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3年教育联盟中考历史三模联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12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
1. “深淘滩,低作堰”,这一治水真经在水利工程上的运用,使得某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该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 )A、山东省 B、陕西省 C、四川省 D、河南省2. 如图反映了西汉封国形势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刺史制度的确立 B、“推恩令”的实施 C、七国之乱的发生 D、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3. 下面内容属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是( )A、司马迁的《史记》 B、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C、关汉卿的《窦娥冤》 D、宋应星的《天工开物》4. 19世纪中期,在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同时,中国发生了( )A、李自成起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5. “文革”时期,我国在原子能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6. “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和宋门权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早市、夜市昼夜相接,酒楼、茶馆、瓦子等错落有致。”材料反映的商业发展现象可能出现在( )A、秦朝时的咸阳 B、东汉时的洛阳 C、唐朝时的长安 D、南宋时的临安7. 北宋时期,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正副长官累计超过200人。其中文臣出身者162人,武将出身者39人。这反映了北宋治国策略的特点是( )A、藩镇割据 B、民贵君轻 C、休养生息 D、重文轻武8. 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A、城市的兴起 B、庄园的兴起 C、市镇的兴起 D、大学的兴起9. 两次工业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的时代是( )A、蒸汽时代和电力时代 B、蒸汽时代和信息时代 C、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D、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10. 当今世界,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是( )A、国际联盟 B、欧洲联盟 C、世界贸易组织 D、联合国
二、归纳列举题(15分)
-
11. 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工程或建筑。(1)、秦朝解决运输困难,沟通湘江和漓江(2)、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抵御匈奴。(3)、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4)、唐朝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5)、明朝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12.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文献。(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宪法性质的文件。(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3)、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4)、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3.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文献名称。(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2)、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3)、使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4. 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名称。(1)、标志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的终结。(2)、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3)、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材料分析题(21分)
-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规定:废除秦国原来传统的土地制度,重新丈量土地,依照土地数量交纳赋税。……商鞅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魏初风俗至。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变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材料三: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在边疆战事中,北宋屡战屡败。……到北宋中期,……财政入不敷出。与此同时,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进行了一场改革。列宁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写出商鞅“废除秦国原来传统的土地制度,重新丈量土地,依照土地数量交纳赋税”的具体措施。以后“秦国统一全国”的是谁?(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体现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什么特点?(3)、结识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写出一个与北宋有“战事”的政权名称,并写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名字。(4)、结合上述材料及问题,谈谈你的认识。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随后出现的隋唐统一王朝疆域拓展,民族往来活跃。
材料二:辽宋夏金元是北方少数民族活跃时期,宋朝各民族之间经济和文化联系更为持久和稳定,呈现出互相交融的趋势……元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
材料三:明清两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版图逐渐定型。
(1)、写出材料一中“内迁边疆民族”一例。“民族往来活跃”与这一时期实行的哪一民族政策有关?(2)、哪一事件后,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写出材料二中“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3)、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17世纪末清政府在台湾设置了哪一机构?写出同一时期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名称。(4)、综上所述,谈谈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意义。17.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英雄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万民敬,致远悲】甲午之役中壮烈殉国的“致远”号管带是谁?(2)、【驱鞑虏,湮旧制】中国近代伟大的“驱鞑虏,湮旧制”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是谁?(3)、【传民主,倡科学】谁倡导的“民主与科学”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4)、【八年战,铁骨铮】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华儿女铁骨铮铮,构筑起抵抗日寇的坚强防线。写出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5)、【探索路,甘奉献】在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写出其中一位典型代表。(6)、【袁公梦,禾下凉】农业科学家袁隆平为我国和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是什么?(7)、【树榜样,吾自强】从这些人物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精神或品质?四、综合探究题
-
18.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我们曾经无比骄傲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我们也曾经跌落谷底——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深渊,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巨大,世所少见。患难未必兴邦,作为屈指可数衰落后走向复兴的民族,中华民族能化难兴邦背后的强大支撑,是深植于血脉中的民族精神。
——《看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化难兴邦》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我们”经历了哪三步变化?简析“第一步”出现的原因。行论述。并谈谈你对党的认识。②表述成文,字数200字左右。)
(2)、请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民族大业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民族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五四精神、长征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所体现的史实,对“第三步”展开论述,撰写历史小短文。(要求:①结合中国近、现代两个历史时期出现的“民族精神”写出与之相关的史实每个时期两例进行论述。并谈谈你对党的认识。②表述成文,字数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