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1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44.0分)

  • 1.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拥有众多璀璨的远古文化。观察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下列选项中表述确切的是( )

    A、①处最早掌握水稻种植技术 B、②处人类从事渔猎和采集 C、③处是水稻和小麦的原产地 D、④处代表器物是蛋壳黑陶
  • 2. 阅读下列表格内容,从中得出的观点正确的是(    )

    工具

    生产组织方式

    社会发展阶段

    木、骨、石制工具

    集体耕作

    原始社会

    铁器、牛耕

    家庭、庄园、作坊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大机器

    农场、工厂

    资本主义社会

    ①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促进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

    ②生产组织方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③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④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 3. 《魏书》是北齐人魏收所著的一部断代史。该书卷三十九《李宝传》附《李韶传》载“高祖将创迁都之计,诏引侍臣访以古事。韶对……洛阳九鼎旧所,七百攸基,地则土中,实均朝贡,惟王建国,莫尚于此……高祖称善”。材料中的“高祖”应是(   )
    A、曹丕 B、司马炎 C、拓跋宏 D、李渊
  • 4. 张居正曾说:“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针对此现象,明代( )
    A、对地方官每年进行巡行考察 B、对官员按照上计考核结果赏罚 C、对任职期满的官员进行考满 D、对外省文官按照考课制度大计
  • 5.  历史存留的信息承载着文明进步的脚印。如表所列中国古代文明的信息,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台谏合一、《天圣令》、《梦溪笔谈》

    光武中兴、党锢之祸、《伤寒杂病论》

    提督四夷馆、“金花银”、《天工开物》

    政事堂、羁縻州、《千金方》

    A、②①④③ B、④①②③ C、④②①③ D、②④①③
  • 6.  下图为现存于北京的孔庙及国子监博物馆的进士提名碑。“进士”是明清科举通过了▲及第者之称,该考试最早由▲创立。材料中的两处▲分别指( ) 

    A、殿试、武则天 B、乡试、唐太宗 C、会试、隋文帝 D、殿试、唐玄宗
  • 7.  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在众多医学著作中,有一部被称为“中国钦定药典的结集创举,同时它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这部著作是(  )
    A、《黄帝内经》 B、《肘后备急方》 C、《唐本草》 D、《本草纲目》
  • 8.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展开了抵抗日军进攻的持久作战,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誓死不屈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阅读如表,其中错误的历史解释是(  )

    中国正面战场抗击日寇部分会战一览表

     

    会战

    意义

    A

    淞沪会战

    中国军队毙伤日军4万余人,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B

    忻口会战

    抗战相持阶段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

    C

    武汉会战

    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战役,共毙伤日军近4万人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军队重兵防御,歼灭大批日军,鼓舞了英美等国反法西斯的信心

    A、A B、B C、C D、D
  • 9.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下列项中不符合此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是(   )
    A、提倡“五讲四美三热爱” B、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 D、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基础工程
  • 10.  约公元前500年,罗马开始成为独立城邦。最初国王拥有帝权,后来君主政体被废除,贵族成为社会统治者。从前由国王掌握的帝权这时转到两名执政官手中;执政官由选举产生,任期一年,总是由贵族担任;元老院是主要立法机关,也是贵族团体。以下结论合理的是(  )
    A、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最高权力机关 B、罗马共和国的权力结构是三权分立 C、罗马经历了从帝国到共和国的演变 D、罗马共和国政体具有贵族寡头特征
  • 11.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英国著名考古学家列奥纳德•伍利的考古队,对苏美尔文明时期的古城乌尔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出土了大批精美绝伦的文物,展示了历史鼎盛时期的苏美尔文明曾经达到的辉煌。下列物件不属于乌尔王陵出土的是(  )
    A、 B、 C、 D、
  • 12.  根据欧洲学者统计,从美洲运到亚洲的白银,约占美洲白银产量的30%。其余70%以上是输送到欧洲大陆的。但是,输送到欧洲的白银约40%仍然被送到了亚洲。欧洲的白银在明朝中后期运往中国最常用的路线是(  )
    A、伦敦——威尼斯——广州 B、波斯湾——马六甲海峡——泉州 C、里斯本——果阿——澳门 D、直布罗陀海峡——马尼拉——澳门
  • 13.  “这场新教与天主教诸侯之间的德意志内战,实质上,是希望建立帝国中央集权的皇帝与后力维持地方独立地位的新教诸侯之间因权力的争端而引起”。这场大战之后签署了(  )
    A、《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B、《维也纳和约》 C、《凡尔赛和约》 D、《非战公约》
  • 14.  郭素萍在《论西方文官的职业化》中认为西方文官制度要求文官对政党必须是公正超然的,不得公开参加党派之争和政治活动,对政治问题保持缄默,忠诚地为政府服务。这一规定有利于(  )
    A、实现政治与管理的结合 B、杜绝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C、避免争权夺利现象出现 D、提高政府工作稳定性和持续性
  • 15. 19世纪以来英国政府陆续出台多部“工厂法”。对下表内容的解读,正确的是(    )

