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质量评估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19 类型:单元试卷
一、积累(20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但是,新中国已经破(xiǎo);四万万五千万民众已经团结起来,誓死同把国土保!你听,你听,你听:松花江在呼号;黑龙江在呼号;珠江发出了英勇的叫①____;扬子江上燃遍了抗日的(fēng)火!——《黄河大合唱》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破(xiǎo) (fēng)火
(2)、加点字“号”的正确读音是( )A、hào B、háo(3)、填入文中①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嚣 B、啸2. 在下列横线上填出相应的诗句。古诗文阅读陶冶了我们的情怀:与韩愈漫步于晚春时节,他看到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 ,”脱口而出,这是诗人特别珍惜春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与王维静坐竹里馆,“ , ”两句诗人以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幽静闲远的格调,传递出悠远宁静的心境,仿佛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与岑参路遇,他以“ , ”两句,让我们感受到了与“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一样的远行者的复杂心理。
3. 鲁迅先生逝世后,社会各界人士同声哀悼,敬献的挽联不可胜数。请运用对联知识,将下面这副悼念先生的挽联补充完整,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笔①大野,胸怀日月光和热
下联:墨酒②,夜度春秋慨而慷
A、①耕②乾坤 B、①耕②长河 C、①写②乾坤 D、①写②长河4.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杨振宁,理论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C、萧红,原名张酒莹,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D、《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二、阅读(55分)
-
5. 名著阅读(1)、圈点批注法是传统的一种阅读方法。仿照[批注甲],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片段乙],并对画线的句子做好批注。
[片段甲]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不知多少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最后还在钢轮条上踢了两脚,“听听声儿吧,铃铛似的!……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
[批注甲]“脸通红”手哆嗦”又通过动作描写“拍”表现了祥子买车时的激动心情,突出了祥子实现买车愿望之强烈。一个多朴实的青年啊!
[片段乙]冬天过去了,春天的阳光是自然给一切人的衣服,他把棉衣卷巴卷巴全卖了。他要吃口好的,喝口好的,不必存着冬衣,更根本不预备着再看见冬天;今天快活一天吧,明天就死!管什么冬天不冬天呢!不幸,到了冬天,自己还活着,那就再说吧。
[批注乙]
(2)、小明读完《骆驼祥子》后,写下了这样一句感悟:祥子像一棵被蛀空了的“乡间的树”。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从祥子的经历、性格、命运等角度说说你的理由。6. 文学作品阅读老舍先生
汪曾祺
①北京东城乃兹府丰富胡同有一座小院。走进这座小院,就觉得特别安静,异常豁亮。这院子似乎经常布满阳光。院里有两棵不大的柿子树(现在大概已经很大了),到处是花,院里、廊下、屋里,摆得满满的。按季更换,都长得很精神,很滋润,叶子很绿,花开得很旺。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潔青亲自侍弄的。天气晴和,他们把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里,一身热汗。刮风下雨,又一盆一盆抬进屋,又是一身热汗。老舍先生曾说:“花在人养。”老舍先生爱花,真是到了爱花成性的地步,不是可有可无的了。汤显祖曾说他的词曲“俊得江山助”。老舍先生的文章也可以说是“俊得花枝助”。叶浅予曾用白描为老舍先生画像,四面都是花,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里,微仰着头,意态悠远。这张画不是写实,意思恰好。
②客人被让进了北屋当中的客厅,老舍先生就从西.边的一间屋子走出来。这是老舍先生的书房兼卧室。里面陈设很简单,一桌、一椅、一榻。老舍先生腰不好,习惯睡硬床。老舍先生是文雅的、彬彬有礼的。他的握手是轻轻的,但是很亲切。茶已经沏出色了,老舍先生执壶为客人倒茶。据我的印象,老舍先生总是自己给客人倒茶的。
③老舍先生爱喝茶,喝得很勤,而且很酽。他曾告诉我,到莫斯科去开会,旅馆里倒是为他特备了一只暖.壶。可是他沏了茶,刚喝了几口,一转眼,服务员就给倒了。“他们不知道,中国人是一天到晚喝茶的!”
