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26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人生不是一锤子买卖”。屡败屡战的刘邦,信心满满地做着自己的皇帝梦,最终唱着“大风起兮云飞扬”衣锦还乡。刘邦建立的朝代将都城定在( )
    A、咸阳 B、长安 C、镐京 D、
  • 2. 某同学在阅读历史书籍时,读到了如图所示的章节目录。据此判断,该书介绍的历史人物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 3. 汉初农民要承受田租、算赋(人口税)、更戍(兵役)等沉重的负担,经常入不敷出,乃至卖地、卖儿、卖女、卖妻,最后将自己也卖为奴隶,为此统治者采取( )
    A、严刑酷法政策 B、休养生息政策 C、对外征战政策 D、奖励工商政策
  • 4.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下列哪一项措施与之无关( )
    A、实行郡县制 B、下令“兵皆罢归家” C、释放奴婢为平民 D、减轻农民的赋税
  • 5. (《史记》记载:“……京师之钱巨万,贯(穿钱用的绳子)朽而不可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叠压),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材料描述的这一汉代治世局面出现在( )
    A、秦始皇时期 B、汉高祖时期 C、文帝、景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
  • 6. 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的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 7. 学习历史,首先要注意时间概念,懂得计算年代,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是公元纪年,公元纪年把每100年叫做一个“世纪”。习惯上每个世纪头20年叫某世纪初,最后10年又叫某世纪末。据此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时间上应该表述为( )
    A、公元前3世纪初 B、公元前3世纪末 C、公元前2世纪初 D、公元前2世纪末
  • 8. 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这反映了当时采取的政策是( )
    A、力行节俭 B、大兴文治 C、休养生息 D、平抑物价
  • 9. 《汉书·食货志》中记载:“汉兴,接秦之敝(同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 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上(汉高祖)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同十)五而税一。”汉高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减轻负担 B、增加劳力 C、稳定民心 D、储备军食
  • 10. 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

    ①让士兵还乡务农    ②提倡勤俭治国
    ③释放奴婢为平民    ④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1. 汉景帝在法律上实行轻刑慎罚的政策:继续减轻刑罚,对文帝废肉刑改革中一些不当之处加以修正;强调用法谨慎,增强司法过程中的公平性;对特殊罪犯给予某些照顾。这些措施旨在( ) 
    A、稳定秩序、保障生产 B、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C、改变文帝的残暴政策 D、减轻农民赋税和徭役
  • 12. 以下材料反映出当时统治者( )

    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进一步减轻赋税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①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 ②增加赋税,不恤民情 
    ③提倡勤俭治国,以身作则 ④重视“以德化民”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13. “牛”作为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精神化身,在许多中国文物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下图这组与牛有关的文物反映出汉代(    )

    A、绘画技巧的成熟 B、盐铁官营的实施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农耕技术的发展
  • 14. 汉文帝采纳大臣贾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的建议,提倡(    )
    A、以农为本 B、勤俭治国 C、以德化民 D、轻徭薄赋
  • 15. 下列各项是对“休养生息”政策的表述,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士兵还乡务农 B、将奴婢释放为平民 C、轻徭薄赋 D、不劳动者由政府救济
  • 16. 汉文帝二年九月,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据此可知(   )
    A、加紧对农民控制 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和徭役 C、实施了严刑苛法 D、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 17. 2020年12月17日,经历23天惊心动魄的太空之旅,嫦娥五号怀揣来自月球的岩石和土壤返回地球。这是-趟满载而归的科学探索,也是一次智慧与勇气兼备的无畏探险。这位“天外来客”名字中的“嫦娥”,据说本称姮娥,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忌讳而改称嫦娥。这位西汉皇帝( )
    A、增加赋税徭役 B、倡导勤俭治国 C、实施“推恩令” D、设置西域都护
  • 18. 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注重农业生产,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重视“以德化民”;提倡勤俭治国,以身作则。这些措施的实行导致( )
    A、“休养生息”政策的失效 B、西汉社会继续凋敝 C、“文景之治”盛世的出现 D、国家税收不断减少
  • 19. 汉初的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经济 B、巩固统治 C、鼓励生产 D、与民休息
  • 20. “文景之治”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D、调整政策推动生产力发展

二、非选择题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敝(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造成这种社会状况的原因有哪些?
    (2)、为了解决材料所述问题,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通过一实施的系列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3)、从秦亡汉兴的史实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汉书》

    材料二:到这个时期(西汉),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一种什么政策?与此相关的有哪些具体措施?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历史上称之为什么?
    (3)、材料一和材料二是什么关系?除了材料一中谈到的措施外,还有哪些措施导致材料二局面的出现?
  •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治国措施:“兵皆罢归家”;注重农业生产,鼓励耕织;轻徭薄赋。使汉初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材料二: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继续施行休养生息的治国政策: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废除酷刑,勤俭治国。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库充盈,国力增强的局面。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初期采取的治国措施。
    (2)、材料二反映的治世局面在历史上称为什么?具体表现是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指出西汉初年经济发展的原因。
  • 24.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相关问题。

    【背景篇】

    材料一:汉兴……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选出)醇驷(颜色相同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措施篇】

    材料二: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

    【影响篇】

    材料三: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

    ——《史记·平准书》

    (1)、材料一说明了西汉初年什么样的社会状况?材料中的哪句话典型地反映了这种社会状况?
    (2)、材料二中的“与民休息”指的是西汉时期推行的什么政策?
    (3)、材料三反映的是西汉初期哪一治世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
    (4)、综合上述问题的探究,谈一谈你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