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五四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14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 1. 根据拼音写字,给加点字注音。                                                                                

    suǒ

    肆nüè

    qiè而不舍

    有趣味

  • 2.  默写。
    (1)、日暮汉宫传蜡烛。。(《寒食》)
    (2)、 , 快走踏清秋。(《马诗》)
    (3)、少小离家老大回,。(《回乡偶书》)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5)、 , 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
    (6)、谁言天地宽 。(《别云间》)
    (7)、 , 人道是,清光更多。(《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8)、一抹晚烟荒戍垒,。(《浣溪沙》)
  • 3.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小文的爷爷是一名语文老师,在爷爷年满六十岁退休时,小文写了一副对联,“人活古稀非为易 福在心田实乃安”送给爷爷。——小文所送对联的内容不太合适。 B、直冲云霄的“复兴号”高铁,在空中“道路”的大鲸鱼,随风摇曳的八爪鱼,老虎,美人鱼……一件件放飞的风筝让游客们眼花缭乱。——这句话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 C、“横眉冷对千夫指,倚首甘为孺子牛”出自鲁迅《自嘲》一诗,是鲁迅对自我的期许,也是对鲁迅人格的高度概括。——这个文学常识表述是准确的。 D、我们既可以在短跑中感受速度与激情,也可以在体操中体验律动与美感,既可以在足球运动中增进团结与协作,也可以在棋类活动中培养思维与心性,——这句话中标点符号运用是规范的。
  • 4. 第28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班级举行“正是少年读书时”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读书感言】

    (1)、下面是小文拟写的一段活动开场白,请依据画线句子,再续写一句。

    莎士比亚曾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趣精,”好的书籍,是欢傲迷雾的春风,是 , 指引方向,给人力量。爱上阅读吧,这不仅关乎我们个人的成长,更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2)、小文带领同学们进行了读书感言交流活动。请仔细阅读,回答问题。

    小语: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A。读书不仅会使我们增长知识,而且会让我们交得更加智,更加豁达。

    小文:B , 我们可以凭借书本跨越时空,在人类的精神殿堂内寻找到财富,用最美好的东西培养我们的情操。

    小思:C , 读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改变是我变得快乐了,我不再心浮气zào,能渐渐地在阅读中体会到至纯的宁静之乐。

    ①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字。

    智            心浮气zào

    ②将下列句子填写到文段空白处。(3分,填写序号即可)

    a读书可以净化心灵        b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c读书是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

    A        B        C

    (3)、【活动二:名家谈读书】
          小文搜集到一段名家谈读书的材料分享给同学,你从材料中能得到哪些有关读书的启示?

    材料:最近我读了很多书,《红楼梦》就是其中之一,这已经是我人生之中第8次读《红楼梦》了,每一次都有一些新的体悟,读得多了,自然就有了与别人交流的欲望——我想把我读到的知识、读到的认识都分享给大家,这也让我发现,对于很多问题我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

  • 5. 整本书阅读。
    (1)、阅读《鲁滨逊漂流记》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选段一:总体看来,看护和收获粮食,才是最令我烦恼的事情,因为总会有些“小偷”会图分享我的劳动果实,我说的“小偷”指的是这座岛上的小鸟。山羊和野兔。……我想尽各种办法来对付这些 “小偷”。

    ①选段中“我”想的“各种办法”主要包括
    ②选段二:一天早晨,我正忙着工作,就叫星期五去海边抓个海龟,我们每个星期都会抓一两只回来,吃海龟蛋和海龟肉,我感觉星期五去了很久.

    突然,星期五飞速跑回来,纵身跳进外墙。我还来不及问他是怎么回事,他就大叫道:“主人,主人,不好了,不好了!”

    我赶紧问:“什么事,星期五?”他气喘吁吁地说:“那边有一只,两只,三只独木青,一只、两只、三月!”

