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14 类型:期末考试

一、 选择题 本题共 16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48 分

  • 1. 有学者指出, 因为农业造成定居, 一旦定居, 社会就变得越来越复杂; 为了处理这些复杂的关系, 就需要有一种社会机制, 也就是社会组织, 因此国家就一定会出现。 该学者旨在说明( )
    A、农业对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性 B、复杂的社会关系是国家出现的前提 C、必须有农业才能产生国家政权 D、精耕细作的农业为定居提供了条件
  • 2. 公元前 6 世纪, 波斯帝国从居鲁士立国开始, 通过对外扩张, 在帝国东部, 征服印度的健陀罗, 获得了东方民族的信息; 在帝国西部, 征服吕底亚, 与希腊人有了接触, 他们的工匠吸收了吕底亚的艺术特色, 商人学会了铸造钱币的工艺。 这说明古代波斯帝国的征服战争( )
    A、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B、促使波斯文明走向顶峰 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以学习东方文化为目的
  • 3. 马克·布洛赫在其代表作 《封建社会》 中指出 " 这一时期地多人少, 经济条件不允许以雇佣劳动力或领主家中豢养的劳力开发极为庞大的领主自领地, 所以, 对领主而言, 与其将所有的地块控制在自己手中, 不如永远支配那些自食其力的依附者的劳动和资源为好。” 这反映了庄园制( )
    A、有很强的自给自足特性 B、是特殊经济基础的产物 C、是封君封臣制度的基本单位 D、是王权逐步加强的具体表现
  • 4. 1573 年, 装载中国货物的商船第一次从马尼拉驶往美洲, 船上有绸缎 712 匹、 棉布11 300匹、 瓷器 22 300 件等。 1636 年之前, 每艘大帆船登记运载的丝织品都在 300—500 箱, 而到了 1636 年就有超过 1 000 箱丝织品运载量的大帆船航行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 据此可知,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
    A、使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 B、形成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贸易网 C、促进了西班牙持续兴盛 D、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绝对优势
  • 5. 史学家钱乘旦指出: " 地理大发现对世界整体格局的变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我们千万不要把地理大发现仅仅看作地理的 ' 发现 , 只是找到几条海上通道, 或者一块新的大陆。” 作者意在强调, 地理大发现( )
    A、导致了价格革命的爆发 B、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 C、开启了世界之间的联系 D、促使西方优势的形成
  • 6. 学者高九江指出: "18 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 猛烈扞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 建立 ' 理性王国 。 不难看出, 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 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弘扬。” 下列选项中属千启蒙运动产生的 " 新的历史条件” 的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宗教神学思想的影响 C、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D、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 7. 专制君主和民族国家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相互吻合, 但是等到统一的国家完全确立、 不再面临新的分裂危险时, 专制王权的历史作用也就终止了, 像英国那样, 也需要把它克服。 这反映了( )
    A、法国大革命具有偶然性 B、君主立宪的优越性 C、民族国家产生的必然性 D、专制王权的双面性
  • 8. 英法七年战争 (1756—1763 年) 结束后, 英国夺取了法属加拿大, 因而它在北美的领土大大扩张, 保卫辽阔的帝国疆域也需要巨额费用。 在这种情况下 英国统治当局决定把税的负担转嫁到殖民地居民身上。 这一措施( )
    A、使工业革命提上日程 B、确立英国海上霸主地位 C、引发北美殖民地反抗 D、导致法国从此一踞不振
  • 9. 马克思曾说: " 资产阶级, 由千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 由千交通的极其便利, 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 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 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 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马克思这一论述旨在说明工业革命( )
    A、促进了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 B、客观上推动了社会转型 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 10. 《共产党宣言》 写道: " 尤产阶级 将一步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 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尤产阶级手里, 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由材料可以看出, 《共产党宣言》( )
    A、肯定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B、肯定资本主义在历史上的作用 C、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和目的 D、宣告了尤产阶级的伟大的使命
  • 11. 据统计, 1515—1542 年, 仅尼加拉瓜就有 20 多万印第安人被迫为殖民者服劳役。 16 世纪末, 每年至少有 14 000 多名印第安人被强征到波托西银矿。 由千疾病、 虐杀和劳役, 印第安人人口锐减, 他们在很多地方几乎灭绝。 这一现象可以用千斛释( )
    A、黑奴贸易的发生 B、世界市场的建立 C、价格革命的爆发 D、殖民体系的形成
  • 12. 构成欧洲均势的 5 个大国中, 奥匈帝国消失了, 俄国和德国被排斥在外或自己选择不参与, 英国开始重返其传统立场, 即参与欧洲事务主要是为了抵制对均势实际存在的威胁, 而不是针对某种潜在的威胁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拿破仑战争的影响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D、俄国的十月革命
  • 13. 1950—1953 年期间, 苏联的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 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 以及 60%的肉和奶, 而所得的钱还不够用来支付把产品运往收购站的运输费。 农庄庄员的劳动日报酬很低, 平均不到一个卢布。 这反映了( )
    A、苏联的工业化建设成就大 B、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C、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D、苏联的农业发展水平较低
  • 14. 英国政府在 1947 年 1 月 20 日发表白皮书, 公开承认 ' 不列颠处千极危险的境地", 它缺煤、 缺粮、 缺电, 开春以后有一半工厂停工。 西欧其他国家也出现了经济朋溃的迹象。此种状况( )
    A、是由冷战的推进造成 B、导致西欧完全受制千美国 C、导致了欧共体的形成 D、助推了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 15. 1946 年 2 月, 杜鲁门签署 《1946 年就业法”, 根据此法, 联邦政府必须负责协调和利用自己的一切计划、 政策、 职能和资源, 为那些能够工作、 愿意工作和正寻找工作的人提供有益的就业机会。 据此可知( )
    A、美国继续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B、杜鲁门政府代表了工人阶级的利益 C、这一时期美国的失业率居高不下 D、过度的社会保障导致经济 ' 滞胀"
  • 16. 据世贸组织统计, 2003 年从出口角度计算的世界贸易总额 ( 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达 9.5 万亿美元, 相当千 1980 年的 3.9 倍。 这反映了( )
    A、世界多极化的影响巨大 B、南北差距日益扩大 C、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D、世界贸易再尤壁垒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 4 小题 共 52 分。