④有时候,老舍先生正在工作,请客人稍候,你也不会觉得闷得慌。你可以看看花。如果是夏天,就可以闻到一阵一阵香白杏的甜香味儿。一大盘香白杏放在条案上,那是专门为了闻香而摆设的。你还可以站起来看看西壁上挂的画。
⑤老舍先生藏画甚富,大都是精品。所藏齐白石的画可谓“绝品”。壁上所挂的画是时常更换的。挂的时间较久的,是白石老人应老舍点题而画的四幅屏。其中一幅是很多人在文章里提到过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蛙声”如何画?白石老人只画了一脉活泼的流泉,两旁是乌黑的石崖,画的下端画了几只摆尾的蝌蚪。画刚刚裱起来时,我上老舍先生家去,老舍先生对白石老人的设想赞叹不止。
⑥老舍先生极其爱重齐白石,谈起来总是充满感情。我所知道的一点白石老人的逸事,大都是从老舍先生那里.听来的。老舍先生谈这四幅里原来点的题有一句是苏曼殊的诗(是哪一句我忘记了),要求画卷心的芭蕉。老人踌躇了很久,终于没有应命,因为他想不起芭蕉的心是左旋还是,右旋的了,不能胡画。老舍先生说:“老人是认真的。”老舍先生谈起过,有一次要拍齐白石的画的电影,想要他拿出几张得意的画来,老人说:“没有!”后来由他的学生再三说服动员,他才从画案的隙缝中取出一卷(他是木匠出身,他的画案有他自制的“消息”),外面裹着好几层报纸,写着四个大字:“此是废纸。”打开一看,都是惊人的杰作——就 是后来纪录片里所拍摄的。白石老人家里人口很多,每天煮饭的米都是老人亲自量,用一个香烟罐头。“一下、两下、三下……行了!”——“再添一点,再添一点!”——“吃那么多呀!”有人曾提出把老人接出来住,这么大岁数了,不要再操心这样的家庭琐事了。老舍先生知道了,给拦了,说:“别!他这么着惯了。不叫他干这些,他就活不成了。”老舍先生的意见表现了他对人的理解,对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尊重,同时也表现了对白石老人真正的关怀。
⑦老舍先生很好客,每天下午,来访的客人不断。作家、画家、戏曲曲艺演员……老舍先生都是以礼相待,谈得很投机。
⑧每年,老舍先生要把市文联的同人约到家里聚两次。一次是菊花开的时候,赏菊。一次是他的生日,——我记得是腊月二十三。酒菜丰盛,而有特点。酒是“敞开供应”,汾酒、竹叶青、伏特加,愿意喝什么喝什么,能喝多少喝多少。有一次很郑重地拿出一瓶葡萄酒,说是毛主席送来的,让大家都喝一点。菜是老舍先生亲自掂配的。老舍先生有意叫大家尝尝地道的北京风味。我记得有次有一瓷钵芝麻酱炖黄花鱼。这道菜我从未吃过,以后也再没有吃过。老舍家的芥末墩是我吃过的最好的芥末墩!有一年,他特意订了两大盒“盒子菜”。直径三尺许的朱红扁圆漆盒,里面分开若干格,装的不过是火腿、腊鸭、小肚、口条之类的切片,但都很精致。熬白菜端上来了,老舍先生举起筷子:“来来来!这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⑨老舍先生对他下面的干部很了解,也很爱护。当时市文联的干部不多,老舍先生对每个人都相当清楚。他不看干部的档案,也从不找人“个别谈话”,只是从平常的谈吐中就了解一个人的水平和才气,那是比看档案要准确得多的。老舍先生爱才,对有才华的青年,常常在各种场合称道,“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而且所用的语言在有些人听起来是有点过甚其词,不留余地的。老舍先生不是那种惯说模棱两可、含糊其辞、温暾水一样的官话的人。我在市文联几年,始终感到领导我们的是一位作家。他和我们的关系是前辈与后輩的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老舍先生这样“作家领导”的作风在市文联留下很好的影响,大家都平等相处,开诚. 布公,说话很少顾虑,都有点书生气,书卷气。他的这种领导风格,正是我们今天很多文化单位的领导所缺少的。
⑩老舍先生是市文联的主席,自然也要处理一些“公务”,看文件,开会,做报告(也是由别人起草的)……但是作为一个北京市的文化工作的负责人,他常常想一些别人没有想到或想不到的问题。
⑪北京解放前有一些 盲艺人,他们沿街卖艺,有的还兼带算命,生活很苦。他们的“玩意儿”和睁眼的艺人不全一样。老舍先生和一些盲艺人熟识,提议把这些盲艺人组织起来,使他们的生活有出路,别让他们的“玩意儿”绝了。为了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他把盲艺人请到市文联演唱了一次。老舍先生亲自主持,做了介绍,还特烦两位老艺人翟少平、王秀卿唱了一段《当皮箱》。这是一个喜剧性的牌子曲,里面有一个人物是当铺的掌柜,说山西话;有一个牌子叫“鹦哥调”,句尾的和声用喉舌发出有点像母猪拱食的声音,很特别,很逗。这个段子和这个牌子,是睁眼艺人没有的。老舍先生那天显得很兴奋。
⑫北京有一座智化寺,寺里的和尚做法事和别的里的不一样,演奏音乐。他们演奏的乐调不同凡响,很古。所用乐谱别人不能识,记谱的符号不是工尺,而是一些奇奇怪怪的笔道。乐器倒也和现在常见的差不多,但主要的乐器却是管。据说这是唐代的“燕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寺里的和尚多半已经各谋生计了,但还能集拢在一起。老舍先生把他们请来,演奏了一次。音乐界的同志对这堂活着的古乐都很感兴趣。老舍先生为此也感到很兴奋。
