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时作业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1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申不害在韩国大行君主统治的“术”治,整顿官吏队伍,对官吏加强考核和监督,“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此举( ) 
    A、消除了官吏腐败现象 B、彻底铲除了血缘政治 C、不利于行政效率提高 D、强化了君主集权统治
  • 2. 《左传》记载,僖公十五年十一月,秦、晋战于韩原,晋国大败,“秦获晋侯以归”。晋心腹重臣吕甥假借晋惠公之名召集臣民,宣告“作爰田”,也就是晋国宫室将大量土地赏赐给国人,作为他们的私产,以此来获得国人的支持,达到迎回国君的目的。这一改革( ) 
    A、彻底削弱了贵族的势力 B、利于社会的根本性转型 C、得到所有诸侯国的认可 D、削弱了晋国的军事力量
  • 3. “初税亩”,见于《春秋·宣公十五年》。对此,《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均有解释和评议。“初者始也”。“古者”,“藉而不税”;而今,则是“履亩而税”。《左传》说“初税亩,非礼也”,《穀梁传》说“初税亩,非正也”。甲骨文、金文和西周文献中,还没有“税”字。“税”,大概是西周末年以后才出现的新字新词。这说明“初税亩”( ) 
    A、实质上是一种赋税制度变革 B、纳税人仅限井田制下的农夫 C、适应了当时经济关系的变动 D、是自下而上的自觉变法运动
  • 4. 公元前536年在我国法制史上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件,就是这年三月,“郑人(子产)铸刑书”。杜预注说∶“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此举引起晋国名人叔向的批评,认为百姓有刑书作依据,将不看你的位置高、权势大而引刑书的条条与其争论是非。孔子也认为,将刑罚条款铸在鼎上,民众只以鼎上的条文为据,那还能尊重当官的贵人?据此可知,子产此举( ) 
    A、实现了礼治向法治转变 B、催生了我国第一部法律 C、宣告传统统治秩序崩溃 D、触动了传统贵族的利益
  • 5. 《论语·述而》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等先天善端。《荀子·天论》道:“生于今而志乎古,则是其在我者也。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这说明先秦儒者( ) 
    A、认为人有与生俱来的善性 B、具有悲天悯人的人格境界 C、强调群体道德价值的认同 D、重视主体道德力量的发挥
  • 6. 据学者考证,春秋末年,陈国司徒辕颇向封疆内所有的田地征取赋纳。辕颇遭到拥有一定数量田地的国人驱逐,逃亡到郑国。这一考证可以说明(   )
    A、官僚政治的腐朽 B、贵族与农民阶级矛盾尖锐 C、土地制度的变动 D、诸侯权威遭到卿大夫挑战
  • 7. 如表所示为春秋至西汉苏浙闽部分地区墓葬出土金属农具。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时代 

     
     

     地点 

     
     

     出土农具 

     
     

     出处 

     
     

     春秋 

     
     

     丹徒 

     
     

     铜锸 

     
     

     《江苏丹徒粮山石穴墓》 

     
     

     春秋 

     
     

     六合 

     
     

     铜锄、铜铲 

     
     

     《江苏六合程桥二号东周墓》 

     
     

     春秋战国 

     
     

     绍兴 

     
     

     铜铲形器、铜锂、铁镘 

     
     

     《绍兴出土的春秋战国文物》 

     
     

     战国 

     
     

     绍兴 

     
     

     铁凹形锄、铁锂 

     
     

     《战国铁农具的考古发现及其意义》 

     
     

     西汉 

     
     

     崇安 

     
     

     铁犁、铁锄、铁锼、铁斧、铁锯、铁五齿耙、铁镰 

     
     

     《福建崇安城村汉城遗址试掘》 

     
    A、东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 B、铁犁牛耕走向普及 C、经济重心南移不断加速 D、精耕细作农业成熟
  • 8. 盘龙城商代文化遗址位于今湖北武汉。考古发现,该遗址的大型宫殿及城墙营造技术、青铜器铸造工艺以及陶器、玉器的制作风格等,均与当时黄河流域的商文化保持着高度的统一性。这反映了( ) 
    A、阶级阶层分化的出现 B、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特征 C、华夏认同理念的孕育 D、南北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频繁
  • 9. 《周礼》中“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而春秋齐国管仲改革要求“男子二十而婚,女好十五而嫁”。这一改革( ) 
    A、导致了井田制的瓦解 B、确立了地主阶级统治 C、顺应了小农经济要求 D、反映了周王势力衰微
  • 10. 春秋以前,天子以下,上至公卿,下到平民,皆有参与谏议的权利。战国时期,谏官日益专职化,出现了“司过”这样职司渐趋完备、人数较为固定的专职谏官。《史记·赵世家》中记载:“武灵王少,未能听政,博闻师三人,左右司过三人。”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 
    A、政治秩序逐渐转型 B、专制集权不断加深 C、谏议制度发展成熟 D、等级尊卑日益确立
  • 11. 有学者引用商鞅变法“内行刀锯,外用甲兵”“轻视教化”“轻罪重罚”“监禁庶民”等措施,来证明其个人悲剧不可避免。该学者意在说明商鞅变法( ) 
    A、重农抑商,违背经济规律 B、废除井田,破坏传统体制 C、峻法少恩,激化社会矛盾 D、严令分家,加重民众负担
  • 12. 孔子主张正名,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求整个社会严格遵守等级尊卑的伦理纲常制度。然而,他又高扬“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反对以出身贵贱作为判别人才的标准。这表明孔子(   )
    A、追求人人平等的理想   B、重视教育对社会秩序的作用 C、维护下层民众的利益   D、倡导“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 13. 如表是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提出的一些政治主张,这反映出他们( )                                                                                          
     

