃的粽子是用桲椤叶包的,那是一种长在山林的树叶子。所以,我刚进城工作时,并不认识也难以接受用这种苇叶包裹的三角形粽子。

    ②在童年时代,母亲包桲椤叶粽子时,我替她打过下手。那种四角折叠式的粽子比较简单。后来,我跟着婆婆学过用苇叶包粽子。顺叶子、打漏斗、装糯米、包扎成,一边念着口诀,一边艰难地实践,还没完全掌握技艺,我就逃开了。如今,买不到桲椤叶,我只好挑战来包高难度的苇叶粽子。

    ③我净手后端坐于米盆前,开始端详眼前的苇叶。按照记忆,取三四枚翠绿的苇叶,在左手掌上顺序排列。它们像拍照时摆的队形,一枚叶子要将一部分与另一枚重叠。顺好叶子,笨拙地在叶根部打一个弯,卷成一个底端封闭的锥形漏斗,用来装米。米装上后,顶端却盖不严。好不容易遮好顶端,下面又“哗啦”流出米来,真就成了“漏斗”。不是米不听话,就是苇叶太调皮,费了好大劲,总算包扎好一个粽子,一撒手,它却又“哗啦”一声松开了。于是只能重新开始。

    ④第一个粽子我拆过四五次才算包起来。听老人说,要把苇叶蒸一下才顺溜,但那苇叶的醇香就比原生态稍逊,我还是慢慢驯教这野马般的青绿苇叶吧。我包出来的粽子米少、皮厚、费料。有几次我已捆扎好了,却发现一个角还咧着嘴在朝我笑。我不想再拆开粽子,拆了也未必包得更好,索性又取一片苇叶,把那破口处反复缠绕,就像一个错综复杂的补丁。

    ⑤捆扎粽子的绳最经典的是马莲草,记得老家菜园边上就有一丛,公爹每年割来捆韭菜、油菜、葱等蔬菜。那马莲草在我看来就是兰花,叶子狭长,花是紫蓝色的,很有兰的韵味。我曾想,这么清雅的马莲草开在乡野,被割掉修长的叶子做捆扎之绳,真是可惜了。现在终于知道了它的好:将干马莲叶泡软,它就柔韧得跟丝线一样,不管怎么弯折,最后打几个结,它都不留空隙且不会断。醇香的糯米和黍米,被生于水滨的苇叶或者生于山岭的桲椤叶包裹,再被柔韧的马莲叶捆扎,经灶下柴火慢慢煮熟,香气弥漫,真是大自然馈赠的佳品。

    ⑥如今,苇叶与金黄的黍米、雪白的糯米一起,辗转在我的手中,慢慢地托起、包裹、扎紧,成就一个个粽子,成就人们以如此方式感恩岁月和自然的心意。

    ⑦我想起小时候跟母亲包粽子的场景。那时候她还年轻,我尚稚嫩。母亲边包裹桲椤叶粽子,边讲一些闲话,关于节气的,关于桲椤树的,关于黍米的,无非柴米油盐,但都很有趣。她曾经说:“今年米少,本来不够包粽子的,可是每年都包,一到这个时节就沉不住气,还是买些米添上吧。每年都给你八奶奶和婶娘送粽子吃,今年肯定还盼着呢。”婆婆身体还好的时候,也是每年包粽子,但每次吃粽子时,她却吃得很少。我劝她,也吃不了几个,就不必大费周章地包了。婆婆却说:“包给你们吃啊,我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媳、一大群孙子呢。”“买几个不就行了,市场上啥馅的都有。”“买来的是人家的味,我包的是自家的味。”想到这里,我的眼角有些湿润。尽管婆婆老了,眼睛也接近失明,但每个节令她都记得很清楚,前几天还问我,市面上是不是有卖苇叶的了。

