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2023年高考历史三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11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 1. 良渚文化初期,聚落多位于高形台地和山麓上,属于高地形的遗址较多。之后范围扩大,人们除了在早期遗址上继续生活,还向低洼地区发展,出现低地型遗址。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 )
    A、环境气候变化影响聚落发展 B、母系氏族部落主动向外扩张 C、经济作物种植引发聚落迁移 D、为应对黄河流域的自然灾害
  • 2. 东汉时期田庄的规模都十分巨大,一般以农业为主,兼营林、牧、渔各业,地主田庄能够兴修水利、制造推广新农具、实施耕作新技术等,这些都是自耕小农所不能比拟的。这说明( )
    A、地主田庄经济具有较强生存与发展能力 B、自耕小农因发展能力受限失去主导地位 C、田庄经济成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基础 D、土地规模经营逐渐成为社会的发展方向
  • 3. 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中有“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馀。中原自有胡旋者,斗妙争能尔不如。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圜转。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的描述,这( )
    A、揭示了安史之乱发生的深层原因 B、印证了唐代民族交融的历史现象 C、说明了诗歌可作为史料直接使用 D、反映了唐代艺术事业的全面繁荣
  • 4. 元明清时期推行了“照刷文卷”和“磨勘卷宗”制度。这一制度是通过对文书档案进行有效检查、审计,发现其中问题,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犯罪官吏施以惩处。下面是不同学者对这一制度的认识,这说明( )

    邱永明、朱莲华等

    “照刷文卷”是我国古代监察制度重要方式,属于“事后督”。

    杨小红、邓君等

    “照刷文卷”和“磨勘卷宗”制度是中国档案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古代档案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余华青

    “照刷文卷”和“磨勘卷宗”制度是廉政制度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龚延明、陈茂同等

    “磨勘”是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的重要方式,与官员的选拔、考核和升迁等问题密切相关。

    方宝璋

    “照刷文卷”和“磨勘卷宗”制度是中国古代财政财务审计的重要方式。

    A、文书档案记录官员真实表现 B、年代久远历史真相难以探寻 C、学者主观看法影响历史发展 D、史学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解释
  • 5. 早在1918年中期,李大钊便开始创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撰文庆祝“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他认为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估计革命力量时“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他们若是不解放,就是我们国民全体不解放”。上述史实表明( )
    A、无产阶级政党成立条件成熟 B、思想界普遍信仰马克思主义 C、形成了初步的农民运动理论 D、中国民主革命孕育着新转机
  • 6. 1979年9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83年首次提出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2014年通过了新修订的环保法,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建设都归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组成部分,协调人类活动和自然保护之间的关系。据此可知,我国( )
    A、形成了完善的环保法体系 B、兼顾经济发展与科学发展 C、成为全球绿色行业领军者 D、已经达成环保的社会共识
  • 7. 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在论述从公元前220年至公元前145年诸重大事件的历史时说:“在今天这个时代,历史可以说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一时期,印度最先种养的棉花、甘蔗和鸡传播到了中国和西欧。西亚的第一部水车约于公元前65年前后安装在了黑海南岸。由此可知,当时( )
    A、各地思想和制度交流互鉴 B、地区贸易和长途贸易繁盛 C、古希腊殖民控制区域辽阔 D、西欧文明有较强的向心力
  • 8. 拜占庭艺术以石头建造的教堂、镶嵌画、湿壁画、绘画尤其是肖像画的形式被引入俄罗斯;在这些方面,俄罗斯人极为出色,发展起自己独特的俄罗斯一拜占庭风格。13-15世纪蒙古入侵,俄罗斯的文化史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据此可知( )
    A、俄罗斯未建立起独立的文化体系 B、拜占庭统治者非常重视文化输出 C、俄罗斯文化是东西文化的混合体 D、拜占庭帝国促进地中海经济发展
  • 9.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胡椒是中世纪欧洲人用来做肉类保鲜的。日本学者羽田正引用法国著作《饮食的历史》中的记录,指出实际情况不完全是这样,盐、醋以及植物油才是肉类和鱼类的基本防腐剂;当时人们吃的肉类比现在新鲜;在生活中保存肉类的是底层人民,贵族与富人并不食用有香料的肉。由此可知( )
    A、高价胡椒是中世纪西欧贵族的消费骗局 B、现代的研究比传统的观点更具有真实性 C、历史认知随历史学家的研究而丰富完善 D、物种交流的历程过于复杂很难得出定论
  • 10. 1976年,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委内瑞拉提出的“向拉丁美洲一体化的倡导者、全洲性和世界国际组织的建立方案的拟定者、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致敬”的决议。这主要是因为他( )
    A、不胜利不罢休的坚强革命意志 B、在哥伦比亚共和国的外交成就 C、为拉丁美洲团结反殖做出贡献 D、领导了近代巴西民族独立运动
  • 11. 漫画《从高处向低处跌落》创作于1815年,画中人脚踩高跷,横跨欧陆,俯瞰着莫斯科和马德里,然而由于统治范围过大,高跷即将折断。下列选项与漫画中的人物相符的是( )