    下列情节与本选段有关的一项是

    A.发现失事船只            B.解救西班牙人            C.解救英国船长            D.收复大船

    (2)、阅读《文章诗选》中的选段,回答问题。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地掐死之后/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拖在怀里,抚摸我

    选段中的“你”是(写人物名),从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的人。

二、阅读(40分)

  • 6. 古诗阅读

    李花

    ﹝宋﹞杨万里

    李花宜远更宜繁,惟远惟繁始足看。

    莫学江梅作疏影 , 家风各自一般般。

    【注】①江梅:指水边梅花。②疏影:古人常以梅花树疏为美。③家风:此指自成风格,自成一家。

    (1)、下面对诗歌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写李花就应该开得多开得繁,而且观赏李花时应该远远地观看。 B、第二句进一步强调李花只有“远”“繁”才能够给人观赏的意题。 C、第三句中诗人认为李花不具备梅的神采,学不了“江梅疏影”的意韵。 D、第四句是全诗的诗眼,赞赏了李花的品性,也暗含着诗人的治学为人的主张。
    (2)、袁枚有《苔》诗云“苔花如米小,赤学牡丹开”,而杨万里则云“莫学江梅竹疏影”,“赤学”与“莫学”各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 7. 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一句以为有鸿鹄将至
    (2)、是其智弗若与
    (3)、我以日始出时人近
    (4)、及其日中如探
  • 8.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范蠡浮海出齐 , 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 , 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 , 止于陶 , ……于是自谓陶朱公。(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注】①范蠡: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人。②浮海出齐:乘船过海到了齐国。③布衣:平民百姓。④间:暗暗地,秘密地。⑤陶:地名。

    (1)、解释下面加点词。

    归相印

    ②阔行以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即可)

    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

    (3)、翻译下面句子。

    齐人闻其贤,以为相。

    (4)、通读语段,可以看出范蠡是一个的人。
  • 9. 现代文阅读Ⅰ

    过年

    丰子恺

    ①我幼时只知道阴历,到了十二月十五,过年的空气开始浓重起来了。

    ②我们染坊店里三个染匠司务全是绍兴人,十二月十六日要回乡。十五日,店里办一桌酒,替他们送行。这是提早举办的年酒。商店旧例,年酒席上的一只全鸡,摆法大有道理:鸡头向着谁,谁要免职,所以上菜的时候,要特别当心,但我家的店规模很小,店里三个人,作场里三个人,一共只有六个人,这六个人极少有变动,所以这种顾虑极少,但母亲还是担心,上菜时关照仆人,必须把鸡头向着空位。

    ③腊月廿三日晚上送灶,灶君上天的一星期,廿三夜上去,大年夜回来,这菩萨据说是天神派下来监视人家的,每家一个,他们高踞在人家的丝山上,嗅取饭菜的香气。每逢初一、月半,必须点起香烛来拜他。廿三这一天,家家绕赤豆糯米饭,先盛一大碗供在灶君面前,然后全家来吃,吃过之后,黄昏时分,父亲穿了大礼服来灶前膜拜,跟着,我们大家跪拜,拜过之后,将灶君的神像从灶山上请下来,放进一顶灶轿里。

    ④于是父亲恭恭敬敬地摔了灶桥,摔到大门外去烧化,烧化时必须抢出一只纸金元宝,拿进来藏在橱里,预祝明年有真金元宝进门之意,送灶君上天之后,陈妈妈就烧菜给父亲下酒,说这酒菜味道一定很好,因为没有灶君先吸取其香气,父亲也笑着称赞酒菜好吃。

    ⑤我现在回想,他是假痴假呆,逢场作乐,因为他中了这末代举人,科举就度,不得伸展,蜗居在这穷乡僻壤的蓬门败屋中,无以自慰,惟有利用年中行事,聊资消遣,亦“四时佳兴与人同”之意耳。

    ⑥二十三送灶之后,家中就忙着打年糕,这糯米年糕又大又韧,自己不会打,必须请一个男工来帮忙,两枕“当家年糕”约有三尺长;此外许多较小的年糕,有二尺长的,有一尺长的;还有红糖年糕,白糖年糕,此外是元宝、百合、橘子等种种小摆设,这些都是由母亲和姐姐们去做,我也洗了手去参加,但总做不好,结果是自己吃了。

    ⑦二十七夜过年,是个盛典,吃过夜饭之后,把两张八仙桌接起来,上面供设“六神牌”,前面围着大红桌圈,摆着巨大的铝制的香炉蜡台,桌上供着许多祭品,两旁围着年糕。我们这厅屋是三家公用的,我家居中,右边是五叔家,左边是嘉林哥家,三家同时祭起年菩萨来,屋子里灯火辉煌,香烟缭绕,气象好不繁华!