    ⑧儿子被邀请来替我拍张包粽子的照片。在他的少年记忆中,有母亲坐在厨房包粽子的片段。当他进入梦境时,厨房还飘荡着煮粽子的清香,一缕混合着植物和米香的气息,钻进他的鼻息和梦中,那梦也该是香甜的吧?那一缕香味,将是他未来甜蜜的乡愁,将陪伴他走过漫长的人生路途。

    ⑨尽管我包出的粽子品相一般,但是,儿子不会在乎。他在给粽子“脱小褂”的时候还会说,挺好啊!眼睛近乎失明的婆婆也不会在乎,她享用这粽子的时候,脸上是满足的笑容。她也许会想,这么多年都吃不惯苇叶粽子的儿媳,也终于能包出苇叶粽子了。从此以后,儿子和孙子年年都能享受到自家包的苇叶粽子的清香了。

    夜已深沉,一锅“补丁”粽子还在炭火的余温中散发着香味。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6月8日,有删改)

    (1)、通读全文,按照文章思路,给下列选项排序。

    A.回忆跟母亲和婆婆包粽子的情景    B.儿子替“我”拍包粽子的照片

    C.一家人吃粽子        D.“我”买来苇叶包粽子

    (2)、为什么说“我包出的粽子品相一般”?儿子和婆婆为什么“不会在乎”粽子的品相? 
    (3)、下列对第⑥段中加点短语“岁月和自然的心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端午吃粽子的习俗传承千年,在文中粽子是爱国情怀的载体。 B、粽香深处是对家人幸福、安康的祈盼,这情意历经岁月沉淀芬芳馥郁。 C、柔韧的马莲是自然赠予的最佳捆扎粽子的材料。 D、生于水滨的苇叶或者生于山岭的桲椤叶带着自然的醇香,与米香交融,成就美食,这是大自然的馈赠。
    (4)、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段。

    夜已深沉,一锅“补丁”粽子还在炭火的余温中散发着香味。

  •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汉字之美

    ①汉字,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它有一种独特的美。汉字之美,美在它的神秘的面纱,美在它华美的外形与其中凝聚的精神气韵。

    ②汉字的笔画虽简单,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细细品读,就会发现它们的生机勃勃、迥然不同。同一个字,不同的书法家来写,面貌定然各不相同,有的翩若惊鸿,有的矫若游龙,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精彩的画面。不同的汉字也会给人不一样的审美感受,它们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使我们的心也随之跃动。一个“日”字,让人感觉到太阳的温暖,一个“月”字,让人感受到月光的柔和。一个“喜”字,让人不自觉地咧开嘴巴,喜上眉梢;一个“衰”字则令人眉头一皱,轻轻叹息。这何尝不是汉字的独特之美呢?

    ③汉字的神秘在于其历史的奥妙。是谁创造了汉字?又是怎样的机遇创造了汉字?外形华美是《大学》中讲的“外王”,其每一个笔画的书写,都讲究起笔、行笔、收笔的法度,都讲究笔画的圆润,都讲究因物象形。一个简单的“三”,第一画表示“天”,第三画表示“地”,第二画表示“人”,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人生天地间”,就这样,汉字巧妙地连接了自然世界和人的内心世界。而精神气韵就是《大学》的内圣,每个字都是一首诗,譬如“木”字,其竖表坚守,其横意发展,而撇捺两笔则是向外拓展,这不正是读书人对读书的态度吗?

    ④汉字拥有悠久的历史,持续至今已有两千多年。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美的。目光纵向追溯至千百年前,文字产生了,而它是以甲骨文的形式,这是一种刻于甲骨与铜器的文字,在当时这种文字与陶器的花纹是相互契合的。因此,汉字之美就体现出来了。后来,几百年以后,金文诞生。商代金文多为象形文字或以象形文字合成的会意字,它们像一幅幅图画,有的浑厚奔放,有的成团块状。在近代,篆书向我们缓缓而来,它将金文简化,又不失图画风格——圆润是它的特点。后来,隶书渐成时代趋势,其间架严谨,方正平直,浑厚刚劲,豪迈奔放。

