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册生物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2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
1.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用35S和32P同时标记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进入细菌体内的成分有含35S的蛋白质或含32P的DNA B、碱基排列在外侧,靠氢键连接,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D、某DNA片段有100个碱基对,含40个胸腺嘧啶,若连续复制3次,则第三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是420个2. 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正常分裂的一组图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①②③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B、一般情况下,细胞①分裂形成的是体细胞,细胞④分裂形成的是精细胞 C、等位基因的分离主要发生在细胞④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细胞②中 D、细胞①和④中的DNA分子数∶染色体数=1∶13. 真核细胞基因在表达过程中如果有异常mRNA产生,就会被细胞水解,下图是S基因的表达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异常mRNA的出现是S基因突变的结果 B、①过程只能在细胞核中发生 C、参与图中③过程的tRNA可能有64种 D、异常mRNA彻底水解最多产生5种有机物4. 某植物有白花和红花两种性状,由等位基因R/r、I/i控制,已知基因R控制红色素的合成,基因I会抑制基因R的表达。某白花植株自交,F1中白花∶红花=5∶1;再让F1中的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白花=2∶1。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基因R/r与l/i独立遗传 B、基因R纯合的个体会致死 C、F1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7种 D、亲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RrIi5.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间期较分裂期更易发生基因突变,主要是因为间期持续的时间更长 B、血友病、色盲、白化病等致病基因的出现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C、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基因,但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D、水稻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重组6. 下列属于表观遗传现象的是( )A、基因突变使小麦获得抗病能力 B、染色体片段位置颠倒使果蝇形成卷翅 C、碱基对替换导致人患镰状细胞贫血 D、柳穿鱼Lcyc基因高度甲基化影响其表达7. 牵牛花的颜色可随液泡中的酸碱度不同而发生变化,如液泡中的花青素在碱性时显蓝色,中性时显紫色,酸性时显红色,生理机制如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用牵牛花朵做实验材料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 B、图中a、b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同时进行,也能够发生在原核细胞中 C、牵牛花在清晨时开蓝花,中午转为紫色,傍晚则可能为红色 D、蛋白R是一种载体蛋白,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8. 某观赏植物的白花对紫花为显性,花瓣一直为单瓣,但经人工诱变后培育出一株重瓣白花植株,研究发现重瓣对单瓣为显性,且含重瓣基因的花粉致死。以新培育出的重瓣白花植株作母本与单瓣紫花植株杂交,F1中出现1/2重瓣白花,1/2单瓣白花,让F1中的重瓣白花自交,所得F2中各表型之间的比例为( )A、9∶3∶3∶1 B、3∶3∶1∶1 C、6∶3∶2∶1 D、4∶2∶1∶19. 细胞内有些tRNA分子的反密码子中含有稀有碱基次黄嘌呤(T),含有I的反密码子在与mRNA中的密码子互补配对时,存在如下图所示的配对方式(Gly表示甘氨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种反密码子可以识别不同的密码子 B、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结合 C、tRNA分子由两条链组成,mRNA分子由单链组成 D、mRNA中的碱基改变不一定造成所编码氨基酸的改变10. 对于遗传物质的探究,众多科学家进行了无数的实验。下列有关科学家的实验及实验结论的叙述中,错误的选项是( )
选项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与结论
A
R型和S型肺炎链球菌
将R型活细菌与S型细菌的DNA和DNA水解酶混合培养
培养基上只生长R型细菌,说明DNA被水解后失去了遗传效应
B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
离心后获得的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C
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
用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
烟草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
D
大肠杆菌
将双链都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
经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 , 说明DNA分4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A、A B、B C、C D、D11. 研究人员用秋水仙素诱导银腺杨花粉染色体加倍后,利用不同倍性花粉对辐射敏感性差异,克服二倍体花粉授粉后发育迟缓问题,施加60Co-γ射线处理后给毛新杨母本授粉,培育出白杨杂种三倍体新品种“北林雄株1号”和“北林雄株2号”,有效治理了我国北方毛新杨雌株飞絮,促进杨树人工林和城乡绿化品种的更新换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北林雄株1号”和“北林雄株2号”都不是新物种 B、培育“北林雄株1号”和“北林雄株2号”使用了多种育种方法 C、用秋水仙素溶液诱导银腺杨花粉染色体加倍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 D、“北林雄株1号”和“北林雄株2号”是三倍体雄株所以不飞絮12. 如图表示利用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不同品种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①和②培育能稳定遗传的⑤过程中,I→Ⅱ途径比I→Ⅲ→V途径所用时间短 B、由②获得⑧的过程利用了射线处理能够诱导基因定向突变的原理 C、常用花药离体培养先形成④,再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④的种子或幼苗获得⑤ D、由③获得④与由③获得⑥的原理相同,I→Ⅱ途径的原理在Ⅲ过程中有所体现13. 科研小组用某种昆虫的野生型雌性(XAXa)和雄性(XAY)个体杂交,子代中偶然出现一只雌性的突变型个体,若该突变个体的出现有三种可能性(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染色体数目变异),不同变异类型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A、若是情况乙,则是母本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导致的 B、若甲情况的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则基因突变发生于母本的减数分裂过程 C、甲乙丙三种可能性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丙,是由于染色体片段重复引起的 D、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随机性、多害少利性等特点14. 