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二单元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时作业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19 类型:同步测试

一、

  • 1. 苻坚当了皇帝后,取消了大单于的称号,以表明他是各民族的共同政治领袖。在官吏的选拔和使用上,他采取的是“因才是用”的政策,不太重视官吏的民族成分。苻坚的举措( ) 
    A、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B、彻底实现了氐族的汉化 C、昭示了政权的正统地位 D、开创了分科考试的先河
  • 2. 公元494年,北魏正式迁都洛阳。两年后,太子元恂乘孝文帝巡视嵩山之际,意图调兵回平城老家,自立为皇帝,失败后被废。之后,一批北方的文臣武将,拥立阳平王元颐为帝,公开谋反,很快被平定,连同太子在内的一批人被处死。可见,孝文帝通过平叛( ) 
    A、减轻了改革的阻力 B、赢得了广泛的民心 C、迈出了改革的步伐 D、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 3. 我国北方一直含有畜牧业的成分,魏晋南北朝时期畜牧业成分较前代不断增加,这一变化是北方农业的一次重大经济结构调整。这一调整( ) 
    A、根源于气候条件的变化 B、促进了少数民族不断南迁 C、是民族交融的重要成果 D、是统治者政策推动的结果
  • 4. 晋孝武帝时,贾弼之在朝廷的支持下广收百氏谱记,写成了《姓氏簿状》,建立了正式的士族家谱档案;王僧孺受梁武帝之命改定百家谱,著有《十八州谱》等著作。这些举措(    )
    A、深受门阀制度的影响 B、完善了血缘宗法制度 C、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 D、践行了儒家治国理念
  • 5. 下表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灾祸情况表。据此可知( )                                                                                                                                                                                                                                             
     

     类型 

     
     

     自然灾害 

     
     

     饥荒 

     
     

     兵祸 

     
     

     三国时期 

     
     

     2 

     
     

     — 

     
     

     6 

     
     

     西晋时期 

     
     

     7 

     
     

     10 

     
     

     3 

     
     

     东晋时期 

     
     

     6 

     
     

     5 

     
     

     8 

     
     

     南北朝时期 

     
     

     17 

     
     

     10 

     
     

     12 

     
     

     总计 

     
     

     32 

     
     

     25 

     
     

     29 

     
    A、自然灾害频发引发社会动荡 B、战乱不断严重危及社会稳定 C、人地矛盾尖锐导致饥荒多发 D、军阀混战致使政权更迭频繁
  • 6. 从秦代到明末1800多年中,被篡弑的君主共101人,其中三国4人,两晋(不含十六国)9人,南朝16人,北朝19人,占比超过45%,而时间只有350多年。这折射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A、政治局面长期动荡 B、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C、国家治理秩序混乱 D、民族交融影响稳定
  • 7. 三国时期是指( ) 
    A、220-280 B、202-266 C、266-317 D、200-280
  • 8. 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在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进行激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实则仅二十多万)前秦军。此役之后( ) 
    A、东晋重新完成全国统一 B、南方继续维持割据局面 C、民族间矛盾再次被激化 D、中原文化得以广泛传播
  • 9. 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林武术讲究内功修炼,奉行“禅武合一”的修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林武术。随着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他们迅速从马背上下来,依照周代进行射礼、讲武和田猎等活动。这反映出当时( ) 
    A、多元文化交汇融合 B、内外兼修的外域习俗盛行 C、文武并举宜威天下 D、崇尚周礼的复古逆流出现
  • 10. 下表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部分内容。                                                     
     

     孝文帝从前方回到洛阳后,见妇女服装仍为夹领小袖,就责备留守京都的官员,认为他们禁止胡服不彻底 

     
     

     在废除西郊祀天前数年,孝文帝已开始采用中原地区的祭祀天地仪式,圆丘祭天,方泽祭地,以祖宗配天 

     

     孝文帝的上述举动( ) 

    A、旨在表明北魏是华夏正统的继承者 B、为北魏顺利迁都扫除了障碍 C、有利于北方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D、赢得了北方大族的坚定支持
  • 11. 三国两晋南北朝近400年,除西晋短期统一外,其他朝代都处在分裂状态。但是,这一时期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表现在( ) 
    A、实现了民族大交融 B、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C、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D、海外贸易高度发达
  • 12. 自东汉末期以来,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五族内迁后,西晋统治者向其收重税,征兵派役,掠卖人口。西晋当政者的做法( ) 
    A、阻滞了各民族间的交融 B、导致了北方的长期分裂 C、激化了当时的民族矛盾 D、延缓了北民南迁的进程
  • 13. “大抵东晋时之侨民半因不屑服属于少数民族,半因于避兵祸及北人之酷虐,故由淮北而淮南,由淮南而江南,当其相率而来也。”此次人口迁移( ) 
    A、造成南方战乱频繁 B、推动江南经济开发 C、加剧民族矛盾隔阂 D、导致中国人口锐减
  • 14. 东晋政府在浙江湖州筑荻塘,溉田千顷。宋政府在湖州修吴兴塘,溉田二千余顷;又在会稽一带开垦湖田,“皆成良业”。由此看出,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是( )
    A、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 B、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C、历代政府的农业政策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 15.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庶族的阶级划分森严。《文苑英华》记载:“今服冕之家,流品之人,视寒素之子,轻若仆隶,易如草芥,曾不以为之伍。”《宋书》中又载:“士庶之际,实自天隔。”与之相关的是,当时( ) 
    A、阶级矛盾不断被激化 B、统治阶级内部严重分化 C、政权长期被门阀把持 D、皇权受士族支持而强化
  • 16. 晋宋(宋:南朝刘宋)以后,英才辈出,他们虽勤劳于国,但非高门大族,终无缘政治权势的中心。这一政治现象( ) 
    A、适应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B、根源于门阀政治的形成 C、导致了世卿世禄制度的出现 D、加强了封建君主的权力