⑬《当皮箱》和“燕乐”的下文如何,我就不知道了。
⑭老舍先生是历届北京市人民代表。当人民代表就要替人民说话。以前人民代表大会的文件汇编是把代表提案都印出来的。有一年老舍先生的提案是:希望政府解决芝麻酱的供应问题。那一年北京芝麻酱缺货。老舍先生说:“北京人夏天离不开芝麻酱!”不久,北京的油盐店里有芝麻酱卖了,北京人又吃上了香喷喷的麻酱面。
⑮老舍是属于全国人民的,首先是属于北京人的。
⑯一九五四年,我调离北京市文联,以后就很少上老舍先生家里去了。听说他有时还提到我。
一九八四年三月二十日
(选自《汪曾祺散文》,有改动)
(1)、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汪曾祺笔下的老舍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2)、文章的主题是回忆老舍先生,为什么第⑤⑥段要花大量笔墨写齐白石的逸事?(3)、“老舍是属于全国人民的,首先是属于北京人的。”文章从哪些方面体现出老舍先生“首先是属于北京人的”?(4)、本学期,你一定仔细阅读了老舍先生的经典作品《骆驼祥子》。老舍先生曾经谈到《骆驼祥子》的创作:小说越接近结尾,我越不自觉地跳出来说话。小语整理了阅读笔记,请你帮他完善。(a、b二选一,c必做)“作者的话”
理解式批注(针对语言文字,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品悟,记录对句子的理解)
①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是义人还是不义之人,都可以得到雨水,看似公道,实则不公,因为雨并不会怜悯穷人,也不会惩罚不义之人。作者借雨水表达了对祥子的同情、对劳苦大众的怜悯,以及对不公社会的强烈不满。
②为个人努力的也知道怎样毁灭个人,这是个人主义的两端。
a.
③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b.
总结作者“说话”的意图:
c.
7. 非文学作品阅读材料一:2021年3月21日,宁波市疾控中心传来消息,为了有效预防新冠病毒肺炎,建立人群免疫屏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浙江省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整体部署及安排,我市全面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免费接种工作。
本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宁波市内18周岁及以上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都是本次接种服务对象,在知情自愿的前提下,都可以免费接种,疫苗费和接种费个人都不用承担,不区分是否宁波户籍、是否参加医保。18周岁以下及在甬的港澳台同胞、华侨华人、外籍人士等将根据省里后续部署再开展接种。
如何预约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据介绍,当前疫苗接种主要通过集中组织方式实施,市民通过扫描所在单位或者属地镇(街道)、村(社区)提供的二维码进行登记,在接到接种通知后携带身份证件按时前往预约门诊亮码接种。急需接种的个人可通过“浙里办”APP,首页搜索“宁波预防接种”,点击“成人建档”选择就近的接种门诊进行提前建档和预约,预约成功后携带身份证件按时前往预约门诊亮码接种。
(来源:甬派客户端)
材料二:
针对市民关心的疫苗有关问题,市疾控中心的专家进行了详细解答。
(一)市民关心问题一:新冠疫苗在这么短时间研发成功,接种是否安全?
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一样,在上市前都经过动物实验,人体预测试实验,人群Ⅰ期、Ⅱ期、Ⅲ期临床试验,疫苗安全性得到了多次验证。与其他任何疫苗一样,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一般反应,如接种部位酸胀、红肿、疼痛、瘙痒等;极少数人因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一般不需处理,2~3天后大多可自行恢复。
截至3月23日,我国已经接种了82 846万剂次新冠疫苗。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新闻发布会上的信息表明,我国新冠疫苗安全性良好,异常反应总的发生率跟常规接种的灭活疫苗接近,主要的表现是一些局部疼痛、局部硬结等情况。轻度发热的病例不到0.1%,过敏反应等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约为百万分之二,至今尚未发现死亡、严重残疾及群体性预防接种事件。
(二)市民关心问题二:哪些情况不能接种新冠疫苗?
