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12 类型:中考真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所表示的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    )
    A、甲骨文 B、钟鼎文 C、大篆 D、小篆
  • 2. 如果有机会让你穿越到秦朝,在都城咸阳生活,你购买生活用品使用的货币是(    )
    A、 B、 C、 D、
  • 3. “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流行的谚语,说的是当时江浙一带粮食产量很高。这反映了宋代(    )
    A、人民勤劳 B、手工业兴盛 C、商业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
  • 4. 安史之乱是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治世局面是指(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 5.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下图所示朝代开创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 6. 原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能够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据此,下列属于原始史料的是(    )
    A、桃园三结义的故事 B、司母戊鼎 C、电视剧《康熙王朝》 D、《西游记》
  • 7. 圆明园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闻名。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然后纵火烧毁。英法联军这一暴行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 8.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表述的是辛亥革命的(    )
    A、背景 B、原因 C、经过 D、功绩
  • 9.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下列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和平建国,反对内战”
  • 10. 岳阳市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进行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下列材料可入选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中共“一大”      ③红军长征      ④抗日战争      ⑤抗美援朝

    A、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 11.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折。与下图中“初步发展”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新文化运动
  • 12. 1953年《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为了实现“最高利益”,新中国当时采取的措施是(    )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进行三大改造 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召开中共“八大”
  • 13. 九年级某学生在学习世界三大宗教时,写下了“乔达摩·悉达多”“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等课堂笔记。他正在学习的宗教最有可能是(    )
    A、基督教 B、佛教 C、天主教 D、伊斯兰教
  • 14. 有学者说,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但也有些许光亮。这“些许光亮”就包括了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最美好的花朵”是指(    )
    A、城市的自治 B、庄园的流行 C、大学的兴起 D、教会的统治
  • 15. 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就不会有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生,更不会有后来的思想与学术的发展。下列不属于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是(    )
    A、但丁 B、达·芬奇 C、莎士比亚 D、路易十六
  • 16.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从而为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提供了法律的保障。此事件发生在(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推行冷战政策。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德国柏林墙的修建 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 18. 书法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唐代书法家怀素与张旭并称为“颠张醉素”,他们最擅长的书法是(    )
    A、行书 B、隶书 C、草书 D、楷书
  • 19. 2023年是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60周年,60年来,雷锋精神影响了几代中国人。雷锋精神的核心是(    )
    A、实事求是 B、忧国忧民 C、无私奉献 D、执政为民
  • 20.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举国欢庆,这是几代中国科技工作者努力的结果。其中研究发明了“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制备新技术”的湖南科学家是(    )
    A、刘筠 B、陈国达 C、袁隆平 D、黄伯云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41小题16分,第42小题14分,第43小题16分,第44小题14分,共60分。)

  • 21. 岳阳市某校九年级教师在进行台湾问题专题复习时,编制了一份大事年表。请阅读年表,回答问题。

    元朝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今台湾地区

    1662       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894年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1895年     《马关条约》签订

    1945年     台湾光复

    1949年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1979年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2022年    《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的统一事业》白皮书发布

    (1)、综合“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今台湾地区”“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光复”三件大事,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的侵略者是谁?
    (2)、写出上述年表中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并说说“台湾光复”的原因。
    (3)、大事年表中哪一事件是当前台湾问题的由来?由此可知,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4)、近年来,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公然违背自己的承诺。根据大事年表指出美国的承诺是什么? 
    (5)、面对当前风高浪急的台海局势,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什么?
  • 22.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十分显著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成为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强大力量,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给欧洲乃至世界历史进程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摘自何成刚主编《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材料二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它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电的发明和应用,打开了解放生产力的大门,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与第一次技术革命截然不同,第二次技术革命完全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直接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

    ——摘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基础设施。

    ——摘自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大发明中为世界连为一个整体做出贡献的是哪一项?对欧洲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欧洲社会变革的又是哪一项?东汉时期湖南人蔡伦为四大发明做出了什么贡献?
    (2)、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的理解。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一例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的应用方面的发明。“电的发明和应用”开辟了一个怎样的“新的时代”?
    (4)、阅读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什么时代?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年底,列宁就开始酝酿调整经济政策……1921年3月,粮食税实行以后,1922-1923年度国家获得粮食就上升为4.3亿普特(1普特=16.38千克),其他农产品的国家采购量也有较大的增长,工业原料也有所增加。

    ——摘自陈之骅主编《苏联兴亡史纲》

    材料二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摘自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材料一所描述的是苏联(苏俄)历史上的哪一政策?它在经济上产生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中的“氧气面罩”是指什么?
    (3)、材料二中“中国改革”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试写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做法。材料中的“发动机”是指什么?
    (4)、综合分析材料,你有何认识或启示? 
  • 24. 战争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你可以把它(战争)比做一场足球赛,我们就好象是预备队,闲坐在一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我们的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该参加进去,做最后一击,决定全局的胜利。

    ——摘自1941年罗斯福的一次演讲

    材料三  两次世界大战基本情况比较表

    项目

    名称

    历时

    参战国

    卷入人口

    死亡人数

    一战

    4年多

    30多个

    约15亿

    1000余万

    二战

    6年多

    60多个

    约20亿

    5000余万

    ——根据百度词条整理

    (1)、根据材料一,分析德国在战争中最不利的因素是什么?一战的性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参加进去”的原因是什么?“中国上场”始于什么事件?试举一例日本法西斯在湖南的暴行。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影响。
    (4)、对战争的反思,是一种良知的拷问,也是一种人生态度的重建。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人类避免战争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