二、材料分析题 

  • 1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十六国后期,长期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的人民大多已经学会说汉语,汉语成为了北方诸族的通用语言。……起初,在汉人群体中,“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观念甚嚣尘上。与之相对的是,不少少数民族的人也对汉人持有偏见。但是随着移民群体的增多,各族人民杂居更加广泛、交错,各民族之间的了解也日益增多,相互之间的看法也开始改变,“夷夏之别”变得越来越不明显了。

    材料二:改汉姓的现象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秦汉时各族改汉姓不普遍,多是在民族文化交流中自然发生的。……(孝文帝)首先自己带头改皇族拓跋氏为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郡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这些少数民族姓氏基本上都改成了单音节汉姓。孝文帝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定姓族,以八姓与汉人高门并论。

    (1)、依据材料一,概括十六国后期民族关系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改汉姓的特点,并分析由此带来的影响。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拓跋鲜卑本是游牧民族,北魏建国后开始发展农业,到孝文帝时期,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经济模式。随着经济转型,法律制度也发生相应变化。北魏太武帝修改律令,规定:“大逆不道腰斩,诛其同籍,年十四以下腐刑,女子没县官。害其亲者,轘之。”太和十一年(487),孝文帝下诏:“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而律不逊父母,罪止髡刑,于理未衷,可更详改。”北魏前期游牧经济下,官吏依靠班赐获得生产生活所需物资,班赐的最大来源是掠夺战争。为了约束官吏,整治秩序,北魏设置赃罪,但贪污仍屡禁不止。孝文帝时期,实行班禄制,为官吏发放俸禄。盗罪在历史上由来已久,至迟在西晋时“盗”有了法律意义上的概括。拓跋氏隆兴之时,规定:“盗官物,一备五,私则备十。”太武帝以降,对于盗取官财的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盗劫官私财物者流放至边地,甚至处以死刑。太和十六年(492),孝文帝亲自勘定流刑:“诏群臣于皇信堂更定律条,流徒限制,帝亲临决之。”流刑自此入律成为正刑。这一系列措施,适应了经济转型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为北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姚周霞《转型前后北魏经济变迁对立法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法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法制改革的背景。 
  • 19.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西晋永嘉之际北方大乱,“幽、冀、青、并、兖五州及徐州之准北流人,相率过江淮”,“及胡寇南侵,淮南百姓皆渡江”。以后北方流人南下几未中断,据估计北方人口南下总数约九十余万。为安置这些北方士人和流民,东晋在长江南北设立了很多侨州、侨郡和侨县,用北方地名建置,管理各该 属籍的流人。侨人的户籍用白籍,以区别于土著人的黄籍,属于白籍的人户享受免除一定赋役的优待。侨置政权的官吏皆由北方士人担任。 

     为限制大族的占有人口和增加政府收入,早在东晋成帝时便先后有“咸和土断”和“咸康土断”的实行。所谓土断,即不论原来属籍何地的大族与庶民,一律以土为断——按现居住区编入户口,将白籍改成黄籍,承担国家租役。桓温的“庚戌土断”成果较显著。 

     在加强经济上的集权方面,刘裕当政时,又于东晋义熙九年(413年)实行“义熙土断”。这次土断 雷厉风行,会稽余姚大族虞亮隐匿千余人,被刘裕处死。 

     ——摘自詹子庆、田泽滨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晋侨置州郡的原因和带来的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义熙土断”的意义。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魏太武帝拓跋煮,基于北魏的文化国情,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的文化政策。首先于425年,下诏∶“制定文字,世所用者,颁下远近,永成楷式。”自此,改变了以前文字混乱的局面。429年,太武帝还组织一批儒家学者对儒家典籍加以整理注释,“诏集诸文人撰录《国书》……叙成《国书》三十卷。"444年,发诏令∶"今制自王公已下至于卿士,其子息皆诣太学。"并选拔儒家学者讲学,专门负责贵族子弟的教育。同年,太武帝发布诏令∶“其百工伎巧、驺卒子息,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他采取的这一系列的文化政策,为后来的孝文帝改制奠定了社会基础和人才基础。 

     ——摘编自李相宁《析北魏太武帝的文化政策》 

    (1)、根据材料,概括北魏太武帝学习中原文化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太武帝推行上述举措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