    ⑤汉字的外形是美的。说起来,不得不提书法。古代文人底蕴深厚,提笔落笔,墨色便在纸上浮现。一笔墨,分隔了阴阳,分隔了虚实。笔法时而轻快,时而疾徐,汉字的深厚刚劲便表达得淋漓尽致。在世界文字之林中,汉字是丰富的书法瑰宝,也是中国五千年古老文化的结晶,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力量。

    ⑥汉字的精神也是美的。汉字向来追求尽善尽美,所谓“善”,是人心之善,“美”,是自然之美。因此,书法的第一笔往往能决定整个艺术境界,黑或白,虚或实……下笔时,万物蕴含其中,时间便是永恒。这种忘我的精神也是有限度的,“虚则歧,满则溢,兴则正,正者,冲和之谓也”。它超越了政治上的束缚,摆脱了权力上的枷锁,升华为精神上永不衰败的财富。

    ⑦汉字之美,美在我们义无反顾的与世界撞击而守住文化,美在拥有真正的中国魂。也许、众多人提笔忘字,纵使汉字经历过这样的悲剧——而这种悲剧依旧散发着动人光芒的美。想想伏尔泰的话:耕种自己的园地,不要急于膨胀自己。当我们用真正的中国心坚守起这个大国,我们才有勇气不忘初心,慎终如始。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总分结构行文,先总写汉字之美,然后分别从美在神秘、美在外形、美在精神气韵等多方面详细阐述汉字之美。 B、文中划横线句子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木”字为例,具体直观地阐述汉字的精神气韵。 C、文章主要运用了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引用等说明方法,准确严谨地说明了汉字之美。 D、利用汉字的谐音改编成常用语制作成的广告词,拉近了顾客与商家的距离,丰富了广告用语,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有利于汉字的保护和传承。
    (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也许,众多人提笔忘字,纵使汉字经历过这样的悲剧——而这种悲剧依旧散发着动人光芒的美。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棉花作为一种天然纤维,在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消耗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据统计,全球棉花消耗了2.6%的农业用水,占用了3%的排作面积,却贡献了36%的纺织纤维。棉花品质、产量的提高受到植株性状等的影响。株铃多、单铃重、衣分高对皮棉产量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认为,株铃与铃重两性状呈负相关,要培育高产品种要注意株铃与铃重两性状比例的选择:选择生育期较短、植株中等偏高、果枝始节低、果枝台数多的植株性状,有利于增加株铃、价重和提高衣分,促使皮棉增产。在品质追求上,选取结铃性强、铃多的性状,可间接增加纤维的长、细、强度和纺纱指数,增进主要纤维品质。

    在生产实践中,应注意优化成铃时间与部位,争取多结优质铃。在栈培措施上,应立足于促使群体早发、中稳、后健不早衰、在重施底爬的基础上,轻施苗肥。稳施蓄肥,重施花铃肥,搭好丰产架子、使棉花感花结铃期与优质铃开花时间同步,力争多结代桃、早秋桃,后期酌情补施盖顶肥,防早衰、稳铃重、促衣分,进行全程化控,塑造理想株型,提高成铃率,确保株铃质量,从而获取棉花优质高产。

    (摘编自齐子杰《棉花产量品质及植株性状的典型相关与通径分析》)

    【材料二】

    从棉株上采摘,棉纤维没与棉籽分离,没经过加工的是籽棉。把籽棉进行机花,脱离了棉好的棉纤维叫皮棉。衣分率,指生产的皮棉与需要材棉的比例。

    不同密度与棉花产量的关系

                                                                                                                                                                                                                                                                                                


    亩实收株数(个)

    单株铃数(个)

    单铃重(克)

    衣分率(%)

    亩棉产量(公斤)

    60+40×8cm

    14367

    4.77

    5.85

    34.79

    139.47

    60+40×10cm

    10834

    6.27

    6.27

    36.27

    154.47

    60+40×12cm

    9111

    6.33

    6.56

    35.85

    135.63

    60+40×14cm

    7524

    7.02

    7.24

    36.12

    138.12

    (摘编自米吉提·吐尔逊《论棉花密植度与产量的关系》)?

