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古诗词三首》同步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2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练习。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移舟(bó)烟渚 B、(juǎn)地风来忽吹(sàn) C、清风半夜鸣(chán) D、路转溪桥忽(jiàn)
  • 2. 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移舟泊烟(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B、日暮愁新(客:来来往往的客人。) C、黑云翻墨未遮山(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 D、明月别枝惊鹊(别枝:横斜的树枝。)
  • 3. 在横线上填上读“què”的字。

     鸦无声 桥相会

  • 4. 拼一拼,写一写。                                                                                

    què

    chán

  • 5. 连线

    初读诗词,整体感知。

    (1)、请把相关信息连起来。                                                                                                                 

    《宿建德江》

    辛弃疾

    西湖雨景图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孟浩然

    乡村夏夜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苏轼

    秋江暮色图

    (2)、诗中有画,请连一连。                                                                                                                      

    A.黑云翻墨未遮山

    a.白雨跳珠图

    B.白雨跳珠乱入船

    b.黑云翻墨图

    C.卷地风来忽吹散

    c.水天一色图

    D.望湖楼下水如天

    d.风来云散图

  • 6. 品析诗句。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1)、这两句诗中最能表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是“”。
    (2)、查阅有关资料,结合诗人当时的处境,说说你对“客愁新”的理解。
  • 7. 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填一填。
    (1)、想一想,诗中的云、雨、风、水各有什么特点?选一选。

    A.大 B.快 C.浓 D.静

    云: 雨: 风: 水:

    (2)、对比《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诗,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两首诗都是苏轼的作品,写作的地点都是杭州西湖。 B、《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主要写了西湖盛夏时节暴雨骤来骤去的奇丽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C、《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先雨后晴,《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先晴后雨。 D、这两首诗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以人喻景,《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以景喻人。

二、能力提升

  • 8. 阅读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

    (1)、将上面一首词补充完整。
    (2)、当读到“稻花香里说丰年”时,把自己置身其中,你仿佛可以听到农民们在交谈: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山村深秋月夜图,写出了乡村的宁静优美。 B、这首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个方面描写了月夜恬静自然的乡村风光。 C、上阕中的惊鹊、鸣蝉等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宁静温馨。
    (4)、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喜,当我读到“”这一句时,联系生活经验想开去,我能想象出诗人当时看到的画面: , 所以作者是喜的。
  • 9. 对比阅读,联系背景资料想开去。

     诗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背景资料:写这首诗时,孟浩然离开家乡去洛阳,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

     词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背景资料:辛弃疾在江西闲居,晚间经过黄沙岭附近时,看到月夜下的乡村景色,写下此词。

    交流分享:《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夜晚的月色,它们表达的感情相同吗?和小伙伴们讨论一下,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