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 · 必修 第一册3.2 摩擦力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13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如图,接通电动机电源,它通过细绳开始拉动平板小车,小车上的长方体木块随小车一起向左运动,到一定程度,小车继续向左运动而木块却不再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开始随小车一起向左运动过程,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动摩擦力 B、小车继续向左运动而木块却不再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 C、保持木块与小车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在木块上方增加砝码,重复上述实验,木块最后静止下来时仍在原来的位置 D、保持压力不变,换用接触面更粗糙的木块,重复上述实验,木块最后静止下来时位置离定滑轮更远
  • 2. 2022西昌邛海湿地马拉松赛原定于12月11日8:00在火把广场鸣枪开跑,总规模10000人,其中全程马拉松(42.195km)1500人,半程马拉松(21.0975km)2500人,迷你跑(5km)6000人。后因疫情原因延期举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其中的12月11日8:00指的是时间 B、全程马拉松42.195km指的是运动员运动的位移 C、马拉松比赛时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D、比赛时跑道对运动员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
  • 3. 如图所示,一同学从t=0时刻起逐渐增加水平推力,推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过程中三个时刻(t1t2t3)的漫画图。假设t1时刻同学对箱子的推力为5N,t2时刻推力为10N,t3时刻推力为15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箱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等于5N B、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就是箱子的重力 C、t2时刻箱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10N D、箱子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一定为15N
  • 4. 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B受到大小为20N,方向水平向右的力F1的作用,物体C受到大小为5N,方向水平向左的力F2的作用,三者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

    A、物体B对物体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地面与物体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5N C、物体C对物体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D、地面与物体C之间无摩擦力
  • 5. 自行车的机械碟刹可以让车辆拥有更好的制动性,在同样的刹车过程中,碟刹因更高的稳定度和灵活性,致使刹车距离更短,提供更大的安全性.碟刹由碟刹器与碟刹片两者间的摩擦力实现制动.在一次缓慢刹车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碟刹器与自行车相对静止,碟刹器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B、自行车骑行速度越大,碟刹器与碟刹片之间的摩擦力越大 C、碟刹器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其相对碟刹片的运动方向相反 D、碟刹器夹住碟刹片的力越大,碟刹器与碟刹片之间的摩擦力越小
  • 6. 一个木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个粗糙的斜面,下列对木块上滑过程中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 7. 用水平外力F将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不动,物体的重力为10N,物体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µ=0.2,物体与墙壁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可能为40N B、如果F为100N,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0N C、增大F的数值,物体与墙壁间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D、撤去水平力F,物体与墙壁间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 8. 如图所示,一个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以速度v匀速运动,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B、地面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C、若木块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F D、若用2F的力作用在木块上,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2F
  • 9. 小华和小明的质量均为30kg , 他们恰能抬起一张桌子,当小华坐到桌子上时,小明恰能推动桌子。已知他们两人对桌子施加的最大作用力均为300N ,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桌子的质量为30kg B、桌子的质量为50kg C、桌子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3 D、桌子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
  • 10. 如图所示为皮带传送装置,A为主动轮,B为从动轮。传送过程中皮带不打滑,PQ分别为两轮边缘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Q两点摩擦力均与轮转动方向相反 B、P点摩擦力方向与A轮转动方向相反,Q点摩擦力方向与B轮转动方向相同 C、P点摩擦力方向与A轮转动方向相同,Q点摩擦力方向与B轮转动方向相反 D、PQ两点摩擦力均与轮转动方向相反
  • 11. 如图所示,弹簧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连接一个三角形物体,物体又贴在倾斜的墙壁上处于静止状态,有关物体的受力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可能受三个力 B、物体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 C、弹簧可能处于伸长状态 D、当物体与墙壁之间有弹力时,一定有摩擦力
  • 12. 如图,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当木块在木板上滑动时,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为FN , 木块所受木板的滑动摩擦力为Ff , 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μ与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无关 B、μ=FfFN可知,μFf的值成正比,与FN的值成反比 C、FN=Ffμ可知,Ff的值与μ成反比 D、FN的方向与木板垂直,Ff的方向与木块的运动方向相反

二、多项选择题

  • 13. 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10m/s的初速度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至6m/s时,在物体上加一水平向左、大小为3N的拉力F,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作用前,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F作用前,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6N C、F作用后,物体停止前,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D、F作用后,物体停止前,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3N
  • 14. 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定滑轮一端与物体A相连,另一端悬挂一个重为12N的物体B , 已知物体A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6N。要使物体A静止,需加一水平向左的拉力F1 , 则拉力F1的取值可能为(  )

    A、6N B、18N C、10N D、22N
  • 15.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汽车座椅中间放有一木箱(不接触靠背),汽车刹车时,若木箱与座椅间无相对滑动,木箱受到向后的静摩擦力 B、用手握住水杯保持静止,若往杯中加水,为避免水杯脱落,则必须增大手对杯子的压力 C、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有弹力,则可能有摩擦力,并且摩擦力方向与弹力方向垂直 D、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且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 16. 如图甲、乙所示,水平桌面上叠放着AB两个小木块,已知AB质量分别为mA=1kgmB=4kg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B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3 , 取g=10m/s2。现用大小为5N的力F , 分别作用在AB上,则各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情况是( )

    A、甲图中A不受摩擦力 B、甲图中B受桌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1N C、乙图中A受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5N D、乙图中B受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1N
  • 17. 如图,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始终处于静止状态,F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在0~t0时间内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可能为下图中的(取沿斜面向上为摩擦力Ff的正方向)()

    A、 B、 C、 D、

三、非选择题

  • 18. 如图所示,外力F=5N水平向右匀速拉木板,物块在弹簧秤的拉力作用下静止不动,则物块所受摩擦力为(填“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若弹簧秤示数为2N,则木板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N。

  • 19. 在水平面上放一木块B,重力为G2=100N.再在木块上放一物块A,重力G1=500N,设A和B,B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均为0.5,先用绳子将A与墙固定拉紧,如图所示,然后在木块B上施加一个水平力F,若想将B从A下匀速抽出,F应为多大?

