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24 类型:小升初真题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
1. 请将下面的句子认真书写于方格内,注意规范、整洁、美观。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2. 看拼音,写词语。fèi téng
jǔ sàng
kāng kǎi
líng lì
nóng chóu
qīn xí
chì luǒ
fén shāo
yuán zhù
jiē duàn
3. 用下面加点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填空。智者善抓住机会,愚者易①机会,科学发现的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机遇藏在人们熟视无睹的物品中②的小事里。它给目光敏锐的人带来灵感,而反应③的人却得不到它的青睐。它给坚持不懈的人摔出成功,给④的人丢下失败。机会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辨识和把握它。
二、选择题。(10分)
-
4.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水饺 皎洁 绞刑 摔跤 B、曝晒 澡布 爆炸 暴发 C、辨认 辩论 花瓣 辫子 D、抵御 领域 荣誉 监狱5. 下列加点字词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A、赴汤蹈火(热水) B、非然也(对,不错) C、何当金络脑(什么时候) D、明月别枝惊鹊(横斜的树枝)6. 将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用括号里的词语替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遇事别急躁,咱们还是坐下来心里平和,不生气地谈一谈。(心平气和) B、男人战死疆场,虽然不幸,但不失壮烈,也算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死得其所) C、看他那衣衫褴褛的窘状,其经济的拮据境况是能够经过推想而知道的。(不可思议) D、自从他退休后,就很少有机会看到他化装上台演戏了。(粉墨登场)7. 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排比) B、镇上的人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夸张) C、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比喻) D、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设问)8.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过年时吃鱼寓意“年年有余”。 B、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颜“指的是颜真卿,“柳”指的是柳宗元。 C、《泊船瓜洲》《游园不值》《春夜喜雨》《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都与春天有关。 D、《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老舍,作品中带有地域特色的“京味儿”语言值得细细品味。
三、按要求完成问题。
-
9.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 (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2)、我们的心情不同,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当你心情愉快时,处在下面的情境中,你会有哪些感受?请用两三句话写一写。
行走在春雨里,。
(3)、请仿照下面的句子,给某学科的老师写一句赠言。例:送给音乐老师的:您美妙的歌声、动人的舞姿,给我们以美的熏陶。
送给 老师的:。
(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信息。目前,杭州2022年亚运会吉祥物项目运动造型设计在线上发布。该设计是利用吉祥物对各体育项目比赛中最具代表性动作的定格与动画设计,是亚运视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0. 根据语境,填写诗句或名言。(1)、习近平主席在谈到变革创新时,用了“苟利于民,不必法古; , ”这句古语。(2)、古人历来对“雨”情有独钟,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七八个星天外,”写出了雨的淅沥;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 , ”则写出了雨的急骤;杜甫《春夜喜雨》中的“ , ”虽是写雨,却也常常用来歌颂老师潜移默化地育人。11. 文学常识积累。(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 。(2)、列夫•托尔斯泰是 国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复活》等。12. 综合性学习。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活动形式一:举办“我与名著之间的故事”交流会
活动形式二:
(2)、现在的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沉浸在书中,去领悟文字的魅力。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四、阅读与理解。(22分)
-
