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册生物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2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某基因型为Dd的植株在产生配子时,含有d基因花粉的存活率为50%,则该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
    A、1:1:1 B、4:4:1 C、2:3:1 D、1:2:1
  • 2. 如图表示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若图1、2、3中的同源染色体均不发生互换,则图中所示个体自交后代的表型种类依次是( )

    A、2、3、4 B、4、4、4 C、2、4、3 D、2、2、4
  • 3.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让两种基因型不同的纯合粉红花杂交,F1自交,则F2的表型及比例是红色:粉红色:白色=9:6:1。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
    A、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B、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C、F2的粉红花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 D、基因型AABB和aabb的个体依次为红色和白色
  • 4. 如图所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请问5号与6号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是多少?( )

    A、1/6 B、1/3 C、1/4 D、1/8
  • 5. 某DNA分子片段中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碱基A占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DNA片段中碱基对之间含有2600个氢键 B、该DNA片段复制2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900个 C、该片段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A+T):(C+G)为3:2 D、DNA分子中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体现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 6. 下图中甲、乙表示某细胞内的两条染色体,图中字母表示存在于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经过荧光标记技术的处理,其中A和a显示黄色荧光,B和b显示红色荧光(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和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甲、乙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 B、基因A和a的彼此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 C、图中基因A与B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在减数分裂I后期,细胞内显示4个黄色荧光、4个红色荧光
  • 7. 在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突出贡献。下列有关经典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推断出S型菌体内含有转化因子 B、艾弗里利用减法原理提出DNA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C、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噬菌体的蛋白质在细菌细胞中合成
  • 8. 有关转运RNA(t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tRNA是相关基因表达的产物 B、tRNA分子中含有氢键 C、tRNA分子中含有磷酸二酯键 D、一种tRNA可以转运不同的氨基酸
  • 9. 当新生RNA与模板D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杂合链时,另外一条非模板DNA链将处于单链状态,由此形成的三链核酸结构称为R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R环结构出现在基因的转录过程中 B、双链杂合区存在3种碱基配对方式 C、酶X为解旋酶,催化氢键的断裂 D、富含G的DNA片段容易形成R环结构
  • 10. 下图表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1所指的末端是DNA单链的3'端 B、图中2的存在增加了DNA结构的稳定性 C、图中3连接的是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 D、图中4代表的名称是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 11. 玉米是雌雄同株单性花、异花授粉二倍体植物,体细胞中含有20条染色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玉米做杂交实验时,对母本不需要做去雄的操作 B、玉米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10条染色体 C、玉米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中染色体形态相同 D、不同品种的玉米之间存在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 12. DNA甲基化修饰是在甲基转移酶(DMT)的催化作用下将甲基转移到正常碱基上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DNA甲基化不改变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B、DNA的甲基化不能遗传给后代,属于表观遗传 C、DNA的甲基化会抑制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生物的表型 D、在无DMT的条件下,甲基化的DNA可通过多次复制实现去甲基化
  • 13. 滥用抗生素会使人体内的细菌出现抗药性,下列有关细菌抗药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抗生素的使用会引起细菌发生抗药性变异 B、细菌本身就存在抗药性,抗生素对细菌具有选择作用 C、长期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抗药性基因频率降低 D、抗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细菌发生进化,产生新物种

二、多选题

  • 14. 果蝇的红眼基因R和白眼基因r位于X染色体上,在一个红眼果蝇种群中,雌性纯合子:雌性杂合子=1:1,让该种群中的红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获得F1 ,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亲代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2种 B、亲代红眼雌果蝇产生Xr的配子占2/3 C、在F1中,白眼雄果蝇占1/8 D、在F1红眼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3
  • 15. 图为某高等植物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①是染色体计数和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B、细胞②和③中的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 C、细胞④是减数分裂I后期,同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D、细胞⑤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 16. 在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mRNA分子发挥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mRNA中缺失起始密码子,则肽链将不能合成 B、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内,mRNA的种类相同 C、人体细胞内mRNA的合成需要DNA聚合酶的参与 D、一条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
  • 17.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的自由组合会导致基因种类的改变 B、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基因排序发生改变 C、细胞分裂间期DNA双链解旋,易发生基因突变 D、基因突变通过改变碱基对的数量来改变基因的数量

三、综合题

  • 18. 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籽粒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利用黄色籽粒种子发育的植株(甲)、白色籽粒种子发育的植株(乙和丙)进行下列实验。                                                                                                                                      

    组别

    亲代

    F1表型

    F2的表型及比例

    实验一

    甲×乙

    黄色籽粒

    黄色籽粒:白色籽粒=3:1

    实验二

    乙×丙

    白色籽粒

    黄色籽粒:白色籽粒=3:13

    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和突变,回答下列问题:

    (1)、等位基因A/a和B/b的遗传(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的依据是
    (2)、亲本中乙和丙植株的基因型依次是。实验二中F2代白色籽粒的基因型有种,其中纯合子占
    (3)、实验一中,F2黄色籽粒有纯合子和杂合子,(填“能”或“不能”)通过测交实验进行鉴别,试说明理由:
  • 19. 如图1某二倍体哺乳动物体内一组细胞分裂图像,图2表示该动物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请分析并回答:

    (1)、据图1可知,该动物为(填“雌性”或“雄性”),判断的依据是;甲细胞内含有个染色体组。
    (2)、图2中表示染色体的是(填字母);图中Ⅱ→Ⅲ产生的原因是
    (3)、图1中乙细胞对应图2中(填序号);图2第Ⅲ组对应的细胞名称是
  • 20. 非洲猪瘟病毒在我国发现多起生猪死亡的案例,对养猪户有一定的冲击。非洲猪瘟病毒呈双链结构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产物是脱氧核糖、磷酸和四种含氮碱基。请回答相关问题:
    (1)、非洲猪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填“DNA”或“RNA”),理由是。该遗传物质的基本骨架是
    (2)、非洲猪瘟病毒的遗传物质在复制过程中具有特点(至少答出2点)。
    (3)、若该遗传物质复制过程中,部分碱基对发生缺失,则该遗传物质中嘌呤碱基所占比例(填“不变”、“增加”或“减小”),其原因是
  • 21. 下图是真核细胞遗传信息表达中某过程的示意图。某些氨基酸的部分密码子(5′→3')是丝氨酸UCU;亮氨酸UUA、CUA;异亮氨酸AUC、AUU;精氨酸AGA。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示真核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中的过程,该过程的直接模板是
    (2)、图中①为(填氨基酸名称),与①相连的是tRNA分子的(填“-OH”或“-P”)端。
    (3)、结构②表示核糖体,其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填“5'→3'”或“3'→5'”);该过程中存在的碱基配对方式有
    (4)、该过程中需要tRNA、mRNA和rRNA的参与,其中tRNA的功能是
  • 22. 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问题:
    (1)、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其原因是
    (2)、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实现基因组合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二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3)、人工诱导多倍体目前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作用的机理是
    (4)、生物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来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