    ⑧三家比较起来,我家的供桌最为体面,何况我们还有小年菩萨,即在大桌旁边设两张茶几,也是接长的,也供一位小菩萨像,用小香炉蜡台,设小盘祭品,竟像是小人国里的过年。

    ⑨绝大多数人家二十七夜过年,所以这晚上商店都开门,直到后半夜送神后才关门。我们约伴出门散步,买花炮,花炮种类繁多,其中万花筒最好看,然而价贵不易多得。买回去在天井里放,大可增加过年的喜气。

    ⑩年底这一天,是准备通夜不眠的。吃年夜饭时,把所有的碗筷都拿出来,预祝来年人丁兴旺,吃饭碗数,不可成单,必须成双。如果吃三碗,必须再盛一次,哪怕盛一点点也好,总之要凑成双数,吃饭时母亲分送压岁钱,用红纸包好,我全部用以买花炮。

    ⑪年初一上午忙着招待拜年的客人。

    ⑫初二开始,镇上的亲友来往拜年。我父亲戴着红缨帽子,穿着外套,带着跟班出门,同时也有穿礼服的到我家拜年。如果不遇,就留下一张红片子。父亲死后,母亲叫我也穿着礼服去拜年,我实在很不高兴。因为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穿礼服上街,大家注目,有讥笑的,也有叹美的,叫我非常难受,现在回想,母亲也是一片苦心,她不管科举已废,还希望我将来也中个举人,重振家业,所以把我如此打扮,聊以慰情。

    ⑬正月初四,是新年最大的一个节日,因为这天晚上接财神,家家郑重其事,而且越是贫寒之家,排场越是体面。

    ⑭初五以后,过年的事基本结束……

    ⑮正月十五,在古代是一个元宵佳节,市上卖些兔子灯,蝴蝶灯等,聊以应名。二十日,染匠司务下来,各店照常开门做生意,学堂也开学,过年的笔记也就全部结束。

    (选自《半子恺散文精选》,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家腊月十五会为伙计们摆送行酒,按例酒席上应有鸡,而且鸡头的摆放位置很有讲究,不可以乱摆。 B、文章较详细地介绍了腊月廿三送灶神的习俗,描写父亲的虔诚,可见父亲对灶神的恭敬与信奉。 C、除夕吃年夜饭,会拿出所有碗筷以预祝来年人丁兴旺, 这一夜大多通夜不眠,晚辈还会得到长辈给予的压岁钱。 D、文章除了介绍腊月中的相关习俗,还介绍了正月里亲友间来往拜年、接财神、过元宵佳节等习俗,其中接财神是最受人重视的。
    (2)、读下面这组句子,探究加点词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①每逢初一、月半,必须点起香烛来拜他。

    ②烧化时必须抢出一只纸金元宝,拿进来藏在橱里,预祝明年有真金元宝进门之意。

    ③吃饭碗数,不可成单,必须成双,如果吃三碗,必须再盛一次,哪怕盛一点点也好,总之要凑成双数。

    (3)、阅读第⑬段,说说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并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家家郑重其事,而且越是贫寒之家,排场越是体面。

    (4)、除了文中写的,你还知道哪些过年习俗?请简单介绍一个。
  • 10. 现代文阅读Ⅱ

    修鞋匠

    雪樱

    ①济南的春天,风大,七八级大风见怪不怪,修鞋阿姨躲在自制的帐篷里,只把脑袋露在外面,有活儿时人才钻出来,好几次我路过,碰见她在吃饭,马扎上搁着老式长方形铅制饭盒,她手里握着馒头,就着炒的辣椒疙瘩丝,吃得心满意足,喜欢这位阿姨。就是喜欢她的安静,做活儿安静,说话声也安静,给人踏实感。她的衣着半旧,泛着岁月的年代感,一年到头戴着套袖,圆裙,一看就是自己用缝纫机砸的,碎花,浅色,有些地方是几块布头摆起来的。

    ②从我小时候记事起,阿姨就在这条街上修鞋,最初是她的父亲主修,她负责打下手,老先生个头不高,鹦鹉鼻,驼背,戴一副老花镜,断的一根眼镜腿缠着胶布。他和谁说话都和和气气,时间久了,大家都爱找他修鞋,书包、箱包、校服等拉链坏了,也习惯了找他。他做活儿慢,却极认真,飞针走线,有板有眼,搓皮粘胶,娴熟灵巧,宛如一对蝴蝶翻飞,把手上的功夫干出了大学问。街坊们都说:“凡是经过他的手修的鞋,都入了保险柜。”