喷瓜的叶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基因型AA表现深绿色,Aa表现浅绿色,aa的植株因不能合成叶绿素而呈黄色。一株浅绿色植株的部分叶片上出现了黄化现象,下列对黄花叶出现原因的推测中,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15. 以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 B、F1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其染色体组成为2N+2n C、F1不育的原因是含有的染色体组为奇数 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F2 , 属于诱变育种16. 下列关于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斯的实验不能证明DNA是“转化因子”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C、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D、DNA分子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配对方式之中17. 某山地的蜗牛被突然隆起的山丘分隔成两个种群,若干年后,两个种群发生了明显的进化,而后山丘障碍消失,进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b1和c1间出现了地理隔离,二者之间也一定出现了生殖隔离 B、c1→c2的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C、d1和d2形态差别较大,但是二者之间不一定出现了生殖隔离 D、生物圈中物种的形成都必须经历这种长期的地理隔离18. 某科研小组在野外捕获四种袖蝶,测定染色体,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可判断四种袖蝶间的亲缘关系,图中所示的研究结果属于能证明生物进化的( )A、胚胎学证据 B、比较解剖学证据 C、分子水平证据 D、化石证据19. 桦尺蛾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将某桦尺蛾种群分成两组,分别迁移到A、B两个区域,A地是煤炭工业重镇,B地是闭塞的山区,数年后抽样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区域
SS(%)
Ss(%)
ss(%)
A
80
18
2
B
2
8
90
A、A地S基因的频率为89%,B地S基因的频率为6% B、A地的大部分s基因突变为S基因,故S基因的频率升高 C、从上述材料可知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D、从上述材料可知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20. 科研人员调查某地不同植物花冠筒的深度与昆虫口器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昆虫口器的不同长度是吸食不同深度花冠筒花蜜造成的 B、花冠筒的不同深度有利于减弱昆虫间生存斗争的强度 C、各种昆虫口器的长度差异体现了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D、昆虫口器不同长度、花冠筒不同深度是二者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60分)
-
21.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在低氧感应方面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人体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主要由肾脏的部分细胞分泌,是一种能够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为红细胞的蛋白。研究发现,在氧气供应正常时,低氧诱导因子(HIF)合成后很快被蛋白酶降解;在氧供应不足时,HIF不被降解,可与EPO基因的低氧应答元件结合,使得EPO的mRNA的含量增多,促进EPO的合成,最终导致红细胞增多以适应低氧环境,相关机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①需要作为原料,需要进行催化,除mRNA外,参与过程②的RNA还有。(2)、请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造血干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3)、HIF在(填“转录”或“翻译”)水平调控EPO基因的表达。(4)、若EPO基因的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则基因的碱基序列(填“改变”或“不变”),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这种现象叫作。(5)、在氧气供应充足时,细胞内的HIF在脯氨酸羟化酶的作用下被羟基化,最终被降解。如果将细胞中的脯氨酸羟化酶基因敲除,EPO基因的表达水平会(填“升高”或“降低”),其原因是。22. 某地一年生的某种植物群体,其基因型为aa,开白色花。有一年,洪水冲来了许多基因型为AA和Aa的种子,开红色花。不久群体基因型频率变为55%AA、40%Aa、5%aa。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该地所有的某种植物群体属于一个 , 其中全部的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2)、洪水冲来了许多基因型为AA和Aa的种子后,该群体的A基因的频率为。(3)、若这一地区没有给这种植物传粉的昆虫,所有植物一般都是自花传粉。在2代自交后,群体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和。在这2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填“是”或“否”),理由是。(4)、若发洪水前的群体和洪水冲来的群体的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这两个群体属于不同的。原因是。23. 果蝇是遗传学实验的理想材料。已知果蝇(2n=8)的全翅(M)和残翅(m)由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果蝇翅的长短(长翅N和小翅n)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当基因M不存在时,都表现为残翅,无法区分翅的长短。现利用果蝇进行了如图杂交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甲组 乙组
(1)、果蝇能够成为科学家研究遗传学实验的经典材料的理由有(至少写两条);若研究果蝇的基因组中的DNA上的碱基序列,则要测定果蝇的条染色体。(2)、根据组,可判断控制果蝇翅的长短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理由是。(3)、现有一只残翅雌果蝇,欲判断其基因型并且证明其基因型中不含有N基因,请使用甲组果蝇为材料,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实验思路:。
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24. 如图1表示人类镰状细胞贫血的病因,图2是一个家庭中该病的进传系谱图(h代表致病基因,H代表正常的等位基因),请据图回答问题(已知谷氮酸的密码子是GAA、GAG)。图1 图2
(1)、图中①过程发生在期,②过程表示。(2)、β链碱基组成为。若图中正常基因片段中CTT突变为CTC,由此控制的生物性状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3)、镰状细胞贫血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属于性遗传病。(4)、Ⅱ8的基因型是 , Ⅱ6和Ⅱ7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 要保证Ⅱ9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5)、据图1推测,镰状细胞贫血患者基因发生的变化是碱基对的 , 从而使其控制合成的肽链中氨基酸改变,直接导致异常,这体现的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是。基因突变的意义是生物变异的 , 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