13.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常见的生物识别方式是指纹识别,但指纹容易留下痕迹被他人复制,而且对手指的清洁度、干燥度要求较高。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来临,数据安全和信息隐私越来越重要,人们需要更有效的身份认证“密码”。“人脸识别技术”应运而生。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即通常所说的刷脸技术。
材料二:“刷脸”正在快步走进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消费,刷脸支付;回家或住酒店,刷脸开门;坐动车或飞机,刷脸进站;办社保或取现金,还是刷脸……
刷脸时代,意味着你所有的个人信息、财产情况,包括身份证、银行卡、支付宝账号等,都跟你的脸绑定了。
走在大街上,不经意间闯了红灯,为了逃避罚单,你戴上特大号的墨镜,大热天捂个大口罩,有用吗?好像也没用。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做到即使你遮住了脸部面积的三分之二,还是一样能把你认出来。
材料三:对于人脸识别的担忧,大多源于面部信息泄露的安全隐患。如果说同为生物识别的指纹识别需要主动“画押”,人脸识别则可以在悄无声息中完成。一旦人脸及其相关信息“落入贼,手”,民众的合法权益极易遭受侵害。
人脸识别涉及身份信息采集认证与个人隐私保护等话题,离不开法律的保驾护航。近年来,在法律层面,中国针对生物特征信息采集和储存做了具体规定,为人脸等生物特征信息的搜集使用划定了边界。
(1)、和“指纹识别”相比,“人脸识别”最主要的特点是( )A、对清洁度要求高 B、对干燥度要求高 C、更加有效 D、容易复制(2)、关于刷脸技术,以下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刷脸技术目前已完全覆盖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B、刷脸技术使得闯红灯者即使戴着特大号的墨镜还是无法逃避罚单。 C、刷脸技术因为具有明显的优势而淘汰了指纹识别。 D、刷脸技术因能够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而受到人们的喜爱。(3)、请结合三则材料选择恰当的小标题,将序号填在横线上。A.人脸识别的安全隐患及法律监管
B.“刷脸”走进日常生活
C.什么是人脸识别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生活经历,说一说“人脸识别技术”的利和弊。14. 阅读短文《一根善的拐杖》,完成练习。①我14岁那年,父亲在工地不小心摔断了右腿。医生说至少得休养一年半载才能好,这可愁坏了父亲,要知道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家老小都指望着他遮风避雨。
②父亲是个待不住的人,刚刚休养了半个月,他就让母亲给他弄了一副拐杖,说家里太闷,要出去溜达溜达。让我们想不到的是,靠拐杖支撑着走路的父亲晚上回来的时候,照样神奇地给我们挣回了钱。望着那几张皱巴巴的毛票,我心里好像塞进一团棉花,堵得慌。想到父亲右腿上打着厚厚的石膏,拄着拐杖在步行街发广告单,一站就是一整天,我心里仿佛飞进了马蜂,蜇得我一阵阵地疼,鼻子酸酸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③周末的时候,我要替他去发广告单。他不准,狠狠地训斥了我:“没出息的孩子才去发广告单,你只管给我好好读书!”我头一回没听他的话,偷偷地跟着去了。
④太阳尽情地释放着它的热情,风儿也不见一丝踪影,路旁的几棵法国梧桐无精打采地耷拉着叶子。来往的人们都将自己的脸儿躲在五颜六色的遮阳帽或太阳伞下。父亲直直地站在太阳底下,像一棵树,胳膊架着双拐,手里拿着厚厚一摞广告单,汗水在脸上肆意地流淌。我很想过去帮父亲擦擦汗,但又担心他责骂我,只好在那里暗自替父亲难受着。
⑤就在这时,发生了令我终生难忘的一幕。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摇摇晃晃地走过父亲的身边,忽然晕倒在地上。呼啦啦地围上来一帮人,却没有一个去扶的。这是一群麻木的人,我朝人群中那一张张脸望过去,每一张都写着冷漠。
⑥不,有一张脸是个例外,如同千万枯藤上唯一鲜活的一片叶子,上面写满了焦急。我看得真切,那是父亲的脸!粗糙的布满皱纹的脸,此刻却光滑得如一面镜子,映照着人的良心。
⑦父亲拄着拐杖,费力地拨开人群,蹲下来,为老人按人中穴……我听见有人小声议论,说前几天有个年轻人救了一位老人,却被老人讹上了,最后那个年轻人在医院花了近千元的冤枉钱。这大概就是大家袖手旁观的原因吧。
⑧经过一番紧急救助,中暑的老人醒了过来。他向父亲道谢,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像一支在风中燃烧的蜡烛,随时都有被吹灭的危险。父亲递给老人一根拐杖:“拄着点儿走吧,能稳当些。”
⑨“谢谢,那你怎么办?”
⑩“没啥,我这不是还有一根吗?我只是断了一条腿,一根拐杖足够了。”
⑪人群出奇地安静,大家的脸上写满了惊愕。
⑫少了一根拐杖,我本以为父亲会摔倒,可他只是摇晃了几下,又拿起放在地上的那一摞广告单,挺直了背开始分发起来。他像一棵树,一棵直立的树,因为他的脚下有根,很深很深的根。
⑬人群并没有散去,开始有人伸出手来,接过单子,一双,两双,十双……枯藤冒出了新芽儿!
⑭父亲让我懂得,每个人都需要一根善的拐杖。它会让你的灵魂站得稳当一些,不至于在风雨飘摇的尘世中摇摇晃晃。
(1)、读第⑦~⑬段,根据文章内容补充下面的思维导图。父亲→紧急救助→→挺直站立围观的人→→满脸惊愕→
(2)、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 。(3)、读第⑦段中描写父亲动作的语句,并揣摩他的内心。父亲心想:
(4)、读第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和感悟。(5)、结合短文具体内容,概括父亲是个怎样的人。(写出两点即可)五、习作与表达。(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