    ③这条街上,有一所大学、一所职专、一所小学,还有家幼儿园,每天放学时分,人声鼎沸,堵得水泄不通。一个初冬的午后,一位美籍外教拎着一双高筒靴子来了,他连说带比划,老先生听得云山雾罩,好在旁边的人领会了来意。老先生连连摆手,表示修不了,在场的人露出诧异的表情,“这是个大单,放着钱怎么不挣呢?”人群里一阵聒噪,老先生站起来,连说带比划,脑门上渗出豆大的汗珠,“我没接触过这种材质的鞋子,怕修不好,给您搞砸了。”外教向前迈出一步,张开双臂,大声说道:“不要担心。”又说,你没问题,旁边的人跟着翻译,说罢,他上前拥抱了一下老人,表示一周后来取。老人的脸涨得通红,说不上是激动还是着急。

    ④几天后,还是那个时间,外教如约而至,这次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助教,接过簇新。铮亮的鞋子,老外嘴巴张得老大,又是比划,又是赞叹,可爱得像个孩子,见鞋子修补完美,针脚工整,丝毫看不出痕迹,又发现鞋子重新擦拭过,焕然一新,他对老先生竖起大拇指,不住地称赞“了不起!”接着,他起身和助教小声耳语几句,示意多付一些费用。老先生婉拒了,看到顾客满意,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⑤小修小补,零打碎敲,赚不了多少钱,却方便了日常生活,溢出了烟火气。老先生的良好口碑,为女儿接棒修鞋打下基础,也是无形的精神财富,修鞋阿姨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她每天要照顾老父亲的起居,临近中午才出摊,还是那套老设备:一台老式的补鞋机,日头晒得剥皮掉漆,一只长了包浆的木头盒子里放着胶皮、线轴、鞋跟、刀剪、胶水等工具,她一手扶着鞋跟,一手摇动转轮,几声金属响动,又几声上下响动,很快鞋子就在地子上“活”了过来,变得完美无缺。再打量她的那双手,骨节粗大,布满老茧。

    ⑥那年春天,我给母亲网购了一双健步鞋,收到后母亲没舍得穿,等穿的时候意外发现脚后跟处有开裂,母亲便去找阿姨修鞋,那几天阿姨下午才出摊,原来儿子从部队回来探亲了。她眯着眼睛,仔细按压一遍,判断是断裂,应该是出厂残品,表示粘了也穿不了几天。鞋子原封不动被“退”了回来,我有些半信半疑,拍照给客服,客服答应退货,收到后验收发现的确是质量问题,我不禁对阿姨到目相看,活儿好,技术高,信得过。

    ⑦后来,听母亲说,阿姨的儿子进了军校,出来后当了士官,家里生活条件也好了,但阿姨执意坚持出摊。“这个手艺是老爹传下来的,我天天干着心里不慌张,不靠它吃饭,靠它解个闷吧,”她缓缓地说道,社会变迁,潮流更迭,阿姨修鞋却还是原来的老价格,这么多年来没涨过价。有人觉得她白忙活,她的口头禅是:“人啊,活这一辈子,不能光为了挣钱,得有个乐趣,你说是吧。”一字一句,皆是哲理。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改动)

    (1)、文章写了父女两代修鞋匠,各重点写了一件事,两人有共同点,也各有特点,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其异同。
    (2)、从第①段对修鞋阿姨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的人。
    (3)、他做活儿慢,却极认真,飞针走线,有板有眼,搓皮粘胶,娴熟灵巧,宛如一时蝴蝶翻飞,把手上的功夫干出了大学问。(请从修辞的角度品析句子)
    (4)、“她一手扶着鞋跟,一手摇动转轮,几声金属响动,又几声上下响动,很快鞋子就在她手上“活”了过来,交得完美无缺。”这句话属于描写,表现了
    (5)、从第⑦段画线句子阿姨的“口头神”中,可以看出她怎样的生活态度?

三、写作(50分)

  • 11. 题目:         伴我一路前行

    要求:⑴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⑵言之有物,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⑶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