    立法时间

    相关内容

    1802年

    学徒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

    1819年

    禁止雇佣9岁以下儿童;9-16岁工人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半;9-16岁工人不得在晚上9时至早晨5时半做夜工……

    1825年

    9-16岁工人周六工作时间最高不超过6小时……

    A、英国由此建立现代福利国家 B、雇佣童工的现象得到了根本遏制 C、英国避免了工人运动的发生 D、立法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 16.  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写道:“人类已经经历两次巨大变革的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历时数千年的农业革命,第二次浪潮是工业文明的兴起……现在人类正面临第三次浪潮的冲击……将使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类生活方式等发生巨大变化。”下列项中属于“第三次浪潮”带来的变化有(  ) 

    ①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 

    ②电子商务、全媒体汇集渠道信息 

    ③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被打破 

    ④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  1950年,南斯拉夫联邦国民议会规定将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制改为社会所有制,实行工人自治,几乎取消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由此可知,南斯拉夫的改革(  )
    A、使其摆脱了苏联的影响 B、迷失了社会主义方向 C、走向“福利国家”道路 D、调整了社会生产关系
  • 18.  在欧亚大陆,除了丝绸之路外,还存在着“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重要商路。如图中的商路说法正确的有(  ) 

    A、商路①在匈奴、日耳曼等民族西迁中发挥作用 B、唐中期以后受战乱因素影响商路③完全被取代 C、通过汉武帝探索,商路④开始发挥其沟通作用 D、明初郑和下西洋使得商路⑤到达了交通的巅峰
  • 19.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评价道:“19世纪崇高伟大的文明大厦,也从此在战火中灰飞烟灭。若不认识战争,就无法了解20世纪这短暂历史的本质,因为战争是这个时代的印记。要谈这段历史起始之时天下大乱的年代,就得从头说起,从那弥漫世界31年的战乱讲起。”以下是这“31年的战乱”所引起的共同历史影响有(   )

    ①殖民体系逐步瓦解及民族意识盛行     
    ②建立“福利国家”完善社会保障

    ③和平主义、集体安全理念得到推广     
    ④欧洲普遍衰落催生新的国际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20.  如图为法国1681年顺利完工的大运河,现成为欧洲历史最悠久且目前仍在通航的运河之一。下列关于该运河开筑的历史背景,叙述正确的是(  ) 

    ①避开他国控制的直布罗陀海峡,促进国内贸易和经济发展 

    ②依靠国家给予种种特权的西印度公司进行对外的殖民扩张 

    ③路易十四进一步削弱了贵族势力,专制王权国家已经形成 

    ④以国际会议和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已有先例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21.  阅读如表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表格,对世界市场不同发展阶段判断准确的是(  )                                                                                                                                                  

    第一阶段

    初步形成

    关键词

    第一阶段

    初步阶段

    物种大交换、三角贸易

    第二阶段

    迅猛发展

    机器大工业、产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第三阶段

    总体形成

    垄断资本、瓜分世界的狂潮

    A、第一阶段的殖民扩张使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向太平洋沿岸 B、第二阶段带来的生产力发展促使欧洲国家转向了资本输出 C、第三阶段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每一阶段都伴随着战争与掠夺不利于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
  • 22. 陈寅恪先生在解读小说的史料价值时认为:“有些小说中所叙之人与事,未必实有,但此类事,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则诚有之。”以《水浒传》为例,他认为:“《水浒传》所记梁山泊人物之事迹,多属民间传说甚至虚构,但这类人在当时环境下,从事这类活动,则是真实的。”据此,他将小说的史料价值概括为“个性不真实,通性真实”。这说明(   )
    A、历史学要以搜集和解读史料为第一要务 B、历史研究不可借助文学作品来推测结论 C、研究历史必须结合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D、文学作品的虚构性和真实性需辩证看待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6.0分)