    A、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确立的经济制度 B、是俄国罗曼诺夫王朝最后一位沙皇 C、实施了政治改革导致国家最终解体 D、率领法国普通民众攻占了巴士底狱
  • 12. 二战后,德国史学经历了从历史主义传统史学向批判社会史学的转折,其中一方面的表现是,在德国历史传统的评价上,不再盲目推崇民族国家利益,而是以民主自由人道为准则对德国历史传统做出批判审视。这一转变( )
    A、是对德国保守历史传统的辩护 B、导致德国人失去历史自信心 C、说明冷战影响史学家研究领域 D、有利于改善德国的国际形象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0分)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界层面上的现代化和工业化是以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为开始。与此同时,中国却在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固步自封,与世界现代化浪潮失之交臂。直至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在传统思想与先进技术的激烈碰撞之下,中国有识之士为了救亡图存才开始致力于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在此期间,封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参与其中,并以西方工业化发展模式为依据,分别尝试了三条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但这些努力终究缺失相应的社会环境和政权保障,纷纷夭折,使得中华民族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上还未萌芽,就已陷入迷茫。 

    ——摘编自彭维珍《从迷茫到超越:史学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现路径》

    材料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中贯彻着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逻辑,对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加以否定和渗透。与西方现代化道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强行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其本质上蕴含着“仁”“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表明中国在践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刘纯明等《比较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经验与世界意义》

    (1)、 以具体史实分别说明各阶级在“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中的尝试。
    (2)、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英国学者巴里•布赞和乔治•劳森对国际关系的研究成果卓著,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们认为,工业化及市场的全球性扩展使得国际体系的所有部分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 18世纪末到1945年左右,是西方殖民式国际社会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持续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西方全球性国际社会阶段。这两个阶段都代表了“有中心的全球体系”的形式,其中“有中心”意味着发展高度不平衡。而这种国际权力模式自21世纪以来变得更加均衡,不再只集中于一小部分国家,愈发具有融合性特征。 

    ——摘编自英国学者巴里•布赞和乔治•劳森《全球转型:历史、现代性与国际关系的形成》

    材料反映了两位学者对世界历史的相关认识,请对学者的部分认识或整体观点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南宋学者朱熹说:“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唐代女性在家庭与社会的“内外”之间游刃有余,她们可以抛头露面,积极进行社交或经营市场贸易。她们从事的行业多为餐饮业、旅店业、客运业、织造业、歌舞娱乐,很多是单纯经营茶、酒、饼的买卖。而真正能长时间段地进行贩卖,活跃在市场上的女性往往出身于中下层,并非出自门阀世家、名媛鼎族,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持生计,得来的钱也大多不会用于扩大生产或者资本、扩大经商范围,而是用于抚养家庭,所以她们中多为小商小贩,很少有大商人。妇女经商多为就近流动贩卖,或者赶集入市,或者坐行列肆,活动范围小,距离短,多坐贾,少有行商。唐代的女商人为唐代经济的强盛做出了贡献。 

    ——摘编自胡阿祥等《中国通史大师课》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女性经济活动的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唐代女性经济活动的原因。