     孟子 

     
     

     “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墨子 

     
     

     “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 

     
     

     韩非子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A、吸收各家学说走向融合 B、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C、关注当时社会现实问题 D、符合新兴地主政治诉求
  • 14. 2021年底,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早在春秋时期,有位大思想家就主张“有教无类”,追求教育公平,他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
  • 15. 在我国出土的文物中,有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如图)在《战国策·赵策》中有秦国用牛耕田,用河流运粮食的记载。这反映了( ) 

     

     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 

    A、古代冶炼工艺完善 B、水利灌溉技术成熟 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 16. 春秋时期,中小商人“负任担荷,服牛招马,以周四方……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富商大贾更是“金玉其车,交错其服”,南通于楚,北适于晋,东抵于齐,西达于秦,周游列国。这一现象表明( ) 
    A、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B、南北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C、各地间经济联系的加强 D、商品经济推动社会分工

二、材料分析题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商鞅把原来田里用土堆成的疆界和供战车奔驰的道路,都破开,辟成农田。授给农民田地,鼓励耕种。同时也号召民众到荒野上开辟新的农田,承认个人新辟土地的所有权,允许土地私人买卖。秦国地广人稀,商鞅挖邻国的墙脚,对山西、河南、河北的人说:“到我们秦国来吧,你们开荒的土地,三年不收税。” 

     古人今人虽然所处时代不同,但对于愉悦与痛苦的感觉却是相通的。商鞅实行与法西斯统治一样的连坐制,试问有谁愿意生活在这样的制度中?商鞅彻底压制所有异见,要全国变成哑巴。为了不让人说话,甚至于对赞扬改革的人也发配到边远之地。商鞅主张愚民,不许老百姓听音乐,也不许自由迁徙。 

     ——马立诚:《历史的拐点: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特点,分析其影响。 
  • 18. 春秋战国是政治、经济、文化大变动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秦诸子,环绕着当时的社会制度及其所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展开热烈的论战。对于尧舜的解说,是诸子争辩的中心论题之一,墨、孟两家,各用尧舜为自己的意识形态作辩护,而庄、荀及韩非诸子,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批判。 

    材料二:孔子“信而好古”(《论语·述而》),祖述尧舜,造成了一股托古的狂风,儒生认为远古的时代才是黄金时代,影响所及,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保守与闭锁的心态 …韩非主张不遵行古法,不墨守成规,应该根据当时的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措施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陈鼓应《尧舜禹在先秦诸子中的意义与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学术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孔子与韩非子的观点(不得摘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晚期以来,由于贵族分子不断地下降为士,庶民阶级大量地上升为士,士阶层扩大了。士已不复顾炎武所说的“大抵皆有职之人”。相反地,士已从固定的封建关系中游离了出来而进入了一种“士无定主”的状态。这时社会上出现了大批有学问有知识的士人,他们以“仕”为专业,然而社会上却并没有固定的职位在等待他们。在这种情形之下,于是便有了所谓“仕”的问题。子夏说:“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摘编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中国思想文化和世界思想文化有一个共同规律:或者是社会经济大发展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或者是社会大变革,新旧时代交替的历史转折刺激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得士者昌,失士者亡”已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常识,崛起的士成了诸侯、卿大夫、私门搜罗的重要对象,其中学士一类构成“百家”的主体,如儒、墨、道、名、法、农等专门家,著书立说,在文化上贡献巨大。 

     ——摘编自陈茵《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成因》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士”的演变及士阶层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士阶层兴起的影响。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初期,李悝作《法经》六篇,其主要内容包括保护地主阶级的私有制,镇压破坏封建秩序的行为,惩办“盗贼”的办法,惩办盗取兵符官印、议论国家法令、越城逃跑、赌博、贪污、所用器物超越等级的惩处方式,以及根据特殊情况加重或减轻刑罚的法律。《法经》集以前各国法律之大成,也成为秦汉法律的样本。魏文侯不但以李悝为相,让其主持变法,还任用吴起改革军事制度。变法使魏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国力逐渐强大,成为战国初年一个强盛的国家。 

     材料二:楚国是战国初期领土最大的一个国家,但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国力衰弱。楚悼王即位后,楚国接连遭到魏、赵、韩等国的进攻,楚国丧失了大片土地。楚悼王用重礼贿略秦惠公,在秦国的帮助下,才得以与魏、赵、韩讲和。楚悼王很想进行改革,振兴国势。恰巧在这时,吴起因在魏国遭到排斥而来到楚国。楚悼王立即任命吴起为宛(今河南南阳)守,把守北部边境,成功抵御了韩、赵、魏的进犯。之后,楚悼王任命吴起为令尹,主持变法。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法经》内容所体现的治国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悝变法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共同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