    【材料三】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非常重视棉花种植技术服务,他们采用的“干播湿出”种植技术,先在北渡广泛使用,然后推广到南疆,将出苗率从80%提高到90%,为棉花增收奠定了基础。这项技术被称为“膜下滴水蓄填”,即上一年收获的棉田不再进行春冬灌,来年耕种时直接平整土地、铺膜播种,待地温上升到适宜棉花出苗时,开始利用提前安装好的地面管和滴灌带膜下滴水,未实现“干土播种混苗出土”。

    新疆98%以上为陆地棉,海岛棉只占2%。海岛棉是纺织纤维的上上品。研究团队通过生物育种手段,把海岛棉的基因转移到陆地棉上,改良陆地棉,提高其纤维品质。据此培育的陆地棉新品种新农大棉1号和新农大棉4号,深受种子企业和棉农的青睐。历时十余年选育的突破性棉花新品种“原棉8号”具有广泛性好、耐密性强、集中成熟性好、易管理、铃大、抗旱耐盐碱、耐高温等特性,窗产量高,还实现了水肥的高效利用和棉花生产“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显著降低了棉花生产成本。

    集约化经营和现代化管理,为新疆棉花产业指上腾飞的翅膀。通过土地流转,尉犁利华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种植28万亩棉花,通过对分数的土地进行破梗平地、滴灌改造,建成高标准农田,全部实现机械化种植、集约化管理。规模化的生产方式为先进技术普及创造了条件。在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发展以“农户+合作社”模式为主、“农户+合作社+公司”“农户+家旋农场”为辅的多种形式运度规模经营模式,打破了传统小农户分散种植模式,全县棉花生产机械化率达93%。2021年,全区棉花精量播种覆盖率达88%,化学打顶、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技术到位率达85%,棉花机械化采收率首次突破80%、产量、品质、效益的综合提升,使新疆棉花种植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摘编自李慧等《新疆棉花产业“科技范”十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植株性状影响着棉花产量,其中影响株铃个数的有生育期、株高、果枝始节、果枝台数等,要对这些性状正确选择或准确把握。 B、棉花产量会受到植株性状影响,株铃、铃重、衣分是影响皮棉产量的重要因素,要培育高产品种需同时提高株铃数量与单铃重。 C、材料二表明,随着单株铃数与单铃重的增加,亩皮棉产量并非相应增加,而亩实收株数的增加,会使亩皮棉产量随之增加。 D、新疆的突破性棉花新品种“源棉8号”综合性状优良,亩产量高,具有铃大株蔬,抗旱耐盐碱等特点。
    (2)、请结合材料,分析新疆棉花种植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原因。

四、名著阅读(10分)

  • 10. 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作品不仅有对往事的回忆,也有对时弊的批判,表达出作者强烈的爱憎。 B、阅读《昆虫记》这一类的科普作品,不仅要阅读正文,连前言、后记以及相关作家作品介绍都要全面把握,才能比较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容。 C、《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主要讲述了尼摩船长带领工程师阿龙纳斯一行漫游海底的惊险故事。 D、《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的,该书的首要意义在于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 11.  某校“名著讲堂”近期将举办“读中外名著,育家国情怀”读书分享活动,请你在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内容,以作品中体现的家国情怀为话题写一段开场白,字数150字左右。

    ①《朝花夕拾》    ②《红星照耀中国》    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12. 有人建议阅读《经典常谈》时,可以选择《〈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进行组合阅读,这样能够完整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及成果。你是否同意这一建议?结合名著阅读方法,说说你的看法。

五、写作(50分)

  •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即将踏入九年级学习生活的我们,身上似乎褪去了一些稚气、任性,多了一些深思、沉稳。有些同学不那么斤斤计较,愿意去包容他人;有些同学明确了学习目标,挑灯夜战,持之以恒;有些同学比以前更加理解老师、父母,学会了换位思考,善解人意……
    请以“      ▲      改变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