  • 17. 人类早期文明的发展呈现出区域性的多元特点。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巴比伦最突出的成就是它的法律体系。 《汉谟拉比法典》 是世界上最早的有系统的法典, 它的全文刻在石头上 石头上部刻着两个人, 坐着的是神, 站着的是汉谟拉比, 这恋思是说, 神把法典交给人间的统治者, 让他去执行。 在西方 ” 法“ 的思想中, `法" 是从神那里来的, 人只是服从 `法" 和执行 `法", 在 《汉谟拉比法典》石刻上, 就已经看到了这个苗头。 法典开宗明义就说 制定这部法典是为了追求公正和正义, 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 消灭一切罪恶、 一切恶人, 使强者不可以压迫弱者, 弱者可以得到保护。

      摘编自钱乘旦 《西方那一块土 钱乘旦讲西方文化通论》

    材料二 雅典民主制的根本原则是政治平等, 公民享有近乎绝对平等的政治权利, 直接参与国家的管理。 在参与人数不得不有限的地方, 普遍采取抽签和轮流的方式。 雅典人相信, 只要给与充分参与的机会, 普通民众和社会精英一样拥有政治智慧。 从这个意义上说, 有学者认为, 雅典民主制是 `迄今为止最为民主的政治制度"。

      摘编自黄洋 《古代与现代的民主政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古巴比伦法律体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 指出雅典民主制的特征。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影响两大文明形成的主要因素。 
  • 18.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城市工商业的发展需要实用的社会知识, 需要掌握读写算基本能力, 需要进行行业技巧训练, 还需要大量为工商业服务的管理者、 律师、 医生、 教师等专业人员。随着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和集聚, 在西欧某些城市学校和教会学校的基础上, 以世俗教育为主要目标, 专门研究高深学问的大学产生了。

      摘编自陈红 《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教材分析》

    材料二 10 世纪起, 法国卡佩王朝的国王们在接下来的 3 个世纪里逐渐地增强他们的资源并扩大政治影响。 凭借封君和封臣之间的关系, 他们兼并了那些死后没有继承人的封臣的领地, 确立了在整个法国执法的权力。 到 14 世纪初, 卡佩王朝的国王们已经逐渐地在法国集中了权力和威望。

      摘编自 [ 美] 杰里 本特利等 《新全球史 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000 1800 年)》

    材料三 无论如何, 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 可怕的时代, 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 中世纪中期, 人口逐渐增长, 财富得以汇聚, 城市得到发展, 教育得到振兴, 疆域也在扩张。 在这几个世纪里, 我们也看到了宗教改革, 学术进步..

    摘编自 [ 美] 朱迪斯 M本内特等 《欧洲中世纪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概括中世纪西欧大学产生的条件并分析其作用。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如何理解中世纪 ”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 19.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 即 ` 欧洲奇迹" 几乎完全是一种 ` 历史的偶然"。18 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 只是煤的广泛使用 这项 ` 根本性的突破" 才使西欧胜出。 伦敦附近有大片露出地表的煤层 市区内对煤需求量极大 并有一批从事马达、 蒸汽机等机器改良的工匠 对发展煤业极有助益  

      摘编自 [ 美] 彭慕兰  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干同样的活 英国工人的薪酬水平比其他国家的工人高 这样一来他们就有实力花更多的钱去品尝美味佳肴 穿着高档服饰 这些景象令外国人艳羡不已。

      摘编自 [ 英] 丹尼尔 笛福  正经英国工匠的真实写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是 ` 历史的偶然" 吗? 请说明理

    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英国工人高工资带来的影响, 并分析高工资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 20.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近代史上 每次大的国际战争之后 战胜国都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实力对比状况召开国际会议 缔结国际协议 重新划分边界与势力范围 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从而确定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例如 19 世纪初对拿破仓战争之后的维也纳会议与“神圣同盟"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会议和国际联盟等。

      摘编自吴于座、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现代史编》 ( 下)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 并结合所学的世界史知识进行论证。 (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论证充分, 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