有以下任一情况,是不能接种新冠疫苗的:对本疫苗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包括辅料和制备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有惊厥、癫痫、格林巴利综合征、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脑病或精神病史;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腹痛)或既往接种过本疫苗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出现任何神经系统反应者;孕妇或哺乳期妇女等。
接种疫苗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所以接种疫苗前需要如实向接种医生告知身体健康状况,近14天内是否接种过其他疫苗,及既往的病史、过敏史等信息,包括慢性病患病史(如哮喘、风湿、糖尿病等),以便医生进行综合评价,判断是否适合接种疫苗。接种完成后,需现场留观30分钟,如出现不良反应,请及时告知接种点医生。
(三)市民关心问题三:接种新冠疫苗的保护力如何?
临床研究表明,接种新冠灭活疫苗第一剂后14~28天抗体阳性率约60%~90%;接种第二剂28天后抗体阳性率均达90%以上,并形成保护。但需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任何疫苗的保护率都不能达到100%,口罩还是要继续戴。少数人接种后未产生保护力,或者仍然发病,与疫苗本身特性和受种者个人体质均有关。从新冠病毒发现至今才一年多,对于疫苗的免疫持久性也仍在持续观察中。目前证据提示,疫苗保护期可以达到至少半年。
接种疫苗的作用是保护大多数人,预防重症,建立免疫屏障,群体免疫形成了,疫苗对人类健康的保护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来源:3月23日、26日《宁波晚报》,有删减和整合)
材料三:
疫苗是怎样起效的?
要理解疫苗的起效原理,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人体的免疫过程。当人的身体出现以下症状:咳嗽、打喷嚏、炎症、发烧,那么说明免疫系统开始工作了。我们所经历的这些反应能够帮助身体消灭病菌。同时这些反应也触发了体内的第二道防线,叫作获得性免疫。有一些功用特殊的细胞,比如B细胞和T细胞,负责对付病原体,记录它们的信息,记忆入侵者长什么样,以及如何消灭它们。这样做可以帮助身体为抵抗病原体再次入侵做好准备。但是即使身体有免疫,依然存在风险。身体需要时间来学习和记忆如何抵抗病原体,但是如果身体太虚弱或者太年轻,这些抵抗就会显得微不足道。
在这些人染病之前,我们可以让身体提前做好准备,这就是疫苗出场的时候了。科学家通过疫苗激发身体中的获得性免疫,通过把灭活的病原体暴露给身体从而激发身体中的免疫系统。疫苗就是这样工作的,每一种疫苗都有单独功效
(来源:2016年12期《读者》)
(1)、读了以上材料后,请从以下表述中选择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凡是有慢性病史的人群,都不适合打新冠疫苗。 B、与其他疫苗一样,接种新冠灭活疫苗会出现一些常见的一般反应。 C、接种新冠疫苗后,能否产生保护力和受种者的个人体质有很大关系。 D、目前证据提示,疫苗保护期可以达到至少半年。所以如果你打了新冠疫苗后,至少半年内是不用再戴口罩了。(2)、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疫苗起效的原理。(3)、生活在农村的小甬爷爷听说宁波已全面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免费接种工作,爷爷觉得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就想去接种疫苗。但爷爷年纪大了,不知道预约的方法和流程,也不知道打疫苗的一些注意事项,如果你是小甬,你能教教爷爷吗?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8. 古诗文阅读[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司马光勤学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方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蒙辞以军中多务
即更刮目相待
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
俟能讽诵乃已
(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为一时之名臣 B、孰若孤/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 C、及鲁肃过寻阳/及长,遍览古籍 D、结友而别/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
(4)、[甲][乙]两文都是谈论“学习”的,请结合原文说说[甲]亿]两文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9.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②?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末,这一年正好安史之乱发生,唐朝开始走向没落。当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请缨:用西汉终军请缨的典故,借指将士自动请求出兵击敌。
甲:颔联以 “ “和““来借代战争,一个“犯”,一个“动”,写出诗人听到敌人入侵后内心的强烈冲击。
乙:结合全诗,首联中“岁暮”应该是有多层的含义,你是如何理解的?
丙:是的,我觉得。
三、写作(45分)
-
10. 2021年3月18日,中国代表团成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杨洁篪和中国外长王毅的带领下,顶着严寒踏上美国阿拉斯加州与美方谈判。迎来的是美方傲慢无礼,在会谈开始前粗暴干涉中国(台湾、香港、新疆)内政,中方代表犀利、霸气反驳美国人。杨洁篪郑重喊话美方:“中国人不吃这一套。”即便是强大的美国也“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地同中国说话”。这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的正义言行,中国态度终于硬气了。
请结合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针对这次谈判中的“中国态度”写写自己的看法,100字左右。
11. 学校微信公众号拟推出“人物”系列推文,任选一个栏目写作。
栏目一:《师者素描》(写身边某位老师)
栏目二:《 二三事》(填某位同学昵称)
栏目三:《遇见▲》(填历史人物、名著中的人物,或自己虚构的人物)
要求:①按要求拟写题目;②不少于5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