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25 类型:小升初真题

一、基础运用。

  • 1. 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小学的时光是多么的美好呀!还记得,初入学校的我们会因为jīng huāng 常yī wēi 在老师的怀里;也记得,因为读到李大钊受到kǔ xíng 而憎恨敌人的cán bào;更记得,为了bì miǎn 学习压力过大,而和同学们在míng mèi的日子里散步的情景……这些都是需要珍藏的记忆。 

  • 2. 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因(wéi wèi) 

     

     骂(āi ái) 

     

     承(zǎi zài) 

     

     暑(chǔ chù) 

     

     提(gōng gòng) 

     

     奋(xīng xìng) 

  • 3.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玲俐 斩订截铁 粉身碎骨 B、恐具 心满意足 自做自受 C、瘦削 见微知著 焉知非福 D、哀思 千均一发 司空见怪
  • 4. 下列四个词语中,不能与“旗鼓相当”互为近义词的一组是( ) 
    A、参差不齐 B、势均力敌 C、不相上下 D、平分秋色
  • 5.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及(犹:犹豫。) B、蹈火(汤:沸水,开水。) C、不以为(然:对。) D、自愧如(弗:不。)
  • 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老师语重心长地嘱咐同学们,上了中学更要努力学习 B、清明节前夕,老师带着同学们去瞻仰董存瑞革命烈士纪念馆。离开的时候,他们兴高采烈 C、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祖国大地万象更新 D、爷爷每当忆起旧社会所经历的苦难,就不禁声泪俱下
  • 7. 下列语句出自哪篇课文,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①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②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③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④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A、《丁香结》《腊八粥》《表里的生物》《月光曲》 B、《腊八粥》《表里的生物》《月光曲》《丁香结》 C、《表里的生物》《月光曲》《丁香结》《腊八粥》 D、《月光曲》《表里的生物》《腊八粥》《丁香结》
  • 8. 选词填空。    
    (1)、
    质量        分量             雅量      
    读书是一种思维的训练,人格的修炼,内心的历练。所以,爱读书的人,说话有  , 掷地有声;为人有  , 豁达淡泊;生命有  , 深远厚重。恰如季羡林先生所言,天下第一好事,便是读书。 
    (2)、
    断断续续      陆陆续续     
    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 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 9. 按要求写句子。 
    (1)、美丽的大草原令人神往。 

     改为反问句: 

     改为感叹句: 

    (2)、妈妈严肃地对我说:“快期末考试了,你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我对你的一片期望。”(改为间接引语) 
    (3)、看了《在柏林》这篇小说,陷入了沉思。(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请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安静    盼望    饿    喜欢   厚                                                 
  • 10. 根据提示将下列语句补充完整。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可以用《周易》中的“穷则变,”来解读。 
    (2)、俗话说得好:“ , 日久见人心”,与他人相处久了,才能真正了解他的为人。 
    (3)、毕业之际,刘老师用《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来告诫我们:少年是做学问的最好时光,切勿荒废。 
    (4)、“良药苦口利于病,。”理智的人善于接受正确但不中听的意见,改正自己的错误。 
  • 11. 根据语意和情境写出相关诗句或词句。 
    (1)、古人常常借物言志,许多事物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如郑燮借竹子表现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写道“ , 任尔东西南北风。” 
    (2)、“多情自古伤离别”,诗人王维送元二时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祝福。而即将毕业的你,马上要与小伙伴们分别了,请你写一句你喜欢的送别诗句:。 
    (3)、中秋之夜,诗人王建用“今夜月明人尽望,”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我还能写一句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 
    (4)、红红和萌萌在玩“飞花令”。请你帮帮她们在下列诗句中填入合适的“花”。 

     红红: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 相映红。 

     萌萌: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 出墙来。 

     红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 

     萌萌: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 扑鼻香。 

  • 12. 根据积累填空。 
    (1)、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 。 
    (2)、《采薇(节选)》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分别写了 季和 季很有代表性的景物,“”写柳条飘动,“”写雪花飘舞,都十分传神。 

二、阅读理解 

  • 13. 阅读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选段选自 (作者)的《》。 
    (2)、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 
    (3)、张思德同志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是因为他是 。 
    (4)、举例谈谈你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 14. 阅读《两小儿辩日》,回答下面的问题。 

     孔子东游,____,____。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在文中“横线”上,把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2)、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的孩子的依据,用波浪线画出“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的孩子的依据。 
    (3)、翻译: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4)、古代的两小儿说明自己的观点时尚能有理有据,请你就“不可以说谎/可以讲善意的谎言”这一易产生分歧的问题,有理有据地谈谈你的观点。 

     观点: 

     依据: 

  • 15. 阅读课外文本回答问题。 

     边城(节选) 

     沈从文 

     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这三个节日直到现在,仍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船只的样子,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船体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以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鼓手和锣手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把锣鼓敲打起来,调理桨手的划桨节拍。 

     划船快慢不得不靠鼓声,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的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有删改) 

    (1)、从文中可知,端午节的习俗有 等。 
    (2)、“鼓声如雷鸣”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 
    (3)、短文详写了哪个场景?略写了哪些场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在你的家乡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请你写一写。 

三、语言表达 

  • 16. 我会表达 

     经典名著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亲爱的孩子,小学六年,你一定读了很多书。在读过的书中,你认为哪些书可以被称作“经典”名著?你在读这些经典名著时,用过什么好的读书方法?快来分享一下吧!(读书方法至少写两种。) 

四、写作 

  • 17. 按要求写作 

     题目:有你,真好 

     提示: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谁?为什么觉得有他“真好”?哪件事或哪几件事让你感触比较深?当时的场景是怎样的? 

  • 18. 按要求写作 

     题目:别了,我的小学语文课 

     提示:从一年级上册的“天地人”开始,到六年级下册黄庭坚的《清平乐》结束,你上过多少节语文课啊!回想六年来数不清的语文课,让你印象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是什么事情使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毕业在即,请你在小学阶段最后一次习作中把你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表达出来吧!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 

     要求:①记得在第一行写题目。②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要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③字数不少于500字,不得另附习作纸。④文中不能涉及自己真实的学校、班级和姓名,可以用其他名字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