  • 23.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的中华文明成就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和社会治理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世又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但上项字样,难以使墨,率多印坏,所以不能久行。今又有巧便之法,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版木为字,用小细锯铵开,各作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比试大小,高低一同。然后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夹之。盔字即满,用木屑屑之(先结切),使坚牢,字皆不动,然后用墨刷印之。 

    ——摘自王祯《农书》附《造活字印书法》

    材料二:在传统中国,边疆是尚未或者正在驯化中的地方,边疆问题其实是央地关系的次生形态。从唐至宋,我们看到了两种边疆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它们的实施结果:①唐代的藩镇模式,后引发了安史之乱。②宋朝建立了一个极端的分权模式,后导致北宋积贫积弱。 

    ——摘编自赵冬梅《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

    材料三: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陕甘宁边区纲领》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摘编自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1)、 阅读材料一,判别该发明及出现时间,并描述其在印刷技术史上的地位。从经济和文化角度阐述该项技术发明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2)、 阅读材料二,请选择两种边疆治理模式中的其中一种,并结合所学指出采用该模式的缘由并对其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思想原则。
  • 24.  城市与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图): 

    ​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材料二:中世纪,英国的自治市是一个城市中心。从16世纪开始,自治市成为议会选举区。可是直到19世纪30年代以前,盎格鲁一撒克逊时期形成的郡、自治市和教区这种地方政府单位一直混乱地存在着。为了满足新出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期的地方需求,中央已经意识到对地方政府结构重组的必要性。1835年市政法颁布,这是现代地方自治政府体制建立的第一步,法案建立了民选的自治市议会,改变了早期自治市通过向国王购买特许状的方式获得自治权的情况。 

    ——孙宏伟《英国地方自治体制研究》

    材料三: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在事关人类生存却易被忽略的人与空气的关系上,便产生了始料未及却影响深远的潜在变化。城市的空气中混杂、聚集着来自下水道、墓地、地害、屠宰房和污水坑散发的气味,城市中密集的建筑群既不利于气流吹散它们,也不利于阳光分解它们,而未分解物在人口密集区域集聚以致带来疾病。1856年8月1日,《英国母亲日志》刊载《健康指南》一文,开篇即言:“没有什么东西比健康更重要”,要享受健康就必须呼吸“洁净的空气”。1884年12月13日,《伦敦新闻画报》刊登了一条推销“新世界专利”的广告,其大意是:佩戴沃尔夫清新空气呼吸器,人们甚至在冬季室内门窗紧闭时,也可以不间断地呼吸到清洁、新鲜的空气。 

    ——摘编自严玉芳、梅雪芹《19世纪英国城市的新鲜空气诉求》

    (1)、 根据材料一,写出这一城市中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古代文明遗迹名称,概括该城市具备的多重功能。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中世纪城市取得自治权的方式并分析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
    (3)、 根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英国城市“洁净的空气”诉求产生的原因。对这一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请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角度出发,概述人类应该怎样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古代,既有游牧民族的迁徙,也存在着农耕民族因多种原因进行的迁徙。大概从公元200年到500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 

    ——摘编自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二: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在伊比利亚人移入美洲之际,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16-17世纪时锐减了90%。在印第安人锐减的同时,欧洲人又大肆猎捕黑人,运往美洲供奴役。16、17世纪,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又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 

    ——摘编自《拉丁美洲史稿》《澳大利亚史》等整理

    材料三:表:公元1-1850年中国和西欧的人口增长比较

    时间地区

    公元元年

    10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20

    1850

    中国

    59600

    59000

    100000

    72000

    103000

    160000

    138000

    381000

    412000

    西欧

    24700

    25413

    58353

    41500

    57268

    73778

    81460

    132888

    164428

    ——摘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1)、 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例举3-6世纪,欧、亚游牧民族向南迁徙的事件各一例,分析指出此时中国农耕民族迁徙的方向和原因。
    (2)、 参考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近代以来中外历史的相关信息,围绕人口与社会发展的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