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同步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13 类型:同步测试

一、 选择题(总分60分)

  • 1. 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发现了我国早期栽培的农作物遗存。这种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 B、 C、玉米 D、
  • 2. 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下列选项中能够支撑该论点的论据是(    )

    ①云南元谋发掘的粗糙石器             ②北京周口店发掘的打制石器

    ③半坡遗址发掘的磨制石器和栗粒       ④河姆渡遗址发掘的磨制石器和稻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3.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可以佐证半坡人掌握简单纺织、制衣技术的是(   )
    A、石铲 B、骨耜 C、骨针、骨锥、纺轮 D、渔叉、渔钩、渔网
  • 4. 博物馆讲解员说:“这里的人们以粟为主食,还能制作彩陶。”与之相符的遗址可能是(   )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 5. 考古工作者在半坡遗址除发掘出大量房屋、圈栏、窖穴外,还发现了大量磨制石器以及石制研磨器。人们把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远古传说时代 D、金石并用时代
  • 6. 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是(   )
    A、房屋结构样式 B、农作物的种类 C、使用火的水平 D、石器制作技术
  • 7. 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人类不用再四处寻觅可以食用的动物与植物。许倬云认为划分“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
    A、人工取火的运用 B、原始农业的兴起 C、群居生活的出现 D、磨制石器的使用
  • 8.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其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
    A、钻孔技术、历法知识的发展、打制石器的发展、人工取火 B、农作物种植、渔猎技术的发展、陶器制作、青铜冶炼技术 C、物品交换、铁器制作技术的发展、文字出现、建造宫室 D、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
  • 9. 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层厚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米,若折算成稻谷,可达12吨以上。这可用于印证河姆渡居民(   )
    A、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B、初步产生物品交换 C、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
  • 10. 《孟子·滕文公下》中说:“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可见,当时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建筑房屋,除自然条件影响外,人们还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有( )
    A、人身安全 B、居住舒适 C、外观美观 D、出入方便
  • 11. 博物馆讲解员说:“这里的人们以粟为主食,还能制作彩陶。”与之相符的遗址可能是(   )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 12. 西安半坡博物馆一项全新的青少年文化体验活动——“史前工场”开放后,游客们通过各种项目设置,全方位体验了半坡人的原始生活和文化。游客们的体验项目可能有( )
    A、在田里插秧栽稻 B、搭建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C、制作打制石器 D、织布和制作丝绸衣服
  • 13. 中华文明主要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诞生的。如图所示的文物出土于( )

    A、长江流域 B、珠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辽河流域
  • 14. 对比学习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种植的农作物不同,根本原因是( )
    A、饮食习惯不同 B、生产工具不同 C、自然环境不同 D、劳动技术不同
  • 15. 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我国先民的( )

    陕西宝鸡出土的小口尖底陶瓶(约公元前5000—前3000年)

    河南陕县出土的陶釜、陶灶(约公元前5000—前3000年)

    山东泰安出土的白陶鬻(约公元前4200—前2500年)

    A、农耕工具丰富多样 B、商品贸易较为活跃 C、陶器文化历史悠久 D、彩陶艺术绚丽多彩

二、非选择题(总分40分)

  • 1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4年,某考古队伍在陕西发现距今约六七千年前的文化遗存,在遗址的许多窖穴、房屋和墓葬中,都发现大量的粟粒。墨西哥和欧洲虽有粟的发现,但年代均较中国晚。还出土了大量农具、陶器、白菜种子等。

    材料二 1973年,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发现某聚落遗址,发现了大量的文物,普遍发现了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等堆积物,厚度从一二十厘米到三四十厘米,最厚处达七八十厘米。比号称世界最古老的稻谷——泰国奴奴塔克遗址出土的稻谷还要早数百年。同时还出土了用水牛等动物肩胛骨制成的骨耜。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的是哪一原始居民的遗址?
    (2)、从材料一中“粟粒、陶器、白菜种子”这些实物出土,说明这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特点是什么?
    (3)、从材料二中“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等堆积物”这些实物,证明这一原始居民在世界上的贡献是什么?
  • 17.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义》

    材料二 

    (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如图),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

    ——《七千年前的奇迹》

    材料三 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1)、材料一中“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据材料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他们”应该属于哪一原始居民?房屋属于什么类型的房屋?
    (3)、 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并说出判断的依据。“农耕既普及”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