  • 20. 如图(a)所示,物块放在水平面上,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物体重5N。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5N,若对物块施加一个由0均匀增大到6N的水平拉力F,请在图 (b)中画出物块所受的摩擦力Ff随水平拉力F变化的图线并通过计算简要说明。

  • 21.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可测量动摩擦因数,将一质量为m=1kg的木块和一质量为M=3kg的木板叠放于水平桌面上,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于铁架台支架上,另一端用细线与木块相连。匀速拉动木板在桌面上滑动(木块和木板始终没分开),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9.8m/s2

    (1)、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2)、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若加速拉动木板在桌面上滑动(木块和木板始终没分开),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2. 如图所示,有两本相同的书,每本书从中间分开交替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右边的书中部用水平的轻绳与墙壁相连,已知两本书的质量均为2m,两本书之间及书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拉动B、D向左匀速移动时,此时拉力大小为F,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A对B的摩擦力的方向;
    (2)、书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23. 用劲度系数k=500N/m的轻弹簧连接的滑块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弹簧没有形变,如图所示,已知GA=500N , A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0 ,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用水平力F作用于弹簧右侧端点O,让F从零逐渐增大,当A动起来后,使A向右缓慢匀速前进0.4m,求:

    (1)、当O点向右运动的位移x1=0.4m时,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当O点向右运动的位移x2为多少时,A开始运动。
  • 24. 如图甲是一个用来测方木块和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简单装置.方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方木块被一根绳子系在右面一端固定的水平弹簧测力计上.长木板下面有轮子可以滚动,用一个平稳的水平力向左推动木板,木板向左缓慢移动,待弹簧测力计的指针稳定后,读出测力计的读数 Ff .在方木块上放砝码可以改变它对长木板的压力F的大小.将测得的各组 Ff 和F的数据用圆点标于坐标图上,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各点表示的数据描出 FfF 图线 , 求出方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 25. 在图中,若两物体的重力分别为GA=20 N,GB=40 N,A、B间动摩擦因数μ1=0.2,B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μ2=0.4,用力F作用在B上后,A、B间、B与地面间都发生了相对滑动。求各接触面间摩擦力的大小;若用F=10N的力拉原来静止的A和B,则A和B受到的摩擦力又是多大?

  • 26. 一重力为1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35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木箱从原地移动以后,用3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木箱与地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N;木箱所受到滑动摩擦力为N;木箱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如果用32N的水平推力推这个静止的木箱,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
  • 27. 重500 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当用180 N的水平力推物体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当用100 N的水平力推物体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 28. 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因数。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别与木块和弹簧秤相连,滑轮和木块之间的细线保持水平,在木块上放置砝码。缓慢向左拉动水平放置的木板,当木块和砝码相对桌面静止且木板仍在继续滑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即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某次实验所得数据在下表中给出,其中f4的值从图(b)中弹簧秤的示数读出。

    砝码的质量m/kg

    0.05

    0.10

    0.15

    0.20

    0.25

    滑动摩擦力f/N

    2.15

    2.36

    2.55

    f4

    2.93

    回答下列问题

    (1)、f4 = N;
    (2)、f与m、木块质量M、木板和木块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及重力加速度大小g之间的关系式f = , f—m图线(直线)的斜率的表达式k =
    (3)、取g = 9.80m/s2 , 由绘出的f—m图线求得μ = 。(保留2位有效数字)
  • 29. 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板上,用一原长为6cm的轻质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其刚开始运动时,弹簧的长度为10cm;当弹簧拉着物体匀速前进时,弹簧的长度为8.5cm,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N/m,g取10m/s2。求:

    (1)、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
    (2)、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物体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30. 某同学用图(1)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弹簧秤在竖直方向,通过细线和定滑轮与木块相连,木块放于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面,在木块上放置砝码慢慢向左拉动水平放置的木板,当木板仍在继续滑动,弹簧秤示数保持稳定时,记录下弹簧秤的读数,多次改变木块上放置砝码的个数,记录不同砝码个数时弹簧秤稳定的读数,某次实验所得数据在下表中给出,其中F3的值从图(2)中弹簧秤的示数读出,取g=10m/s2。回答下列问题:

    砝码的质量m/kg

    0.05

    0.10

    0.15

    0.20

    0.25

    弹簧秤读数F/N

    2.15

    2.36

    F3

    2.75

    2.93

    (1)、F3=N;
    (2)、关于本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本实验需要用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 B、本实验弹簧秤使用前应当放于水平桌面进行较零 C、从滑轮到木块的连线必须保持水平 D、木板从木块下面抽出时必须保持匀速
    (3)、请写出f与砝码质量m、木块质量M、木板和木块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及重力加速度大小g之间的关系式f=
    (4)、在图(3)上绘出F-m图线;
    (5)、根据F-m图线写出斜率的表达式k= , 并求出μ=。(保留1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